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使者構禍
關燈
小
中
大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有時,世上諸事常會使人大出意料。
對澱夫人派出使者的想法,治長大感滑稽可笑,可是,随着争吵,他的想法完全改變。
他亦覺得,此去再打探打探家康的心思,無疑有着重要的意義。
不明千姬為何自裁,乃是促使他這麼想的主要原因,但由此亦可見,他是何等沒有主見。
就這樣,大坂向駿府派去使者的事立刻定了下來,人選也确定了。
隻是,僅派澱夫人的使者,還不足以讓人放心,應派一個強硬的人作為秀賴的使者前去,若人家回複不妥,即可當場堂堂正正大加指摘,甚至撕毀去冬的和約。
當然,這些隻是後藤又兵衛基次、長曾我部盛親的強硬言辭,真田幸村和木村重成倒未多言,二人心知,如今的秀賴已非從前的秀賴了。
千姬自殺未遂的事件被嚴密封鎖,就連秀賴也不知曉。
在派遣使者的問題上,澱夫人的想法與治長有着巨大的差别。
澱夫人認為,如果自己主動前去請求,家康必然不會拒絕。
治長卻不以為然,他認為此去,會給澱夫人帶來禍患。
最後,青木一重被選作秀賴的使者。
“京坂一帶頻頻傳出關東大軍湧來的謠言。
請問大禦所,究竟如何才能安撫民心?”治長再三叮囑青木一重,要如此求問家康,看看家康如何回答,以知他的心思。
澱夫人的使者并未聽到浪人的議淪,因此,她們也和澱夫人一樣,帶着天真的期待,享受陽春之旅。
前一次出使,老女人們受到家康的優待,此次又有澱夫人的親妹妹、議和功臣常高院同行,故她們堅信,家康更會善待。
青木一重攜金線織花錦緞十匹、鍍金鷹架十副為禮,于三月初五坐船從大坂出發。
三月初六,澱夫人的使者也乘轎輿從陸路出發。
前面為常高院,接下來分别為二位局、大藏局、正榮尼,無不滿面春風。
看到這隊列,大坂人都甚是納悶:“連女人們都如此悠閑遠行,看來是不會打仗了。
” 青木一重于三月十二,常高院一行則于十四抵達駿府。
與老例同,他們先是入了鞠子的德願寺,然後着人去禀告家康。
家康不想分别接見他們,決定于三月十五将他們一并迎進駿府城。
上一次,家康刻意把片桐且元和老女人們分開,可似未起到絲毫作用。
家康隻把女人當成不擔責任的訪客,慰勞厚待;把且元則當作掌管城池的家老,可這種做法反而讓大坂生起誤解,釀成糾紛。
常高院等人到達的第二日,就得到接見,心情自是大好。
但早幾日抵達,又不得不等到十五日的青木一重,卻坐立不安,甚至懷疑來訪的目的已由所司代洩露給了駿府,駿府這邊正在商議對策。
這種猜忌并非全無憑據。
此際,京都、駿府、江戶之間密使往返穿梭,頗為熱鬧。
事實上,緊跟着青木一重,所司代闆倉勝重也的确剛向家康送來密報。
不為别的,在大坂召集浪人之時,勝重與伏見城代松平定勝暗中派往浪人内部的武田舊臣小幡景憲送回消息:“大坂城已經失控。
” 作為甲州流的兵家,小幡景憲似比近日戰意喪失的真田幸村還受厚待,被隆重地請進了城内。
景憲的消息最終到了家康手中,幾與青木一重到達德願寺在同一時刻,消息中羅列了更多令家康生憂的東西,擇要如下: 一、大坂把大量重建大佛殿的餘材運回大坂城; 二、大坂正急着用這些木材,築建外城的城牆和栅欄; 三、大坂到近畿一帶收購、囤積糧食; 四、大坂召集浪人的規模超過了去年,暫時離城的浪人陸續返回城内…… 根據這些得出“戰事不可避免”之結論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坂城内軍師小幡景憲。
如此一來,家康再也不敢掉以輕心。
就算無這些,将軍秀忠決意要舍棄千姬,已讓家康痛苦不堪。
因此,十五日接見大坂使者時,家康隻想着一事:迅速移封秀賴。
家康一臉難以捉摸的表情,凝神端坐在那裡,直到青木一重讀完禮單。
他表情深邃,又有些呆然若失,很難判斷是憂心還是不快。
但,在聽完禮單後,家康竟低聲要求看幾眼送來的禮。
瞧完鍍金鷹架,家康望着女人們,像對孩子說話一般道:“真想帶着這鷹架,再到田中一帶去狩獵。
” 一聽此言,青木一重頓覺心中一軟:大禦所真已徹底老了。
他發現,家康公頭發幾已全無,眉毛稀疏得似有似無,看上去仿佛一個圓滾滾的肥胖孩童,裹着白绫子棉襖,軟綿綿坐在那裡。
“天氣也快暖和起來了……” 青木一重剛一開口,家康就把手搭在耳後,前言不搭後語地問道:“路上的花開得很好吧?” “正是。
” “右府和少夫人也都好吧?” “是。
心緒甚佳。
” 家康使勁點點頭,把目光轉向老女人們,“夫人也還好吧?” 青木一重想,家康公這個樣子,恐怕無法出征了。
平時總是兩眼放光的本多正純,今日卻沒出現在家康身旁,隻有迎接老女人們的茶阿局,以及一些謀士和使女。
家康真的給人隐居之感。
其實,比起青木一重,常高院等人的這種感覺更為強烈。
“得睹尊顔,我等甚慰。
”說完這句老掉牙的話之後,常高院似覺有些虛情假義,遂慌忙與大藏局對視一眼。
有時,世上諸事常會使人大出意料。
對澱夫人派出使者的想法,治長大感滑稽可笑,可是,随着争吵,他的想法完全改變。
他亦覺得,此去再打探打探家康的心思,無疑有着重要的意義。
不明千姬為何自裁,乃是促使他這麼想的主要原因,但由此亦可見,他是何等沒有主見。
就這樣,大坂向駿府派去使者的事立刻定了下來,人選也确定了。
隻是,僅派澱夫人的使者,還不足以讓人放心,應派一個強硬的人作為秀賴的使者前去,若人家回複不妥,即可當場堂堂正正大加指摘,甚至撕毀去冬的和約。
當然,這些隻是後藤又兵衛基次、長曾我部盛親的強硬言辭,真田幸村和木村重成倒未多言,二人心知,如今的秀賴已非從前的秀賴了。
千姬自殺未遂的事件被嚴密封鎖,就連秀賴也不知曉。
在派遣使者的問題上,澱夫人的想法與治長有着巨大的差别。
澱夫人認為,如果自己主動前去請求,家康必然不會拒絕。
治長卻不以為然,他認為此去,會給澱夫人帶來禍患。
最後,青木一重被選作秀賴的使者。
“京坂一帶頻頻傳出關東大軍湧來的謠言。
請問大禦所,究竟如何才能安撫民心?”治長再三叮囑青木一重,要如此求問家康,看看家康如何回答,以知他的心思。
澱夫人的使者并未聽到浪人的議淪,因此,她們也和澱夫人一樣,帶着天真的期待,享受陽春之旅。
前一次出使,老女人們受到家康的優待,此次又有澱夫人的親妹妹、議和功臣常高院同行,故她們堅信,家康更會善待。
青木一重攜金線織花錦緞十匹、鍍金鷹架十副為禮,于三月初五坐船從大坂出發。
三月初六,澱夫人的使者也乘轎輿從陸路出發。
前面為常高院,接下來分别為二位局、大藏局、正榮尼,無不滿面春風。
看到這隊列,大坂人都甚是納悶:“連女人們都如此悠閑遠行,看來是不會打仗了。
” 青木一重于三月十二,常高院一行則于十四抵達駿府。
與老例同,他們先是入了鞠子的德願寺,然後着人去禀告家康。
家康不想分别接見他們,決定于三月十五将他們一并迎進駿府城。
上一次,家康刻意把片桐且元和老女人們分開,可似未起到絲毫作用。
家康隻把女人當成不擔責任的訪客,慰勞厚待;把且元則當作掌管城池的家老,可這種做法反而讓大坂生起誤解,釀成糾紛。
常高院等人到達的第二日,就得到接見,心情自是大好。
但早幾日抵達,又不得不等到十五日的青木一重,卻坐立不安,甚至懷疑來訪的目的已由所司代洩露給了駿府,駿府這邊正在商議對策。
這種猜忌并非全無憑據。
此際,京都、駿府、江戶之間密使往返穿梭,頗為熱鬧。
事實上,緊跟着青木一重,所司代闆倉勝重也的确剛向家康送來密報。
不為别的,在大坂召集浪人之時,勝重與伏見城代松平定勝暗中派往浪人内部的武田舊臣小幡景憲送回消息:“大坂城已經失控。
” 作為甲州流的兵家,小幡景憲似比近日戰意喪失的真田幸村還受厚待,被隆重地請進了城内。
景憲的消息最終到了家康手中,幾與青木一重到達德願寺在同一時刻,消息中羅列了更多令家康生憂的東西,擇要如下: 一、大坂把大量重建大佛殿的餘材運回大坂城; 二、大坂正急着用這些木材,築建外城的城牆和栅欄; 三、大坂到近畿一帶收購、囤積糧食; 四、大坂召集浪人的規模超過了去年,暫時離城的浪人陸續返回城内…… 根據這些得出“戰事不可避免”之結論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坂城内軍師小幡景憲。
如此一來,家康再也不敢掉以輕心。
就算無這些,将軍秀忠決意要舍棄千姬,已讓家康痛苦不堪。
因此,十五日接見大坂使者時,家康隻想着一事:迅速移封秀賴。
家康一臉難以捉摸的表情,凝神端坐在那裡,直到青木一重讀完禮單。
他表情深邃,又有些呆然若失,很難判斷是憂心還是不快。
但,在聽完禮單後,家康竟低聲要求看幾眼送來的禮。
瞧完鍍金鷹架,家康望着女人們,像對孩子說話一般道:“真想帶着這鷹架,再到田中一帶去狩獵。
” 一聽此言,青木一重頓覺心中一軟:大禦所真已徹底老了。
他發現,家康公頭發幾已全無,眉毛稀疏得似有似無,看上去仿佛一個圓滾滾的肥胖孩童,裹着白绫子棉襖,軟綿綿坐在那裡。
“天氣也快暖和起來了……” 青木一重剛一開口,家康就把手搭在耳後,前言不搭後語地問道:“路上的花開得很好吧?” “正是。
” “右府和少夫人也都好吧?” “是。
心緒甚佳。
” 家康使勁點點頭,把目光轉向老女人們,“夫人也還好吧?” 青木一重想,家康公這個樣子,恐怕無法出征了。
平時總是兩眼放光的本多正純,今日卻沒出現在家康身旁,隻有迎接老女人們的茶阿局,以及一些謀士和使女。
家康真的給人隐居之感。
其實,比起青木一重,常高院等人的這種感覺更為強烈。
“得睹尊顔,我等甚慰。
”說完這句老掉牙的話之後,常高院似覺有些虛情假義,遂慌忙與大藏局對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