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衛紫衣和秦寶寶交換個眼色:
“拾面具急着尋找的妻子,不想被我們遇上。
” 拾夫人又在紙上寫: “汝等相識妾身之夫?” “然也!” 秦寶寶把經過簡略說一次,又告訴她拾孝男有巨款遺下,拾面具買回舊宅,正等着她回去團聚。
拾夫人又喜又悲,又寫道: “多謝相告,妾身銘感肺腑,隻是冤屈不洗無以見人。
” 秦寶寶這方了解這女子不僅會享樂,還頗有志節,有心相助,雙目懇求地望着他大哥,衛紫衣含笑點頭,道: “拾夫人,殺人嫁禍之事,在江湖上屢見不鮮,不想夫人也受人陷害,在下有意為夫人洗刷冤屈,請你将事情經過,钜細靡遺述說一遍。
” 拾夫人顯然不知從何說起,衛紫衣又道: “在下來問,夫人回答如何?” 拾夫人連忙點頭。
衛紫衣問道: “陳大官人陳屍的那口水井,離夫人住處多遠?” 拾夫人寫道: “妾身照顧陳夫人的小公子,因此居于内宅,那口水井離妾身住的屋子很近,是方便内宅廚房燒水用的。
” 衛紫衣古井不波的又問: “自夫人屋裡搜出的血衣,确是夫人之物?” 拾夫人點個頭,寫道: “妾身就不明白為什麼會沾上血迹。
” 無意義的一笑,衛紫衣道: “這很簡單,欲嫁禍給夫人的人,自有法子取來夫人衣物,沾上血迹再放回去,夫人總不至于寸步不離房間。
” 拾夫人恍然大捂的颔首,露出厭恨有人害她的神情。
衛紫衣又道: “除了沾血的裙子,他們還以什麼證據誣陷夫人?” 拾夫人激動的寫道: “前夜裡落雨,水井周圍二尺外就是泥地泥濘,平日裡妾身走近時均踩鋪上的石子路,昨日發現屍首時,泥地上有着腳印,比對之下,與妾身的相合,再加上搜出的血裙,沒人肯相信妾身是無辜的。
” 衛紫衣沉思一會,又問: “陳大官人有幾名堂弟?” 拾夫人寫道: “妾身不甚清楚,隻知陳耀祖與陳大官人自小一起長大,後來一直居住不分,與大官人一樣對人很和善。
” 衛紫衣沉吟道:”陳家平日裡有那些人常來走動?” 想了一會,拾夫人寫道: “陳家在蘇州頗多朋友,在此的訪客,妾身沒有注意。
” 衛紫衣點點頭,道: “陳大官人去世前,可曾與陳耀祖發生争執?” 拾夫人仿佛捉到一線希望的興奮寫道: “這個月,下人間常流傳陳耀祖郁悶不樂,跟大官人争執應遷往京城,以利求仕途,但大官人不願再臨官場,是以傳說二人不和。
” 衛紫衣自然明白大戶人家的仆役,最愛探測主人的大小事情,探得機密,便在其它下人間賣弄,很受佩服。
又問些細節,衛紫衣擡頭望一眼愈加熾熱的太陽,道: “為了夫人,隻好再耽擱一、二天,找個客棧住下,治療夫人的傷。
” 拾夫人向四人深深萬福,秦寶寶拉住她身子,道: “夫人别客氣,令郎的舊疾乃我醫好,這點傷不礙事。
” 忙閃避躲開寶寶,拾夫人臉泛愠色,秦寶寶鬼靈心思一轉,便明白她為何有此異舉,眨眨眼,笑咪咪道: “大哥,她怕我哩,怎麼辦?” “别淘氣!” 衛紫衣笑罵一聲,向拾夫人道: “這女孩兒相當頑皮,夫人别介意。
” 秦寶寶嘟聲道: “大哥,怎麼盡說人家短處?” 衛紫衣哈哈一笑,讓寶寶和拾夫人共乘一騎,所幸拾夫人已知寶寶是同樣的人兒,沒有異議的照做。
安排妥當,衛紫衣道: “慢些兒騎,但願你能夠勝任。
” 扮個鬼臉,秦寶寶神氣道: “大哥,我現在像不像個濟弱扶傾的女俠?” 衛紫衣一本正經道: “妳每次做好事,都需要有人在一旁相助,不算英雄,我看,就算半吊子俠女了。
” 一番話說得馬泰、戰平吃笑不已。
“半吊子!” 秦寶寶眉梢子一揚,還未反抗前,衛紫衣又道: “做俠女一點也不好,還是當個半吊子,愛做好事便做,也能夠有時頑皮淘氣,不是挺有意思?” 秦寶寶釋然以示風度,三騎五人緩緩而去。
世上真奧妙,似乎冥冥中有主宰。
如果秦寶寶不拔馬兒的毛,令馬吃痛跑進岔路,如果不是無意間望向道旁的雜草,其中缺乏一樣,就不會發現拾面具之妻,迫使衛紫衣伸出援手。
看來,隻要有寶寶陪着,衛紫衣呀,你想清閑也難!xxx山東省出産的水果十分出名,如煙台的蘋果,即墨的葡萄,萊陽的梨,肥城的桃,還有緊鄰河北省界,德縣的西瓜,散布全省各地。
卻說德縣李江村陳大官人的新宅子。
宅邸大,院牆高,朱紅大門朝北開。
走過一段兩邊全是矮林的馬車道,有一個相當寬大的打谷場,就在打谷場的正面走百來步,那高大的門樓就是了。
門樓的兩房大木門,還真像個小城門,兩丈高的圍牆,把個大門連在一起,氣派宏偉,應是八葉衍祥地靈人傑。
本來嘛,這座大宅是李江村最大的宅第。
這時── 一輛衙門的馬車,和一個捕頭打扮的中年漢子騎馬正走向這座宅子,後頭還跟着二名衙門的捕快。
門房連忙跑進禀報: “二爺,二爺,官府裡的人來了!” 江捕頭和二名捕快,以及馬車裡下來二人,一個是師爺打扮,後頭跟着一名小書僮,那師爺和江捕頭打個心照不喧的眼色,一行五人進入大廳。
那小書僮似相當好動,一顆不太小的腦袋,這裡溜溜,那邊看看,晃來蕩去的,更顯示他身子的瘦弱。
師爺打扮的年輕人似乎看不過,低聲叱道: “乖乖站到我身後,不許亂看。
” 俊俏書僮不依道: “看看也不成?這裡跟京城不大一樣,感到很新鮮。
” 師爺嚴厲的看他一眼,小書僮隻好撅起嘴乖乖站着,不再四處亂看。
其實他也實在俊俏得驚人,天底下隻怕再也找不出如此可愛俊美的書僮,讓人忍不住要多看幾眼,這一看,認識的人隻怕要驚呼出聲?這不是寶寶又是誰? 小書僮既是寶寶所扮,那師爺自是衛紫衣無疑了。
江湖人怎麼會和衙門捕快走在一起? 這歸于于他曾幫過雙個有名的捕頭捉拿江洋大盜,而且衛紫衣人面闊,事業龐大,有些大膽強盜便夥同撚虎須,衛紫衣使派人查出其落腳處,賣給官府,這一來,不僅報仇又取回公道,而且得到官府的感激,日後他在地面有些作為不妥當,官府也會睜一隻閉一隻眼含糊過去。
如今這位江捕頭便因得衛紫衣助力,破了一件大案,上頭褒獎下來,升為總捕頭,自是對衛紫衣感激不盡。
拾夫人那件案子十分蹊跷,衛紫衣明白這種民間的案子,最好由府衙出面,不僅能夠名正言順的觀察現場,甚至必要時搜宅也很方便,于是就找上江捕頭,德縣出了這樣的事,衙門自然不能等閑視之,遂答應衛紫衣的要求。
扮成師爺,是要讓兇手沒有警覺心,而寶寶硬要跟着來,扮捕快不像,隻有當個小書僮才不會使人起疑。
很快地,陳耀祖得到消息迎出來,道: “官爺,此來有什麼貴事?” 衛紫衣把他瞧個仔細,不像作惡之人。
汪捕頭道: “聽說你們這裡出了命案?” 陳耀祖眼眶一紅,道: “可不是,晚生的堂兄遭人陷害,全家亂哄哄。
” 江捕頭嚴正道: “為什麼沒去報案?” 陳耀祖一滴淚水自眼眶滴下,道: “那兇惡之徒,晚生決定出賞格将之擒伏,好替堂兄報仇。
” 江捕頭叱道: “大膽!家裡出了命案,居然不報官處理,你們還把官府放在眼裡麼?你們的地保呢?” 陳耀祖道: “官爺,李江村地處偏高,并沒有地保,平日有事,全由幾名長輩化解,相安無事。
” 江捕頭搖頭道: “簡直不象話,一個一百多戶的大村莊,竟然沒有地保,豈不成了化外之民,根本不把官府放在眼裡。
” “不敢。
” 陳耀祖心裡有點不悅,心想堂兄在朝也曾是四品大官,你小小一個縣衙捕頭,有什麼了不起,在此作威作福。
江捕頭嚴肅的一張臉絕無笑容,道: “陳大官人昨夜被殺,你們可看出點滴蛛絲馬迹,懷疑誰是兇手?” 黯然一歎,陳耀祖道: “是一個剛雇不久的奶娘,晚生等人在她房裡搜出一件沾血的布裙,而且泥地上的腳印,與她相符合。
” 江捕頭眉一皺,道: “現在人呢?” 陳耀祖咬牙道: “看清她是兇手,衆人毒打她一頓,本待交給官府治罪,被一個臉蒙手巾的人帶走,晚生等人追之不及。
” 江捕頭一聲冷笑,道: “這就煩請二爺,領在下等人去案發地點查看,順便看看屍體上的刀痕,憑我多年辦案經驗,或能有新的發現也說不定。
” 陳耀祖一連聲道: “是,官爺請随我來。
” 穿過院子的磚地,有兩棵大棗樹,後院被收拾得相當宜人,
” 拾夫人又在紙上寫: “汝等相識妾身之夫?” “然也!” 秦寶寶把經過簡略說一次,又告訴她拾孝男有巨款遺下,拾面具買回舊宅,正等着她回去團聚。
拾夫人又喜又悲,又寫道: “多謝相告,妾身銘感肺腑,隻是冤屈不洗無以見人。
” 秦寶寶這方了解這女子不僅會享樂,還頗有志節,有心相助,雙目懇求地望着他大哥,衛紫衣含笑點頭,道: “拾夫人,殺人嫁禍之事,在江湖上屢見不鮮,不想夫人也受人陷害,在下有意為夫人洗刷冤屈,請你将事情經過,钜細靡遺述說一遍。
” 拾夫人顯然不知從何說起,衛紫衣又道: “在下來問,夫人回答如何?” 拾夫人連忙點頭。
衛紫衣問道: “陳大官人陳屍的那口水井,離夫人住處多遠?” 拾夫人寫道: “妾身照顧陳夫人的小公子,因此居于内宅,那口水井離妾身住的屋子很近,是方便内宅廚房燒水用的。
” 衛紫衣古井不波的又問: “自夫人屋裡搜出的血衣,确是夫人之物?” 拾夫人點個頭,寫道: “妾身就不明白為什麼會沾上血迹。
” 無意義的一笑,衛紫衣道: “這很簡單,欲嫁禍給夫人的人,自有法子取來夫人衣物,沾上血迹再放回去,夫人總不至于寸步不離房間。
” 拾夫人恍然大捂的颔首,露出厭恨有人害她的神情。
衛紫衣又道: “除了沾血的裙子,他們還以什麼證據誣陷夫人?” 拾夫人激動的寫道: “前夜裡落雨,水井周圍二尺外就是泥地泥濘,平日裡妾身走近時均踩鋪上的石子路,昨日發現屍首時,泥地上有着腳印,比對之下,與妾身的相合,再加上搜出的血裙,沒人肯相信妾身是無辜的。
” 衛紫衣沉思一會,又問: “陳大官人有幾名堂弟?” 拾夫人寫道: “妾身不甚清楚,隻知陳耀祖與陳大官人自小一起長大,後來一直居住不分,與大官人一樣對人很和善。
” 衛紫衣沉吟道:”陳家平日裡有那些人常來走動?” 想了一會,拾夫人寫道: “陳家在蘇州頗多朋友,在此的訪客,妾身沒有注意。
” 衛紫衣點點頭,道: “陳大官人去世前,可曾與陳耀祖發生争執?” 拾夫人仿佛捉到一線希望的興奮寫道: “這個月,下人間常流傳陳耀祖郁悶不樂,跟大官人争執應遷往京城,以利求仕途,但大官人不願再臨官場,是以傳說二人不和。
” 衛紫衣自然明白大戶人家的仆役,最愛探測主人的大小事情,探得機密,便在其它下人間賣弄,很受佩服。
又問些細節,衛紫衣擡頭望一眼愈加熾熱的太陽,道: “為了夫人,隻好再耽擱一、二天,找個客棧住下,治療夫人的傷。
” 拾夫人向四人深深萬福,秦寶寶拉住她身子,道: “夫人别客氣,令郎的舊疾乃我醫好,這點傷不礙事。
” 忙閃避躲開寶寶,拾夫人臉泛愠色,秦寶寶鬼靈心思一轉,便明白她為何有此異舉,眨眨眼,笑咪咪道: “大哥,她怕我哩,怎麼辦?” “别淘氣!” 衛紫衣笑罵一聲,向拾夫人道: “這女孩兒相當頑皮,夫人别介意。
” 秦寶寶嘟聲道: “大哥,怎麼盡說人家短處?” 衛紫衣哈哈一笑,讓寶寶和拾夫人共乘一騎,所幸拾夫人已知寶寶是同樣的人兒,沒有異議的照做。
安排妥當,衛紫衣道: “慢些兒騎,但願你能夠勝任。
” 扮個鬼臉,秦寶寶神氣道: “大哥,我現在像不像個濟弱扶傾的女俠?” 衛紫衣一本正經道: “妳每次做好事,都需要有人在一旁相助,不算英雄,我看,就算半吊子俠女了。
” 一番話說得馬泰、戰平吃笑不已。
“半吊子!” 秦寶寶眉梢子一揚,還未反抗前,衛紫衣又道: “做俠女一點也不好,還是當個半吊子,愛做好事便做,也能夠有時頑皮淘氣,不是挺有意思?” 秦寶寶釋然以示風度,三騎五人緩緩而去。
世上真奧妙,似乎冥冥中有主宰。
如果秦寶寶不拔馬兒的毛,令馬吃痛跑進岔路,如果不是無意間望向道旁的雜草,其中缺乏一樣,就不會發現拾面具之妻,迫使衛紫衣伸出援手。
看來,隻要有寶寶陪着,衛紫衣呀,你想清閑也難!xxx山東省出産的水果十分出名,如煙台的蘋果,即墨的葡萄,萊陽的梨,肥城的桃,還有緊鄰河北省界,德縣的西瓜,散布全省各地。
卻說德縣李江村陳大官人的新宅子。
宅邸大,院牆高,朱紅大門朝北開。
走過一段兩邊全是矮林的馬車道,有一個相當寬大的打谷場,就在打谷場的正面走百來步,那高大的門樓就是了。
門樓的兩房大木門,還真像個小城門,兩丈高的圍牆,把個大門連在一起,氣派宏偉,應是八葉衍祥地靈人傑。
本來嘛,這座大宅是李江村最大的宅第。
這時── 一輛衙門的馬車,和一個捕頭打扮的中年漢子騎馬正走向這座宅子,後頭還跟着二名衙門的捕快。
門房連忙跑進禀報: “二爺,二爺,官府裡的人來了!” 江捕頭和二名捕快,以及馬車裡下來二人,一個是師爺打扮,後頭跟着一名小書僮,那師爺和江捕頭打個心照不喧的眼色,一行五人進入大廳。
那小書僮似相當好動,一顆不太小的腦袋,這裡溜溜,那邊看看,晃來蕩去的,更顯示他身子的瘦弱。
師爺打扮的年輕人似乎看不過,低聲叱道: “乖乖站到我身後,不許亂看。
” 俊俏書僮不依道: “看看也不成?這裡跟京城不大一樣,感到很新鮮。
” 師爺嚴厲的看他一眼,小書僮隻好撅起嘴乖乖站着,不再四處亂看。
其實他也實在俊俏得驚人,天底下隻怕再也找不出如此可愛俊美的書僮,讓人忍不住要多看幾眼,這一看,認識的人隻怕要驚呼出聲?這不是寶寶又是誰? 小書僮既是寶寶所扮,那師爺自是衛紫衣無疑了。
江湖人怎麼會和衙門捕快走在一起? 這歸于于他曾幫過雙個有名的捕頭捉拿江洋大盜,而且衛紫衣人面闊,事業龐大,有些大膽強盜便夥同撚虎須,衛紫衣使派人查出其落腳處,賣給官府,這一來,不僅報仇又取回公道,而且得到官府的感激,日後他在地面有些作為不妥當,官府也會睜一隻閉一隻眼含糊過去。
如今這位江捕頭便因得衛紫衣助力,破了一件大案,上頭褒獎下來,升為總捕頭,自是對衛紫衣感激不盡。
拾夫人那件案子十分蹊跷,衛紫衣明白這種民間的案子,最好由府衙出面,不僅能夠名正言順的觀察現場,甚至必要時搜宅也很方便,于是就找上江捕頭,德縣出了這樣的事,衙門自然不能等閑視之,遂答應衛紫衣的要求。
扮成師爺,是要讓兇手沒有警覺心,而寶寶硬要跟着來,扮捕快不像,隻有當個小書僮才不會使人起疑。
很快地,陳耀祖得到消息迎出來,道: “官爺,此來有什麼貴事?” 衛紫衣把他瞧個仔細,不像作惡之人。
汪捕頭道: “聽說你們這裡出了命案?” 陳耀祖眼眶一紅,道: “可不是,晚生的堂兄遭人陷害,全家亂哄哄。
” 江捕頭嚴正道: “為什麼沒去報案?” 陳耀祖一滴淚水自眼眶滴下,道: “那兇惡之徒,晚生決定出賞格将之擒伏,好替堂兄報仇。
” 江捕頭叱道: “大膽!家裡出了命案,居然不報官處理,你們還把官府放在眼裡麼?你們的地保呢?” 陳耀祖道: “官爺,李江村地處偏高,并沒有地保,平日有事,全由幾名長輩化解,相安無事。
” 江捕頭搖頭道: “簡直不象話,一個一百多戶的大村莊,竟然沒有地保,豈不成了化外之民,根本不把官府放在眼裡。
” “不敢。
” 陳耀祖心裡有點不悅,心想堂兄在朝也曾是四品大官,你小小一個縣衙捕頭,有什麼了不起,在此作威作福。
江捕頭嚴肅的一張臉絕無笑容,道: “陳大官人昨夜被殺,你們可看出點滴蛛絲馬迹,懷疑誰是兇手?” 黯然一歎,陳耀祖道: “是一個剛雇不久的奶娘,晚生等人在她房裡搜出一件沾血的布裙,而且泥地上的腳印,與她相符合。
” 江捕頭眉一皺,道: “現在人呢?” 陳耀祖咬牙道: “看清她是兇手,衆人毒打她一頓,本待交給官府治罪,被一個臉蒙手巾的人帶走,晚生等人追之不及。
” 江捕頭一聲冷笑,道: “這就煩請二爺,領在下等人去案發地點查看,順便看看屍體上的刀痕,憑我多年辦案經驗,或能有新的發現也說不定。
” 陳耀祖一連聲道: “是,官爺請随我來。
” 穿過院子的磚地,有兩棵大棗樹,後院被收拾得相當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