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
關燈
小
中
大
喪,國事不至於潰裂,予用卿爲冡宰故也。
足以表儀百辟,足以砥柱頹波,誰敢毀之?彼狂夫病風之言,曾不足以供兒童之一笑也。
噫!樸濟詆卿,應生譖卿,今又趙憲誣卿,是何毀譽者多也?良由予之待之,不以誠也。
譖已三至,何敢投杼?速爲出仕。
」 10月29日 ○庚寅,應敎金弘敏,以爲趙憲所詆,辭職上疏,答曰:「人言可畏也,修己不可緩也。
苟不修己,趙憲雖無,東國其無趙憲乎?爾可勿辭。
」 ○以趙穆除錦山郡守,不赴。
十一月 11月12日 ○壬寅,全羅道潭陽居正兵樸彥,刃弑其母,命拿來,三省交坐鞫問,不服,死於杖下。
○全羅監司馳啓曰:「羅州社稷位版,夜間衝火盡燒事。
」傳曰:「牧使金誠一,先罷後推。
」仍傳于政院曰:「弑逆之變不絶,郡縣亦多變作。
人心世道至此,不勝痛甚。
」 ○羅州社稷位版火燒後,牧使金誠一以不可一日無主,卽造位版,行慰安祭。
司諫院:「以不稟朝廷,而守土之臣,徑自造主行祭,事神之禮簡慢。
請推牧使及監司韓準改造其主。
」上從之。
11月23日 ○癸醜,義禁府,以罪人押來時,所經各官,不發軍人護送,弑母樸彥,到廣州境,超馬欲走,僅得追捕。
請官吏推考。
「傳曰:」牧使,罷職。
「 11月27日 ○丁巳,司憲府啓曰:「戶曹佐郞鄭賜湖,人物鄙瑣,居官不謹,請罷。
」上從之。
十二月 12月1日 ○朔辛酉,黃海監司馳啓曰:「長淵縣監洪迪,病重罷黜事。
」 12月2日 ○壬戌,傳于政院曰:「予見聞見事件,一行歷柴市雲。
予感而命題。
諸承旨、注書、翰林,宜作七言近體詩,各二首以進。
題則過柴市,韻與限則各隨意。
且此題,送于玉堂,亦使製進。
且見禮部題本,則有曰:『該國陪臣通事人等,踈怠失火,念係遠人,應免査究。
』雲。
是欲治而不得之意也。
上國二百年館舍,以下邦使臣,不自愼檢,一朝焚燬,詎是細事?使臣之不謹,誰之過也?移咨禮部,恐歸一幅休紙,朝廷何由知之?予意上奏謝罪爲穩,議啓。
」大臣議:「上敎允當,命遣陳謝使。
」 ○領府事樸淳,以椒井沐洛事,往在永平村家,因上疏辭職,答曰:「覽卿上疏,卿以腳氣重足,風濕之中,所以遯于荒野,浴于椒水,歛迹而不歸,其於自處治病之方得矣。
而一時風氣之象不好。
前所以催卿上洛,不使顚仆于草莽之間者,非爲卿也。
有旨到,卽日上道,來居于京,優遊家食,則體面之傷損少矣。
不可更爲辭免,斯速上來。
」 12月11日 ○辛未,趙憲上疏中,以宋應漑等葬其父母時,用隧道,僭用天子之禮,尙州牧使宋應泂上疏伸冤,傳曰:「自有公論,如何輒來,逞私紛爭,使朝廷爲一訟場?本當罰治,姑不究。
」 12月12日 ○壬申,午時,白虹貫日。
12月13日 ○癸酉,領相盧守愼、右相柳?,以變異,詣闕辭免,答曰:「勿辭。
」賜酒。
12月17日 ○丁醜,麻浦居水夫張孝孫弑母,三省交鞫,淩遲處死。
12月25日 ○乙酉,有都目政。
12月26日 ○丙戌,有都目政。
以金瓚爲直提學,吳億齡爲副校理,尹先覺爲典翰,李純仁爲司諫。
○司憲府啓曰:「都摠都事禹湛,性本悖戾,曾居鄕曲,多有武斷之事。
避罪來京,因緣請托,得通仕路,已爲駭怪。
今者又授本職,物情尤爲痛憤。
請命罷職。
」答曰:「依啓。
」 12月28日 ○戊子,司諫院啓曰:「人道之所以維持不墜者,以其有彜倫也。
近來綱常之變,無歲無之,今又出於輦轂之下。
手弑之兇慘不忍聞。
頃者,自上亦爲此懼,特降明旨,俾有司,參酌鄕約可行之條,冀變汚俗,朝野瞻聆感激。
但一年將窮,未見有施,臣等竊悶焉。
淑人心,回世道,舍此則無可爲之事矣。
請前旨令禮官,講究施行。
」答曰:「前有傳敎矣。
」 12月29日 ○己醜,司諫院啓曰:「伏見政院取稟之批曰:『徐議之。
』臣等不勝悶鬱焉。
而況新年布政古事有徵。
一新瞻聆,正在今日,此臣等之所以汲汲欲行之者也。
請命收議以定。
」答曰:「不允。
」
足以表儀百辟,足以砥柱頹波,誰敢毀之?彼狂夫病風之言,曾不足以供兒童之一笑也。
噫!樸濟詆卿,應生譖卿,今又趙憲誣卿,是何毀譽者多也?良由予之待之,不以誠也。
譖已三至,何敢投杼?速爲出仕。
」 10月29日 ○庚寅,應敎金弘敏,以爲趙憲所詆,辭職上疏,答曰:「人言可畏也,修己不可緩也。
苟不修己,趙憲雖無,東國其無趙憲乎?爾可勿辭。
」 ○以趙穆除錦山郡守,不赴。
十一月 11月12日 ○壬寅,全羅道潭陽居正兵樸彥,刃弑其母,命拿來,三省交坐鞫問,不服,死於杖下。
○全羅監司馳啓曰:「羅州社稷位版,夜間衝火盡燒事。
」傳曰:「牧使金誠一,先罷後推。
」仍傳于政院曰:「弑逆之變不絶,郡縣亦多變作。
人心世道至此,不勝痛甚。
」 ○羅州社稷位版火燒後,牧使金誠一以不可一日無主,卽造位版,行慰安祭。
司諫院:「以不稟朝廷,而守土之臣,徑自造主行祭,事神之禮簡慢。
請推牧使及監司韓準改造其主。
」上從之。
11月23日 ○癸醜,義禁府,以罪人押來時,所經各官,不發軍人護送,弑母樸彥,到廣州境,超馬欲走,僅得追捕。
請官吏推考。
「傳曰:」牧使,罷職。
「 11月27日 ○丁巳,司憲府啓曰:「戶曹佐郞鄭賜湖,人物鄙瑣,居官不謹,請罷。
」上從之。
十二月 12月1日 ○朔辛酉,黃海監司馳啓曰:「長淵縣監洪迪,病重罷黜事。
」 12月2日 ○壬戌,傳于政院曰:「予見聞見事件,一行歷柴市雲。
予感而命題。
諸承旨、注書、翰林,宜作七言近體詩,各二首以進。
題則過柴市,韻與限則各隨意。
且此題,送于玉堂,亦使製進。
且見禮部題本,則有曰:『該國陪臣通事人等,踈怠失火,念係遠人,應免査究。
』雲。
是欲治而不得之意也。
上國二百年館舍,以下邦使臣,不自愼檢,一朝焚燬,詎是細事?使臣之不謹,誰之過也?移咨禮部,恐歸一幅休紙,朝廷何由知之?予意上奏謝罪爲穩,議啓。
」大臣議:「上敎允當,命遣陳謝使。
」 ○領府事樸淳,以椒井沐洛事,往在永平村家,因上疏辭職,答曰:「覽卿上疏,卿以腳氣重足,風濕之中,所以遯于荒野,浴于椒水,歛迹而不歸,其於自處治病之方得矣。
而一時風氣之象不好。
前所以催卿上洛,不使顚仆于草莽之間者,非爲卿也。
有旨到,卽日上道,來居于京,優遊家食,則體面之傷損少矣。
不可更爲辭免,斯速上來。
」 12月11日 ○辛未,趙憲上疏中,以宋應漑等葬其父母時,用隧道,僭用天子之禮,尙州牧使宋應泂上疏伸冤,傳曰:「自有公論,如何輒來,逞私紛爭,使朝廷爲一訟場?本當罰治,姑不究。
」 12月12日 ○壬申,午時,白虹貫日。
12月13日 ○癸酉,領相盧守愼、右相柳?,以變異,詣闕辭免,答曰:「勿辭。
」賜酒。
12月17日 ○丁醜,麻浦居水夫張孝孫弑母,三省交鞫,淩遲處死。
12月25日 ○乙酉,有都目政。
12月26日 ○丙戌,有都目政。
以金瓚爲直提學,吳億齡爲副校理,尹先覺爲典翰,李純仁爲司諫。
○司憲府啓曰:「都摠都事禹湛,性本悖戾,曾居鄕曲,多有武斷之事。
避罪來京,因緣請托,得通仕路,已爲駭怪。
今者又授本職,物情尤爲痛憤。
請命罷職。
」答曰:「依啓。
」 12月28日 ○戊子,司諫院啓曰:「人道之所以維持不墜者,以其有彜倫也。
近來綱常之變,無歲無之,今又出於輦轂之下。
手弑之兇慘不忍聞。
頃者,自上亦爲此懼,特降明旨,俾有司,參酌鄕約可行之條,冀變汚俗,朝野瞻聆感激。
但一年將窮,未見有施,臣等竊悶焉。
淑人心,回世道,舍此則無可爲之事矣。
請前旨令禮官,講究施行。
」答曰:「前有傳敎矣。
」 12月29日 ○己醜,司諫院啓曰:「伏見政院取稟之批曰:『徐議之。
』臣等不勝悶鬱焉。
而況新年布政古事有徵。
一新瞻聆,正在今日,此臣等之所以汲汲欲行之者也。
請命收議以定。
」答曰:「不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