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聰傳

關燈
匈奴族人劉聰,字玄明,又名劉載,是匈奴冒頓單于的後代。

    漢高祖将其宗室之女嫁給冒頓,所以他的子孫就以其母的姓作為姓氏。

    劉聰的祖父劉豹,被封為左賢王。

    到了曹魏時,把匈奴部族民衆分為五部,以劉豹為其左部的部帥。

    劉豹雖然屬于匈奴五部,但其家都居住在晉陽汾水之濱。

     劉聰的父親劉淵,體貌異常魁偉強壯,體力超過常人。

    晉朝初年他作為匈奴派出的人質,居住在洛陽。

    劉豹死後,劉淵就取代他為匈奴左部主帥。

    後來把帥改為都尉,就授任劉淵為北部都尉。

    楊駿輔佐晉帝執政的時候,授劉淵為建武将軍、五部大都督,封爵為漢光鄉侯。

    後來他因匈奴人反叛而獲罪出走塞外,官爵被免除。

    晉惠帝永甯初年(301),成都王穎上表奏請劉淵為甯朔将軍,監督五部軍事。

     後來齊王司馬礒、長沙王司馬..與成都王穎等人興亂,自相殘殺,北部都督劉宣等人暗中計議圖謀反叛,企圖推舉劉淵為大單于。

    當時劉淵還在邺,劉宣就派呼延攸前往把這項計劃告訴他。

    劉淵就借口參加葬喪之禮請求北歸,成都王司馬穎不答應。

    穎是皇太弟,就授任劉淵為太弟屯騎校尉。

    晉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馬穎的時候,授任劉淵為輔國将軍、都督北城守事之職。

    惠帝被打敗之後,授劉淵為冠軍将軍,封爵為盧奴伯。

    不久,并州刺史司馬騰、幽州刺史王浚,起兵讨伐成都王,穎軍戰敗。

    劉淵對成都王穎說:“現在并州、幽州二鎮将帥飛揚跋扈,擁兵超過十萬之衆,恐怕不是王宮衛隊和附近各郡兵民所能夠抵禦的。

    我應當替殿下回去遊說五部,集合各部義民,以赴國難。

    ”成都王穎十分高興,就授予劉淵為北單于,參丞相軍事。

     劉淵到達左國城,劉宣等人就給他進上大單于的稱号,二十天之内,就集合部衆五萬人,在離石建立國都。

    劉淵對劉宣等人說:“自古帝王哪裡會有久長不變的,應當是在前有漢高祖,在後有魏武帝。

    然而晉朝人未必與我有共同之處,漢朝得到天下的時間長久,恩惠與德澤都系結在民衆的心裡,我又是劉漢的外甥,大概相當于兄弟的關系,兄長不在了由弟弟承接,不是也很合道理的嗎?現在我姑且稱國為漢,給劉後主追加尊号,以安撫天下百姓的人心。

    ”于是遷都到左國城,自稱為漢王,設置文武百官,定年号為元熙,追加劉禅的尊号為孝懷皇帝。

    繼而發兵攻擊晉朝的郡縣。

     桓帝十一年,晉朝并州刺史司馬騰來朝廷請求派兵,桓帝親自率領一萬騎兵救援司馬騰,斬殺劉淵部将綦毋豚,劉淵向南逃往蒲子。

     晉光熙元年(306),劉淵領兵進據河東,攻占平陽、蒲坂,就在平陽建都。

    晉永嘉二年(308),劉淵稱帝,定年号為永鳳。

    後來,有人在汾水中找到一塊玉玺,玺上刻有“有新保之”四個字,這是王莽的玉玺。

    那個得到玉玺的人又在上面添刻上“淵海光”三個字,并把它進獻給劉淵,劉淵認為這是自己吉利的預兆,就把年号改為河瑞。

    劉淵任命劉聰為大司馬、大單于、錄尚書事,給他在平陽西邊建置單于台。

    劉淵死後,他的兒子劉和繼其位。

    劉聰就是劉和的第四個弟弟,他殺了劉和而自立為主。

     劉聰臂長如猿,善于射箭,能夠張開三百斤力的大弓。

    晉朝新興太守郭頤征召他任主簿之職,委任他管理郡事。

    舉薦良将時,任用他為骁騎别部司馬。

    齊王礒又任他為國中尉。

    後又任左部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