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重溫舊夢

關燈
代價保護一個人。

    ” 他頓一頓,“接着說:“華倫小姐,要是你把令姊最後給你的那封信帶來的活,我想大聲念一念。

    ” 安姻拉-華倫說:“不行。

    ” “可是,華倫小姐──”安姬拉-華倫站起來,用冷冰冰的聲音說:“我非常了解你的意思,你是說,是我殺死安雅-柯雷爾,而我姊姊知道這一點,對不對?我完全否認這種毫無根據的指控。

    ” 白羅說:“那封信……” “那封信本來就是寫給我一個人看的。

    ” 白羅看看房裡那兩個年輕人。

     卡拉-攣馬倩開口道:“求求你,安姬拉阿姨,就照白羅先生的話去做好不好?”安姬拉-華倫說:“夠了,卡拉!你難道一點也不懂禮節嗎?她是你母親——”卡拉用清晰嚴厲的聲音說:“不錯,就因為她是我母親,所以我才有權利這樣要求你、我是在替她說話,我一定要知道那封信的内容。

    ” 安姬拉-華倫緩緩從口袋裡拿出信,交給白羅,尖刻地說:“真希望從來沒給你看過這封信。

    ” 她把眼光從他們身上移開,看着窗外。

     赫邱裡-白羅念凱若琳-柯雷爾的那封信時,房間角落裡的陰影加深了,卡拉覺得似乎另外有什麼人也來靜靜地聆聽了,她想道:她來了──我母親來了。

    凱若琳——凱若琳-柯雷爾也到這個房間來了!“赫邱裡-白羅念完之後,說:“相信各位一定會同意,這是一封很特别的信,信寫得很美,可是确實很引人注意,因為裡面少提了一件事──她沒有說自己是無辜的。

    ” 安姬拉-華倫頭也不回他說:“沒有那個必要。

    ” “是的,華倫小姐,沒有那個必要。

    凱若琳-柯雷爾用不着告訴她妹妹她是無辜的──因為她以為她妹妹早就知道事實了──凱若琳-柯雷爾一心隻想安慰安姬拉,避免她招供,她一遍又一遍地向她保證──沒事,親愛的,一點都不會有。

    ” 安姬拉-華倫說,“你難道不了解?她隻是希望我快樂,根本沒别的意思。

    ” “是的,她希望你快樂,這一點的确非常清楚,也是她最大的心願。

    她有個孩子,可是她首先想到的不是那孩子。

    是的,她最挂心的人是她妹妹。

    她要她妹妹能夠徹徹底底過快樂而成功的日子。

    凱若琳-柯雷爾說了一句意義深長的話:‘人總得償還自己所欠的債。

    ’ “光是這句話就足以說明一切了,它明顯地指出凱若琳這麼多年來所背負的一個重擔──她在年輕氣盛的時候,朝年幼的妹妹丢了一個書鎮,使她一輩子都成了殘廢。

    最後,她總算有機會償還自己所欠的債了。

    我肯定地相信,凱若琳-柯雷爾在這種償債的行為上;已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詳和平靜。

    因為她相信自己是在還債,所以審判和判決都沒有使她受到打擊。

    這麼說一個被判決的人犯實在很奇怪──可是她确實覺得很快樂。

    是的,比各位所能想象的更快樂,我一會兒就會證明給各位看。

    ”用這種理由來解釋,各位就會發現,凱若琳的每一種反應都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來從她的觀點看看這一連串的事。

     首先是前一天晚上發生的事,使她想起她少女時代一件事──安姬拉朝安雅-柯雷爾丢了一個書鎮!别忘了,多年前她自己也做過同樣的事。

    安姬拉對安雅吼道,她希望他死掉。

     接着在第二天早上,當凱若琳走進小暖房的時候,發現安姬拉正在玩弄啤酒。

    請各位記得威廉小姐的話:‘安姬拉就在那兒,看起來好像犯了錯一樣……’威廉小姐的意思是說她逃課所以有那種表情,可是在凱若琳看來,意義卻完全不同。

    别忘了,安姬拉不隻一次在安雅的飲料裡放過東西,所以她很容易就會想到她做什麼。

     “凱若琳接過安姬拉給她的那瓶啤酒,走到貝特利園去。

    倒了一杯酒,遞給安雅。

    他一口喝掉之後,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今天每樣東西吃起來都有股臭味。

    ’ “凱若琳當時并沒有懷疑什麼,可是她吃完午飯到貝特利園的時候,卻發現她丈夫已經死了,她馬上就想到他是被毒死的。

    她本人并沒有毒死他,那麼,會是誰呢?她迅速把事情回想一遍──安姬拉威脅過安雅,而且又像犯了錯似的站在冰箱旁邊弄啤酒。

    這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為了報複安雅-柯雷爾。

    也許她原本并不是想殺他,隻是想讓他生病或者不舒服?或許,她是為了凱若琳才這麼做?她是不是已經知道并且憎恨安雅抛棄她姊姊的事了?凱若琳記得很清楚,自己在安姬拉那種年紀也曾經不服人管束,非常任性,于是她一心隻想到一件事,怎樣才能保護安姬拉。

    安姬拉碰過酒瓶──上面一定有她的指紋,于是凱若琳迅速擦幹淨瓶子,要是别人能相信他是自殺,要是上面隻有安雅的指紋……于是她試着拿起死者的手,印在瓶子上一一她做得非常費力──同時注意聆聽四周的動靜……”如果這種假設是真的,其他一切的事都很合情合理了。

     她一直為安姬拉擔心,堅持要把她送走,不讓她接觸所發生的事。

    又擔心安姬拉遭到警方盤問。

    最後,她甚至迫不及待地要在審判前把安姬拉送離英國。

    這一切,隻因為她始終擔心安姬拉支撐不下去,招供出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