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關燈
小
中
大
嗣謝字詠雪,号小韫,安徽桐城人,著有《繭松閣遺稿》,見《正始續集》。
又汪紉蘭《曉起》五平五仄體雲:木落野鳥散,天高寒風鳴。
遠樹日未出,重樓山初晴。
塞外雁影亂,江邊蘆花聲。
曉起有靜趣,憑闌新詩成。
紉蘭字佩之,号畹芬,江蘇吳縣人,著有《睡香花室詩稿》,見《正始續集》。
又黃卣《詠愁》一字至七字體雲:愁,旅館,吟樓。
閑處惹,冷相句。
曲傳心孔,重壓眉頭。
鵑啼黃葉雨,蟲語碧梧秋。
荜篥軍中按拍,琵琶江上停舟。
金钗暗蔔人千裡,玉杵敲殘月半鈎。
卣字香,浙江富陽人,見《正始續集》。
又無名氏《閨怨》,以霜、飄、枝、結、淚、花、落、蝶、含、愁十字仿離合體,選錄其二雲:雨滴空階落井梧,木蘭枝上咽啼烏。
目中愁見清秋景,霜染楓林落葉枯。
木樨花發奈秋何,十幅鸾箋寫恨多。
又向紅闌閑處立,枝頭風露濕輕羅。
見《正始續集》。
自注:“見女史完顔兌《花果叢談》。
又女史楊繼端《口占漫成》雲:十二闌幹水半溪,千紅萬紫六橋西。
兩峰黛黯三春夢,一院花飛五夜雞。
鶴到九霄雙翮健,書分四體八行齊。
道人殷七歸何處,百尺高枝莺又啼。
此詩亦限溪、西、雞、齊、啼韻,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兩、半、雙、尺等十七字,視前吳學素、藍燕兩媛之作,僅少用一丈字耳。
見《雜體詩鈔》。
繼端字古雪,四川遂甯人。
又範姝《閨怨詞》調寄夏初臨《集藥名和周羽步》雲:竹葉低斟,想思無限,車前細問歸期。
織女牽牛,天河水界東西。
比似寄生天上,勝孤身,獨活空閨。
人言郎去,合歡不遠,半夏當歸。
徘徊郁金堂北,玳瑁床西。
香燒龍麝,窗飾文犀。
稿本拈來,缃囊故紙留題。
五味慵調,恹恹病,沒藥能醫。
從容待,烏頭變黑,枯柳生ㄗ。
姝字洛仙,江蘇如臯人,著有《貫月舫集》。
此詞見《衆香集》。
又湯萊《春閨詞》調寄滿庭芳《集美人名》雲:曉霧非煙,朝雲初霁,枝頭開遍紅紅。
莫愁春去,梨雪未飛瓊。
誰控雙鈎碧玉,見小小,檐雀窺籠。
傷情處,無知小妹,琴操弄焦桐。
東東,卻渾似,琵琶抱月,箫管風。
奈鴛莺語澀,燕燕飛慵。
欲寫麗春無計,正桃葉。
飛下花叢。
紅橋畔,芳姿灼灼,清照碧潭中。
萊字萊生,江蘇丹陽人,著有《憶蕙軒詞》見《衆香集》。
芝草無根,醴泉無源,即閨秀何莫不然。
吳荔娘,字绛卿,福建莆田人,本庖人女,幼敏慧,有潔癖,著有《蘭陂剩稿》,《春日偶成》雲:瞳瞳曉日映窗疏,荏苒韶光一枕餘。
深巷賣花新雨後,閑門插柳嫩寒初。
莺兒有語遷喬木,燕子多情覓舊廬。
那用踏青郊外去,芊芊草色上階除。
見《正始集》。
又蔣氏,安徽和州人,《水曹清暇錄》,稱氏父業縫皮匠,夫業箍桶,而氏獨通文墨,殆天授也。
《昭關懷古》雲:潰楚複親仇,當年氣吐不。
英雄知父子,臣道失春秋。
山自無今古,祠誰定去留。
不知經此者,又白幾人頭。
見《正始續集》。
《三峰集》:“李固言未第前,行古柳
又汪紉蘭《曉起》五平五仄體雲:木落野鳥散,天高寒風鳴。
遠樹日未出,重樓山初晴。
塞外雁影亂,江邊蘆花聲。
曉起有靜趣,憑闌新詩成。
紉蘭字佩之,号畹芬,江蘇吳縣人,著有《睡香花室詩稿》,見《正始續集》。
又黃卣《詠愁》一字至七字體雲:愁,旅館,吟樓。
閑處惹,冷相句。
曲傳心孔,重壓眉頭。
鵑啼黃葉雨,蟲語碧梧秋。
荜篥軍中按拍,琵琶江上停舟。
金钗暗蔔人千裡,玉杵敲殘月半鈎。
卣字香,浙江富陽人,見《正始續集》。
又無名氏《閨怨》,以霜、飄、枝、結、淚、花、落、蝶、含、愁十字仿離合體,選錄其二雲:雨滴空階落井梧,木蘭枝上咽啼烏。
目中愁見清秋景,霜染楓林落葉枯。
木樨花發奈秋何,十幅鸾箋寫恨多。
又向紅闌閑處立,枝頭風露濕輕羅。
見《正始續集》。
自注:“見女史完顔兌《花果叢談》。
又女史楊繼端《口占漫成》雲:十二闌幹水半溪,千紅萬紫六橋西。
兩峰黛黯三春夢,一院花飛五夜雞。
鶴到九霄雙翮健,書分四體八行齊。
道人殷七歸何處,百尺高枝莺又啼。
此詩亦限溪、西、雞、齊、啼韻,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兩、半、雙、尺等十七字,視前吳學素、藍燕兩媛之作,僅少用一丈字耳。
見《雜體詩鈔》。
繼端字古雪,四川遂甯人。
又範姝《閨怨詞》調寄夏初臨《集藥名和周羽步》雲:竹葉低斟,想思無限,車前細問歸期。
織女牽牛,天河水界東西。
比似寄生天上,勝孤身,獨活空閨。
人言郎去,合歡不遠,半夏當歸。
徘徊郁金堂北,玳瑁床西。
香燒龍麝,窗飾文犀。
稿本拈來,缃囊故紙留題。
五味慵調,恹恹病,沒藥能醫。
從容待,烏頭變黑,枯柳生ㄗ。
姝字洛仙,江蘇如臯人,著有《貫月舫集》。
此詞見《衆香集》。
又湯萊《春閨詞》調寄滿庭芳《集美人名》雲:曉霧非煙,朝雲初霁,枝頭開遍紅紅。
莫愁春去,梨雪未飛瓊。
誰控雙鈎碧玉,見小小,檐雀窺籠。
傷情處,無知小妹,琴操弄焦桐。
東東,卻渾似,琵琶抱月,箫管風。
奈鴛莺語澀,燕燕飛慵。
欲寫麗春無計,正桃葉。
飛下花叢。
紅橋畔,芳姿灼灼,清照碧潭中。
萊字萊生,江蘇丹陽人,著有《憶蕙軒詞》見《衆香集》。
芝草無根,醴泉無源,即閨秀何莫不然。
吳荔娘,字绛卿,福建莆田人,本庖人女,幼敏慧,有潔癖,著有《蘭陂剩稿》,《春日偶成》雲:瞳瞳曉日映窗疏,荏苒韶光一枕餘。
深巷賣花新雨後,閑門插柳嫩寒初。
莺兒有語遷喬木,燕子多情覓舊廬。
那用踏青郊外去,芊芊草色上階除。
見《正始集》。
又蔣氏,安徽和州人,《水曹清暇錄》,稱氏父業縫皮匠,夫業箍桶,而氏獨通文墨,殆天授也。
《昭關懷古》雲:潰楚複親仇,當年氣吐不。
英雄知父子,臣道失春秋。
山自無今古,祠誰定去留。
不知經此者,又白幾人頭。
見《正始續集》。
《三峰集》:“李固言未第前,行古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