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祖太武帝紀
關燈
小
中
大
在..郂津造浮橋。
蓋吳派其部落帥白廣平西掠新平,安定地區各少數民族酋長都聚衆響應,殺害..城守将。
蓋吳于是進軍李閏堡,分兵襲擾臨晉巴東一帶。
将軍章直與他交戰,大敗叛軍,在黃河中淹死的就達三萬多人。
蓋吳又派兵西犯至長安,将軍叔孫拔與敵人在渭水北面交戰,大敗敵人,斬首三萬多人。
初五,遼東王窦漏頭逝世。
河東蜀人薛永宗聚衆盜搶官馬數千匹,驅趕三千人到汾河彎曲處,西通蓋吳,接受他的封号。
秦州刺史、金城公周鹿觀率部讨伐他們,無功而歸。
十五日,世祖下诏命殿中尚書、撫風公元處真,尚書、平陽公慕容嵩率二萬騎兵讨伐薛永宗;下诏命殿中尚書乙拔率領五名将領三萬騎兵讨伐蓋吳,西平公寇提率領三員将領一萬騎兵讨伐蓋吳黨羽白廣平。
蓋吳自稱天台王,設置百官。
十六日,世祖回到宮中。
選拔六州勇猛的兵士二萬人,命永昌王拓跋仁、高涼王拓跋那分别統領,分為二路,各一萬人,南攻淮泗以北,遷徙青、徐二州百姓充實黃河以北。
二十七日,世祖回到宮中。
太平真君七年(446)春季正月十四日,世祖率部來到東雍州。
十六日,包圍了薛永宗的營壘。
永宗出營迎戰,大敗,六軍乘勢攻擊,薛永宗的部下潰散而去。
其士卒百姓不分男女老幼紛紛跳入汾水淹死。
十七日,世祖向南來到汾水南岸。
二十六日,世祖來到戲水。
蓋吳逃往北地。
二月初二,世祖來到長安城,撫慰百姓。
初三,來到昆明池。
十二日,來到周至,誅殺叛民耿青、孫溫二營中與蓋吳通連的人。
軍隊停在陳倉,誅殺散關氐人中殺害朝廷将領的人。
又到了雍城,在岐山南面打獵。
北道各軍乙拔等在杏城大敗蓋吳,蓋吳棄馬逃走。
永昌王拓跋仁率軍到高平,擒獲劉義隆的将領王章,攻擊金鄉、方興,把兩地百姓五千多家遷到黃河以北。
高涼王拓跋那率部到濟南東面的平陵,把當地百姓六千多家遷到黃河以北。
三月,世祖下诏命令把各地和尚活埋,摧毀所有佛像,把長安之中的能工巧匠二千多家遷到京城。
世祖旋即回駕,抵達洛水,分派軍隊誅殺李閏等叛亂的羌人。
這個月,金城邊礒、天水人梁會造反,占據上絡東城,秦州刺史封敕文征讨他們,斬了邊礒,叛軍又推舉梁會為頭領。
夏季四月初一,世祖到達長安。
初五,邺城摧毀五層佛塔,在泥像中得到二枚玉玺,其銘刻的文字都為“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其中有一枚側面刻有“魏所受漢傳國玺”字樣。
五月十一日,安豐公闾根率領騎兵到上圭阝,與封敕文合兵讨伐梁會,梁會逃往漢中。
蓋吳率部衆又聚集在杏城,自稱為秦地王,署民為官,聲勢又壯大起來。
于是,世祖派永昌王拓跋仁、高涼王拓跋那督領北道諸軍讨伐他。
六月初二,世祖下诏征發定、冀、相三州士兵二萬人屯紮長安南山各山谷中,以防止叛軍逃走。
初四,下诏征發司、幽、定、冀四州百姓十萬人修築京畿外圍的要塞,起自上谷,西到黃河,範圍有一千多裡。
秋季八月,蓋吳被部下殺死,頭顱被送到京城。
永昌王拓跋仁蕩平其殘餘勢力。
高涼王拓跋那打敗蓋吳黨徒白廣平;在安定生擒屠各路那羅,把他送到京城斬首。
恢複略陽公羯兒王的爵位。
太平真君八年(447)春季正月,吐京胡人據險為盜。
世祖下诏命征東将軍武昌王拓跋提、征南将軍淮南王拓跋他讨伐他們,未能獲勝。
山胡曹仆渾等渡到黃河以西,據山自保,招引北方各族胡人。
拓跋提等領軍讨伐曹仆渾。
二月初一,高涼王拓跋那等從安定出發讨伐平定了朔方胡人的叛亂,與拓跋提等合兵一處,共同攻打曹仆渾,斬了他,他的部下赴險摔死的數以萬計。
初五,世祖巡視中山,賞賜随駕的文武官員。
高陽易縣百姓不聽官府命令,世祖派人讨伐平定了他們,把其殘餘勢力遷移到北地。
三月,河西王沮渠牧健謀反,被殺。
把定州丁零人三千家遷到京城。
夏季五月,世祖回到宮中。
六月,西征諸将扶風公元處真等八名将領因為盜竊軍需物資,所經之地搶掠百姓,贓款各以千萬計,都被誅殺。
八月,衛大将軍、樂安王拓跋範逝世。
冬季十月,侍中、中書監、宜都王穆壽逝世。
十二月,鄯善、遮逸國都派王子到朝廷進貢。
晉王拓跋伏羅逝世。
太平真君九年(448)春季正月,劉義隆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氐人楊文德接受了劉義隆的官爵名号,據守葭蘆城,招降引誘武都、陰平五部氐民。
世祖下诏命仇池鎮将皮豹子讨伐他們,楊文德放棄城池向南逃去,皮豹子擒獲了他的妻子兒女及其屬僚。
劉義隆的白水太守郎啟玄率軍救助楊文德,皮豹子迎戰,大破敵軍,啟玄、文德逃歸漢中。
宕昌羌人酋長梁瑾慈派使前來請求歸附朝廷,并貢奉土特産。
二月二十五日,世祖巡視定州。
太行山東百姓發生饑荒,官府開倉濟民。
停止修築各要塞的工事。
世祖西至上黨,誅殺潞地叛亂的百姓二千多家,把西河離石百姓五千多家遷往京城。
下诏在壺關東北大王山累起石頭為三封,又斬斷其北鳳凰山的南山腳以斷之。
三月,世祖回到宮中。
夏季五月初四,任命交..公韓拔為假節、征西将軍、領護西戎校尉、鄯善王,鎮守鄯善國,催其百姓交納租賦,承擔勞役,同其他郡縣一樣。
六月二十一日,世祖到達廣德宮。
二十七日,悅般國派使者請求與朝廷的軍隊一起讨伐蠕蠕,世祖答應了。
秋季八月,世祖下诏命全國軍隊進入戰備狀态。
九月十六日,世祖在京城西郊閱兵。
十七日,世祖巡視陰山。
這個月,成周公萬度歸千裡躍進,大破焉耆國,其國王鸠屍卑那投奔龜茲。
冬季十月初三,恒農王奚斤逝世。
初五,因為天下人辦理婚事奢侈浪費,喪葬費用過度,世祖下诏命有關部門立科律加以限制。
二十五日,世祖大赦天下。
十二月,世祖下诏命成周公萬度歸從焉耆出發西讨龜茲。
皇太子在行宮朝拜世祖,于是随駕北伐。
到了受降城,不見蠕蠕人,便在城内積聚糧草,留下守衛部隊後就回來了。
北平王長孫敦因犯事被降爵為公。
太平真君十年(449)春季正月初一,世祖在大漠南面,大宴百官,賞賜不等。
初七,世祖北伐。
二月,蠕蠕酋帥爾綿他拔等率領其部落千餘家前來歸降,蠕蠕吐賀真害怕了,遠逃而去。
事情記錄在《蠕蠕傳》中。
三月,在黃河西面巡視。
二十四日,世祖回到宮中。
夏季五月二十五日,世祖巡視陰山。
秋季七月,浮圖沙國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九月,世祖在戈壁閱兵習武,于是北伐。
事情經過記在《蠕蠕傳》中。
冬季十月初八,皇太子及百官到行宮奉迎世祖。
壬午日,大宴群臣,賞賜給百官戰利品及布帛不等。
十一月,龜茲、疏勒、破洛那、員闊各國各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十二月十七日,世祖車駕回到宮中。
十八日,封平昌公元讠乇真為中山王。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春季正月二十四日,世祖前往洛陽,所經郡縣,世祖都親自慰問年高的人,存撫孤寡百姓。
任命高涼王拓跋那為儀同三司。
二月初三,世祖到梁川大規模打獵演武。
皇子拓跋真逝世。
這個月,世祖大建宮室,皇太子在北宮居住。
世祖出征懸瓠,另外派使者安慰境外百姓,不服從朝廷的都被誅殺掉。
永昌王拓跋仁在汝水東面大破劉義隆的将領劉坦之、程天祚,殺了坦之,擒獲天祚。
夏季四月十三日,世祖回到宮中,賜給随駕的人以及留在京城中的官員郎吏以上的奴婢數量不等。
六月初十,誅殺司徒崔浩。
十二日,世祖北巡陰山。
秋季七月,劉義隆派其輔國将軍蕭斌之率領六萬人馬侵犯濟州,刺史王買得放棄州城逃走,蕭斌之于是進入城中,派甯朔将軍王玄谟西攻滑台。
世祖下诏命枋頭鎮将、平南将軍、南康公杜道俊幫助守衛兖州。
八月初六,世祖到黃河西部打獵習武,二十六日,世祖在京城西郊治兵。
九月初四,世祖率兵南征。
初六,皇太子北伐,屯兵于大漠南面,吳王拓跋餘留守京城。
十三日,世祖下诏赦免定、冀、相三州死罪以下的犯人。
調發各州郡兵五萬人分配給各軍。
冬季十月初六,世祖停駐在枋頭。
下诏命殿中尚書長孫真率領五千人從石濟渡河,以防備王玄谟逃走。
初八,世祖渡黃河,王玄谟大為害怕,棄軍逃走,部下紛紛潰散,被追上斬首的有一萬多人,繳獲的器械堆積如山。
世祖于是又到了東平。
蕭斌之放棄濟州,退守曆城。
世祖于是命令諸将分道并進:征西大将軍永昌王拓跋仁從洛陽向壽春,尚書長孫真赴馬頭,楚王拓跋建率部奔赴鐘離,高涼王拓跋那從青州趨下邳。
世祖自己從中道出發,十一月初五,到了鄒山,劉義隆政權的魯郡太守崔邪利率城中人衆投降。
世祖派使者用豬、牛、羊太牢之禮祭祀孔子。
二十六日,停駐彭城,順便到了盱眙。
安頁盾國獻上獅子一頭。
十二月十二日,世祖到了淮河邊。
下诏割收..葦,放數萬隻筏子渡過淮河。
劉義隆政權的盱眙守将臧質緊閉城門抵抗世祖的軍隊。
将軍胡崇之等率領二萬人支援盱眙。
燕山拓跋譚大敗敵軍,殺了胡崇之等,斬首萬餘人,淮南各郡縣盡皆投降。
這個月,永昌王拓跋仁攻打懸瓠,攻克城池,俘獲劉義隆守将趙淮,送到京城斬首。
拓跋仁又平定項城,及淮河西部,大敗劉義隆将劉康祖,殺了他,并俘虜了将軍胡盛之、王羅漢等,送到行宮。
二十八日,世祖到了長江邊,在瓜步山建行宮。
永昌王拓跋仁自曆陽抵達長江西岸,高涼王拓跋那自山陽抵達廣陵,各軍于同一日抵達長江岸邊,所經過的各郡縣,無不望風歸附,投降的人不可勝數。
二十九日,劉義隆派使者送百牢,貢納地方特産,又請求貢納女兒給皇孫以求和好。
世祖考慮師婚非禮,同意講和卻不許通婚,派散騎侍郎夏侯野回報。
世祖下诏命皇孫寫信問好。
正平元年(451)春季正月初一,世祖在長江邊大宴群臣,給官員們數量不等的賞賜,文武官員受爵的有二百多人。
初二,世祖北旋。
這個月,破洛那、..賓、迷密諸國各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三月二十四日,世祖渡過黃河。
二十九日,停駐魯口。
皇太子在行宮朝見世祖。
三月十五日,世祖回到宮中。
舉行慶功典禮,在祖廟内設下祭祀酒席,告祭列祖列宗。
把歸降的民衆五萬多家分别安置在京郊。
賞賜留京官員數量不等的戰利品和奴仆。
夏季五月十九日,世祖大赦天下。
六月初九,改年号。
車師國王派兒子前來充當人質。
世祖下诏書說:“大凡刑法太嚴太細,犯罪的人就更多,朕深為同情。
有關部門要按照律令條文,務求公允。
如有不便于百姓的,依實際情況加以增減。
”下诏命太子少傅遊雅、中書侍郎胡方回等改定律制。
略陽王羯兒,儀同三司、高涼王拓跋那犯罪被賜死。
十五日,皇太子逝世。
十九日,景穆太子被葬在金陵。
秋季七月初五,世祖巡視陰山。
減少各部曹三分之一的吏員。
九月十二日,世祖回到宮中。
冬季十月初九,世祖巡視陰山。
劉義隆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世祖下诏命殿中将軍郎法..出使劉義隆政權。
十八日,司空、上黨王長孫道生逝世。
十二月二十七日,世祖回到宮中。
封皇孫拓跋..為高陽王。
不久因皇孫是嫡系,不宜身處外藩,于是作罷。
封秦王拓跋翰為東平王,燕王拓跋譚為臨淮王,楚王拓跋建為廣陽王,吳王拓跋餘為南安王。
正平二年(452)春季正月初一,從南面遷移而來的降民五千多家在中山叛亂,州軍讨伐并平定了他們。
冀州刺史、張掖王沮渠萬年與其通謀,被賜死。
三月初五,世祖在永安宮突然逝世,享年四十五歲。
秘不發喪,中常侍宗愛假傳皇後令,殺了東平王拓跋翰,迎接南安王拓跋餘入宮,立他為皇帝,大赦天下,改年号為永平,尊稱皇後赫連氏為皇太後。
三月十三日,尊谥世祖為太武皇帝,葬于雲中金陵,廟号為世祖。
蓋吳派其部落帥白廣平西掠新平,安定地區各少數民族酋長都聚衆響應,殺害..城守将。
蓋吳于是進軍李閏堡,分兵襲擾臨晉巴東一帶。
将軍章直與他交戰,大敗叛軍,在黃河中淹死的就達三萬多人。
蓋吳又派兵西犯至長安,将軍叔孫拔與敵人在渭水北面交戰,大敗敵人,斬首三萬多人。
初五,遼東王窦漏頭逝世。
河東蜀人薛永宗聚衆盜搶官馬數千匹,驅趕三千人到汾河彎曲處,西通蓋吳,接受他的封号。
秦州刺史、金城公周鹿觀率部讨伐他們,無功而歸。
十五日,世祖下诏命殿中尚書、撫風公元處真,尚書、平陽公慕容嵩率二萬騎兵讨伐薛永宗;下诏命殿中尚書乙拔率領五名将領三萬騎兵讨伐蓋吳,西平公寇提率領三員将領一萬騎兵讨伐蓋吳黨羽白廣平。
蓋吳自稱天台王,設置百官。
十六日,世祖回到宮中。
選拔六州勇猛的兵士二萬人,命永昌王拓跋仁、高涼王拓跋那分别統領,分為二路,各一萬人,南攻淮泗以北,遷徙青、徐二州百姓充實黃河以北。
二十七日,世祖回到宮中。
太平真君七年(446)春季正月十四日,世祖率部來到東雍州。
十六日,包圍了薛永宗的營壘。
永宗出營迎戰,大敗,六軍乘勢攻擊,薛永宗的部下潰散而去。
其士卒百姓不分男女老幼紛紛跳入汾水淹死。
十七日,世祖向南來到汾水南岸。
二十六日,世祖來到戲水。
蓋吳逃往北地。
二月初二,世祖來到長安城,撫慰百姓。
初三,來到昆明池。
十二日,來到周至,誅殺叛民耿青、孫溫二營中與蓋吳通連的人。
軍隊停在陳倉,誅殺散關氐人中殺害朝廷将領的人。
又到了雍城,在岐山南面打獵。
北道各軍乙拔等在杏城大敗蓋吳,蓋吳棄馬逃走。
永昌王拓跋仁率軍到高平,擒獲劉義隆的将領王章,攻擊金鄉、方興,把兩地百姓五千多家遷到黃河以北。
高涼王拓跋那率部到濟南東面的平陵,把當地百姓六千多家遷到黃河以北。
三月,世祖下诏命令把各地和尚活埋,摧毀所有佛像,把長安之中的能工巧匠二千多家遷到京城。
世祖旋即回駕,抵達洛水,分派軍隊誅殺李閏等叛亂的羌人。
這個月,金城邊礒、天水人梁會造反,占據上絡東城,秦州刺史封敕文征讨他們,斬了邊礒,叛軍又推舉梁會為頭領。
夏季四月初一,世祖到達長安。
初五,邺城摧毀五層佛塔,在泥像中得到二枚玉玺,其銘刻的文字都為“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其中有一枚側面刻有“魏所受漢傳國玺”字樣。
五月十一日,安豐公闾根率領騎兵到上圭阝,與封敕文合兵讨伐梁會,梁會逃往漢中。
蓋吳率部衆又聚集在杏城,自稱為秦地王,署民為官,聲勢又壯大起來。
于是,世祖派永昌王拓跋仁、高涼王拓跋那督領北道諸軍讨伐他。
六月初二,世祖下诏征發定、冀、相三州士兵二萬人屯紮長安南山各山谷中,以防止叛軍逃走。
初四,下诏征發司、幽、定、冀四州百姓十萬人修築京畿外圍的要塞,起自上谷,西到黃河,範圍有一千多裡。
秋季八月,蓋吳被部下殺死,頭顱被送到京城。
永昌王拓跋仁蕩平其殘餘勢力。
高涼王拓跋那打敗蓋吳黨徒白廣平;在安定生擒屠各路那羅,把他送到京城斬首。
恢複略陽公羯兒王的爵位。
太平真君八年(447)春季正月,吐京胡人據險為盜。
世祖下诏命征東将軍武昌王拓跋提、征南将軍淮南王拓跋他讨伐他們,未能獲勝。
山胡曹仆渾等渡到黃河以西,據山自保,招引北方各族胡人。
拓跋提等領軍讨伐曹仆渾。
二月初一,高涼王拓跋那等從安定出發讨伐平定了朔方胡人的叛亂,與拓跋提等合兵一處,共同攻打曹仆渾,斬了他,他的部下赴險摔死的數以萬計。
初五,世祖巡視中山,賞賜随駕的文武官員。
高陽易縣百姓不聽官府命令,世祖派人讨伐平定了他們,把其殘餘勢力遷移到北地。
三月,河西王沮渠牧健謀反,被殺。
把定州丁零人三千家遷到京城。
夏季五月,世祖回到宮中。
六月,西征諸将扶風公元處真等八名将領因為盜竊軍需物資,所經之地搶掠百姓,贓款各以千萬計,都被誅殺。
八月,衛大将軍、樂安王拓跋範逝世。
冬季十月,侍中、中書監、宜都王穆壽逝世。
十二月,鄯善、遮逸國都派王子到朝廷進貢。
晉王拓跋伏羅逝世。
太平真君九年(448)春季正月,劉義隆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氐人楊文德接受了劉義隆的官爵名号,據守葭蘆城,招降引誘武都、陰平五部氐民。
世祖下诏命仇池鎮将皮豹子讨伐他們,楊文德放棄城池向南逃去,皮豹子擒獲了他的妻子兒女及其屬僚。
劉義隆的白水太守郎啟玄率軍救助楊文德,皮豹子迎戰,大破敵軍,啟玄、文德逃歸漢中。
宕昌羌人酋長梁瑾慈派使前來請求歸附朝廷,并貢奉土特産。
二月二十五日,世祖巡視定州。
太行山東百姓發生饑荒,官府開倉濟民。
停止修築各要塞的工事。
世祖西至上黨,誅殺潞地叛亂的百姓二千多家,把西河離石百姓五千多家遷往京城。
下诏在壺關東北大王山累起石頭為三封,又斬斷其北鳳凰山的南山腳以斷之。
三月,世祖回到宮中。
夏季五月初四,任命交..公韓拔為假節、征西将軍、領護西戎校尉、鄯善王,鎮守鄯善國,催其百姓交納租賦,承擔勞役,同其他郡縣一樣。
六月二十一日,世祖到達廣德宮。
二十七日,悅般國派使者請求與朝廷的軍隊一起讨伐蠕蠕,世祖答應了。
秋季八月,世祖下诏命全國軍隊進入戰備狀态。
九月十六日,世祖在京城西郊閱兵。
十七日,世祖巡視陰山。
這個月,成周公萬度歸千裡躍進,大破焉耆國,其國王鸠屍卑那投奔龜茲。
冬季十月初三,恒農王奚斤逝世。
初五,因為天下人辦理婚事奢侈浪費,喪葬費用過度,世祖下诏命有關部門立科律加以限制。
二十五日,世祖大赦天下。
十二月,世祖下诏命成周公萬度歸從焉耆出發西讨龜茲。
皇太子在行宮朝拜世祖,于是随駕北伐。
到了受降城,不見蠕蠕人,便在城内積聚糧草,留下守衛部隊後就回來了。
北平王長孫敦因犯事被降爵為公。
太平真君十年(449)春季正月初一,世祖在大漠南面,大宴百官,賞賜不等。
初七,世祖北伐。
二月,蠕蠕酋帥爾綿他拔等率領其部落千餘家前來歸降,蠕蠕吐賀真害怕了,遠逃而去。
事情記錄在《蠕蠕傳》中。
三月,在黃河西面巡視。
二十四日,世祖回到宮中。
夏季五月二十五日,世祖巡視陰山。
秋季七月,浮圖沙國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九月,世祖在戈壁閱兵習武,于是北伐。
事情經過記在《蠕蠕傳》中。
冬季十月初八,皇太子及百官到行宮奉迎世祖。
壬午日,大宴群臣,賞賜給百官戰利品及布帛不等。
十一月,龜茲、疏勒、破洛那、員闊各國各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十二月十七日,世祖車駕回到宮中。
十八日,封平昌公元讠乇真為中山王。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春季正月二十四日,世祖前往洛陽,所經郡縣,世祖都親自慰問年高的人,存撫孤寡百姓。
任命高涼王拓跋那為儀同三司。
二月初三,世祖到梁川大規模打獵演武。
皇子拓跋真逝世。
這個月,世祖大建宮室,皇太子在北宮居住。
世祖出征懸瓠,另外派使者安慰境外百姓,不服從朝廷的都被誅殺掉。
永昌王拓跋仁在汝水東面大破劉義隆的将領劉坦之、程天祚,殺了坦之,擒獲天祚。
夏季四月十三日,世祖回到宮中,賜給随駕的人以及留在京城中的官員郎吏以上的奴婢數量不等。
六月初十,誅殺司徒崔浩。
十二日,世祖北巡陰山。
秋季七月,劉義隆派其輔國将軍蕭斌之率領六萬人馬侵犯濟州,刺史王買得放棄州城逃走,蕭斌之于是進入城中,派甯朔将軍王玄谟西攻滑台。
世祖下诏命枋頭鎮将、平南将軍、南康公杜道俊幫助守衛兖州。
八月初六,世祖到黃河西部打獵習武,二十六日,世祖在京城西郊治兵。
九月初四,世祖率兵南征。
初六,皇太子北伐,屯兵于大漠南面,吳王拓跋餘留守京城。
十三日,世祖下诏赦免定、冀、相三州死罪以下的犯人。
調發各州郡兵五萬人分配給各軍。
冬季十月初六,世祖停駐在枋頭。
下诏命殿中尚書長孫真率領五千人從石濟渡河,以防備王玄谟逃走。
初八,世祖渡黃河,王玄谟大為害怕,棄軍逃走,部下紛紛潰散,被追上斬首的有一萬多人,繳獲的器械堆積如山。
世祖于是又到了東平。
蕭斌之放棄濟州,退守曆城。
世祖于是命令諸将分道并進:征西大将軍永昌王拓跋仁從洛陽向壽春,尚書長孫真赴馬頭,楚王拓跋建率部奔赴鐘離,高涼王拓跋那從青州趨下邳。
世祖自己從中道出發,十一月初五,到了鄒山,劉義隆政權的魯郡太守崔邪利率城中人衆投降。
世祖派使者用豬、牛、羊太牢之禮祭祀孔子。
二十六日,停駐彭城,順便到了盱眙。
安頁盾國獻上獅子一頭。
十二月十二日,世祖到了淮河邊。
下诏割收..葦,放數萬隻筏子渡過淮河。
劉義隆政權的盱眙守将臧質緊閉城門抵抗世祖的軍隊。
将軍胡崇之等率領二萬人支援盱眙。
燕山拓跋譚大敗敵軍,殺了胡崇之等,斬首萬餘人,淮南各郡縣盡皆投降。
這個月,永昌王拓跋仁攻打懸瓠,攻克城池,俘獲劉義隆守将趙淮,送到京城斬首。
拓跋仁又平定項城,及淮河西部,大敗劉義隆将劉康祖,殺了他,并俘虜了将軍胡盛之、王羅漢等,送到行宮。
二十八日,世祖到了長江邊,在瓜步山建行宮。
永昌王拓跋仁自曆陽抵達長江西岸,高涼王拓跋那自山陽抵達廣陵,各軍于同一日抵達長江岸邊,所經過的各郡縣,無不望風歸附,投降的人不可勝數。
二十九日,劉義隆派使者送百牢,貢納地方特産,又請求貢納女兒給皇孫以求和好。
世祖考慮師婚非禮,同意講和卻不許通婚,派散騎侍郎夏侯野回報。
世祖下诏命皇孫寫信問好。
正平元年(451)春季正月初一,世祖在長江邊大宴群臣,給官員們數量不等的賞賜,文武官員受爵的有二百多人。
初二,世祖北旋。
這個月,破洛那、..賓、迷密諸國各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三月二十四日,世祖渡過黃河。
二十九日,停駐魯口。
皇太子在行宮朝見世祖。
三月十五日,世祖回到宮中。
舉行慶功典禮,在祖廟内設下祭祀酒席,告祭列祖列宗。
把歸降的民衆五萬多家分别安置在京郊。
賞賜留京官員數量不等的戰利品和奴仆。
夏季五月十九日,世祖大赦天下。
六月初九,改年号。
車師國王派兒子前來充當人質。
世祖下诏書說:“大凡刑法太嚴太細,犯罪的人就更多,朕深為同情。
有關部門要按照律令條文,務求公允。
如有不便于百姓的,依實際情況加以增減。
”下诏命太子少傅遊雅、中書侍郎胡方回等改定律制。
略陽王羯兒,儀同三司、高涼王拓跋那犯罪被賜死。
十五日,皇太子逝世。
十九日,景穆太子被葬在金陵。
秋季七月初五,世祖巡視陰山。
減少各部曹三分之一的吏員。
九月十二日,世祖回到宮中。
冬季十月初九,世祖巡視陰山。
劉義隆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世祖下诏命殿中将軍郎法..出使劉義隆政權。
十八日,司空、上黨王長孫道生逝世。
十二月二十七日,世祖回到宮中。
封皇孫拓跋..為高陽王。
不久因皇孫是嫡系,不宜身處外藩,于是作罷。
封秦王拓跋翰為東平王,燕王拓跋譚為臨淮王,楚王拓跋建為廣陽王,吳王拓跋餘為南安王。
正平二年(452)春季正月初一,從南面遷移而來的降民五千多家在中山叛亂,州軍讨伐并平定了他們。
冀州刺史、張掖王沮渠萬年與其通謀,被賜死。
三月初五,世祖在永安宮突然逝世,享年四十五歲。
秘不發喪,中常侍宗愛假傳皇後令,殺了東平王拓跋翰,迎接南安王拓跋餘入宮,立他為皇帝,大赦天下,改年号為永平,尊稱皇後赫連氏為皇太後。
三月十三日,尊谥世祖為太武皇帝,葬于雲中金陵,廟号為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