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槽頭炸馬
關燈
小
中
大
馬希山鼓着他的腮幫子,領着他的騎兵,收容起那些掉隊的但還沒有被小分隊吃掉、正在掙命奔逃着的步兵,回綏芬大甸子。
一路上他鼓得像隻氣蛤蟆,滿身的細胞都脹滿了氣,這形象,恰和那些精疲力盡洩了氣的匪徒成了反比。
他把滿肚子的喪氣全發洩到匪徒們身上,邊走邊罵,有時看着太不順眼的就抽上兩鞭。
&ldquo媽的!怎麼沒叫共軍都把你們打死!&rdquo真也怪,馬希山的鞭子,真像個自行車的氣筒一樣,一抽到匪徒身上,就像被打上氣似的,走得也快了起來。
匪首們對小分隊的神出鬼沒,真有些驚心碎膽,又恨又怕,但又無可奈何。
至于匪徒們,更是些驚弓之鳥,向來好單獨行動便于搶掠奸淫的匪徒,現在也都聚居一處了。
一有點風吹草動,爬起來就亂射一通,一到夜晚誰也不敢亂動。
匪徒們失掉了巢穴,再加上連連幾天幾夜的疲勞,侯、謝、馬匪首在計窮無策的困境裡,還是确定了在這裡先休息幾天。
他們數着手指頭計算着:共軍小部隊發現他們才隻有三天。
如果共軍不來大部隊,光是這一小股共軍是吃不掉他們的。
要來大部隊的話,小股共軍必須先回牡丹江報告,這樣快馬也得四五天,等共軍大部隊趕來至少也得七八天,因此休整上一星期還來得及。
在休整中,匪首們深感他那些沒有馬的步匪在雪地上是一大累贅,行動起來一掉隊就會被共軍一口一口地零碎吃掉。
丢掉吧,又舍不得這将占一半的實力。
他們又感到過去五個人一連的建制太不管用,既不能獨當一面,頭緒又亂。
于是便決定把現在的二百三十幾名匪徒,除了司令部的文武官員護兵馬弁之外,其餘的二百人編成二十個連,每十人一連,又好管轄,又可以獨立作戰。
可是編好後又有八個連沒有馬,這個難題卻引起匪首們一番思慮,他們想:&ldquo掠綏芬大甸子的民馬吧,又不太好,對己不利,自古道:&lsquo老鷹不打窩邊食。
&rsquo何況大甸子這個唯一的基地呢。
&rdquo匪首們思來慮去,無計可施,因此馬希山還是決定:&ldquo窩邊食也得吃!何況大甸子這個窩,已是保不住了的。
&rdquo于是把綏芬大甸子所有老百姓的馬匹,全部給搶來,沒有鞍子的,捆上床棉被,弄個繩扣作馬镫。
整個綏芬大甸子搶足了八十多匹好耕馬,匪徒的陣營足壯了。
有的窮苦人,愛牲口如命,為了拒絕搶奪,被打死了三四個。
在整頓中,匪徒們是嚴加戒備,全駐在大甸子的中部一帶,布置得十分嚴密,火力密集地交叉,各點之間可以有利地呼應援助。
四圍用雪修成了射擊掩體,又澆上大量的水,凍成了堅固結實得像鋼骨水泥一樣的防禦工事。
又在老百姓的屋牆上挖了許多的槍眼,這樣即使沖進陣地之内,也可堅守。
又用雪築成蜘蛛網似的交通壕,專為了逃竄之用。
馬匹各連都拴在自己的駐防區内,或地主的大馬棚裡。
馬匪特别命令:&ldquo白天槍不離手,夜間槍不離懷,晝夜白黑馬不離鞍。
&rdquo又向王茂屯方向放出一連的警戒部隊,嚴防共軍大部隊到來。
又在駐區外圍,每晚放兩個連的戰鬥值班部隊,提防小分隊的襲擊。
匪徒們真也餓怕了,每人搶了老百姓一條結實的單褲子,滿滿地裝上大米。
匪徒們特别願要朝鮮族的褲子,因為這種褲子褲裆特别肥大,裝糧盛得多。
三四天中安靜無事。
匪首們這幾天可是坐卧不安,頻頻地核計着他們今後的命運,紛紛争吵着他們将來的出路,擔心着他們的生死存亡。
奶頭山、威虎山、神河廟、大鍋盔,這些老巢都覆滅了!四外的土改又像潮水一般的沖向山區,再建新巢連糧食也弄不到,更可怕的是小分隊眼前就要他們的死活。
按侯殿坤的意思,是要全部放下武器,把所有的人混進各大小都市,改名換姓,打入共産黨的各要害部門&mdash&mdash鐵路、礦山、工廠、軍隊,進行秘密活動,組織地下&ldquo先遣軍&rdquo。
有機會就進行暗殺破壞,等待時機,準備暴動,迎接&ldquo國軍&rdquo。
他所以這樣主張,因為他向杜聿明從來是報告他的赫赫成績,雄厚的實力;而如今上十萬的大軍僅剩下這可憐的二百多人,連他苦心發展的那些地下&ldquo先遣軍&rdquo的名單也落在共軍之手。
如果這樣狼狽地回到沈陽,不但是黨務專員做不成,要革官削職,甚至連腦袋也保不住。
謝文東則主張想辦法搶一筆橫财,先瞞着上司,到南方哪個城市先躲躲難。
來春再返回來,重整旗鼓。
他所以這樣主張,因為他現在除了五個兒子、一個女婿以外,再沒有一兵一卒。
像這樣一個光杆司令,他深知到了國民黨那裡是根本吃不開的。
況且又是個将近六十幾歲的老頭子,連一個班長也當不成,說不定還要判罪。
可是馬希山一意反對。
他定要去吉林,背靠&ldquo國軍&rdquo主力,擴大武裝,進取圖們、東京城一帶,将來充當&ldquo國軍&rdquo的先鋒,攻打牡丹江。
争來吵去,還是因為馬希山的實力雄厚,所以侯、謝二匪無可奈何,隻得依從馬匪的主張。
特别是侯殿坤,此時隻有抱馬希山
一路上他鼓得像隻氣蛤蟆,滿身的細胞都脹滿了氣,這形象,恰和那些精疲力盡洩了氣的匪徒成了反比。
他把滿肚子的喪氣全發洩到匪徒們身上,邊走邊罵,有時看着太不順眼的就抽上兩鞭。
&ldquo媽的!怎麼沒叫共軍都把你們打死!&rdquo真也怪,馬希山的鞭子,真像個自行車的氣筒一樣,一抽到匪徒身上,就像被打上氣似的,走得也快了起來。
匪首們對小分隊的神出鬼沒,真有些驚心碎膽,又恨又怕,但又無可奈何。
至于匪徒們,更是些驚弓之鳥,向來好單獨行動便于搶掠奸淫的匪徒,現在也都聚居一處了。
一有點風吹草動,爬起來就亂射一通,一到夜晚誰也不敢亂動。
匪徒們失掉了巢穴,再加上連連幾天幾夜的疲勞,侯、謝、馬匪首在計窮無策的困境裡,還是确定了在這裡先休息幾天。
他們數着手指頭計算着:共軍小部隊發現他們才隻有三天。
如果共軍不來大部隊,光是這一小股共軍是吃不掉他們的。
要來大部隊的話,小股共軍必須先回牡丹江報告,這樣快馬也得四五天,等共軍大部隊趕來至少也得七八天,因此休整上一星期還來得及。
在休整中,匪首們深感他那些沒有馬的步匪在雪地上是一大累贅,行動起來一掉隊就會被共軍一口一口地零碎吃掉。
丢掉吧,又舍不得這将占一半的實力。
他們又感到過去五個人一連的建制太不管用,既不能獨當一面,頭緒又亂。
于是便決定把現在的二百三十幾名匪徒,除了司令部的文武官員護兵馬弁之外,其餘的二百人編成二十個連,每十人一連,又好管轄,又可以獨立作戰。
可是編好後又有八個連沒有馬,這個難題卻引起匪首們一番思慮,他們想:&ldquo掠綏芬大甸子的民馬吧,又不太好,對己不利,自古道:&lsquo老鷹不打窩邊食。
&rsquo何況大甸子這個唯一的基地呢。
&rdquo匪首們思來慮去,無計可施,因此馬希山還是決定:&ldquo窩邊食也得吃!何況大甸子這個窩,已是保不住了的。
&rdquo于是把綏芬大甸子所有老百姓的馬匹,全部給搶來,沒有鞍子的,捆上床棉被,弄個繩扣作馬镫。
整個綏芬大甸子搶足了八十多匹好耕馬,匪徒的陣營足壯了。
有的窮苦人,愛牲口如命,為了拒絕搶奪,被打死了三四個。
在整頓中,匪徒們是嚴加戒備,全駐在大甸子的中部一帶,布置得十分嚴密,火力密集地交叉,各點之間可以有利地呼應援助。
四圍用雪修成了射擊掩體,又澆上大量的水,凍成了堅固結實得像鋼骨水泥一樣的防禦工事。
又在老百姓的屋牆上挖了許多的槍眼,這樣即使沖進陣地之内,也可堅守。
又用雪築成蜘蛛網似的交通壕,專為了逃竄之用。
馬匹各連都拴在自己的駐防區内,或地主的大馬棚裡。
馬匪特别命令:&ldquo白天槍不離手,夜間槍不離懷,晝夜白黑馬不離鞍。
&rdquo又向王茂屯方向放出一連的警戒部隊,嚴防共軍大部隊到來。
又在駐區外圍,每晚放兩個連的戰鬥值班部隊,提防小分隊的襲擊。
匪徒們真也餓怕了,每人搶了老百姓一條結實的單褲子,滿滿地裝上大米。
匪徒們特别願要朝鮮族的褲子,因為這種褲子褲裆特别肥大,裝糧盛得多。
三四天中安靜無事。
匪首們這幾天可是坐卧不安,頻頻地核計着他們今後的命運,紛紛争吵着他們将來的出路,擔心着他們的生死存亡。
奶頭山、威虎山、神河廟、大鍋盔,這些老巢都覆滅了!四外的土改又像潮水一般的沖向山區,再建新巢連糧食也弄不到,更可怕的是小分隊眼前就要他們的死活。
按侯殿坤的意思,是要全部放下武器,把所有的人混進各大小都市,改名換姓,打入共産黨的各要害部門&mdash&mdash鐵路、礦山、工廠、軍隊,進行秘密活動,組織地下&ldquo先遣軍&rdquo。
有機會就進行暗殺破壞,等待時機,準備暴動,迎接&ldquo國軍&rdquo。
他所以這樣主張,因為他向杜聿明從來是報告他的赫赫成績,雄厚的實力;而如今上十萬的大軍僅剩下這可憐的二百多人,連他苦心發展的那些地下&ldquo先遣軍&rdquo的名單也落在共軍之手。
如果這樣狼狽地回到沈陽,不但是黨務專員做不成,要革官削職,甚至連腦袋也保不住。
謝文東則主張想辦法搶一筆橫财,先瞞着上司,到南方哪個城市先躲躲難。
來春再返回來,重整旗鼓。
他所以這樣主張,因為他現在除了五個兒子、一個女婿以外,再沒有一兵一卒。
像這樣一個光杆司令,他深知到了國民黨那裡是根本吃不開的。
況且又是個将近六十幾歲的老頭子,連一個班長也當不成,說不定還要判罪。
可是馬希山一意反對。
他定要去吉林,背靠&ldquo國軍&rdquo主力,擴大武裝,進取圖們、東京城一帶,将來充當&ldquo國軍&rdquo的先鋒,攻打牡丹江。
争來吵去,還是因為馬希山的實力雄厚,所以侯、謝二匪無可奈何,隻得依從馬匪的主張。
特别是侯殿坤,此時隻有抱馬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