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靜帝紀

關燈
軍南征。

    十八日,陽平人路聚禮聚衆造反。

    二十三日,禦史中尉窦泰征讨平定。

     冬十一月十一日,下令讓尚書派遣使者去巡查黃河以北地區流離失所的貧餓百姓,使者在邢陉、滏口所經過的地方如果有死屍,要立即掩埋,不要任其暴露。

    侯景攻克蕭衍占據的楚州,擒獲了刺史頓和。

    十二月,任命州刺史尉景為太保。

    初五日,派使者給百歲以下老人不同的官位名銜。

    初六日,大司馬、清河王元..去世。

    十一日,齊獻武王從晉陽向西征讨,到達蒲津,司徒公、大都督高敖曹奔往上洛,車騎大将軍窦泰自潼關進入。

    十七日,任命太傅、鹹陽王元坦為太師。

    十九日,勿吉國派使者來朝貢。

     這年,高麗國派使者來朝貢。

     天平四年(537)春正月,下令禁止元宵節進行輕薄的遊戲。

    窦泰用兵失利自殺。

    二十一日,高敖曹攻打上洛取勝,擒獲元寶炬的骠騎大将軍、洛州刺史泉企。

    任命汝陽王元暹為錄尚書事。

     夏四月初六日,将七帝的神位遷入新的祖廟,大赦天下,京城地方百官各晉升一級。

    先前,荥陽人張儉等聚衆在大..山造反,勾結元寶炬。

    二十七日,武衛将軍高元盛征讨消滅了他們。

    六月初五日,孝靜帝到華林園處理獄訟。

    初七日,下令讓尚書掩埋已死之人,審查記錄囚犯。

    十八日,阊阖門發生火災。

     先前,蕭衍通過益州刺史傅和的緣故請求通好。

    秋七月十一日,派兼散騎常侍李諧、兼吏部郎中盧元明、兼通直散騎常侍李邺出使梁朝。

    八月,元寶炬、宇文黑獺侵犯陝州,城陷後,刺史李徽伯被宇文黑獺所殺。

    九月,侍中元子思和他的弟弟元子華謀劃歸屬元寶炬被發覺,一并賜死。

    閏九月初三日,衛将軍、右光祿大夫蔣天樂謀反被殺。

    禁止京師買賣酒類。

     冬十月,任用鹹陽王元坦為錄尚書事。

    初一日,齊獻武王西征,到沙範,沒有戰果而返。

    十八日,元寶炬的行台宮景壽、都督楊白駒侵犯洛州,大都督韓延打敗了他們。

    元寶炬又派他的兒子大行台元季海和大都督獨孤如願圍逼洛州,刺史廣陽王元湛棄城而返回京師,元季海、獨孤如願占領金塘。

    颍川長史賀若微刺史田迅投降西魏,帶引元寶炬的都督梁回占據了颍川城。

    元寶炬又派他的都督趙繼宗、右丞韋孝寬等人攻占了豫州。

    十一月十五日,任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萬俊普為太尉。

    十二月二十四日,蕭衍派使者朝貢,河間人邢摩納、範陽人盧仲禮等各聚衆反叛。

     這年,高麗、蠕蠕等國派使者朝貢。

     元象元年(538)春正月,有大象自己來到砀郡的山坡中,南兖州人捕獲了它并送到邺城。

    初七日,大赦,改年号。

    大都督賀拔仁攻打元寶炬占據的南汾州。

    十九日,攻克其城,擒獲其刺史韋子粲。

    行台任祥率豫州刺史堯雄等人與大行台侯景、司徒高敖曹、大都督萬俟受洛幹等會師于北豫,一同征伐颍州。

    梁回等棄城逃走,颍州被平定。

    二月,豫州刺史堯雄攻打揚州,攻陷城後擒獲元寶炬的義州刺史韓顯、揚州長史丘嶽,押送京師。

    二十七日,派兼散騎常侍鄭伯猷出使蕭衍處。

    三月,齊獻武王堅決請求解除其大丞相一職,下诏允從。

     夏四月初二日,赦免京城附近地區罪犯。

    初四日,齊獻武王返回晉陽,請求開放酒禁。

    六月初五日,孝靜帝親臨華林都堂聽聞獄訟。

    這年夏季,太行山東南發大水,樹上有蛤蟆鳴叫。

     秋七月十八日,高麗國派使者朝貢,行台侯景、司徒公高敖曹将元寶炬的将領獨孤如願圍在金塘,元寶炬、宇文黑獺一并趕來救援。

    大都督庫狄幹率領諸将先行趕來,齊獻武王率領大部人馬跟着也趕到了。

    八月初四日,雙方在河陰大戰,擊敗了元寶炬的軍隊,斬殺了其大都督、儀同三司寇洛生二十多名将領,俘虜敵兵數萬人。

    司徒公高敖曹、大都督李猛、宋顯一同戰死,元寶炬留下他的将領長孫子彥據守金塘。

    初五日,齊獻武王渡河,長孫子彥棄城逃走。

    九月,大都督賀拔仁攻打邢摩納、盧仲禮等,平定了叛亂。

     冬十月,蕭衍派使者朝貢。

    十一月二十九日,派陸操出使到蕭衍處。

    齊獻武王來朝拜。

    十二月初四日,返回晉陽。

     興和元年(539)春正月初七日,任尚書令孫騰為司徒。

    三月初一,封常山郡王元..的第二個兒子元曜為陳郡王。

     夏五月,齊文襄王來朝。

    二十二日,立高氏為皇後。

    二十三日,大赦天下。

    這個月,高麗國派使者來朝貢。

    六月初三日,任命尚書左仆射司馬子如為太行山以東的黜陟大使,不久又任他為東北道大行台,負責挑選招募勇士。

    初八日,前颍州刺史奚思業為薄河以南的大使,負責招募勇士。

    十五日,蕭衍派使者朝貢。

    二十六日,開府儀同三司、汝陽王元暹去世。

     秋七月二十六日,下诏任齊獻武王為相國、錄尚書事、大行台,齊獻武王堅決辭讓相國一職。

    八月十七日,兼散騎常侍王元景,兼通直散騎常侍魏收出使蕭衍處。

    九月十四日,征發京郊民夫十萬人修築邺城,四十日才完工。

    二十一日,對京城一帶死罪以下的囚犯實行不同的赦免。

     冬十一月十三日,因新的宮殿修成而大赦天下,改換年号。

    八十歲以上老人賞給绫帽及手杖,七十歲以上者賜給布帛,有疾殘之人賜給糧布,參與築城的民工免一年徭役。

     興和二年(540)春正月二十三日,任太保尉景為太傅,任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厍狄幹為太保。

    二十八日,遷入新宮殿,實行大赦,内外百官普遍晉升一級官階,營構新宮的主要負責者特别再優升一級官階。

    三月初七日,蕭衍派使來朝貢。

     夏五月初二日,西魏行台宮延和、陝州刺史宮元慶率所屬之部族歸順,安置在黃河之北,對新歸順之人給予不同的糧物。

    初五日,派兼散騎常侍李象出使蕭衍處。

    閏五月十三日,封皇兄景植為宜陽王,弟弟元威為清河王,弟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