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卷 況太守斷死孩兒

關燈
,認得是支助抛下的。

    “他說是臭牛肉,如何卻是個死孩?”遂進艙禀況爺:“小人不曉得這小孩子的來曆,卻認得抛那小孩子在江裡這個人,叫做支助。

    ”況爺道:“有了人,就有來曆了。

    ”一南差人密拿支助,一南請儀真知縣到察院中同問這節公事。

     況爺帶了這死孩,坐了察院。

    等得知縣來時,支助也拿到了。

    況爺上坐,知縣坐于左手之傍。

    況爺因這儀真不是自己屬縣,不敢自專,讓本縣推問。

    那知縣見況公是奉過教書的,又且為人古怪,怎敢僭越。

    推遜了多時,況爺隻得開言,叫:“支助,你這石灰腌的小孩子,是那裡來的?”支助正要抵賴,卻被包九在傍指實了,隻得轉口道:“小的見這髒東西在路旁不便,将來抛向江裡,其實不知來曆。

    ”況爺問包九:“你看見他在路傍檢的麼?”包九道:“他抛下江裡,小的方才看見。

    問他什麼東西,他說是臭牛肉。

    ”況爺大怒道:“既假說臭牛肉,必有瞞人之意!”喝教手下選大毛闆,先打二十再問。

    況爺的闆子利害,二十闆抵四十闆還有餘,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

    支助隻是不招。

    況爺喝教夾起來。

     況爺的夾棍也利害,第一遍,支助還熬過;第二遍,就熬不得了,招道:“這死孩是邵寡婦的。

    寡婦與家童得貴有奸,養下這私胎來。

    得貴央小的替他埋藏,被狗子爬了出來。

    故此小的将來抛在江裡。

    ”況爺見他言詞不一。

    又問:“你肯替他埋藏,必然與他家通情。

    ”支助道:“小的并不通情,隻是平日與得貴相熟。

    ”況爺道:“他埋藏隻要朽爛,如何把石灰腌着?”支助支吾不來,隻得磕頭道:“青天爺爺,這石灰其實是小的腌的。

    小的知邵寡婦家殷實,欲留這死孩去需索他幾兩銀子。

    不期邵氏與得貴都死了,小的不遂其願,故此抛在江裡。

    ”況爺道:“那婦人與小厮果然死了麼?”知縣在傍邊起身打一躬,答應道:“死了,是知縣親驗過的。

    ”況爺道:“如何便會死?”知縣道:“那小厮是刀劈死的,婦人是自缢的。

    知縣也曾細詳,他兩個奸情已久,主仆之分久廢。

    必是個厮言語觸犯,那婦人一時不忿,提刀劈去,誤傷其命,情慌自缢,别無他說。

    ”況爺肚裡躊躇:“他兩個既然奸密,就是語言小傷,怎下此毒手!早間死孩兒啼哭,必有緣故!”遂問道:“那邵氏家還有别人麼?”知縣道:“還有個使女,叫做秀姑,官賣去了。

    ”況爺道:“官賣,一定就在本地。

    煩貴縣差人提來一審,便知端的。

    ”知縣忙差快手去了。

     不多時,秀姑拿到,所言與知縣相同。

    況爺躊躇了半晌,走下公座,指着支助,問秀姑道:“你可認得這個人?”秀姑仔細看了一看,說道:“小婦人不識他姓名,曾認得他嘴臉。

    ”況爺道:“是了,他和得貴相熟,必然曾同得貴到你家去。

    你可實說;若半句含糊,便上拶。

    ”秀姑道:“平日間實不曾見他上門,隻是結末來,他突入中堂,調戲主母,被主母趕去。

    随後得貴方來,主母正在房中啼哭。

    得貴進房,不多時兩個就都死了。

    ”況爺喝罵支助:“光棍!你不曾與得貴通情,如何敢突入中堂?這兩條人命,都因你起!”叫手下:“再與我夾起起來!”支助被夾昏了,不由自家做主,從前至尾,如何教導得貴哄誘主母;如何哄他血孩到手,詐他銀子;如何挾制得貴要他引入同奸;如何闖入内室,抱住求奸,被他如何哄脫了,備細說了一遍:“後來死的情由,其實不知。

    ”況爺道:“這是真情了。

    ”放了夾,叫書吏取了口詞明白。

    知縣在傍,自知才力不及,惶恐無地。

    況爺提筆,竟判審單: 審得支助,奸棍也。

    始窺寡婦之色,辄起邪心;既秉弱仆之愚,巧行誘語。

    開門裸卧,盡出其謀;固胎取孩,悉堕其術。

    求奸未能,轉而求利;求利未厭,仍欲求奸。

    在邵氏一念之差,盜鈴尚思掩耳;乃支助幾番之詐,探箧加以逾牆。

    以恨助之心恨貴,恩變為仇;于殺貴之後自殺,死有餘愧。

    主仆既死勿論,秀婢已杖何言。

    惟是惡魁,尚逃法網。

    包九無心而遇,腌孩有故而啼,天若使之,罪難容矣!宜坐緻死之律,兼追所詐之贓。

     況爺念了審單,連支助亦甘心服罪。

    況爺将此事申文上司,無不誇獎大才;萬民傳頌,以為包龍圖複出,不是過也。

    這一家小說,又題做《況太守斷死孩兒》。

    有詩為證: 俏邵娘見欲心亂,蠢得貴福過災生。

     支赤棍奸謀似鬼,況青天折獄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