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關燈
植物的原型和風水玄學、民俗地理等等,都有真有假,更多的是虛實混合,而且内容會根據故事情節的需要調整,如果要全部說明,絕不是三五天能講清楚的,在此就不多做講解了。

     《龍嶺迷窟》 《鬼吹燈》第一部第二卷《龍嶺迷窟》,實際上這卷故事,分為了三個部分,一是龍嶺倒鬥發現西周幽靈冢,二是摸金校尉黑水城尋寶,三是石碑店棺材鋪獻王痋術浮出水面。

    雖然一卷中有三個故事,但在本卷中,我主要想突出驚悚這一核心元素。

    也許有人說《鬼吹燈》是驚悚小說,其實我覺得完全不是,整體上和“恐怖”關系不大。

    如果說到驚悚,我想驚悚隻是本書諸多元素之一,并非主要元素。

    懸念疊出的隻有《龍嶺迷窟》這一卷,到處是傳統話本令人窒息的扣子,這是聳人聽聞的一卷。

     寫《龍嶺迷窟》的時候,我開始考慮整體故事的構架,為了将前兩卷與後面的内容連起來,就安排了一些大篇幅的插叙,這就是鹧鸪哨拜師、納投名狀,盜南宋江古墓,然後與了塵長老,以及托馬斯神父一同前往黑水城探險的事迹。

     《鬼吹燈》的副标題是“盜墓者的詭異經曆”,這就是說以摸金的事迹為主,但作為暗線,搬山道人和卸嶺力士等其餘盜墓者的故事也開始逐漸出現,并且确定故事的線索将圍繞着無底鬼洞展開,所以《龍嶺迷窟》的作用類似于穿針引線。

    在本卷中大篇幅的插叙是為了調整思路,通過民國時期的傳說,來檢驗一下自己駕馭不同年代背景的文字能力,可以說是在摸索中前進。

     在這一卷中,個人比較滿意的是燈影、椁異、懸魂梯,以及野貓、雞鳴燈滅不摸金這幾章,存在較大缺陷的則是鑽魚骨廟盜洞、西廈黑水城通天大佛寺這兩部分,因為計劃要寫到一百萬字,因此放慢了故事的節奏,另外說明一下,因為每天在起點更新,為了給網絡盜貼增加一些阻力,從這一卷開始用了不少生癖字。

     《雲南蟲谷》 《鬼吹燈》第一部第三卷《雲南蟲谷》,寫這卷故事的時候正好是在看世界杯,印象尤其深刻,是對精力、體力、毅志品質的一次嚴峻考驗。

    雲南獻王墓這一卷中以探險作為核心。

    我個人很喜歡看電影,曾經非常喜歡《深淵》和《異形》。

    所謂的探險,是探索加冒險,後來看到翻拍版《金剛》的預告片,有一段探險隊利用轉盤式沖鋒(搶)槍,同山谷裡蜈蚣惡(占)戰的橋段,超級喜歡這種場面。

    老式裝備的探險隊,皮劃艇漂流、墜毀的空(君)軍飛機殘骸、幽靈般的摩爾斯信号、芝加哥打字機、千萬年不死的巨型昆蟲、吞噬萬物的屍洞效應、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叢林和化石洞穴中披荊斬棘,于是雲南蟲谷就啟動了,完全是藏寶圖式的傳統探險元素,裡面加有一引起奇怪的靈異和科幻色彩,這是新舊冒險元素相互結合的一卷。

     在《雲南蟲谷》中,故事類型全面轉向“探險”。

    本卷出場人物較少,主要篇幅用于講述險惡的地形和各種詭異的陷阱。

    對于陳瞎子貢獻的人皮地圖,開始的時候在我腦中并沒有什麼概念,覺得怎麼離奇就怎麼安排了,随着寫作的推進,把這一個個謎團揭開,自己也覺得有些驚訝,最早設計的獻王墓,是一個隻有在天崩時才會被人進入的古墓。

    還曾異想天開,有一架大型客機墜毀在摸金小隊面前,從而撞開了古墓的大們,但後來一想到還有許多朋友今後要坐飛機出門,這麼寫可能不太好;加上在幽靈信号一段中,使用了抗戰時期美(mi)國援華空(君)軍的運輸機,所以最後就把天崩描述成幾十年前附毀的轟(乍)炸機了,這種情節上的重力感和命運感是我自己也無法提前預測的。

     這一卷我比較滿意的部分,是對于虛構的痋術的創造,終于能自圓其說了,自己還是很佩服自己的,另外葫蘆洞、天坑深潭、霍式不死蟲、鬼信号這幾段也覺得非常滿意。

     但此卷篇幅較長,存在缺陷的地方也是很多,主要是節奏控制得不是太好,最不滿意的是寫到後面忘了前邊埋的一些線索,導緻脫離的時候沒有用到。

     《昆侖神宮》 《鬼吹燈》第一部第四卷《昆侖神宮》充滿了神話色彩。

    中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與傳說。

    凡是中國神話必定離不開昆侖山,它是天地的脊骨、祖龍發源之地、西王母的神宮、北方妖魔的巢穴,昆侖離開了神話傳說似乎就不能稱之為昆侖了。

    古籍上記載着昆侖西王母的真實形象是個怪物,我個人想象可能是條大魚,曾在自然博物館中看過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感覺真的像龍一樣。

     這一卷的情節涉及到格薩爾王傳說。

    制敵寶珠的英雄大王史詩,本身就是一篇神話色彩很強烈的說唱長詩,所以在昆侖山這一篇中,揉入了許多接近神話的另類元素。

    風蝕湖的魚王、無量業火、乃窮神冰、大黑天擊雷山、水晶自在山、惡羅海城、災難之門,這場冒險光怪陸離如同進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