三十四 基密爾草原
關燈
小
中
大
太陽挂西,透過稀林,照耀着白皚皚的雪嶺,反射的輝光刺目。
淅淅地刮着北風,雪杖揚起的雪粉飛在臉上,戰士們急急地眨着眼皮,用睫毛抵抗着飛雪的襲擊。
上行道加上迎頭風,滑行速度很慢。
小鐵人般的陳振儀,雖然連續的追蹤作戰,但因獲得消滅匪徒一連和解救群衆一百五十餘人的勝利,他興奮得完全忘了疲勞。
除了臉有點消瘦和一對充血的眼睛之外,從他全身勁頭和煥發的神情上,看不出一絲倦容。
&ldquo陳振儀!你們三人騎馬吧?&rdquo白茹瞪着那雙充滿熱情的大眼睛,向陳振儀說。
&ldquo去你的吧!小白鴿,小陳多咱騎過馬!&rdquo陳振儀頑皮而自豪地逗着白茹。
白茹用雪杖向陳振儀一觸,陳振儀就勢靈巧地滑了一個圈而沒觸着,倒把白茹閃了一個踉跄。
就近的戰士們笑了起來。
白茹吃了虧,正想報複一下,可是陳振儀卻飛舞雙杖,向隊的前頭滑去。
趕到楊子榮的旁邊,和楊子榮并肩前進着。
&ldquo楊隊長!為什麼向這沒有蹤迹的地方追?&rdquo &ldquo小夥子!别忙啊!一會兒就會有的,這叫做去彎取直。
&rdquo楊子榮胸有成竹地回答着。
&ldquo你怎麼這樣有把握會找到敵蹤?&rdquo陳振儀奇疑地追問。
楊子榮把右手的雪杖遞到左手,那粗大的右手,摸了一下凝結在胡髭上的白霜。
接着把雪杖遞過來,向東面一條長長的大山背上一指,&ldquo小陳!看哪!秘密就在那裡!&rdquo陳振儀向楊子榮指的方向看去,一幅奇景使他吃驚地嚷道:&ldquo奇怪!怎麼這樣長的大山背,連一點雪也沒有?&rdquo 楊子榮用力地撐了一杖,瞅着小陳的奇疑神氣,笑着說出一段民謠: 庫侖比, 四大怪: 年年大雪崗不白, 松樹秃頭鳥不來, 白天北風刮日頭, 夜晚南風吹門開。
陳振儀對這段民謠很感興趣,他天真地頭一歪向楊子榮好奇地笑着說:&ldquo關東山真有些怪名堂。
庫侖比的四大怪比關東山有名的三樁怪還要怪得格外。
&rdquo 小陳這麼一說,走在楊子榮後邊的一個戰士順口念起來: 關東山, 三樁怪: 窗戶紙糊在外, 養個孩子吊起來, 公公穿錯媳婦的鞋。
戰士剛說完,孫達得粗聲粗氣地搶着說: &ldquo你們别光說我們關東山有怪,要知道我們關東山還有寶呢?&rdquo接着他洋洋得意說開了關東山的三件寶: 關東山, 三件寶: 人參, 貂皮, 烏拉草。
&ldquo咱們關東山,真是怪山寶地,逢山出寶,有屯就怪;無寶不成山,缺怪不成屯&hellip&hellip&rdquo &ldquo哦!所以也出了你這麼個孫大寶,長腿爬山怪。
&rdquo陳振儀這樣一開玩笑,引起了戰士們一陣哄笑。
滑行到山半腰,陳振儀眺望着那條沒有雪的大山背的全貌。
整個山背一點雪也沒有,這還不說,生長在上面的常綠針葉松,矮矮的樹幹,短短的樹枝,遠遠望去好像千萬個秃頭的人,呆呆地站滿了山背。
再向它周圍的鄰山看去,情景完全不同,白雪皚皚,樹叢高高。
這麼一比,更顯得這條大山背特别怪。
陳振儀的好奇心更增加了幾倍,急急地問楊子榮: &ldquo楊隊長!你快講吧!先講秘密,後講怪。
&rdquo 楊子榮慢吞吞地一字一闆地講起來: &ldquo我們兩天的急行軍,今天早上來到庫侖比,一看屯裡這樣情景,媽的!恨不能立刻捉住這些壞種。
當時就急急地偵察敵蹤,查看腳印是向大碗屯方向去了。
我們就想當即朝此方向追趕,在請示二〇三首長後,他親自仔細地察看了一遍,果決地斷定這絕不是敵人逃竄的方向。
他說:&lsquo因為大碗屯以南全是進行了土改的地區,到處是農會、民兵,敵人是不敢向那裡逃竄的。
再說那些腳印有婦女和小孩的,全是老百姓的足迹。
馬蹄印看來不超過十幾匹,所以斷定這是敵人的詭計&hellip&hellip&rsquo當他說到這裡,我們才開始鎮靜下來,靜聽着二〇三首長對敵情的分析: &ldquo&lsquo他們一方面用小股的匪徒押着群衆向南走,企圖造成我們的錯覺,誘我們向南追,這樣匪徒的大部隊可以擺脫我們的追蹤。
另方面匪徒們也深知我們是愛護老百姓的,他們估計當我們看到全屯的群衆都被捉走,一定會順着腳印拼命地追趕。
這樣大股匪徒就可以安然逃脫。
&rsquo &ldquo後來發現你們三人滑行追去的滑雪闆的痕迹,知道你們是上了匪徒的當,中了他們的詭計。
不過從政治上講,你那決定是完全正确的,解救群衆是頭等任務。
&ldquo二〇三首長在分析了敵情後,當即下命令,要四處追查敵蹤。
查來查去,總沒發現另外方向的腳印。
哪裡去了呢?我想了半天,看遍了這周圍所有的山背和山窪。
最後那條沒有雪的奇怪的大山背,卻引起我的注意。
我就順山背爬上去,爬到山半腰,約有七八裡,也沒發現一點征候,他媽的!就是凍地騎馬也不該一點蹤迹不留啊!再說,匪徒們是有一百多匹馬,怎麼能無影無蹤呢?當時我雖有點洩勁,可是懷疑終未解除,任務還沒完成。
我就又順山背追了三四裡,快到背崗頂,嘿!發現有手巾大小的一塊雙層的麻袋片,随風滾下坡來,我撿起來一
淅淅地刮着北風,雪杖揚起的雪粉飛在臉上,戰士們急急地眨着眼皮,用睫毛抵抗着飛雪的襲擊。
上行道加上迎頭風,滑行速度很慢。
小鐵人般的陳振儀,雖然連續的追蹤作戰,但因獲得消滅匪徒一連和解救群衆一百五十餘人的勝利,他興奮得完全忘了疲勞。
除了臉有點消瘦和一對充血的眼睛之外,從他全身勁頭和煥發的神情上,看不出一絲倦容。
&ldquo陳振儀!你們三人騎馬吧?&rdquo白茹瞪着那雙充滿熱情的大眼睛,向陳振儀說。
&ldquo去你的吧!小白鴿,小陳多咱騎過馬!&rdquo陳振儀頑皮而自豪地逗着白茹。
白茹用雪杖向陳振儀一觸,陳振儀就勢靈巧地滑了一個圈而沒觸着,倒把白茹閃了一個踉跄。
就近的戰士們笑了起來。
白茹吃了虧,正想報複一下,可是陳振儀卻飛舞雙杖,向隊的前頭滑去。
趕到楊子榮的旁邊,和楊子榮并肩前進着。
&ldquo楊隊長!為什麼向這沒有蹤迹的地方追?&rdquo &ldquo小夥子!别忙啊!一會兒就會有的,這叫做去彎取直。
&rdquo楊子榮胸有成竹地回答着。
&ldquo你怎麼這樣有把握會找到敵蹤?&rdquo陳振儀奇疑地追問。
楊子榮把右手的雪杖遞到左手,那粗大的右手,摸了一下凝結在胡髭上的白霜。
接着把雪杖遞過來,向東面一條長長的大山背上一指,&ldquo小陳!看哪!秘密就在那裡!&rdquo陳振儀向楊子榮指的方向看去,一幅奇景使他吃驚地嚷道:&ldquo奇怪!怎麼這樣長的大山背,連一點雪也沒有?&rdquo 楊子榮用力地撐了一杖,瞅着小陳的奇疑神氣,笑着說出一段民謠: 庫侖比, 四大怪: 年年大雪崗不白, 松樹秃頭鳥不來, 白天北風刮日頭, 夜晚南風吹門開。
陳振儀對這段民謠很感興趣,他天真地頭一歪向楊子榮好奇地笑着說:&ldquo關東山真有些怪名堂。
庫侖比的四大怪比關東山有名的三樁怪還要怪得格外。
&rdquo 小陳這麼一說,走在楊子榮後邊的一個戰士順口念起來: 關東山, 三樁怪: 窗戶紙糊在外, 養個孩子吊起來, 公公穿錯媳婦的鞋。
戰士剛說完,孫達得粗聲粗氣地搶着說: &ldquo你們别光說我們關東山有怪,要知道我們關東山還有寶呢?&rdquo接着他洋洋得意說開了關東山的三件寶: 關東山, 三件寶: 人參, 貂皮, 烏拉草。
&ldquo咱們關東山,真是怪山寶地,逢山出寶,有屯就怪;無寶不成山,缺怪不成屯&hellip&hellip&rdquo &ldquo哦!所以也出了你這麼個孫大寶,長腿爬山怪。
&rdquo陳振儀這樣一開玩笑,引起了戰士們一陣哄笑。
滑行到山半腰,陳振儀眺望着那條沒有雪的大山背的全貌。
整個山背一點雪也沒有,這還不說,生長在上面的常綠針葉松,矮矮的樹幹,短短的樹枝,遠遠望去好像千萬個秃頭的人,呆呆地站滿了山背。
再向它周圍的鄰山看去,情景完全不同,白雪皚皚,樹叢高高。
這麼一比,更顯得這條大山背特别怪。
陳振儀的好奇心更增加了幾倍,急急地問楊子榮: &ldquo楊隊長!你快講吧!先講秘密,後講怪。
&rdquo 楊子榮慢吞吞地一字一闆地講起來: &ldquo我們兩天的急行軍,今天早上來到庫侖比,一看屯裡這樣情景,媽的!恨不能立刻捉住這些壞種。
當時就急急地偵察敵蹤,查看腳印是向大碗屯方向去了。
我們就想當即朝此方向追趕,在請示二〇三首長後,他親自仔細地察看了一遍,果決地斷定這絕不是敵人逃竄的方向。
他說:&lsquo因為大碗屯以南全是進行了土改的地區,到處是農會、民兵,敵人是不敢向那裡逃竄的。
再說那些腳印有婦女和小孩的,全是老百姓的足迹。
馬蹄印看來不超過十幾匹,所以斷定這是敵人的詭計&hellip&hellip&rsquo當他說到這裡,我們才開始鎮靜下來,靜聽着二〇三首長對敵情的分析: &ldquo&lsquo他們一方面用小股的匪徒押着群衆向南走,企圖造成我們的錯覺,誘我們向南追,這樣匪徒的大部隊可以擺脫我們的追蹤。
另方面匪徒們也深知我們是愛護老百姓的,他們估計當我們看到全屯的群衆都被捉走,一定會順着腳印拼命地追趕。
這樣大股匪徒就可以安然逃脫。
&rsquo &ldquo後來發現你們三人滑行追去的滑雪闆的痕迹,知道你們是上了匪徒的當,中了他們的詭計。
不過從政治上講,你那決定是完全正确的,解救群衆是頭等任務。
&ldquo二〇三首長在分析了敵情後,當即下命令,要四處追查敵蹤。
查來查去,總沒發現另外方向的腳印。
哪裡去了呢?我想了半天,看遍了這周圍所有的山背和山窪。
最後那條沒有雪的奇怪的大山背,卻引起我的注意。
我就順山背爬上去,爬到山半腰,約有七八裡,也沒發現一點征候,他媽的!就是凍地騎馬也不該一點蹤迹不留啊!再說,匪徒們是有一百多匹馬,怎麼能無影無蹤呢?當時我雖有點洩勁,可是懷疑終未解除,任務還沒完成。
我就又順山背追了三四裡,快到背崗頂,嘿!發現有手巾大小的一塊雙層的麻袋片,随風滾下坡來,我撿起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