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山又此一山高
關燈
小
中
大
然思忖,暗道:“簡少俠也該快到了,隻是明晚自己勢單力薄,又不便去瓊花崖暗中示警,那一真師太習性乖僻,若弄巧成拙,反而不美!”
他尋思良策之際,忽聞門外響起話聲道:“魏道長,有人找你。
” 匡殘原本姓魏,借居華嶽廟時以本姓為用,知道的人并不太多,不禁一怔,道:“貧道出見 !” “不必了,”一個高大微駝老叟已推門跨入。
匡殘認出是多臂魔神彭綸,面色倏變,道:“原來是你?” 彭綸道:“彭某也是受簡少俠所命,難道你要拒人千裡之外?” 匡殘大感驚愕,間明其故,不禁大喜,道:“彭老師來得正好,匡某正感無人相勸棘手為難,恐有負簡少俠重托,與匡某緊鄰尚有一閑空房,你我毗鄰而居,遇事可呼應照料,匡某去去就來。
” 有錢能買鬼推磨,匡殘彭綸奉命前來華嶽廟之際,簡松逸均給以钜額銀票使用,不到片刻彭綸已遷入鄰室。
口口口 瓊花崖一真師太栖隐處在華山北-奇險蒼龍嶺深處,不要說是普通遊客,就是武林人物多望而卻步,小道寬度隻尺許,下臨絕壑,深不可側,遊人須緩緩扶壁而過,耳可觸耳,名雲“擦耳崖”。
過“擦耳崖”須經“閻王偏”峻險更甚于擦耳崖,生死緊於一發,蒼龍嶺人行之處,隻走嶺脊,寬處約二三尺,窄處隻尺許,兩側均為懸崖峭壁,無可依傍,形似魚脊,又越攀越高,天然蹬道,共二百四拾六級,遠遠望去,宛船長梯,人行中途,如置身半空,足軟體乏,心膽皆裂,匍匐前進,方可抵達蒼龍嶺絕頂“逸神崖”。
逸神崖對崖就是瓊花崖,如果飛渡,驚險萬狀,遊人絕迹。
第二日深夜,“閻王偏”十數條身形飛掠而至,最後兩人正是匡殘與寒儒。
匡殘低聲道:“依老朽看來,今晚實不宜冒險,恐這些人手有去無回!” 寒儒冷笑道:“當家的命匡老你事前來此偵察底細,應該萬無一失,怎麼你竟畏首畏尾起來 了。
” 匡殘冷冷一笑,道:“今晚不知是匡某聽你的,還是你聽我的?好,匡某姑且聽你,萬一此行事敗,休怨匡某反臉無情,”說著懷中取出一物。
寒儒正要變臉,猛然瞥見匡殘手中握着一面鐵手令,不禁大驚說道:“原來匡老……” “什麼也别說,正如閣下之言,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去吧!你我兩人隻在逸神崖掠陣,但望如願以償,功成而退!” 寒儒暗暗心驚,告道:“他們一身武學,不遜你我,何況均身懷得黃蜂針,雖未必全勝,但一真賊尼也未必逃得了針傷之罹。
” 匡殘知匪徒攜帶之黃蜂針系經過特别淬制,與普通常見之大不相同,一發四十九支,細如毫毛,淬有劇毒,一中人體,全身潰爛而亡,非獨門解藥無可救治,逐淡淡笑了一笑,道:“三更已至,去吧!” 寒儒揮了揮手,十數匪徒魚貫登上梯道,形似猿猴急攀而上。
須臾,已登上逸神崖,眺望對面瓊花崖雲迷霧繞,一星燈火俱無,目睹十數匪徒飛渡過石梁,身形沒入瓊花崖雲霧中。
蓦地,對崖隐隐傳來一聲凄厲慘。
寒儒一顆心頓時望下急沉,偷偷望了匡殘一眼,隻見匡殘目凝對崖,寒沉着臉,似若無聞。
那聲凄厲慘-驚醒了一真師太,冷喝道:“何方高人深夜光臨荒庵有何指教?” 庵門開處,飄然走出一個老尼。
十數匪徒已然散開,各守方位,隻道那-聲是同黨涉險潛入庵内被一真師太發現誅斃,此刻 一見一真師太現出,隻見一個手持雙鞭老者冷笑道:“老夫等此來是為了替徒兒子侄輩索還血債 !” 一真師太面罩寒霜,冷笑道:“施主,貧尼多年未離西嶽一步,怎可殺害令徒?” “這要問你的徒弟展飛虹賤婢便知真情?” “可惜拙徒并不在荒庵,拙徒做的事自有她自己負責,來到荒庵則甚?” 老者厲聲喝道:“賊尼,你到推得乾乾淨淨,恐怕這筆血債就要你立即償還,上!” 雙鞭猛揮而出,匪徒一擁而上。
一真師太有名的冷面手辣,有其徒必有其師,長虹電卷過處,立時三名匪徒顱斷層裂,屍橫在地。
“暗青子喂她!” 十數筒黃蜂針嗤嗤迎面而射向一真師太,勢若飛弩蝗兩,漫天襲下。
一真師太又驚又怒,長劍過處更是迅若雷霆,風聲銳嘯,劍勢過處,又是數名匪徒倒卧血泊中。
但黃蜂針密集如雨。
防不勝防,一真師太胸肩等處中了十數支,立生麻癢感覺。
這一來,一真師太動了真怒,猛萌殺機,起下斬盡殺絕之意,長劍展出一式“飛瀑怒潮”,寒-猛湧,将襲來黃蜂針悉數震了回去。
匪徒遭了反嗤,紛紛驚呼出聲,反身逃遁而去。
一真師太隻覺封閉不住穴道,毒性飛竄,身形晃了晃,轉身走入庵内。
忽見桌上油燈已燃亮,燈旁放了一紙色鎮壓一箋。
急抽出信箋就着燈光一瞧。
但見箋上留書:“僅送贈黃蜂針解藥一包,令高足展飛虹姑娘已在途中,一二日内必可趕回,此非命徒之過,日後必知詳情。
” 并無上下款,一真師太不禁一怔,忙将紙包解開,隻覺清香撲鼻,取來一杯淨水服下,端坐行功…… 照說匪徒逃走,飛越石梁後,急急取出黃蜂針解藥服下,每人突感胸後命門穴上為針尖猛紮了一下,奇痛徹骨。
均不由狂叫出聲,紛紛失足堕下萬丈深淵中。
那狂叫聲,凄厲慘絕,入耳心驚膽裂。
僅剩下一人強忍着疼痛奔至匡殘及寒儒身前,詳禀經過詳情。
匡殘及寒儒隻見一人獨自狼狽逃回,已料知慘敗無疑。
寒儒驚道:“你說一真賤尼也為黃蜂針所傷麽?” “不錯,”那匪徒已痛得面無人色,強自隐忍道:“一真賤尼搖搖欲慎,分明受創不輕。
” 匡殘道:“你說胸後似為人刺了一針是麼?” 匪徒尚未及答冒,顯然已無法支持疼痛,足下一個踉跄,竟滑落堕下無底深淵。
狂叫凄厲,搖曳不絕,深谷回音,更是入耳驚心。
匡殘不禁面色大變,驚道:“此必是姜翰林老鬼蠍尾針,閣下還不快走!” 寒儒本欲往瓊花崖一探一真師太生死,聞得姜翰林之名,不由膽寒,急随匡殘如飛離去。
寒儒輿匡殘逃回華嶽廟,天色尚未見曙光。
匡殘冷冷一笑道:“匡某所料如何?” 寒儒道:“至少一真也未必活命,目的既達,也可以交差了!” “未必!”匡殘冷笑道:“有姜老鬼在?定能解救黃蜂針毒,也虧得如此,姜翰林老鬼倘非急於解救一真師太,你我兩人焉有命在?” 寒儒不禁默然無語,半晌才谙笑道:“匡老,你從何處得來的那面鐵手令?” “什麼!”匡殘勃然怒道:“匡某得薩督使器重授以六品大内侍衛之職,本當留京供職,無奈匡某一向信守承諾,說話算話,既親口應允了貴上,就得有始有終。
” 寒儒心中一驚,道:“匡老,目前又該如何?” “慘敗之事,全軍覆沒,閣下必死無疑!” 寒儒臉色慘白如紙,不知所措。
匡殘道:“匡某則有一策,可保全你的性命,但不知閣下能否接受?” 寒儒忙連聲應允。
“好,”匡殘道:“閣下先飛訊報與貴上知道,就說已然得手,殊不料姜翰林突現身作梗,一幹人手均遭蠍尾針所殺,匡某也守秘不說閣下不聽從匡某之勸,诿過於姜老鬼,但閣下亦要為匡某守秘,人前人後絕不能提匡某身允大内侍衛!” 寒儒聞言面泛喜容,道:“計到是好策,寒儒一定守口如瓶,不過華山門中有當家卧底内應之内,萬一要說一幹帶去人手悉遭一真賤尼誅斃,那不是弄巧成拙?” “這點閣下大可放心,匡某自有安排,展飛虹一行已在趕回華山途中,明日必可抵達瓊花崖,你我速分頭行事,以免不及措手。
” 寒儒神色倉惶離去。
(第一部完)
” 匡殘原本姓魏,借居華嶽廟時以本姓為用,知道的人并不太多,不禁一怔,道:“貧道出見 !” “不必了,”一個高大微駝老叟已推門跨入。
匡殘認出是多臂魔神彭綸,面色倏變,道:“原來是你?” 彭綸道:“彭某也是受簡少俠所命,難道你要拒人千裡之外?” 匡殘大感驚愕,間明其故,不禁大喜,道:“彭老師來得正好,匡某正感無人相勸棘手為難,恐有負簡少俠重托,與匡某緊鄰尚有一閑空房,你我毗鄰而居,遇事可呼應照料,匡某去去就來。
” 有錢能買鬼推磨,匡殘彭綸奉命前來華嶽廟之際,簡松逸均給以钜額銀票使用,不到片刻彭綸已遷入鄰室。
口口口 瓊花崖一真師太栖隐處在華山北-奇險蒼龍嶺深處,不要說是普通遊客,就是武林人物多望而卻步,小道寬度隻尺許,下臨絕壑,深不可側,遊人須緩緩扶壁而過,耳可觸耳,名雲“擦耳崖”。
過“擦耳崖”須經“閻王偏”峻險更甚于擦耳崖,生死緊於一發,蒼龍嶺人行之處,隻走嶺脊,寬處約二三尺,窄處隻尺許,兩側均為懸崖峭壁,無可依傍,形似魚脊,又越攀越高,天然蹬道,共二百四拾六級,遠遠望去,宛船長梯,人行中途,如置身半空,足軟體乏,心膽皆裂,匍匐前進,方可抵達蒼龍嶺絕頂“逸神崖”。
逸神崖對崖就是瓊花崖,如果飛渡,驚險萬狀,遊人絕迹。
第二日深夜,“閻王偏”十數條身形飛掠而至,最後兩人正是匡殘與寒儒。
匡殘低聲道:“依老朽看來,今晚實不宜冒險,恐這些人手有去無回!” 寒儒冷笑道:“當家的命匡老你事前來此偵察底細,應該萬無一失,怎麼你竟畏首畏尾起來 了。
” 匡殘冷冷一笑,道:“今晚不知是匡某聽你的,還是你聽我的?好,匡某姑且聽你,萬一此行事敗,休怨匡某反臉無情,”說著懷中取出一物。
寒儒正要變臉,猛然瞥見匡殘手中握着一面鐵手令,不禁大驚說道:“原來匡老……” “什麼也别說,正如閣下之言,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去吧!你我兩人隻在逸神崖掠陣,但望如願以償,功成而退!” 寒儒暗暗心驚,告道:“他們一身武學,不遜你我,何況均身懷得黃蜂針,雖未必全勝,但一真賊尼也未必逃得了針傷之罹。
” 匡殘知匪徒攜帶之黃蜂針系經過特别淬制,與普通常見之大不相同,一發四十九支,細如毫毛,淬有劇毒,一中人體,全身潰爛而亡,非獨門解藥無可救治,逐淡淡笑了一笑,道:“三更已至,去吧!” 寒儒揮了揮手,十數匪徒魚貫登上梯道,形似猿猴急攀而上。
須臾,已登上逸神崖,眺望對面瓊花崖雲迷霧繞,一星燈火俱無,目睹十數匪徒飛渡過石梁,身形沒入瓊花崖雲霧中。
蓦地,對崖隐隐傳來一聲凄厲慘。
寒儒一顆心頓時望下急沉,偷偷望了匡殘一眼,隻見匡殘目凝對崖,寒沉着臉,似若無聞。
那聲凄厲慘-驚醒了一真師太,冷喝道:“何方高人深夜光臨荒庵有何指教?” 庵門開處,飄然走出一個老尼。
十數匪徒已然散開,各守方位,隻道那-聲是同黨涉險潛入庵内被一真師太發現誅斃,此刻 一見一真師太現出,隻見一個手持雙鞭老者冷笑道:“老夫等此來是為了替徒兒子侄輩索還血債 !” 一真師太面罩寒霜,冷笑道:“施主,貧尼多年未離西嶽一步,怎可殺害令徒?” “這要問你的徒弟展飛虹賤婢便知真情?” “可惜拙徒并不在荒庵,拙徒做的事自有她自己負責,來到荒庵則甚?” 老者厲聲喝道:“賊尼,你到推得乾乾淨淨,恐怕這筆血債就要你立即償還,上!” 雙鞭猛揮而出,匪徒一擁而上。
一真師太有名的冷面手辣,有其徒必有其師,長虹電卷過處,立時三名匪徒顱斷層裂,屍橫在地。
“暗青子喂她!” 十數筒黃蜂針嗤嗤迎面而射向一真師太,勢若飛弩蝗兩,漫天襲下。
一真師太又驚又怒,長劍過處更是迅若雷霆,風聲銳嘯,劍勢過處,又是數名匪徒倒卧血泊中。
但黃蜂針密集如雨。
防不勝防,一真師太胸肩等處中了十數支,立生麻癢感覺。
這一來,一真師太動了真怒,猛萌殺機,起下斬盡殺絕之意,長劍展出一式“飛瀑怒潮”,寒-猛湧,将襲來黃蜂針悉數震了回去。
匪徒遭了反嗤,紛紛驚呼出聲,反身逃遁而去。
一真師太隻覺封閉不住穴道,毒性飛竄,身形晃了晃,轉身走入庵内。
忽見桌上油燈已燃亮,燈旁放了一紙色鎮壓一箋。
急抽出信箋就着燈光一瞧。
但見箋上留書:“僅送贈黃蜂針解藥一包,令高足展飛虹姑娘已在途中,一二日内必可趕回,此非命徒之過,日後必知詳情。
” 并無上下款,一真師太不禁一怔,忙将紙包解開,隻覺清香撲鼻,取來一杯淨水服下,端坐行功…… 照說匪徒逃走,飛越石梁後,急急取出黃蜂針解藥服下,每人突感胸後命門穴上為針尖猛紮了一下,奇痛徹骨。
均不由狂叫出聲,紛紛失足堕下萬丈深淵中。
那狂叫聲,凄厲慘絕,入耳心驚膽裂。
僅剩下一人強忍着疼痛奔至匡殘及寒儒身前,詳禀經過詳情。
匡殘及寒儒隻見一人獨自狼狽逃回,已料知慘敗無疑。
寒儒驚道:“你說一真賤尼也為黃蜂針所傷麽?” “不錯,”那匪徒已痛得面無人色,強自隐忍道:“一真賤尼搖搖欲慎,分明受創不輕。
” 匡殘道:“你說胸後似為人刺了一針是麼?” 匪徒尚未及答冒,顯然已無法支持疼痛,足下一個踉跄,竟滑落堕下無底深淵。
狂叫凄厲,搖曳不絕,深谷回音,更是入耳驚心。
匡殘不禁面色大變,驚道:“此必是姜翰林老鬼蠍尾針,閣下還不快走!” 寒儒本欲往瓊花崖一探一真師太生死,聞得姜翰林之名,不由膽寒,急随匡殘如飛離去。
寒儒輿匡殘逃回華嶽廟,天色尚未見曙光。
匡殘冷冷一笑道:“匡某所料如何?” 寒儒道:“至少一真也未必活命,目的既達,也可以交差了!” “未必!”匡殘冷笑道:“有姜老鬼在?定能解救黃蜂針毒,也虧得如此,姜翰林老鬼倘非急於解救一真師太,你我兩人焉有命在?” 寒儒不禁默然無語,半晌才谙笑道:“匡老,你從何處得來的那面鐵手令?” “什麼!”匡殘勃然怒道:“匡某得薩督使器重授以六品大内侍衛之職,本當留京供職,無奈匡某一向信守承諾,說話算話,既親口應允了貴上,就得有始有終。
” 寒儒心中一驚,道:“匡老,目前又該如何?” “慘敗之事,全軍覆沒,閣下必死無疑!” 寒儒臉色慘白如紙,不知所措。
匡殘道:“匡某則有一策,可保全你的性命,但不知閣下能否接受?” 寒儒忙連聲應允。
“好,”匡殘道:“閣下先飛訊報與貴上知道,就說已然得手,殊不料姜翰林突現身作梗,一幹人手均遭蠍尾針所殺,匡某也守秘不說閣下不聽從匡某之勸,诿過於姜老鬼,但閣下亦要為匡某守秘,人前人後絕不能提匡某身允大内侍衛!” 寒儒聞言面泛喜容,道:“計到是好策,寒儒一定守口如瓶,不過華山門中有當家卧底内應之内,萬一要說一幹帶去人手悉遭一真賤尼誅斃,那不是弄巧成拙?” “這點閣下大可放心,匡某自有安排,展飛虹一行已在趕回華山途中,明日必可抵達瓊花崖,你我速分頭行事,以免不及措手。
” 寒儒神色倉惶離去。
(第一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