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關燈
小
中
大
吳縣董绮琴十歲時,塾中以“闌中蘭”屬對,即應聲曰:“簾外蓮。
”頃之,又曰:“籬外梨。
” 錢塘汪允莊著有《自然好學齋詩》,其卷首十六章,皆十歲已前作。
七歲《賦春雪》雲:寒意遲初燕,春聲靜早鴉。
未應吟柳絮,漸欲點桃花。
微濕融鴛瓦,新泥钿車。
何如謝道韫,群從詠芳華。
吳縣戈如芬,諸生載女,《詠鳳仙花九歲作》雲:鳳在丹山穴,仙尋碧海家。
如何谪塵世,偏作女兒花。
臨桂況月芬,蕙風詞隐之女兄也。
年十二三,作楷仿率更,手抄《爾雅》全部,秀勁可。
嘗秋日侍先母疾,夜半起煮茗,仰見彩雲如折疊扇,繞月不周半輪,賦詩雲:冰輪皎潔彩雲開,疑是嫦娥倚扇才。
我欲筆花分五色,瓣香低首祝瑤台。
閨秀擅清才者夥矣,而唯具卓識者僅見。
蔡琬,字季玉,漢軍人,尚書谥文良高其倬夫人,著有《蘊真軒詩草》。
夫人才識過人,魚軒所至,幾半天下,文良名重一時,奏疏移檄,每與夫人商定,閨閣中具經濟之才者。
《随園詩話》載文良與某要津不合,屢為所撼,嘗詠白燕至第五句雲:“有色何曾相假借”,沉思未對。
夫人至,代握筆雲:“不群仍恐太分明。
”蓋規之也。
明徐文長撰《四聲猿》院本四折。
其第三折《替父從軍》演木蘭事。
據曲中關目,木蘭立功甯家,與王司訓之子成婚。
王中賢良、文學兩科,官校書郎雲雲。
按:嘉興沈向齋《泺源問答》雲:問:《木蘭詞》,說者謂唐初人記六朝事,别有事迹可征否?答曰:少聞之吾鄉前輩諸草廬先生雲:木蘭,隋炀帝時人,姓魏,本處子,亳之谯人也。
時方征募兵,木蘭痛父耄,弟妹皆稚,慨然代行。
服甲胄,操戈躍馬而往。
曆十二年,閱十有八戰,人莫之識。
後凱旋,天子嘉其功,除尚書郎不受,奏懇省視。
及還,釋戎服,衣女衣,同行者駭然。
事聞,召赴阙,炀帝欲納之。
對曰:“臣無媲君之禮。
”拒迫不已,遂自盡。
帝驚憫,贈孝烈将軍。
土人立廟,以四月八日緻祭,蓋其生辰也。
據此,則院本雲雲,唐突已甚矣。
惜沈氏所引草廬之說,未詳何本。
吳槎客《拜經樓詩話》引初白庵主雲:高郵露筋祠本名鹿筋梁。
相傳有鹿至此,一夕為白鳥所嘬,至曉見筋,故名。
事見《酉陽雜俎》及江德藻《聘北道記》,不知何時始訛為女郎祠也。
初白詩曰:“古驿殘碑幼婦詞,飛蚊争聚水邊祠。
人間多少傳訛事,河伯年年娶拾遺。
”詩見《敬業堂手稿》。
按:露筋祠有米海嶽所書碑,則茲事沿訛,亦已久矣。
明時自稱香光居士者有二。
一董文敏,夫人知之矣。
《拜經樓詩話》雲:明明秀上人,号雪江,嗣法于海鹽天甯寺。
嘗與朱西村、陳句溪諸老結社唱和。
予嘗得其手迹《蘿壁山房圖詩并記》,略雲:“《蘿壁山房圖》,乃香光居士為元津濟公所繪,筆法精妙。
國初諸老宿皆賦詠之。
若幹年,為西宗意公所得,亦有紀識。
複若幹年,傳于大雲慶公。
今歸東啟昕公,昕因号之曰蘿壁,蓋有慕于昔人者也。
嗚呼,未百五十年,此卷不知幾易主,慨時異世殊,而人生猶夢幻也。
然則此卷閱人,誠一傳舍耳。
東啟聊亦坐香光之境,觀諸老之言,而進于清淨法性中,則斯卷之功不為少矣。
嘉靖七年三月,題于嘉會堂。
”記中所謂香光居士者,王叔明也。
按:元王蒙,字叔明,吳興人,号黃鶴山樵,趙松雪之外孫也。
素好畫,師巨然、王維,秀潤深至,以黃鶴山樵著稱,其一号香光居士,世殆鮮有知者。
《拜經縷詩話》雲:“唐詩人李,本名虬,将赴舉,夢名上添一畫成”虱“ 字。
及寤,曰:虱者,也。
乃更名,果登第。
可補《唐詩紀事》之遺。
“按:昔人命名,取用麟、鳳、龍、虎等字夥矣。
即龜字,宋已前人猶多用之,不以為諱。
至降而用幺眇之昆蟲,若氏蛙,範蠡、田,大都近古樸質
”頃之,又曰:“籬外梨。
” 錢塘汪允莊著有《自然好學齋詩》,其卷首十六章,皆十歲已前作。
七歲《賦春雪》雲:寒意遲初燕,春聲靜早鴉。
未應吟柳絮,漸欲點桃花。
微濕融鴛瓦,新泥钿車。
何如謝道韫,群從詠芳華。
吳縣戈如芬,諸生載女,《詠鳳仙花九歲作》雲:鳳在丹山穴,仙尋碧海家。
如何谪塵世,偏作女兒花。
臨桂況月芬,蕙風詞隐之女兄也。
年十二三,作楷仿率更,手抄《爾雅》全部,秀勁可。
嘗秋日侍先母疾,夜半起煮茗,仰見彩雲如折疊扇,繞月不周半輪,賦詩雲:冰輪皎潔彩雲開,疑是嫦娥倚扇才。
我欲筆花分五色,瓣香低首祝瑤台。
閨秀擅清才者夥矣,而唯具卓識者僅見。
蔡琬,字季玉,漢軍人,尚書谥文良高其倬夫人,著有《蘊真軒詩草》。
夫人才識過人,魚軒所至,幾半天下,文良名重一時,奏疏移檄,每與夫人商定,閨閣中具經濟之才者。
《随園詩話》載文良與某要津不合,屢為所撼,嘗詠白燕至第五句雲:“有色何曾相假借”,沉思未對。
夫人至,代握筆雲:“不群仍恐太分明。
”蓋規之也。
明徐文長撰《四聲猿》院本四折。
其第三折《替父從軍》演木蘭事。
據曲中關目,木蘭立功甯家,與王司訓之子成婚。
王中賢良、文學兩科,官校書郎雲雲。
按:嘉興沈向齋《泺源問答》雲:問:《木蘭詞》,說者謂唐初人記六朝事,别有事迹可征否?答曰:少聞之吾鄉前輩諸草廬先生雲:木蘭,隋炀帝時人,姓魏,本處子,亳之谯人也。
時方征募兵,木蘭痛父耄,弟妹皆稚,慨然代行。
服甲胄,操戈躍馬而往。
曆十二年,閱十有八戰,人莫之識。
後凱旋,天子嘉其功,除尚書郎不受,奏懇省視。
及還,釋戎服,衣女衣,同行者駭然。
事聞,召赴阙,炀帝欲納之。
對曰:“臣無媲君之禮。
”拒迫不已,遂自盡。
帝驚憫,贈孝烈将軍。
土人立廟,以四月八日緻祭,蓋其生辰也。
據此,則院本雲雲,唐突已甚矣。
惜沈氏所引草廬之說,未詳何本。
吳槎客《拜經樓詩話》引初白庵主雲:高郵露筋祠本名鹿筋梁。
相傳有鹿至此,一夕為白鳥所嘬,至曉見筋,故名。
事見《酉陽雜俎》及江德藻《聘北道記》,不知何時始訛為女郎祠也。
初白詩曰:“古驿殘碑幼婦詞,飛蚊争聚水邊祠。
人間多少傳訛事,河伯年年娶拾遺。
”詩見《敬業堂手稿》。
按:露筋祠有米海嶽所書碑,則茲事沿訛,亦已久矣。
明時自稱香光居士者有二。
一董文敏,夫人知之矣。
《拜經樓詩話》雲:明明秀上人,号雪江,嗣法于海鹽天甯寺。
嘗與朱西村、陳句溪諸老結社唱和。
予嘗得其手迹《蘿壁山房圖詩并記》,略雲:“《蘿壁山房圖》,乃香光居士為元津濟公所繪,筆法精妙。
國初諸老宿皆賦詠之。
若幹年,為西宗意公所得,亦有紀識。
複若幹年,傳于大雲慶公。
今歸東啟昕公,昕因号之曰蘿壁,蓋有慕于昔人者也。
嗚呼,未百五十年,此卷不知幾易主,慨時異世殊,而人生猶夢幻也。
然則此卷閱人,誠一傳舍耳。
東啟聊亦坐香光之境,觀諸老之言,而進于清淨法性中,則斯卷之功不為少矣。
嘉靖七年三月,題于嘉會堂。
”記中所謂香光居士者,王叔明也。
按:元王蒙,字叔明,吳興人,号黃鶴山樵,趙松雪之外孫也。
素好畫,師巨然、王維,秀潤深至,以黃鶴山樵著稱,其一号香光居士,世殆鮮有知者。
《拜經縷詩話》雲:“唐詩人李,本名虬,将赴舉,夢名上添一畫成”虱“ 字。
及寤,曰:虱者,也。
乃更名,果登第。
可補《唐詩紀事》之遺。
“按:昔人命名,取用麟、鳳、龍、虎等字夥矣。
即龜字,宋已前人猶多用之,不以為諱。
至降而用幺眇之昆蟲,若氏蛙,範蠡、田,大都近古樸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