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 第四卷 閑雲年庵阮三冤債

關燈
趣少,人逢失意歎聲多。

     忽一日,阮員外同大官人商販回家,與院君相見,合家歡喜。

    員外動問一兒病症,阮二隻得将前後事情,細細訴說了一遍。

    老員外聽得說一郎死了,放聲大哭了一場,要寫起詞狀,與陳太尉女兒索命:“你家賤人來惹我的兒子!”阮大、阮二再四勸道:“爹爹,這個事想論來,都是兄弟作出來的事,以緻送了性命。

    今日爹爹與陳家讨命,一則勢力不敵,二則非幹太尉之事。

    ”勉勸老員外選個日子,就庵内修建佛事,送出郊外安盾了。

     卻說陳小姐自從閑雲庵歸後,過了月餘,常常惡心氣悶,心内思酸,一連一個月經脈不舉。

    醫者用行經順氣之藥,加何得應?夫人暗地問道:“孩兒,你莫是與那個成這等事麼?可對我實說。

    ”小姐曉得事露了,沒奈何,隻得與夫人實說。

    夫人聽得呆了,道:“你爹爹隻要尋個有名目的才郎,靠你養老送終;今日弄出這醜事,如何是好?隻怕你爹爹得知這事,怎生奈何?”小姐道:“母親,事己如此,孩兒隻是一死,别無計較。

    ”夫人心内又惱又悶,看看天晚,陳太尉回衙,見夫人面帶憂容,問道:“夫人,今日何故不樂?”夫人回道:“我有一件事惱心。

    ”太尉便問:“有甚麼事惱心?”夫人見問不過,隻得将情一一訴出。

    太尉不聽說萬事懼休,聽得說了,怒從心上起,道:“你做母的不能看管孩兒,要你做甚?”急得夫人閣淚汪汪,不敢回對。

    太尉左思右想,一夜無寐。

     天曉出外理事,回衙與夫人計議:“我今日用得買實做了:如官府去,我女孩兒又出醜,我府門又不好看;隻得與女孩兒商量作何理會。

    ”女兒撲簌簌吊下淚來,低頭不語。

    半晌司,扯母親于背靜處,說道:“當初原是兒的不是,坑了阮三郎的性命。

    欲要尋個死,又有一個月遺腹在身,若不尋死,又恐人笑。

    ”一頭哭着,一頭說:“莫若等待十個月滿足,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絕了阮三後代,也是當日相愛情分。

    婦人從一而終,雖是一時苟合,亦是一日夫妻,我斷然再不嫁人,若天可憐見,生得一個男子,守他長大,送還阮家,完了夫妻之情。

    那時尋個自盡,以贖站辱父母之罪。

    ”夫人将此話說與太尉知道,太尉隻歎了一口氣,也無奈何。

    暗暗着人請阮員外來家計議,說道:“當初是我閨門不謹,以緻小女背後做出天大事來,害了你兒子性命,如今也休題了。

    但我女兒已有一個月遺腹,如何出活?如今隻說我女曾許嫁你兒子,後來在閑雲用相遇,為想我女,成病幾死,因而彼此私情。

    庶他日生得一男半女,猶有許嫁情由,還好看相。

    ”阮員外依允,從此就與太尉兩家來往 十月滿足,阮員外一般道禮催生,果然生個孩兒。

    到了一歲,小姐對母親說,欲持領了孩兒,到阮家拜見公婆,就去看看阮三墳墓。

    夫人對太尉說知,懼依允了。

    揀個好日,小姐備禮過門,拜見了阮員外夫婦。

    次日,到阮三墓上哭奠了一回。

    又取出銀兩,請高行真僧廣設水陸道場,追薦亡夫阮三郎。

    其夜夢見阮三到來,說道:“小姐,你曉得風因麼?前世你是個揚州名妓,我是金陵人,到彼訪親,與你相處情厚,許定一年之後再來,必然娶你為妻,及至歸家,懼怕父親,不敢察知,别成姻眷。

    害你終朝懸望,郁郁而死。

    因是風緣末斷,今生乍會之時,兩情牽戀。

    閑雲庵相會,是你來索冤債;我登時身死,償了你前生之命。

    多感你誠心追薦,今己得往好處托生。

    你前世抱志節而亡,今世合享榮華。

    所生孩兒,他日必大貴,煩你好好撫養教訓。

    從今你休懷憶念。

    ”玉蘭小姐夢中一把扯住阮三,正要問他托生何處,被阮三用手一推,驚醒将來,嗟歎不己。

    方知生死恩情,都是前緣風債。

     從此小姐放下情懷,一心看觑孩兒。

    光陰似箭,不覺長成六歲,生得清苛,與阮三一般标緻,又且資性聰明。

    陳太尉愛惜真如掌上之珠,用自己姓,取名陳宗阮,請個先生教他讀書。

    到一十六歲,果然學富五車,書通二酉。

    十九歲上,連科及第,中了頭甲狀元,奉自歸娶。

    陳、阮二家争先迎接回家,賓朋滿堂,輪流做慶貿筵席。

    當初陳家生子時,街坊上曉得些風聲來曆的,兔不得點點搠搠,背後譏消。

    到陳宗阮三舉成名,翻誇獎玉蘭小姐貞節賢慧,教子成名,許多好處。

    世情以成敗論人,大率如此!後來陳宗阮做到吏部尚書留守官,将他母親十九歲上守寡,一生未嫁,教子成名等事,表奏朝廷,啟建賢節牌坊。

    正所謂:貧家百事百難做,富家差得鬼推磨。

    雖然如此,也虧陳小姐後來守志,一床錦被遮蓋了,至今河南府傳作佳話。

    有詩為證,詩曰: 兔演巷中擔病害,閑雲庵裡償冤債。

    周全末路仗貞娘,一床錦被相遮蓋—— 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