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李谪仙醉草吓蠻書
關燈
小
中
大
下可。
”天子準奏,即遣使命,資诏前去内翰宅中,宣取李白。
李白告天使道:“臣乃遠方布衣,無才無識,今朝中有許多官僚,都是飽學之儒,何必間及草莽?臣下敢奉诏,恐得罪于朝貴。
”說這句“恐得罪于朝貴”,隐隐刺着楊、高二人,使命回奏。
天子初問賀知章:“李白不肯奉诏,其意雲何?”知章奏道:“臣知李白文章蓋世,學問驚人。
隻為去年試場中,被試官屈批了卷子,羞搶出門,今日教他白衣人朝,有愧于心。
乞陛下賜以恩典,遣一位大臣再往,必然奉诏。
”玄字道:“依卿所奏。
欽賜李白進士及第,着紫袍金帶,紗帽象簡見駕。
就煩卿自在迎取,卿不可辭!” 賀知章領旨回家,請豐白開讀,備述夭子倦倦求賢之意。
李白穿了禦賜袍服,望悶拜謝。
遂騎馬随賀内翰人朝,玄宗于禦座專待李白。
李白至金階拜舞,山呼謝恩,躬身而立。
天子一見李白,如貧得寶,如暗得燈,如饑得食,如旱得雲。
開金口,動玉音,道:“今有番國責書,無人能曉,特宣卿至,為朕分憂。
”白躬身奏道:“臣因學淺,被大師批卷不中,高大尉将臣推搶出門。
今有番書,何不令試官回答,卻乃久滞番官在此?臣是批黜秀才,不能稱試官之怠,怎能稱皇上之意?”天子道:“朕自知卿,卿其勿辭!”遂命侍臣捧番書賜李白觀看。
李白看了一遍,微微冷笑,對禦座前将唐音譯出,宣讀如流。
番書雲: 渤海國大可毒書達唐朝官家。
自你占了高麗,與俺國逼近,邊兵屢屢侵犯吾界,想出自宮家之意。
俺如今不可耐者,差官來講,可将高麗一百七十六城,讓與俺國,俺有好物事相送。
大白山之蕪,南海之昆布,栅城之鼓,扶件之鹿,郭颌之永,率賓之馬,沃州之綿,循淪河之鲫,丸都之李,樂遊之梨,你官家都有分。
若還不肯,俺起兵來厮殺,且看那家勝敗! 衆官聽得讀罷番書,下覺失驚,面面相觑,盡稱“難得”。
天子聽了番書,龍情不悅。
沉吟良久,方問西班文武:“今被番家要興兵搶占高麗,有何策可以應敵?”兩班丈武,如泥塑木雕,無人敢應。
賀知章啟奏道:“自大宗皇帝三征高麗,不知殺了多少生靈,不能取勝,府庫為之虛耗。
天幸蓋蘇文死了,其子男生兄弟争權,為我鄉導。
高宗皇帝遣老将李勵、薛仁貴統百萬雄兵,大小百戰,方才診滅。
今承平日久,無将無兵,倘幹戈複動,難保必勝。
兵連禍結,不知何時而止?願吾皇聖鑒!”天子道:“似此如何回答他?”知章道:“陛丁試問李白,必然善于辭命。
”天子乃召白問之。
李白奏道:“臣啟陛下,此事不勞聖慮,來日宜番使入朝,臣當面回答番書,與他一般字迹,書中言語,羞辱番家,須要番國可毒拱手來降。
”天子問,“可毒何人也?”李白奏道:”渤海風俗,稱其王曰可毒。
猶回屹稱可汗,吐番稱贊普,六诏稱诏,河陵稱悉莫成,各從其俗。
”天子見其應對不窮,聖心大悅,即日拜為翰林學士。
遂設宴于金銮殿,宮商疊奏,琴瑟喧閱,嫔妃進酒,彩女傳杯。
禦音傳示:“李卿,可開懷暢飲,休拘禮法。
”李白盡量而飲,不覺酒濃身軟。
天于令内官扶于殿側安寝。
次日五鼓,天子升殿。
淨鞭三下響,文武頁班齊。
李白宿醒猶未醒,内官催促進朝。
百官朝見已畢,天子召豐白上殿,見其面尚帶酒容,兩眼兀自有朦胧之意。
天子分付内侍,教禦廚中造三分醒酒酞魚羹來。
須臾,内恃将金盤捧到魚羹一碗。
天子見羹氣大熱,禦手取牙答調之良久,賜與李學士。
李白跪而食之,頓覺爽快。
是時百官見夭子恩幸李白,且驚且喜,驚者怪其破格,喜者喜其得人。
惟楊國忠,高力士揪然有不樂之色。
聖旨宣番使入朝,番使山呼見聖已畢。
李白紫衣紗帽,飄飄然有神仙淩雲之态,手捧番書立于左側柱下,朗聲而讀,一字尤差,番使大駭。
李白道:“小邦失禮,聖上洪度如工,置而下較,有诏批答,汝宜靜聽!”番官戰戰兢兢,跪于階下。
天子命設七寶床于禦座之傍,取于聞白五硯,象管免毫筆,獨草尤香墨,五色金花箋,排列停當。
賜李白近禦榻前,坐錦墩草沼。
李白奏道:“臣靴不淨,有污前席,望皇上寬恩,賜臣脫靴結襪而登。
”天子準奏,命一小内侍:“與李學士脫靴。
”李白又奏道:“臣有一言,乞陛下赦臣狂妄,臣方敢奏。
”天子道:“任卿失言,朕亦不罪。
”李白奏道:”臣前入試春鬧,被楊大師批落,高大尉趕逐,今日見二人押班,臣之神氣不旺。
乞玉音分
”天子準奏,即遣使命,資诏前去内翰宅中,宣取李白。
李白告天使道:“臣乃遠方布衣,無才無識,今朝中有許多官僚,都是飽學之儒,何必間及草莽?臣下敢奉诏,恐得罪于朝貴。
”說這句“恐得罪于朝貴”,隐隐刺着楊、高二人,使命回奏。
天子初問賀知章:“李白不肯奉诏,其意雲何?”知章奏道:“臣知李白文章蓋世,學問驚人。
隻為去年試場中,被試官屈批了卷子,羞搶出門,今日教他白衣人朝,有愧于心。
乞陛下賜以恩典,遣一位大臣再往,必然奉诏。
”玄字道:“依卿所奏。
欽賜李白進士及第,着紫袍金帶,紗帽象簡見駕。
就煩卿自在迎取,卿不可辭!” 賀知章領旨回家,請豐白開讀,備述夭子倦倦求賢之意。
李白穿了禦賜袍服,望悶拜謝。
遂騎馬随賀内翰人朝,玄宗于禦座專待李白。
李白至金階拜舞,山呼謝恩,躬身而立。
天子一見李白,如貧得寶,如暗得燈,如饑得食,如旱得雲。
開金口,動玉音,道:“今有番國責書,無人能曉,特宣卿至,為朕分憂。
”白躬身奏道:“臣因學淺,被大師批卷不中,高大尉将臣推搶出門。
今有番書,何不令試官回答,卻乃久滞番官在此?臣是批黜秀才,不能稱試官之怠,怎能稱皇上之意?”天子道:“朕自知卿,卿其勿辭!”遂命侍臣捧番書賜李白觀看。
李白看了一遍,微微冷笑,對禦座前将唐音譯出,宣讀如流。
番書雲: 渤海國大可毒書達唐朝官家。
自你占了高麗,與俺國逼近,邊兵屢屢侵犯吾界,想出自宮家之意。
俺如今不可耐者,差官來講,可将高麗一百七十六城,讓與俺國,俺有好物事相送。
大白山之蕪,南海之昆布,栅城之鼓,扶件之鹿,郭颌之永,率賓之馬,沃州之綿,循淪河之鲫,丸都之李,樂遊之梨,你官家都有分。
若還不肯,俺起兵來厮殺,且看那家勝敗! 衆官聽得讀罷番書,下覺失驚,面面相觑,盡稱“難得”。
天子聽了番書,龍情不悅。
沉吟良久,方問西班文武:“今被番家要興兵搶占高麗,有何策可以應敵?”兩班丈武,如泥塑木雕,無人敢應。
賀知章啟奏道:“自大宗皇帝三征高麗,不知殺了多少生靈,不能取勝,府庫為之虛耗。
天幸蓋蘇文死了,其子男生兄弟争權,為我鄉導。
高宗皇帝遣老将李勵、薛仁貴統百萬雄兵,大小百戰,方才診滅。
今承平日久,無将無兵,倘幹戈複動,難保必勝。
兵連禍結,不知何時而止?願吾皇聖鑒!”天子道:“似此如何回答他?”知章道:“陛丁試問李白,必然善于辭命。
”天子乃召白問之。
李白奏道:“臣啟陛下,此事不勞聖慮,來日宜番使入朝,臣當面回答番書,與他一般字迹,書中言語,羞辱番家,須要番國可毒拱手來降。
”天子問,“可毒何人也?”李白奏道:”渤海風俗,稱其王曰可毒。
猶回屹稱可汗,吐番稱贊普,六诏稱诏,河陵稱悉莫成,各從其俗。
”天子見其應對不窮,聖心大悅,即日拜為翰林學士。
遂設宴于金銮殿,宮商疊奏,琴瑟喧閱,嫔妃進酒,彩女傳杯。
禦音傳示:“李卿,可開懷暢飲,休拘禮法。
”李白盡量而飲,不覺酒濃身軟。
天于令内官扶于殿側安寝。
次日五鼓,天子升殿。
淨鞭三下響,文武頁班齊。
李白宿醒猶未醒,内官催促進朝。
百官朝見已畢,天子召豐白上殿,見其面尚帶酒容,兩眼兀自有朦胧之意。
天子分付内侍,教禦廚中造三分醒酒酞魚羹來。
須臾,内恃将金盤捧到魚羹一碗。
天子見羹氣大熱,禦手取牙答調之良久,賜與李學士。
李白跪而食之,頓覺爽快。
是時百官見夭子恩幸李白,且驚且喜,驚者怪其破格,喜者喜其得人。
惟楊國忠,高力士揪然有不樂之色。
聖旨宣番使入朝,番使山呼見聖已畢。
李白紫衣紗帽,飄飄然有神仙淩雲之态,手捧番書立于左側柱下,朗聲而讀,一字尤差,番使大駭。
李白道:“小邦失禮,聖上洪度如工,置而下較,有诏批答,汝宜靜聽!”番官戰戰兢兢,跪于階下。
天子命設七寶床于禦座之傍,取于聞白五硯,象管免毫筆,獨草尤香墨,五色金花箋,排列停當。
賜李白近禦榻前,坐錦墩草沼。
李白奏道:“臣靴不淨,有污前席,望皇上寬恩,賜臣脫靴結襪而登。
”天子準奏,命一小内侍:“與李學士脫靴。
”李白又奏道:“臣有一言,乞陛下赦臣狂妄,臣方敢奏。
”天子道:“任卿失言,朕亦不罪。
”李白奏道:”臣前入試春鬧,被楊大師批落,高大尉趕逐,今日見二人押班,臣之神氣不旺。
乞玉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