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傳

關燈
為皇上所寵愛的人,深感不能勝任其職,因此不能久留其中。

    不久蕭景出封使持節稱号,督察雍、梁、南秦、北秦、郢州的竟陵、司州的随郡諸軍事、信武将軍、甯蠻校尉、雍州刺史。

    天監八年(509)三月,魏朝荊州刺史元志率七萬之衆侵犯潺溝,驅逼群蠻,群蠻都渡過漢水來降梁。

    議事的人認為蠻人一直是邊界的憂患,可就這個機會消滅他們。

    蕭景說:“蠻人走投無路時來投順我朝,殺掉他們是不審慎的。

    況且魏軍來犯,常與蠻人發生矛盾,如果将蠻人全部殺掉,則魏軍來犯便無所障礙,非長久之策。

    ”于是打開樊城之門接受蠻人的歸降。

    接着令司馬朱思遠、甯蠻長史曹義宗、中兵參軍孟惠俊在潺溝攻打元志,大敗元志,生擒元志的長史杜景。

    斬首萬餘級,漂流的屍體覆蓋了漢水,蕭景派中兵參軍崔績收屍埋掉。

     蕭景剛到州郡時,免除歡迎他的羽箭,儀仗、器物、服飾一類,不煩擾官吏百姓。

    修築城壘,一再警戒邊備,整理辭訟,勸農桑。

    郡縣都改節自勵,州内安定,沿漢水六千多裡,搶劫的、盜竊的幾乎絕迹。

    天監十一年(512),征召蕭景為右衛将軍,兼任石頭戍軍事。

    天監十二年(513),又封使持節稱号,督南兖、北兖、北徐、青、冀五州諸軍事、信威将軍、南兖州刺史。

    天監十三年(514),征召為領軍将軍,擔任宮廷警戒,明了十州郡增減情況,每月增加俸祿五萬。

     蕭景為人高尚,有風骨和魄力,善于辭令。

    在朝廷為衆人所崇敬。

    對高祖來說雖然是堂兄弟,但對蕭景禮節很隆重,軍國大事,都與蕭景商量決定。

    天監十五年(516),加封侍中。

    天監十七年(518),太尉、揚州刺史、臨川王宏因犯法而免官。

    诏書說:“揚州必須緝理,應當得到這方面的人才。

    侍中、領軍将軍、吳平侯蕭景能夠勝任此事,可以安右将軍身份監管揚州,并設置佐史,侍中如同從前,就在他的家開府。

    ”蕭景告别親人居住揚州,言辭十分懇切恻隐,甚至于流淚,高祖不答應。

    監管揚州時特别能決斷事情,符令嚴整。

    有一老農婦曾經上訴得到蕭景給的符節,回到縣裡,縣官沒有馬上散發,農婦對他們說:“蕭監州的符節,燒了你的手,怎麼敢留着它呢!”蕭景被人們如此地畏敬。

     天監十八年(519),蕭景多次上表請求辭去官職,高祖沒同意。

    第二年,出封使持節稱号,散騎常侍、都督郢、司、霍三州諸軍事、安西将軍、郢州刺史。

    準備出發,高祖在建興苑為他餞行,對着他流淚。

    不久回到宮中,诏令給鼓吹一部。

    在州郡時又有能幹之名。

    齊安、竟陵兩郡接近魏國邊界,有很多盜賊,蕭景發布告示,魏人便燒掉塢壁戍衛國境,不再侵略梁境。

    普通四年(523),死在揚州,終年四十七歲。

    诏贈侍中、中撫軍、開府儀同三司。

    谥号忠。

    蕭景的兒子蕭勵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