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關燈
小
中
大
昨日才歌相府蓮,今朝已歎旗亭柳。
言和籍沒後賦詩悲怨也。
曲長不具錄。
桂林相國陳文恭宏謀,乾隆三十二年三月授東閣大學士,始奏請将原名上一字改用“宏”字,前此揚曆中外,一切折奏書名,均未改避。
乾隆朝政體較雍正為寬大,此其一驗也。
文恭精研宋學,著述闳富,《培遠堂全書》為冊百,餘家舊有之,後聞書闆歸岑襄勤家,稍有殘缺,襄勤為之修補。
襄勤逝後,其後人不知愛惜。
廣右地濕易蠹,今殆不複可問矣。
自海禁開通已還,吾國出使大臣往往離奇怪誕,騰笑異邦,某大臣身負工詩,嘗用西法攝影,以正坐不露翎頂,因而側坐,并自題絕句雲: 巍巍一柱獨擎天,體自尊崇勢自偏。
正是武鄉侯氣象,側身謹慎幾多年。
又過某國時,暫駐使館,與某大臣唱和,詩中有一“夜”字,“夜”下一字寫法在“邑”與“色”之間,自雲:“典故本此字不清,作邑作色皆可,故兩從之。
”清之季年,官場辦公以模棱為要訣,此公更通之于吟事矣。
蘇東坡詩有神智體《晚眺》一首: 長亭短景無人畫,老大橫拖瘦竹笻。
回首斷雲斜日暮,曲江倒蘸側山峰。
其法:“亭”字寫極長,“景”字寫極短,“畫”寫作“◇”,“◇”無人,“老”字寫稍大,“拖”字橫寫,“笻”字竹頭寫極細,“首”字反寫,“雲”字上雨下雲,中間距離稍遠,“暮”字下日斜寫,“江”字寫作◇,“蘸”字倒寫,“峰”字山旁側寫,與“暮”字下日同式。
此體後人未有仿之者。
先大父花矼公嘗撰《春景》一聯雲:“青山綠水紅橋小,紫燕黃鹂白日長。
”“山”用青色寫,“水”用綠色寫,“橋”用紅色寫小,“燕”用紫色寫,“鹂”用黃色寫,“日”用素紙雙鈎寫長,此拟神智體别開一境也。
燈謎有絕巧者,亦有奇拙者。
以“慘睹”二字,隐《四書》人名六,即唐詩一句:“襄陽回望不勝悲。
”此謎底不能有二。
按:《慘睹》,乃《千锺祿》院本之一出,演明建文帝出亡事。
雖據野史,近于不經,然詞筆甚佳也。
此出情景,建文飄泊襄陽,回首南都,極傷心慘目之緻。
原曲雲《傾杯玉芙蓉》:“收擡起大地山河一擔裝,四大皆空相。
曆盡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壘壘高山,滾滾長江。
但見那寒雲慘霧和愁織,受不盡苦雨凄風帶怨長。
雄城壯,看江山無恙。
誰識我一瓢一笠到襄陽。
《尾聲》:路迢迢,心怏怏,何處得穩宿碧梧枝上。
忽飄來一杵鐘聲,錯聽了野寺鐘鳴當景陽。
”曩寓京師,一夕過某胡衕,見一家門首設有燈謎,亟下車觀之,有人揭去一條。
其一去:“身為萬乘之尊,還挑破銅爛鐵擔子。
”底《書經》一句:“朕不肩好貨。
”餘嘗謂宋人詞拙處不可及,此謎拙處亦不可及。
孝欽顯皇後六旬萬壽,内閣撰拟谕禮部敕書,有雲:“爰從歸政,始遂安貞。
萃五福于三辰,屆六旬之萬壽。
”呈稿于宗室相國。
麟曰:“貞字是孝貞顯皇後尊谥,不可用。
”遽提筆改“榮”字,點金成鐵,令人辄喚奈何。
向來撰拟文字以平正矞皇為得體,字句稍涉奧衍,即在擯棄之列,本不容有佳構也。
孝欽顯皇後萬機之暇,留意風雅,精繪事,工吟詠,尤擅長試帖詩。
每歲春闱及殿廷考試,辄有拟作。
相傳同治乙醜科會試,詩題“蘆筍生時柳絮飛”,得“生”字,拟作雲: 南浦篙三尺,東風笛一聲。
鷗波連夜雨,萍迹故鄉情。
又同治癸酉科考差,詩題“江南江北青山多”,得“山”字,拟作雲: 雨後螺深淺,風前雁往還。
舍連春水泛,峰雜夏雲間。
惜全首不傳。
同治庚午科,濟甯孫尚書文恪典試四川,順德李若農侍郎副之。
考官例應馳驿,值秦蜀間盜氛未靖,改道溯荊湖西上。
由宜昌遵陸赴萬縣,山路絕險巇,有地名火風箭嶺,尤鬥峻無倫。
文恪肩輿竟于是傾跌。
輿夫後二人,墜崖緻斃。
幸輿前有牽夫十六名,并力撐持,賴以不墜,輿前二夫亦幸免。
其後,順德嘗語人:“當時情形奇險,幸山神有靈,雙手托住軍機大臣,僅乃無恙。
”是夕駐節荒村,庖人無以為馔,于山家得一雞,醢以煮粥,順德食而甘之,自後非雞粥不飽也。
姓名筆畫最少者,同治朝,内閣中書丁乃一,三字隻五筆,不能有二。
言和籍沒後賦詩悲怨也。
曲長不具錄。
桂林相國陳文恭宏謀,乾隆三十二年三月授東閣大學士,始奏請将原名上一字改用“宏”字,前此揚曆中外,一切折奏書名,均未改避。
乾隆朝政體較雍正為寬大,此其一驗也。
文恭精研宋學,著述闳富,《培遠堂全書》為冊百,餘家舊有之,後聞書闆歸岑襄勤家,稍有殘缺,襄勤為之修補。
襄勤逝後,其後人不知愛惜。
廣右地濕易蠹,今殆不複可問矣。
自海禁開通已還,吾國出使大臣往往離奇怪誕,騰笑異邦,某大臣身負工詩,嘗用西法攝影,以正坐不露翎頂,因而側坐,并自題絕句雲: 巍巍一柱獨擎天,體自尊崇勢自偏。
正是武鄉侯氣象,側身謹慎幾多年。
又過某國時,暫駐使館,與某大臣唱和,詩中有一“夜”字,“夜”下一字寫法在“邑”與“色”之間,自雲:“典故本此字不清,作邑作色皆可,故兩從之。
”清之季年,官場辦公以模棱為要訣,此公更通之于吟事矣。
蘇東坡詩有神智體《晚眺》一首: 長亭短景無人畫,老大橫拖瘦竹笻。
回首斷雲斜日暮,曲江倒蘸側山峰。
其法:“亭”字寫極長,“景”字寫極短,“畫”寫作“◇”,“◇”無人,“老”字寫稍大,“拖”字橫寫,“笻”字竹頭寫極細,“首”字反寫,“雲”字上雨下雲,中間距離稍遠,“暮”字下日斜寫,“江”字寫作◇,“蘸”字倒寫,“峰”字山旁側寫,與“暮”字下日同式。
此體後人未有仿之者。
先大父花矼公嘗撰《春景》一聯雲:“青山綠水紅橋小,紫燕黃鹂白日長。
”“山”用青色寫,“水”用綠色寫,“橋”用紅色寫小,“燕”用紫色寫,“鹂”用黃色寫,“日”用素紙雙鈎寫長,此拟神智體别開一境也。
燈謎有絕巧者,亦有奇拙者。
以“慘睹”二字,隐《四書》人名六,即唐詩一句:“襄陽回望不勝悲。
”此謎底不能有二。
按:《慘睹》,乃《千锺祿》院本之一出,演明建文帝出亡事。
雖據野史,近于不經,然詞筆甚佳也。
此出情景,建文飄泊襄陽,回首南都,極傷心慘目之緻。
原曲雲《傾杯玉芙蓉》:“收擡起大地山河一擔裝,四大皆空相。
曆盡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壘壘高山,滾滾長江。
但見那寒雲慘霧和愁織,受不盡苦雨凄風帶怨長。
雄城壯,看江山無恙。
誰識我一瓢一笠到襄陽。
《尾聲》:路迢迢,心怏怏,何處得穩宿碧梧枝上。
忽飄來一杵鐘聲,錯聽了野寺鐘鳴當景陽。
”曩寓京師,一夕過某胡衕,見一家門首設有燈謎,亟下車觀之,有人揭去一條。
其一去:“身為萬乘之尊,還挑破銅爛鐵擔子。
”底《書經》一句:“朕不肩好貨。
”餘嘗謂宋人詞拙處不可及,此謎拙處亦不可及。
孝欽顯皇後六旬萬壽,内閣撰拟谕禮部敕書,有雲:“爰從歸政,始遂安貞。
萃五福于三辰,屆六旬之萬壽。
”呈稿于宗室相國。
麟曰:“貞字是孝貞顯皇後尊谥,不可用。
”遽提筆改“榮”字,點金成鐵,令人辄喚奈何。
向來撰拟文字以平正矞皇為得體,字句稍涉奧衍,即在擯棄之列,本不容有佳構也。
孝欽顯皇後萬機之暇,留意風雅,精繪事,工吟詠,尤擅長試帖詩。
每歲春闱及殿廷考試,辄有拟作。
相傳同治乙醜科會試,詩題“蘆筍生時柳絮飛”,得“生”字,拟作雲: 南浦篙三尺,東風笛一聲。
鷗波連夜雨,萍迹故鄉情。
又同治癸酉科考差,詩題“江南江北青山多”,得“山”字,拟作雲: 雨後螺深淺,風前雁往還。
舍連春水泛,峰雜夏雲間。
惜全首不傳。
同治庚午科,濟甯孫尚書文恪典試四川,順德李若農侍郎副之。
考官例應馳驿,值秦蜀間盜氛未靖,改道溯荊湖西上。
由宜昌遵陸赴萬縣,山路絕險巇,有地名火風箭嶺,尤鬥峻無倫。
文恪肩輿竟于是傾跌。
輿夫後二人,墜崖緻斃。
幸輿前有牽夫十六名,并力撐持,賴以不墜,輿前二夫亦幸免。
其後,順德嘗語人:“當時情形奇險,幸山神有靈,雙手托住軍機大臣,僅乃無恙。
”是夕駐節荒村,庖人無以為馔,于山家得一雞,醢以煮粥,順德食而甘之,自後非雞粥不飽也。
姓名筆畫最少者,同治朝,内閣中書丁乃一,三字隻五筆,不能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