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關燈
小
中
大
岩。
全憑獨斷成公事,那許兼圻不會銜。
又: 銀燭高燒簽押房,牙牌端正未登場。
芙蓉香霧氤氲裡,高唱時聞京二簧。
又: 此事由來甚畫眉,斷無兄弟可怡怡。
劇憐草草埋香日,冠玉陳平淚暗垂。
又: 名花召到近黃昏,小轎直穿東角門。
歸去娘姨傳好語,大人恩典會溫存。
又: 臉兒小白辮長青,袖窄腰纖态鲫伶。
直恁風流似張緒,教人掩鼻是銅腥。
又: 漂亮誰如大纨绔,輕儇合作小司官。
才庸尚是南中福,隻夠貪頑不夠奸。
曾文正嘗自言:“百歲之後,墓碑任人為之,唯銘詞則自撰:不信書,信運氣。
公之言,告萬世。
”雲雲。
文正斯言,可謂窮理盡性,以至于命者矣。
命者,轉移運氣者也。
運氣者,命之否泰之所流行也。
凡人智慧具足,事理通達,假我斧柯,烏在弗能展布者。
是故阮籍窮途之哭,非哭窮途也,時命不猶,所如辄阻,雖有裁雲镂月之才華,補天浴日之襟抱,亦唯置之無用之地,甚至俯仰不能以自給。
俾吾生有用可貴之光陰,長銷磨于窮愁抑塞中,甯不圖尺寸之進稍自振拔,其于運氣何哉。
是則感士不遇,昔人所為廢書而三歎也。
唐王之渙《出塞》詩可作長短句讀,唯末句之下,須疊首三字方能成調: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黃河遠”,近人有仿之者,即以〔黃河遠〕名調,亦可詩、詞兩讀,見張玉谷《昭代詞選》。
和珅侍姬卿憐,吳姓,蘇州人。
先為浙江巡撫王亶望妾,亶望字味隒,平陽人。
官浙蕃時,曾刻“米帖”凡四集,梁山舟為之跋,亦大僚中風雅者也。
後擢巡撫,适丁憂,應回籍。
朝廷以海甯改建石塘,王在浙肯擔當事務,令其在工督辦。
與李質穎共事,意見不合。
李赴京奏王居喪攜眷,安住杭州。
旋奉谕旨,有雲:“伊父王師,品行甚正,不應有此等忘親越禮之子,褫王職,仍留工效力。
”未幾,甘肅收捐監糧案發,竟服上刑,卿憐為蔣戟門侍郎錫棨所得。
時和珅方枋用,以獻于珅。
嘉慶己未,珅敗,卿憐沒入官。
作絕句八首,叙其悲怨雲: 其一 曉妝驚落玉搔頭(自注:正月初八日,曉起理鬟,驚聞籍沒), 宛在湖邊十二樓(王中丞撫浙時,起樓閣,飾以寶玉,浙人相傳,謂之迷樓。
和相池館,皆仿禁苑)。
魂定暗傷樓外景, 湖邊無水不東流。
其二 香稻入唇驚吐日(自注:和府查封,有方餐者,因驚吐哺), 海鼎列陳厭嘗時(自注:王處查封,庖人方進燕窩湯,列屋皆然,食厭多陳幾上。
兵役見之,紛紛大嚼,謂之洋粉雲)。
峨嵋屈指年多少, 到處滄桑知不知。
其三 緩歌慢舞畫難圖,月下樓台冷繡襦。
終夜相公看不足,朝天懶去倩人扶。
其四 蓮開并蒂豈前因,虛擲莺梭廿九春。
回首可憐歌舞地,兩番俱是個中人。
其五 最不分明月夜魂,何曾芳草怨王孫。
梁間燕子來還去,害殺兒家是戟門。
其六 白雲深處老親存,十五年前笑語溫。
夢裡輕舟無遠近,一聲款乃到吳門。
其七 村姬歡笑不知貧,長袖輕裾帶翠颦。
三十六年秦女恨,卿憐猶是淺嘗人。
其八 冷夜癡兒掩淚題,他年應變杜鵑啼。
啼時休向漳河畔,銅雀春深燕子栖。
以詩考之,卿憐歸王時年十四,和珅籍沒時,年二十九。
自茲以往,處境奚若,不複可考。
詩筆隐秀,亦賀雙卿、邵飛飛之流亞,閨閣中未易才也。
時命不猶,曷勝可惜。
陳雲伯《卿憐曲》雲: 卿憐本是琴河女,生小玲珑花解語。
十三嬌小怨琵琶,苦向平陽學歌舞。
平陽歌舞醒繁華,移出雕闌白玉花。
幸免罡風吹堕圂,從今不願五侯家。
侍郎華望殷懃顧,移入侯門最深處。
欲使微名達相公,從今卻被東風誤。
言先歸王後歸和也。
又雲: 獨有紅閨絕代人,網絲塵迹吊殘春。
将軍西第凝紅淚,阿母南樓夢白雲。
哀詞宛轉吟香口,珠啼玉泣嗟誰某。
全憑獨斷成公事,那許兼圻不會銜。
又: 銀燭高燒簽押房,牙牌端正未登場。
芙蓉香霧氤氲裡,高唱時聞京二簧。
又: 此事由來甚畫眉,斷無兄弟可怡怡。
劇憐草草埋香日,冠玉陳平淚暗垂。
又: 名花召到近黃昏,小轎直穿東角門。
歸去娘姨傳好語,大人恩典會溫存。
又: 臉兒小白辮長青,袖窄腰纖态鲫伶。
直恁風流似張緒,教人掩鼻是銅腥。
又: 漂亮誰如大纨绔,輕儇合作小司官。
才庸尚是南中福,隻夠貪頑不夠奸。
曾文正嘗自言:“百歲之後,墓碑任人為之,唯銘詞則自撰:不信書,信運氣。
公之言,告萬世。
”雲雲。
文正斯言,可謂窮理盡性,以至于命者矣。
命者,轉移運氣者也。
運氣者,命之否泰之所流行也。
凡人智慧具足,事理通達,假我斧柯,烏在弗能展布者。
是故阮籍窮途之哭,非哭窮途也,時命不猶,所如辄阻,雖有裁雲镂月之才華,補天浴日之襟抱,亦唯置之無用之地,甚至俯仰不能以自給。
俾吾生有用可貴之光陰,長銷磨于窮愁抑塞中,甯不圖尺寸之進稍自振拔,其于運氣何哉。
是則感士不遇,昔人所為廢書而三歎也。
唐王之渙《出塞》詩可作長短句讀,唯末句之下,須疊首三字方能成調: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黃河遠”,近人有仿之者,即以〔黃河遠〕名調,亦可詩、詞兩讀,見張玉谷《昭代詞選》。
和珅侍姬卿憐,吳姓,蘇州人。
先為浙江巡撫王亶望妾,亶望字味隒,平陽人。
官浙蕃時,曾刻“米帖”凡四集,梁山舟為之跋,亦大僚中風雅者也。
後擢巡撫,适丁憂,應回籍。
朝廷以海甯改建石塘,王在浙肯擔當事務,令其在工督辦。
與李質穎共事,意見不合。
李赴京奏王居喪攜眷,安住杭州。
旋奉谕旨,有雲:“伊父王師,品行甚正,不應有此等忘親越禮之子,褫王職,仍留工效力。
”未幾,甘肅收捐監糧案發,竟服上刑,卿憐為蔣戟門侍郎錫棨所得。
時和珅方枋用,以獻于珅。
嘉慶己未,珅敗,卿憐沒入官。
作絕句八首,叙其悲怨雲: 其一 曉妝驚落玉搔頭(自注:正月初八日,曉起理鬟,驚聞籍沒), 宛在湖邊十二樓(王中丞撫浙時,起樓閣,飾以寶玉,浙人相傳,謂之迷樓。
和相池館,皆仿禁苑)。
魂定暗傷樓外景, 湖邊無水不東流。
其二 香稻入唇驚吐日(自注:和府查封,有方餐者,因驚吐哺), 海鼎列陳厭嘗時(自注:王處查封,庖人方進燕窩湯,列屋皆然,食厭多陳幾上。
兵役見之,紛紛大嚼,謂之洋粉雲)。
峨嵋屈指年多少, 到處滄桑知不知。
其三 緩歌慢舞畫難圖,月下樓台冷繡襦。
終夜相公看不足,朝天懶去倩人扶。
其四 蓮開并蒂豈前因,虛擲莺梭廿九春。
回首可憐歌舞地,兩番俱是個中人。
其五 最不分明月夜魂,何曾芳草怨王孫。
梁間燕子來還去,害殺兒家是戟門。
其六 白雲深處老親存,十五年前笑語溫。
夢裡輕舟無遠近,一聲款乃到吳門。
其七 村姬歡笑不知貧,長袖輕裾帶翠颦。
三十六年秦女恨,卿憐猶是淺嘗人。
其八 冷夜癡兒掩淚題,他年應變杜鵑啼。
啼時休向漳河畔,銅雀春深燕子栖。
以詩考之,卿憐歸王時年十四,和珅籍沒時,年二十九。
自茲以往,處境奚若,不複可考。
詩筆隐秀,亦賀雙卿、邵飛飛之流亞,閨閣中未易才也。
時命不猶,曷勝可惜。
陳雲伯《卿憐曲》雲: 卿憐本是琴河女,生小玲珑花解語。
十三嬌小怨琵琶,苦向平陽學歌舞。
平陽歌舞醒繁華,移出雕闌白玉花。
幸免罡風吹堕圂,從今不願五侯家。
侍郎華望殷懃顧,移入侯門最深處。
欲使微名達相公,從今卻被東風誤。
言先歸王後歸和也。
又雲: 獨有紅閨絕代人,網絲塵迹吊殘春。
将軍西第凝紅淚,阿母南樓夢白雲。
哀詞宛轉吟香口,珠啼玉泣嗟誰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