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譯者附記〔1〕
關燈
小
中
大
,弄些狐狸似的小狡狯,那卻不行,因為文藝究竟不同政治,小政客手腕是無用的。
曾經有旁觀者,說郁達夫喜歡在譯文尾巴上罵人,我這回似乎也犯了這病,又開罪于“革命文學”家了。
但不要誤解,中國并無要什麼“銳利化”的什麼家,報章上有種種啟事為證,還有律師保镳〔5〕,大家都是“忠實同志”,研究“新文藝”的。
乖哉乖哉,下半年一律“遵命文學”了,而中國之所以不行,乃隻因魯迅之“老而不死”〔6〕雲。
十月二十七日寫訖。
※※※ 〔1〕本篇連同《農夫》的譯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大衆文藝》月刊第一卷第三期。
後收入《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之二《在沙漠上及其他》時,删去了首二段及末段。
〔2〕“非人道主義”的高唱起來指當時蘇聯對資産階級人道主義的批判。
如盧那察爾斯基在一九二四年所作的講演《托爾斯泰與馬克斯》中說的,以托爾斯泰為“很麻煩的對手”。
參看本書《文藝與批評·譯者附記》。
〔3〕新月社以一些資産階級知識分子為核心組成的文化和政治團體,一九二三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員有胡适、徐志摩、陳源、梁實秋等。
他們原依附北洋軍閥,一九二七年後,随着北洋軍閥的土崩瓦解,又轉而投靠國民黨當局。
這裡所說他們和創造社“都向‘淺薄的人道主義’進攻”,如馮乃超(創造社)在《藝術與社會生活》一文(載一九二八年一月《文化批判》月刊第一号)中,稱托爾斯泰為“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又“靦顔做世界最卑污的事——宗教的說教人”。
梁實秋(新月社)在《文學與革命》一文(載一九二八年六月《新月》月刊第一卷第四期)中說:“近來的傷感的革命主義者,以及淺薄的人道主義者,對于大多數的民衆有無限制的同情。
這無限制的同情往往壓倒了一切的對于文明應有的考慮。
” 〔4〕Lunacharsky盧那察爾斯基。
〔5〕律師保鏕指一九二八年六月十五日上海劉世芳律師代表創造社及創造社出版部在上海《新聞報》上刊出啟事一事。
其中說: “本社純系新文藝的集合,本出版部亦純系發行文藝書報的機關;與任何政治團體從未發生任何關系……在此青天白日旗下,文藝團體當無觸法之虞,此吾人從事文藝事業之同志所極端相信者……此後如有誣毀本社及本出版部者,決依法起訴,以受法律之正當保障……此後如有毀壞該社名譽者,本律師當依法盡保障之責。
” 〔6〕“老而不死”語見《論語·憲問》:“老而不死,是為賊。
” 杜荃(郭沫若)在《創造月刊》二卷一期(一九二八年八月)所載《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一文中,說魯迅主張“殺盡一切可怕的青年”,“于是乎而‘老頭子’不死了。
”
曾經有旁觀者,說郁達夫喜歡在譯文尾巴上罵人,我這回似乎也犯了這病,又開罪于“革命文學”家了。
但不要誤解,中國并無要什麼“銳利化”的什麼家,報章上有種種啟事為證,還有律師保镳〔5〕,大家都是“忠實同志”,研究“新文藝”的。
乖哉乖哉,下半年一律“遵命文學”了,而中國之所以不行,乃隻因魯迅之“老而不死”〔6〕雲。
十月二十七日寫訖。
※※※ 〔1〕本篇連同《農夫》的譯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大衆文藝》月刊第一卷第三期。
後收入《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之二《在沙漠上及其他》時,删去了首二段及末段。
〔2〕“非人道主義”的高唱起來指當時蘇聯對資産階級人道主義的批判。
如盧那察爾斯基在一九二四年所作的講演《托爾斯泰與馬克斯》中說的,以托爾斯泰為“很麻煩的對手”。
參看本書《文藝與批評·譯者附記》。
〔3〕新月社以一些資産階級知識分子為核心組成的文化和政治團體,一九二三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員有胡适、徐志摩、陳源、梁實秋等。
他們原依附北洋軍閥,一九二七年後,随着北洋軍閥的土崩瓦解,又轉而投靠國民黨當局。
這裡所說他們和創造社“都向‘淺薄的人道主義’進攻”,如馮乃超(創造社)在《藝術與社會生活》一文(載一九二八年一月《文化批判》月刊第一号)中,稱托爾斯泰為“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又“靦顔做世界最卑污的事——宗教的說教人”。
梁實秋(新月社)在《文學與革命》一文(載一九二八年六月《新月》月刊第一卷第四期)中說:“近來的傷感的革命主義者,以及淺薄的人道主義者,對于大多數的民衆有無限制的同情。
這無限制的同情往往壓倒了一切的對于文明應有的考慮。
” 〔4〕Lunacharsky盧那察爾斯基。
〔5〕律師保鏕指一九二八年六月十五日上海劉世芳律師代表創造社及創造社出版部在上海《新聞報》上刊出啟事一事。
其中說: “本社純系新文藝的集合,本出版部亦純系發行文藝書報的機關;與任何政治團體從未發生任何關系……在此青天白日旗下,文藝團體當無觸法之虞,此吾人從事文藝事業之同志所極端相信者……此後如有誣毀本社及本出版部者,決依法起訴,以受法律之正當保障……此後如有毀壞該社名譽者,本律師當依法盡保障之責。
” 〔6〕“老而不死”語見《論語·憲問》:“老而不死,是為賊。
” 杜荃(郭沫若)在《創造月刊》二卷一期(一九二八年八月)所載《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一文中,說魯迅主張“殺盡一切可怕的青年”,“于是乎而‘老頭子’不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