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靜帝紀

關燈
司徒。

     這一年,蠕蠕,地豆于、室韋、高麗、吐谷渾國都派使者前來朝貢。

     武定八年(550)春正月十一日,靜孝帝為齊文襄王在東堂發喪。

    十七日,下诏追贈齊文襄王假黃钺、使持節、相國、都督中外諸軍事、齊王玺绂,....車,黃屋、左纛、前後部羽葆、鼓吹、輕車介士,備九錫之禮,谥曰文襄王。

    十八日,下诏封齊王為使持節、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大行台、齊郡王,食邑一萬戶。

    二十四日,地豆于、契丹國派使者來朝貢。

    二月初四日,葬齊文襄王,靜孝帝來到漳涉之濱。

    初十日,任命尚書令高隆之為太保。

    三月十一日,晉封齊郡王爵位為齊王。

     夏四月二十六日,蠕蠕派使者朝貢。

    五月初六日,下诏齊王為相國,統領百官諸政,封給冀州的渤海、長樂、安德、武邑,瀛州的河間、高陽、章武,定州的中山、常山、博陵等十郡,二十萬戶,備九錫之禮。

    封齊國太妃為王太後,王妃為王後。

    初八日,孝靜帝下诏将帝位禅讓于齊國,當日即搬到别的宮殿去了。

     齊天保元年(550)五月十一日,文宣帝封孝靜帝為中山王,食邑一萬戶,上書不稱臣,應答不稱诏,載天子旌旗,行魏朝年号,乘五時副車,封他的各個兒子為縣公,邑各一千戶,奉給三萬匹絹,一千萬錢,二萬石粟米,三百奴婢,一具水碾,百頃良田,一所園林,于中山國立魏宗廟。

    齊天保二年(551)十二月初十日,中山王去世,時年二十八歲。

    齊天保三年(552)二月,追谥為孝靜皇帝,埋葬于漳河的西山崗。

    其後被發掘,陵墓崩坍,死者有六十多人。

     武定八年(550),三月十一日,晉封齊郡王高洋為齊王。

    五月六日,任命齊王高洋為相國,總領百官,食邑二十萬戶,加九錫之禮。

    八日,孝靜帝下诏,将帝位禅讓給齊王高洋。

    當日孝靜帝即遜位于别宮。

     北齊天保元年(550)五月十一日,封孝靜帝為中山王,食邑一萬戶。

    天保二年十二月十日,中山王逝世,時年二十八歲。

     孝靜帝元善見愛好文學,儀容英俊。

    能力挾石獅越牆而過,射箭百發百中。

    嘉慶宴會,常命群臣賦詩,氣度從容、深沉、儒雅,有孝文帝之風。

    齊文襄王高澄主事後,對他甚為顧忌,任命大将軍中兵參軍崔季舒為中書黃門侍郎,命他監視元善見的動靜,事情無論大小都要向崔季舒通報。

    高澄在給崔季舒的信中說:“癡人情況如何?他的氣焰是否有所收斂?”元善見曾在邺城東郊遊獵,追逐獵物馳馬如飛。

    監衛都督烏那羅受工伐跟在後面向元善見大叫:“天子不要縱馬飛奔,大将軍會發怒的。

    ”高澄曾陪同元善見飲酒,高舉酒杯說道:“臣高澄向陛下勸酒。

    ”元善見十分不悅,說:“自古以來沒有不消亡的國家,朕也用不着這麼活着!”高澄大怒道:“朕!朕!狽腳朕!”随命崔季舒毆擊元善見三拳,然後拂袖而去。

    第二天,高澄派崔季舒去安慰元善見,元善見也表示了歉意。

    賜給崔季舒絲絹,崔季舒不敢領受,向高澄禀報,高澄讓他接受一段。

    元善見将一百匹絹捆在一起交給崔季舒,說:“這也是一段!” 元善見不堪忍受高澄的淩辱和心中的憂憤,吟詠謝靈運的詩道:“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

    本自江海人,忠義動君子。

    ”常侍侍講荀濟知道元善見的心意,便與華山王元大器、元瑾密謀,聲稱在宮内建造假山,而在暗中挖掘通往北城的地道。

    挖到千秋門時,門衛聽到地下有響動,就報告了高澄。

    高澄率兵闖入宮内,說:“陛下為什麼要造反!臣父子功在社稷,有什麼對不起陛下的呢!”将要殺掉諸位妃嫔。

    元善見義正辭嚴地反駁道:“是你自己要造反,與我何幹!我自己尚且不貪生怕死,何況妃嫔!”于是高澄跪在床下叩頭,大哭着謝罪。

    随後二人酣飲,直至深夜高澄才出宮。

    過了三日,高澄将元善見軟禁于含章堂,元大器、元瑾等人都被公開烹死。

     等到元善見将要禅位給齊文宣帝高洋時,襄城王元旭與司徒潘相樂、侍中張亮、黃門郎趙彥琛等人請求入宮奏事。

    元善見在昭陽殿召見了他們,元旭說:“五行相代,有始有終。

    齊王高洋聖德英明,萬姓歸仰。

    臣等冒死進奏,願陛下效法堯帝禅位給舜帝的先例。

    ”元善見正色答道:“此事醞釀已久,謹當遜讓。

    ”又說:“如果如此,須作一道诏書。

    ”侍郎崔劭、裴讓之奏道:“诏書已經起草完畢。

    ”随即遞給楊..,呈給元善見,内容有十條。

    謄好诏書,元善見問:“你們将把朕安置到何處?又怎麼個去法?”楊..答道:“在北城另有府第。

    還是備齊禦駕,依照往常的儀仗規模前往。

    ”于是元善見走下禦座,向東廊走去,随口吟誦範晔《後漢書·孝獻帝紀》的《贊》道:“獻生不辰,身播國屯。

    終我四百,永作虞賓。

    ”主管官員奏請起駕,元善見說:“古人對遺棄的簪子、穿破的鞋尚且戀戀不舍,朕想與六宮道别,可以嗎?”高隆之說:“現今天下還是陛下的天下,何況是後宮。

    ”于是元善見便與夫人、妃嫔以下的宮人訣别,莫不唏噓流淚。

    嫔趙國李氏吟詠陳思王曹植的詩句道:“王其愛玉體,俱享黃發期。

    ”皇後以下的六宮嫔妃全都痛哭失聲。

    直長趙德将元善見乘坐過的一輛牛車停候在東上..,元善見上車後,趙德跳上車挾持住他。

    元善見邊用臂肘撞他邊說道:“朕應天順民,禅位給相國,哪裡來的惡奴,敢逼迫人!”但趙德仍不下來。

    車出雲龍門,王公大臣文武百官身着禮服,拜辭孝靜帝元善見,元善見歎道:“今日的場面,不減常道鄉公、漢獻帝當年。

    ”衆人都十分悲痛,高隆之更是凄然淚下。

    于是進入座落于北城下的司馬子如南宅。

    文宣帝高洋出遊時,常請元善見相随。

    孝靜皇後高氏被封為太原公主,常常為元善見品嘗食物以防不測。

    但最終孝靜帝元善見還是中毒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