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美緣全傳 第04回 馬雲大鬧五柳園 湯彪仗義贈金帛
關燈
小
中
大
璋道:“可是翰林朱輝麼?”太太道:“正是此人,如今告老在家。
”林璋道:“既是朱年兄,明日同外甥拜他,托他作伐此事。
”當日安寝。
次日早起,正欲出門,隻見湯彪與家丁押着行李到來。
林璋、馮旭接到廳堂,見禮獻茶已畢,湯彪道:“老伯進都,小侄那有不送之禮,故今日同小價搬了行李到來,隻是打擾。
”馮旭道:“請還請不至。
”林璋道:“勞駕垂愛,心感不盡。
”登時用過飯。
林璋同外甥上轎,蒼頭拿帖來到朱翰林門首,傳進名帖。
朱輝道:“快開門,迎接進來。
”各各見禮,分賓坐下。
獻茶已畢,各叙了一番寒溫。
林璋道:“一來奉拜,二來有件小事奉屈大駕。
因舍甥長成,特來煩請年兄做個月老。
”朱輝笑道:“小弟目下是個閑人,最喜作媒,隻是要吃杯喜酒。
不知那家小姐,自當前去說合。
”林璋道:“不是别家,就是錢文山令妹。
”朱輝道:“要是别家,小弟不敢應承。
若是錢兄令妹,叨在通家,小弟允成,包在身上。
”又叙了一會閑話,林璋告辭。
朱輝送出大門。
臨上轎時,道聲:“得罪,千萬拜托。
”朱輝答應,一躬而别。
話分兩頭,且言花文芳回到府中,将寶劍玩賞一會,十分得意,就吩咐書童挂在自家房裡壁上一宵已過,次日同魏臨川到妓者家吃酒作樂。
忽見書童前來送信:“請大爺回去,舅老爺來了,現在後堂與老太太請話。
太太着小的來請大爺相陪。
”花文芳隻得回去,往外就走。
到了家中,隻望後面而來。
看官,這個書童名叫花有憐,生得唇紅齒白,十分俊俏。
原是花文芳-童,年已十七歲了,花文芳十分喜他。
且言花文芳來到後堂,看見舅舅,向前施禮,就在旁邊坐下。
這花文芳的舅舅曾做過都察院,如今告老在家,知外甥終日眠花卧柳,不習正務,恐誤他終身,今日到來與妹子商議早早替他娶個媳婦,收管他的心。
看官,這花文芳年已十六歲,又是相府人家,難道娶不起一房媳婦?有個原故:花榮玉是個權臣。
皇上寵愛他,他主賣官鬻爵,無所不為,不知誣害了多少忠良。
因此,都中這些公卿官家不肯與他結婚。
童仁向着文芳道:“你今終日閑遊,不是常法。
我今訪得錢林——和你同案好龍,他家有個妹子,才貌兼全。
我欲前去說親,特自前來通知你母子。
”太太接口道:“前日你妹丈有家報回來,信中寫着孩兒姻事,還求哥哥做主。
”童仁此時别去。
話分兩頭,且言錢林與母親閑談,家人進來禀道:“外邊朱老爺請相公,有要話相商。
”錢林慌忙出來見禮。
獻茶已畢,錢林道:“小侄不知尊叔到舍,有失遠迎。
”朱輝道:“不敢,不敢。
造府有句話與賢侄商量。
”正欲開口,又見家人前來報道:“今有教察院童老爺求拜相公,要與面會,不有話說。
”錢林尋思一會,向朱輝道:“小侄與他久不來往,今日來拜,有甚話說?”朱輝道:“何不請進,一會便知端的。
”錢林隻得迎進到内見禮。
童仁笑道:“原來朱年兄在此。
”三人複又見禮,分賓坐下。
家人獻茶。
童仁到:“不知朱年兄恐有密事,小弟告退。
”朱輝道:“一句話人人皆可共聽。
未識童年兄恐有細話,小弟改日再來罷。
”童仁笑道:“小弟也是一句話,人人可以共聽之言。
”錢林道:“請問年伯有何台谕?”朱輝道:“非為别事,特來與令妹作伐。
”童仁道:“小弟也為此而來。
不知年兄所議那一家鄉宦之子?”朱輝道:“不是别人,就是錢林兄同案好友馮子清兄奉求庚貼。
請問年兄所議何人?”童仁道:“也是錢林兄同案好友,就是舍甥花文芳奉求庚貼。
”錢林道:“兩家一齊說讨庚貼,不好允成那家。
”回道:“二位年伯請坐,待小侄禀知家母,再來奉複。
”說畢起身進内,将此話告訴母親一遍。
太太道:“兩家求親,叫我允成那家?”剛剛翠秀走到太太跟前,聽見公子與太太商議兩家求親之事,正在不決之際,翠秀插口說道:“小姐常在婢子前說來,必要面試其才,選中其人。
”太太道:“我兒,就将此言回複二人便了。
” 錢林來到前廳,回複到:“二位年伯,今日請回。
舍妹子意思要試才學方許。
改日奉請馮、花二兄一考,才定婚姻之事。
”朱、童二人點頭稱妙,即時告别,各散不題。
且言朱輝就拜林璋,林璋、馮旭出迎,迎至廳上見禮,分賓坐下。
就将求親遇見童仁替花文芳也去求親,錢林要面考之話說了一遍。
[道]:“明日去考,此姻必成。
”林、馮稱謝不表。
再言童仁來到相府,将馮家也去求家告訴妹子:“如今擇日面考才學,姻事可成。
”花文芳在旁聽其要考才學,唬了一跳,接口道:“既是馮旭要與他做親,何須與他争論。
又是外甥同案好友,讓他訂了。
甥男另扳高門,叫做‘三隻腳金蟬天下少,兩隻腳婦人世間多’。
”童仁聞聽此言,不覺面帶怒色,向花文芳道:“據你說,這頭親讓與他人,難道你堂堂宰相之子倒不如一個窮秀才?你今不去考,我偏要你出去考,務要這頭親事結下,關你體面。
”花文芳無奈,隻得允成。
正是: 世上三般都厭物,權伯娘舅與先生。
不知花文芳此去考文若何,且聽下回分解——
”林璋道:“既是朱年兄,明日同外甥拜他,托他作伐此事。
”當日安寝。
次日早起,正欲出門,隻見湯彪與家丁押着行李到來。
林璋、馮旭接到廳堂,見禮獻茶已畢,湯彪道:“老伯進都,小侄那有不送之禮,故今日同小價搬了行李到來,隻是打擾。
”馮旭道:“請還請不至。
”林璋道:“勞駕垂愛,心感不盡。
”登時用過飯。
林璋同外甥上轎,蒼頭拿帖來到朱翰林門首,傳進名帖。
朱輝道:“快開門,迎接進來。
”各各見禮,分賓坐下。
獻茶已畢,各叙了一番寒溫。
林璋道:“一來奉拜,二來有件小事奉屈大駕。
因舍甥長成,特來煩請年兄做個月老。
”朱輝笑道:“小弟目下是個閑人,最喜作媒,隻是要吃杯喜酒。
不知那家小姐,自當前去說合。
”林璋道:“不是别家,就是錢文山令妹。
”朱輝道:“要是别家,小弟不敢應承。
若是錢兄令妹,叨在通家,小弟允成,包在身上。
”又叙了一會閑話,林璋告辭。
朱輝送出大門。
臨上轎時,道聲:“得罪,千萬拜托。
”朱輝答應,一躬而别。
話分兩頭,且言花文芳回到府中,将寶劍玩賞一會,十分得意,就吩咐書童挂在自家房裡壁上一宵已過,次日同魏臨川到妓者家吃酒作樂。
忽見書童前來送信:“請大爺回去,舅老爺來了,現在後堂與老太太請話。
太太着小的來請大爺相陪。
”花文芳隻得回去,往外就走。
到了家中,隻望後面而來。
看官,這個書童名叫花有憐,生得唇紅齒白,十分俊俏。
原是花文芳-童,年已十七歲了,花文芳十分喜他。
且言花文芳來到後堂,看見舅舅,向前施禮,就在旁邊坐下。
這花文芳的舅舅曾做過都察院,如今告老在家,知外甥終日眠花卧柳,不習正務,恐誤他終身,今日到來與妹子商議早早替他娶個媳婦,收管他的心。
看官,這花文芳年已十六歲,又是相府人家,難道娶不起一房媳婦?有個原故:花榮玉是個權臣。
皇上寵愛他,他主賣官鬻爵,無所不為,不知誣害了多少忠良。
因此,都中這些公卿官家不肯與他結婚。
童仁向着文芳道:“你今終日閑遊,不是常法。
我今訪得錢林——和你同案好龍,他家有個妹子,才貌兼全。
我欲前去說親,特自前來通知你母子。
”太太接口道:“前日你妹丈有家報回來,信中寫着孩兒姻事,還求哥哥做主。
”童仁此時别去。
話分兩頭,且言錢林與母親閑談,家人進來禀道:“外邊朱老爺請相公,有要話相商。
”錢林慌忙出來見禮。
獻茶已畢,錢林道:“小侄不知尊叔到舍,有失遠迎。
”朱輝道:“不敢,不敢。
造府有句話與賢侄商量。
”正欲開口,又見家人前來報道:“今有教察院童老爺求拜相公,要與面會,不有話說。
”錢林尋思一會,向朱輝道:“小侄與他久不來往,今日來拜,有甚話說?”朱輝道:“何不請進,一會便知端的。
”錢林隻得迎進到内見禮。
童仁笑道:“原來朱年兄在此。
”三人複又見禮,分賓坐下。
家人獻茶。
童仁到:“不知朱年兄恐有密事,小弟告退。
”朱輝道:“一句話人人皆可共聽。
未識童年兄恐有細話,小弟改日再來罷。
”童仁笑道:“小弟也是一句話,人人可以共聽之言。
”錢林道:“請問年伯有何台谕?”朱輝道:“非為别事,特來與令妹作伐。
”童仁道:“小弟也為此而來。
不知年兄所議那一家鄉宦之子?”朱輝道:“不是别人,就是錢林兄同案好友馮子清兄奉求庚貼。
請問年兄所議何人?”童仁道:“也是錢林兄同案好友,就是舍甥花文芳奉求庚貼。
”錢林道:“兩家一齊說讨庚貼,不好允成那家。
”回道:“二位年伯請坐,待小侄禀知家母,再來奉複。
”說畢起身進内,将此話告訴母親一遍。
太太道:“兩家求親,叫我允成那家?”剛剛翠秀走到太太跟前,聽見公子與太太商議兩家求親之事,正在不決之際,翠秀插口說道:“小姐常在婢子前說來,必要面試其才,選中其人。
”太太道:“我兒,就将此言回複二人便了。
” 錢林來到前廳,回複到:“二位年伯,今日請回。
舍妹子意思要試才學方許。
改日奉請馮、花二兄一考,才定婚姻之事。
”朱、童二人點頭稱妙,即時告别,各散不題。
且言朱輝就拜林璋,林璋、馮旭出迎,迎至廳上見禮,分賓坐下。
就将求親遇見童仁替花文芳也去求親,錢林要面考之話說了一遍。
[道]:“明日去考,此姻必成。
”林、馮稱謝不表。
再言童仁來到相府,将馮家也去求家告訴妹子:“如今擇日面考才學,姻事可成。
”花文芳在旁聽其要考才學,唬了一跳,接口道:“既是馮旭要與他做親,何須與他争論。
又是外甥同案好友,讓他訂了。
甥男另扳高門,叫做‘三隻腳金蟬天下少,兩隻腳婦人世間多’。
”童仁聞聽此言,不覺面帶怒色,向花文芳道:“據你說,這頭親讓與他人,難道你堂堂宰相之子倒不如一個窮秀才?你今不去考,我偏要你出去考,務要這頭親事結下,關你體面。
”花文芳無奈,隻得允成。
正是: 世上三般都厭物,權伯娘舅與先生。
不知花文芳此去考文若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