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實錄卷之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士牛金星有罪,戍邊。
戊申,大學士程國祥緻仕。
丙辰,巡按山東禦史郭景昌上言濟南失事,劾楊嗣昌;略曰:『濟南藩封之變,誰司中樞而被禍至此,豈非嗣昌拱手送耶?若不先正其辜,混辱朝班;仍議人之功罪,功罪愈為不明:何以懲前毖後乎』!上怒其黨同伐異、借事攻诋,逮上獄。
景昌又從獄中複劾嗣昌,謂『忠佞分塗,止論臣言之當否,何論臣迹之同異』!上切責之,戍代州。
是月,京城浚濠,廣五丈、深三丈。
給事中夏尚絅上言:『連年率皆藩籬失守,門庭無恙。
若使塹水足拒,則通、德、滄、濟,其為廣川巨浸何限;而揚鞭飛渡,如入無人。
控扼險要,在人、不在險明矣。
今擲此百萬于水濱,孰若移而用之于岩疆防禦要害,使不敢躏入之為得哉』! 五月丁巳朔,大學士楊嗣昌奏失事五案:曰失機、曰陷城、曰通款、曰藩變、曰損将;上從之。
戊午,修奉先殿成。
庚申,楊嗣昌薦宣大總督傅宗龍自代;召為兵部尚書。
甲子,以兵部右侍郎魏照乘、禮部侍郎張四知、姚明恭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直文淵閣。
乙醜,降盜張獻忠叛于榖城,殺知縣阮之钿,劫監軍佥事張大經,因走房縣,攻陷之;餘盜羅汝才、李自成等五部并□均州。
丙寅,隴西大雨雹。
己巳,工部尚書蔡思充緻仕。
出帑金三十萬濟饷,仍命後償之。
山西按察副使魏士章請禁有司收賦耗羨,遣京官搜括天下錢糧充饷;從之。
六月己醜,以蔡國用、範複粹為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叙守禦功,複以楊嗣昌為兵部尚書。
其姚明恭、張四知、魏照乘各賜金、币,廕子入國子監;前大學士張至發、孔貞運、劉宇亮、傅冠、程國祥、方逢年各賜金、币有差。
太監曹化淳廕錦衣衛指揮同知,劉元斌、盧九德、李承芳、卞希孔、王裕民、王德化并廕錦衣衛指揮佥事。
戶部請遣給事中六人分督直隸、浙江、湖廣、河南、江西、山西、陝西錢糧;從之。
總督薊、遼洪承疇奏言:『屬部明暗等屢乞撫賞,今後若邊警不由西協,則撫賞如故;否則,導禍無疑,即革賞進剿』。
從之。
庚子,火藥局災。
甲寅,特免海州田租。
秋七月戊午,以司禮太監張榮提督九門、司禮太監王裕民總督京營。
光祿寺卿李天經上西人湯若望「坤輿格緻書」三卷;命進覽。
逮總督孫傳庭。
時傳庭假耳聩,不任事;托巡按禦史代請。
教谕某以傳庭同鄉,候之密語偵其詐,讦奏;故逮庭及禦史。
左良玉追張獻忠于房縣,兵敗,中軍羅岱死之。
是月,德王遣内官王朝進、都司徐文師上書,從廣甯入;參将夏成德以聞。
禦史汪承诏上言:『宜火其書,勿令傳外;王朝進等,宜編置遠方。
如皇上笃「展親」之念,宜别遣邊人量赉用物,俾申德意;若曰「王失守社稷,遠播沙漠,庶幾上天悔禍,隆禮有加;王宜優遊塞外,以終天年。
朕巳撫王嗣子,俾缵舊服;俟其成立,當使自将待邊,以洩王憤」。
如此,庶彼知朝廷大義,可杜其淩侮』。
報聞。
八月庚寅,召還謝陞為太子太保、吏部尚書。
誅文武失事諸臣三十二人——巡撫張其平、陳祖苞、總兵倪寵、内監鄧希诏等。
庚戊,故庶吉士鄭鄤磔于市。
先是,中書舍人許曦卿讦奏鄭鄤不孝渎倫,與溫體仁疏合;令法司定罪。
拟辟,上命加等。
鄤,武進人;初選庶吉士,即有直谏聲。
讀書能文,故文震孟、黃道周與之遊。
當時欲借鄤傾震孟、道周,故谳駁逾重;而鄤居鄉,多淫傲不法,遂罹慘禍。
詣西市,尚大呼冤;廷臣皆畏怯,莫敢申救。
九月壬戌,命大學士楊嗣昌以兵部尚書督師讨賊;賜尚方劍,給帑金四萬、賞功牌千五百、蟒紵绯絹各五百。
丁卯,宴于平台後殿。
上手觞嗣昌三爵;賜詩,勒詩于文廟。
嗣昌南征,會兵十萬、本折色二百餘萬。
誅元氏知縣劉業爃——城陷通款,籍其家,兄編管二千裡,妻女入官為奴。
乙亥(原文誤己亥),免唐縣等四十州縣去年田租十之五、禹州等十州縣十之二、光州等八州縣十年之五、去年之二。
以司禮太監王德化提督東廠。
叙陵殿功,赉内外官有差。
冬十月丙戌,彗星見。
己醜,谕停刑。
庚寅,中書舍人陳龍正上言:『皇上因彗星求直言,并谕停刑;敬天之道至矣。
語曰「事天以實,不以文」;臣請更進曰「事天以恒,不以暫」。
何謂實?今日求言、恤刑之實是也;何言恒?自今以後,弗忘此求言、恤刑之心是也』。
上善之。
鳳陽地震。
十一月甲寅朔,逮總理兵部尚書熊文燦。
前庶吉士張居請行銅鈔;從之。
戊午,仙居知縣過周謀以薛國觀所舉士,托熊文舉持全獻國觀,乞授禮曹。
事覺,國觀委罪文舉。
時文舉出主試,其父出承之;下刑部,論戍。
文舉官如故。
辛巳,上南郊——郊用上辛日,從中書舍人陳龍正之議也。
龍正上「郊祀考辨」,言周郊皆于辛日;遂命禮官定為制。
十二月乙未,蕭縣山鳴。
是年,兩京、河南、山東、山西旱,饑;遂命正一大教真人張應京禳旱。
戊申,大學士程國祥緻仕。
丙辰,巡按山東禦史郭景昌上言濟南失事,劾楊嗣昌;略曰:『濟南藩封之變,誰司中樞而被禍至此,豈非嗣昌拱手送耶?若不先正其辜,混辱朝班;仍議人之功罪,功罪愈為不明:何以懲前毖後乎』!上怒其黨同伐異、借事攻诋,逮上獄。
景昌又從獄中複劾嗣昌,謂『忠佞分塗,止論臣言之當否,何論臣迹之同異』!上切責之,戍代州。
是月,京城浚濠,廣五丈、深三丈。
給事中夏尚絅上言:『連年率皆藩籬失守,門庭無恙。
若使塹水足拒,則通、德、滄、濟,其為廣川巨浸何限;而揚鞭飛渡,如入無人。
控扼險要,在人、不在險明矣。
今擲此百萬于水濱,孰若移而用之于岩疆防禦要害,使不敢躏入之為得哉』! 五月丁巳朔,大學士楊嗣昌奏失事五案:曰失機、曰陷城、曰通款、曰藩變、曰損将;上從之。
戊午,修奉先殿成。
庚申,楊嗣昌薦宣大總督傅宗龍自代;召為兵部尚書。
甲子,以兵部右侍郎魏照乘、禮部侍郎張四知、姚明恭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直文淵閣。
乙醜,降盜張獻忠叛于榖城,殺知縣阮之钿,劫監軍佥事張大經,因走房縣,攻陷之;餘盜羅汝才、李自成等五部并□均州。
丙寅,隴西大雨雹。
己巳,工部尚書蔡思充緻仕。
出帑金三十萬濟饷,仍命後償之。
山西按察副使魏士章請禁有司收賦耗羨,遣京官搜括天下錢糧充饷;從之。
六月己醜,以蔡國用、範複粹為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叙守禦功,複以楊嗣昌為兵部尚書。
其姚明恭、張四知、魏照乘各賜金、币,廕子入國子監;前大學士張至發、孔貞運、劉宇亮、傅冠、程國祥、方逢年各賜金、币有差。
太監曹化淳廕錦衣衛指揮同知,劉元斌、盧九德、李承芳、卞希孔、王裕民、王德化并廕錦衣衛指揮佥事。
戶部請遣給事中六人分督直隸、浙江、湖廣、河南、江西、山西、陝西錢糧;從之。
總督薊、遼洪承疇奏言:『屬部明暗等屢乞撫賞,今後若邊警不由西協,則撫賞如故;否則,導禍無疑,即革賞進剿』。
從之。
庚子,火藥局災。
甲寅,特免海州田租。
秋七月戊午,以司禮太監張榮提督九門、司禮太監王裕民總督京營。
光祿寺卿李天經上西人湯若望「坤輿格緻書」三卷;命進覽。
逮總督孫傳庭。
時傳庭假耳聩,不任事;托巡按禦史代請。
教谕某以傳庭同鄉,候之密語偵其詐,讦奏;故逮庭及禦史。
左良玉追張獻忠于房縣,兵敗,中軍羅岱死之。
是月,德王遣内官王朝進、都司徐文師上書,從廣甯入;參将夏成德以聞。
禦史汪承诏上言:『宜火其書,勿令傳外;王朝進等,宜編置遠方。
如皇上笃「展親」之念,宜别遣邊人量赉用物,俾申德意;若曰「王失守社稷,遠播沙漠,庶幾上天悔禍,隆禮有加;王宜優遊塞外,以終天年。
朕巳撫王嗣子,俾缵舊服;俟其成立,當使自将待邊,以洩王憤」。
如此,庶彼知朝廷大義,可杜其淩侮』。
報聞。
八月庚寅,召還謝陞為太子太保、吏部尚書。
誅文武失事諸臣三十二人——巡撫張其平、陳祖苞、總兵倪寵、内監鄧希诏等。
庚戊,故庶吉士鄭鄤磔于市。
先是,中書舍人許曦卿讦奏鄭鄤不孝渎倫,與溫體仁疏合;令法司定罪。
拟辟,上命加等。
鄤,武進人;初選庶吉士,即有直谏聲。
讀書能文,故文震孟、黃道周與之遊。
當時欲借鄤傾震孟、道周,故谳駁逾重;而鄤居鄉,多淫傲不法,遂罹慘禍。
詣西市,尚大呼冤;廷臣皆畏怯,莫敢申救。
九月壬戌,命大學士楊嗣昌以兵部尚書督師讨賊;賜尚方劍,給帑金四萬、賞功牌千五百、蟒紵绯絹各五百。
丁卯,宴于平台後殿。
上手觞嗣昌三爵;賜詩,勒詩于文廟。
嗣昌南征,會兵十萬、本折色二百餘萬。
誅元氏知縣劉業爃——城陷通款,籍其家,兄編管二千裡,妻女入官為奴。
乙亥(原文誤己亥),免唐縣等四十州縣去年田租十之五、禹州等十州縣十之二、光州等八州縣十年之五、去年之二。
以司禮太監王德化提督東廠。
叙陵殿功,赉内外官有差。
冬十月丙戌,彗星見。
己醜,谕停刑。
庚寅,中書舍人陳龍正上言:『皇上因彗星求直言,并谕停刑;敬天之道至矣。
語曰「事天以實,不以文」;臣請更進曰「事天以恒,不以暫」。
何謂實?今日求言、恤刑之實是也;何言恒?自今以後,弗忘此求言、恤刑之心是也』。
上善之。
鳳陽地震。
十一月甲寅朔,逮總理兵部尚書熊文燦。
前庶吉士張居請行銅鈔;從之。
戊午,仙居知縣過周謀以薛國觀所舉士,托熊文舉持全獻國觀,乞授禮曹。
事覺,國觀委罪文舉。
時文舉出主試,其父出承之;下刑部,論戍。
文舉官如故。
辛巳,上南郊——郊用上辛日,從中書舍人陳龍正之議也。
龍正上「郊祀考辨」,言周郊皆于辛日;遂命禮官定為制。
十二月乙未,蕭縣山鳴。
是年,兩京、河南、山東、山西旱,饑;遂命正一大教真人張應京禳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