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隆傳(附劉劭、劉駿傳)
關燈
小
中
大
程天祚等人率一千餘騎兵趕到汝陽,永昌王拓跋仁出擊把他們打敗,斬劉泰之、臧肇之,生擒程天祚等人。
劉義隆又派遣甯朔将軍王玄谟率領太子步兵校尉沈慶之、鎮軍谘議參軍申坦等人進兵黃河,青、冀二州刺史蕭斌和劉駿率軍水陸并進,太子左衛率臧質統率骁騎将軍王方回、安蠻司馬劉康祖、右軍參軍梁坦直逼許州、洛州,右将軍、豫州刺史南平王劉铄也一同進軍。
太尉、江夏王劉義恭充任諸軍節度,梁州、南秦州刺史劉秀之統率輔國将軍楊文德、宣威将軍劉洪宗向..、隴進軍,護軍将軍蕭思話的部将龍骧将軍杜坦、竟陵太守劉德願向武關進發。
劉義隆下令其朝中王公、妃嫔公主以及朝臣、牧守下至一般富人都要拿出私人的财物,用來資助軍費,其國中官吏百姓無不怨恨。
南兖和青、冀、兖、豫各州征集民丁,三丁發其一,五丁發其二,用來補充配備軍隊;揚、南徐、兖、江各州富有的民戶征發其财産的四分之一為軍費。
建威司馬申元吉率兵直撲泗渎,蕭斌所部直取..郂,王玄谟派部将王寶惠領兵攻打滑台,右軍蕭铄派中兵參軍梁坦等人進軍小索。
世祖诏令諸軍援救滑台,大敗王寶惠等人,王玄谟隻得逃回..郂。
蕭斌又派申坦與梁坦、垣護之據守兩當城,蕭斌則退兵回到曆下。
及至世祖領兵渡過黃河,梁坦退兵逃走,丢棄的兵甲堆積如山。
世祖領兵從滑台出發,越過..郂,劉義隆又派雍州刺史、竟陵王劉誕率領他的部将薛安都、柳元景等人進入盧氏,攻打弘農。
世祖诏令洛州刺史張提率兵越過崤山,蒲城鎮将何難在風陵堆渡過黃河,秦州刺史杜道生進到阌鄉。
柳元景退卻逃走。
這一年十一月,世祖領軍從東安山出至下邳,劉義隆所屬鄒山守将、魯陽陽平二郡太守崔邪利投降魏軍。
楚王建、南康侯杜道俊進軍清西,直達留城。
劉義隆所屬鎮軍劉駿的參軍馬文恭到蕭城,部将嵇玄敬到留城,都是前來偵察窺伺,遇見大魏官軍便同時退走。
永昌王拓跋仁領兵攻打懸瓠,占領了該城,擒獲劉義隆的守将趙淮,經過并平定項城,攻占尉武戍,并擒獲該地戍将。
接着魏軍又進攻壽陽,屯兵在孫叔敖墓所在地,奪取馬頭、鐘離二郡。
劉義隆派左軍将軍劉康祖奔赴壽陽,與永昌王拓跋仁的軍隊遭遇,永昌王把他打得大敗,全數活埋了他的部下,将劉康祖處斬,把他的首級拿到壽陽示衆,擒獲他的部将胡盛之、王羅漢等人。
讓部下軍士拖着砍下的敵軍首級,環繞壽陽城走了三周,然後把它們堆積在城西,高度與城牆相齊。
壽陽守将劉铄就焚毀四邊外城的所有房屋,固城自守。
世祖率軍進至盱眙、淮、泗。
劉義隆遣輔國将軍臧質率兵到達盱眙,屯軍于城北。
魏軍在淮水上遊渡河,臧質派司馬胡崇之等率所部在山上安營,建威将軍毛熙祚據守在城前的水濱。
世祖令部下攻擊胡、毛二軍,斬胡崇之、毛熙祚等人及其将士首級數千,其餘部衆全都投水而死。
淮南的民衆都前往魏軍歸降。
高梁王拓跋那在山陽出兵,永昌王拓跋仁從壽陽出兵橫江,凡是魏軍所經過的地方,兵民無不望風而從。
世祖率軍到達瓜步,砍伐蘆葦建造舟筏,顯示将要渡過長江作戰的态勢。
劉義隆大為恐懼,想要逃往吳會。
建業城的成年男女都荷擔而立,日夜防備。
劉義隆派遣黃延年在行宮朝見世祖,進獻百牢和當地土特産,并請求媾和,請求進獻他的女兒與皇孫配婚。
世祖認為軍中議婚不合禮法,準許議和而不準許議結婚姻。
當初,劉義隆想要派兵侵犯魏境,他的大臣江湛、徐湛之贊成他的主張,但劉義隆的太子劉劭與蕭思話、沈慶之卻對劉義隆說:“前次檀道濟、到彥之出兵毫無所獲而返,如今我軍将帥與士卒都不及從前,不能輕率地興師動衆。
”當時江湛等人在座,劉義隆讓他們同沈慶之謀劃商議。
沈慶之說:“治國如同治家,耕種應當問奴,紡織應當問婢,如今想要征伐他國,而去同白面書生之輩謀劃,大事何以會成功。
”劉義隆聽了大笑,終不采納沈慶之的意見。
事到如今,劉義隆登上石頭城城樓遠望,臉色顯得非常憂郁,歎息說:“假若檀道濟還在,豈會如此!”劉劭就把罪責推委給江湛、徐湛之。
劉義隆說道:“這件事出自我的本意,不關他們兩人的事。
” 正平元年(451)正月,世祖在瓜步舉行盛大宴會,既然已同劉義隆達成和議,就下令班師回朝。
長江以北原屬劉義隆統治的民衆歸降魏朝的達到數十萬。
共攻占南兖、豫、徐、兖、青、冀等六個州,軍隊的鋒芒所向被殺死和俘虜的不可勝數。
當時劉義隆所轄長江北面廣大地區凋敝不堪,境内到處發生騷亂。
劉義隆恐怕劉義庚趁機作亂,就派人前去把他殺掉,用公侯之禮葬了他。
劉義隆為自己的失敗感到非常羞慚憤怒,把罪責歸咎于他的臣屬,将劉義恭降職為儀同三司,蕭斌、王玄谟一同免去所任官職。
同
劉義隆又派遣甯朔将軍王玄谟率領太子步兵校尉沈慶之、鎮軍谘議參軍申坦等人進兵黃河,青、冀二州刺史蕭斌和劉駿率軍水陸并進,太子左衛率臧質統率骁騎将軍王方回、安蠻司馬劉康祖、右軍參軍梁坦直逼許州、洛州,右将軍、豫州刺史南平王劉铄也一同進軍。
太尉、江夏王劉義恭充任諸軍節度,梁州、南秦州刺史劉秀之統率輔國将軍楊文德、宣威将軍劉洪宗向..、隴進軍,護軍将軍蕭思話的部将龍骧将軍杜坦、竟陵太守劉德願向武關進發。
劉義隆下令其朝中王公、妃嫔公主以及朝臣、牧守下至一般富人都要拿出私人的财物,用來資助軍費,其國中官吏百姓無不怨恨。
南兖和青、冀、兖、豫各州征集民丁,三丁發其一,五丁發其二,用來補充配備軍隊;揚、南徐、兖、江各州富有的民戶征發其财産的四分之一為軍費。
建威司馬申元吉率兵直撲泗渎,蕭斌所部直取..郂,王玄谟派部将王寶惠領兵攻打滑台,右軍蕭铄派中兵參軍梁坦等人進軍小索。
世祖诏令諸軍援救滑台,大敗王寶惠等人,王玄谟隻得逃回..郂。
蕭斌又派申坦與梁坦、垣護之據守兩當城,蕭斌則退兵回到曆下。
及至世祖領兵渡過黃河,梁坦退兵逃走,丢棄的兵甲堆積如山。
世祖領兵從滑台出發,越過..郂,劉義隆又派雍州刺史、竟陵王劉誕率領他的部将薛安都、柳元景等人進入盧氏,攻打弘農。
世祖诏令洛州刺史張提率兵越過崤山,蒲城鎮将何難在風陵堆渡過黃河,秦州刺史杜道生進到阌鄉。
柳元景退卻逃走。
這一年十一月,世祖領軍從東安山出至下邳,劉義隆所屬鄒山守将、魯陽陽平二郡太守崔邪利投降魏軍。
楚王建、南康侯杜道俊進軍清西,直達留城。
劉義隆所屬鎮軍劉駿的參軍馬文恭到蕭城,部将嵇玄敬到留城,都是前來偵察窺伺,遇見大魏官軍便同時退走。
永昌王拓跋仁領兵攻打懸瓠,占領了該城,擒獲劉義隆的守将趙淮,經過并平定項城,攻占尉武戍,并擒獲該地戍将。
接着魏軍又進攻壽陽,屯兵在孫叔敖墓所在地,奪取馬頭、鐘離二郡。
劉義隆派左軍将軍劉康祖奔赴壽陽,與永昌王拓跋仁的軍隊遭遇,永昌王把他打得大敗,全數活埋了他的部下,将劉康祖處斬,把他的首級拿到壽陽示衆,擒獲他的部将胡盛之、王羅漢等人。
讓部下軍士拖着砍下的敵軍首級,環繞壽陽城走了三周,然後把它們堆積在城西,高度與城牆相齊。
壽陽守将劉铄就焚毀四邊外城的所有房屋,固城自守。
世祖率軍進至盱眙、淮、泗。
劉義隆遣輔國将軍臧質率兵到達盱眙,屯軍于城北。
魏軍在淮水上遊渡河,臧質派司馬胡崇之等率所部在山上安營,建威将軍毛熙祚據守在城前的水濱。
世祖令部下攻擊胡、毛二軍,斬胡崇之、毛熙祚等人及其将士首級數千,其餘部衆全都投水而死。
淮南的民衆都前往魏軍歸降。
高梁王拓跋那在山陽出兵,永昌王拓跋仁從壽陽出兵橫江,凡是魏軍所經過的地方,兵民無不望風而從。
世祖率軍到達瓜步,砍伐蘆葦建造舟筏,顯示将要渡過長江作戰的态勢。
劉義隆大為恐懼,想要逃往吳會。
建業城的成年男女都荷擔而立,日夜防備。
劉義隆派遣黃延年在行宮朝見世祖,進獻百牢和當地土特産,并請求媾和,請求進獻他的女兒與皇孫配婚。
世祖認為軍中議婚不合禮法,準許議和而不準許議結婚姻。
當初,劉義隆想要派兵侵犯魏境,他的大臣江湛、徐湛之贊成他的主張,但劉義隆的太子劉劭與蕭思話、沈慶之卻對劉義隆說:“前次檀道濟、到彥之出兵毫無所獲而返,如今我軍将帥與士卒都不及從前,不能輕率地興師動衆。
”當時江湛等人在座,劉義隆讓他們同沈慶之謀劃商議。
沈慶之說:“治國如同治家,耕種應當問奴,紡織應當問婢,如今想要征伐他國,而去同白面書生之輩謀劃,大事何以會成功。
”劉義隆聽了大笑,終不采納沈慶之的意見。
事到如今,劉義隆登上石頭城城樓遠望,臉色顯得非常憂郁,歎息說:“假若檀道濟還在,豈會如此!”劉劭就把罪責推委給江湛、徐湛之。
劉義隆說道:“這件事出自我的本意,不關他們兩人的事。
” 正平元年(451)正月,世祖在瓜步舉行盛大宴會,既然已同劉義隆達成和議,就下令班師回朝。
長江以北原屬劉義隆統治的民衆歸降魏朝的達到數十萬。
共攻占南兖、豫、徐、兖、青、冀等六個州,軍隊的鋒芒所向被殺死和俘虜的不可勝數。
當時劉義隆所轄長江北面廣大地區凋敝不堪,境内到處發生騷亂。
劉義隆恐怕劉義庚趁機作亂,就派人前去把他殺掉,用公侯之禮葬了他。
劉義隆為自己的失敗感到非常羞慚憤怒,把罪責歸咎于他的臣屬,将劉義恭降職為儀同三司,蕭斌、王玄谟一同免去所任官職。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