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兩個字,仿佛要一次次在兒子頭腦之中加深這麼一種印象——别以為你當初撿了她,她就隻能由你一個人現在愛着她了!她叫你什麼?不是叫你哥嗎?那麼我當然就是她的父親!我也當然有一份愛她的權力!而且我的權力按父親的權力那合情合理地得排在你的權力的前邊!……
确實,喬祺對喬喬的愛,反倒比父親來得含蓄,不像父親那麼個人表現主義。
喬喬上小學一年級下學期時,市裡最大的印刷廠發生火災,無論市裡還是農村,學生們在相當長一段日子裡買不到作業本。
然而喬喬卻擁有着足夠用到小學三年級的各類作業本,是喬祺親自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為她從别一座大城市買回來的。
第二年夏季,雨天特别多,全村的小學生,惟喬喬有一把花雨傘,還是新産品,折疊的。
也惟有她有一雙漂亮的高腰小雨靴,紅色的。
喬喬上學放學,撐着花雨傘,穿着漂亮的小雨靴,專往積水處走。
走得神氣而又顯擺。
引得别的孩子們,無不以羨慕的目光眼巴巴地望着她洋洋自得的樣子。
雨傘和雨靴,是喬祺用他在城裡做音樂家庭教師掙來的錢給喬喬買的。
老師高翔的愛情悲劇以及他的殉情慘死,反而使他死後名聲大噪,漸漸竟被說成了本市最有天才也最具伯樂慧眼的音樂人。
喬祺的名字,也在自己不知不覺之中,随着老師的名字一起具有了神話般的色彩。
高翔生前最得意的弟子,高翔音樂天才惟一的承傳者,青出于藍必勝于藍,種種人雲亦雲的說法,使喬祺在老師死後繼續因老師的名字受益匪淺。
老師的名字,也繼續對他的人生發生着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他每覺得,自己仿佛活在老師的影子裡。
但并不是所謂的陰影,而是令别人談論起來稱羨不已仿佛紅光紫氣的那一種福蔭似的。
全國的藝術單位藝術院校又都開始錄人招生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些個家長們,翹首以待之心又開始死灰複燃。
此一點使掙錢這一件事,對于農民的兒子喬祺并不成其為難事。
每個月他總有一二百元的收入。
多時甚至三百來元。
當年這對一戶農民而言,是極豐的現錢收入。
家裡添置了一台新的收音機,三間土坯老屋被翻修過了,窗台以下是磚砌的了,牆和竈台不再是黃泥抹的而是水泥抹的了。
喬祺自己,也有一輛曾朝思暮想的七成新的自行車了。
他将它維護得看去像九成新似的。
在農村,不愁有現錢花的日子不但是令别人家羨慕的,而且是招别人家暗地裡嫉妒的。
父子倆深谙農民們的心理,陳家的孩子因交不起學費辍學了,隻要他們知道了,趕緊替将學費交上去。
李家的老人病了,沒現錢抓藥,父子倆及時将錢送去了。
有時,喬祺甚至替人家從城市裡将藥帶回來了。
東家兒子結婚了,西家兒媳婦生小孩了,從前的老村長家,必有一份體面的賀禮送去。
包括他的接替者在内的村人們,依然尊敬地稱他村長,依然在前邊冠以他自己并不怎麼受用也與他的年齡并不怎麼相符的“老”字,以表示對他的親和的持續性的承認。
而他心裡清楚,自己所受到的比從前似乎更加真實的尊敬,乃因沾了兒子的光。
喬守義一家三口,在村裡依然很特殊。
從前是靠了喬守義一村之長的權威。
後來是靠了兒子喬祺的助人為樂。
而小喬喬,逐漸成為全村大人們都喜愛的一個小女孩兒。
這是很自然的,她也沾盡了大哥哥喬祺的光。
在農村,助人為樂慷慨大方之人,是口碑最好的一類人。
因為那樣的人總是比人們所希望的數量少。
大人們喜愛小喬喬實屬愛屋及烏。
而他們的小兒女們喜愛她,則由于她也和她的大哥哥喬祺一樣,在小夥伴兒中每以助人為樂慷慨大方普獲好感。
當然,這小女孩兒自身,也有格外招人喜愛之點。
她天生聰明。
那一種聰明是農村孩子中少見的。
體現為一種禀賦,一種基因現象。
她記憶力極強,一篇課文看一遍,放下課本就背下來了。
她有很豐富的想像力,善于講故事。
而一個善于講故事的孩子,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将一大堆孩子吸引在凝聚在自己周圍,乃是一件易事。
“喬喬,再講一個吧!” “喬喬,上次講的那一個故事,你還沒講完呢!” “喬喬,你的故事都是從哪兒來的呀?" 還能從哪兒來的呢?再天生聰明的一個孩子,上帝也不會在其出生之前就将無窮無盡的故事像印書一樣印在她頭腦裡了。
或是喬守義講給她聽的,或是大哥哥喬祺講給她聽的,或是從小人書上看來的。
到她小學二年級時,她的喬祺大哥哥已經為她買了幾十本小人書了。
而那對于一般農村的孩子太是精神上的奢侈了。
她不久便在喬守義和喬祺的點說之下懂得了一個道理——在農村顯擺是招人讨厭的。
于是她将那些小人書全分給了村裡的孩子們。
并且,以後也知道在下雨天去上學時,應該順路接上一個沒有雨具的同學,兩人共撐一把傘了;也不穿着漂亮的小雨靴偏在赤腳的同學面前去蹚水了。
人和犬馬一樣,有時候我們真的不得不承認血統論多多少少是有一點兒道理的。
高翔的父母以及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是那類藝術和人生糅合得難解難分的人。
兩代父母雙方面的藝術基因,在她身上形成着一種原始的未經開發後來也一直未經開發自然而然的禀賦。
它雖未體現于藝術,卻體現在她後來的人性質量和成分之中了。
而她的人性之中,亦具有她的母親,那個安徽農村女孩人性之中特别純情質樸的一面。
以及她母親的母親,一個忠心耿耿地為她父親一家做了二十幾年女傭的農村女人那種以善為本,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任何人的可貴品質。
而喬守義父子之對于她,除了給予她充分的飽滿的父愛和兄愛,還告訴了她諸多做人的一般的道理。
在喬祺這一方面,為的是對得起老師。
在喬守義這一方面,為的是維護“農民”兩個字的名譽。
那是他這一個當了三十來年村長的特殊農民的意識本能。
他的閱世經驗告訴他,總有一天,不定什麼人,會以什麼樣的一種血緣關系來認喬喬。
他希望那時對方們感慨萬千地承認——想不到,一戶農民,将一個當年被抛棄的城市裡的女嬰,變成了一個如此有教養的女人。
而不願情況反過來,對方們抱着喬喬哭,邊哭邊說你怎麼被變成了這樣!罪孽呀,這戶農民将鳳種變成了烏鴉!…… 喬喬成長得無憂無慮。
她活潑、快樂,性格發展極其自由,未受過任何一種壓抑,終日幸福得像坡底村愛狗的人家所養的小狗。
她開心起來依然會笑得格格嘎嘎前仰後合的。
能感染得别人也心花怒放。
但是她若安靜下來,卻又往往如泥捏的一個好看的小人兒。
那時喬守義和喬祺都不太敢輕易走到她身旁去,認為那時要幹擾了她的安靜簡直是一種大錯。
一盤火炕,以前是喬守義因為風濕病腰腿疼睡炕頭,喬喬怕熱睡炕尾,喬祺睡炕中。
火炕夏天也是要燒的。
總之隻要開火做飯,煙走炕洞,就實際上等于也燒炕了。
自從喬喬大到七歲,喬守義不睡炕頭了,要睡炕中間了。
他說總感到心裡有股内火,睡炕頭也覺燥熱了。
自然,那是借口。
從而,睡在炕中間的這一位父親,每晚就将兒子和喬喬的褥位隔開了。
這一天三口人熄燈就寝不一會兒,喬守義發覺喬喬悄沒聲地爬了起來,打算從他身上邁過去。
他知道她要怎樣,以批評的語氣說:“嗯!不許再調皮了。
都熄燈了,就該好好睡覺嘛!”——一邊說,一邊伸出隻手去捉喬喬的手,意欲扯住她,将她拖倒下去,迫使她老老實實地睡。
卻沒捉住她的手。
黑暗中但聽她格格笑着,已然從自己身上邁過去了。
喬守義隻有輕輕歎道:“唉,你呀,你呀,喬喬,都七歲了嘛,得習慣自己睡了嘛!” 喬喬得逞後,複趴下,嘴貼喬守義的耳朵小聲說:“我想起件事兒,要跟哥哥商量商量!” 說完,一條泥鳅似的,哧溜一下鑽入喬祺被窩裡了。
那一天喬祺乏了,一躺下便發出了輕微的鼾聲。
喬喬鑽入他被窩他也未醒,喬喬的小手,就在他身上各處撓他的癢。
喬祺終于癢醒了,往被窩外推她,還說:“去去去,今天晚上不許煩我!你又不是沒有自己的被窩!” 喬喬卻将被邊壓在自己身下,雙手揪着被角,賴在他被窩裡。
喬祺來硬的不行,隻得來軟的,央求地嘟哝:“好喬喬,好小妹,我嫌你身上熱!哥困死了,好妹妹是不煩人的!” 喬喬就轉過身,也将嘴貼着喬祺耳朵,小聲說:“哥,我有事兒聽你的看法,你不是囑咐我遇到什麼難事兒要虛心聽聽你的看法嗎?” 喬祺又嘟哝:“不管什麼事兒,明天早上再聽我的看法也不遲。
” 喬喬也又說:“明天早上我要是着急忙慌地去上學,忘了講給你聽是件什麼事兒呢?” “那你放學後,我主動問你!” “那就晚了,我這一件為難的事兒,一上學就要面對的呀!” “那你就快說,說完之後,滾回自己被窩去!” “那不行,我說完了,還得聽你的看法呢!你說完了你的看法,我才回我的被窩。
” “那你快說,快說!哎呀你,我打你屁股了啊!” 喬喬又撓他癢,聽話聲喬守義感到兒子是真的有點兒生氣了。
當爸的插言道:“喬喬,乖女兒,要懂事兒,啊?跟你哥說完事兒,就快回到自己被窩睡吧!” 其實喬喬
喬喬上小學一年級下學期時,市裡最大的印刷廠發生火災,無論市裡還是農村,學生們在相當長一段日子裡買不到作業本。
然而喬喬卻擁有着足夠用到小學三年級的各類作業本,是喬祺親自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為她從别一座大城市買回來的。
第二年夏季,雨天特别多,全村的小學生,惟喬喬有一把花雨傘,還是新産品,折疊的。
也惟有她有一雙漂亮的高腰小雨靴,紅色的。
喬喬上學放學,撐着花雨傘,穿着漂亮的小雨靴,專往積水處走。
走得神氣而又顯擺。
引得别的孩子們,無不以羨慕的目光眼巴巴地望着她洋洋自得的樣子。
雨傘和雨靴,是喬祺用他在城裡做音樂家庭教師掙來的錢給喬喬買的。
老師高翔的愛情悲劇以及他的殉情慘死,反而使他死後名聲大噪,漸漸竟被說成了本市最有天才也最具伯樂慧眼的音樂人。
喬祺的名字,也在自己不知不覺之中,随着老師的名字一起具有了神話般的色彩。
高翔生前最得意的弟子,高翔音樂天才惟一的承傳者,青出于藍必勝于藍,種種人雲亦雲的說法,使喬祺在老師死後繼續因老師的名字受益匪淺。
老師的名字,也繼續對他的人生發生着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他每覺得,自己仿佛活在老師的影子裡。
但并不是所謂的陰影,而是令别人談論起來稱羨不已仿佛紅光紫氣的那一種福蔭似的。
全國的藝術單位藝術院校又都開始錄人招生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些個家長們,翹首以待之心又開始死灰複燃。
此一點使掙錢這一件事,對于農民的兒子喬祺并不成其為難事。
每個月他總有一二百元的收入。
多時甚至三百來元。
當年這對一戶農民而言,是極豐的現錢收入。
家裡添置了一台新的收音機,三間土坯老屋被翻修過了,窗台以下是磚砌的了,牆和竈台不再是黃泥抹的而是水泥抹的了。
喬祺自己,也有一輛曾朝思暮想的七成新的自行車了。
他将它維護得看去像九成新似的。
在農村,不愁有現錢花的日子不但是令别人家羨慕的,而且是招别人家暗地裡嫉妒的。
父子倆深谙農民們的心理,陳家的孩子因交不起學費辍學了,隻要他們知道了,趕緊替将學費交上去。
李家的老人病了,沒現錢抓藥,父子倆及時将錢送去了。
有時,喬祺甚至替人家從城市裡将藥帶回來了。
東家兒子結婚了,西家兒媳婦生小孩了,從前的老村長家,必有一份體面的賀禮送去。
包括他的接替者在内的村人們,依然尊敬地稱他村長,依然在前邊冠以他自己并不怎麼受用也與他的年齡并不怎麼相符的“老”字,以表示對他的親和的持續性的承認。
而他心裡清楚,自己所受到的比從前似乎更加真實的尊敬,乃因沾了兒子的光。
喬守義一家三口,在村裡依然很特殊。
從前是靠了喬守義一村之長的權威。
後來是靠了兒子喬祺的助人為樂。
而小喬喬,逐漸成為全村大人們都喜愛的一個小女孩兒。
這是很自然的,她也沾盡了大哥哥喬祺的光。
在農村,助人為樂慷慨大方之人,是口碑最好的一類人。
因為那樣的人總是比人們所希望的數量少。
大人們喜愛小喬喬實屬愛屋及烏。
而他們的小兒女們喜愛她,則由于她也和她的大哥哥喬祺一樣,在小夥伴兒中每以助人為樂慷慨大方普獲好感。
當然,這小女孩兒自身,也有格外招人喜愛之點。
她天生聰明。
那一種聰明是農村孩子中少見的。
體現為一種禀賦,一種基因現象。
她記憶力極強,一篇課文看一遍,放下課本就背下來了。
她有很豐富的想像力,善于講故事。
而一個善于講故事的孩子,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将一大堆孩子吸引在凝聚在自己周圍,乃是一件易事。
“喬喬,再講一個吧!” “喬喬,上次講的那一個故事,你還沒講完呢!” “喬喬,你的故事都是從哪兒來的呀?" 還能從哪兒來的呢?再天生聰明的一個孩子,上帝也不會在其出生之前就将無窮無盡的故事像印書一樣印在她頭腦裡了。
或是喬守義講給她聽的,或是大哥哥喬祺講給她聽的,或是從小人書上看來的。
到她小學二年級時,她的喬祺大哥哥已經為她買了幾十本小人書了。
而那對于一般農村的孩子太是精神上的奢侈了。
她不久便在喬守義和喬祺的點說之下懂得了一個道理——在農村顯擺是招人讨厭的。
于是她将那些小人書全分給了村裡的孩子們。
并且,以後也知道在下雨天去上學時,應該順路接上一個沒有雨具的同學,兩人共撐一把傘了;也不穿着漂亮的小雨靴偏在赤腳的同學面前去蹚水了。
人和犬馬一樣,有時候我們真的不得不承認血統論多多少少是有一點兒道理的。
高翔的父母以及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是那類藝術和人生糅合得難解難分的人。
兩代父母雙方面的藝術基因,在她身上形成着一種原始的未經開發後來也一直未經開發自然而然的禀賦。
它雖未體現于藝術,卻體現在她後來的人性質量和成分之中了。
而她的人性之中,亦具有她的母親,那個安徽農村女孩人性之中特别純情質樸的一面。
以及她母親的母親,一個忠心耿耿地為她父親一家做了二十幾年女傭的農村女人那種以善為本,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任何人的可貴品質。
而喬守義父子之對于她,除了給予她充分的飽滿的父愛和兄愛,還告訴了她諸多做人的一般的道理。
在喬祺這一方面,為的是對得起老師。
在喬守義這一方面,為的是維護“農民”兩個字的名譽。
那是他這一個當了三十來年村長的特殊農民的意識本能。
他的閱世經驗告訴他,總有一天,不定什麼人,會以什麼樣的一種血緣關系來認喬喬。
他希望那時對方們感慨萬千地承認——想不到,一戶農民,将一個當年被抛棄的城市裡的女嬰,變成了一個如此有教養的女人。
而不願情況反過來,對方們抱着喬喬哭,邊哭邊說你怎麼被變成了這樣!罪孽呀,這戶農民将鳳種變成了烏鴉!…… 喬喬成長得無憂無慮。
她活潑、快樂,性格發展極其自由,未受過任何一種壓抑,終日幸福得像坡底村愛狗的人家所養的小狗。
她開心起來依然會笑得格格嘎嘎前仰後合的。
能感染得别人也心花怒放。
但是她若安靜下來,卻又往往如泥捏的一個好看的小人兒。
那時喬守義和喬祺都不太敢輕易走到她身旁去,認為那時要幹擾了她的安靜簡直是一種大錯。
一盤火炕,以前是喬守義因為風濕病腰腿疼睡炕頭,喬喬怕熱睡炕尾,喬祺睡炕中。
火炕夏天也是要燒的。
總之隻要開火做飯,煙走炕洞,就實際上等于也燒炕了。
自從喬喬大到七歲,喬守義不睡炕頭了,要睡炕中間了。
他說總感到心裡有股内火,睡炕頭也覺燥熱了。
自然,那是借口。
從而,睡在炕中間的這一位父親,每晚就将兒子和喬喬的褥位隔開了。
這一天三口人熄燈就寝不一會兒,喬守義發覺喬喬悄沒聲地爬了起來,打算從他身上邁過去。
他知道她要怎樣,以批評的語氣說:“嗯!不許再調皮了。
都熄燈了,就該好好睡覺嘛!”——一邊說,一邊伸出隻手去捉喬喬的手,意欲扯住她,将她拖倒下去,迫使她老老實實地睡。
卻沒捉住她的手。
黑暗中但聽她格格笑着,已然從自己身上邁過去了。
喬守義隻有輕輕歎道:“唉,你呀,你呀,喬喬,都七歲了嘛,得習慣自己睡了嘛!” 喬喬得逞後,複趴下,嘴貼喬守義的耳朵小聲說:“我想起件事兒,要跟哥哥商量商量!” 說完,一條泥鳅似的,哧溜一下鑽入喬祺被窩裡了。
那一天喬祺乏了,一躺下便發出了輕微的鼾聲。
喬喬鑽入他被窩他也未醒,喬喬的小手,就在他身上各處撓他的癢。
喬祺終于癢醒了,往被窩外推她,還說:“去去去,今天晚上不許煩我!你又不是沒有自己的被窩!” 喬喬卻将被邊壓在自己身下,雙手揪着被角,賴在他被窩裡。
喬祺來硬的不行,隻得來軟的,央求地嘟哝:“好喬喬,好小妹,我嫌你身上熱!哥困死了,好妹妹是不煩人的!” 喬喬就轉過身,也将嘴貼着喬祺耳朵,小聲說:“哥,我有事兒聽你的看法,你不是囑咐我遇到什麼難事兒要虛心聽聽你的看法嗎?” 喬祺又嘟哝:“不管什麼事兒,明天早上再聽我的看法也不遲。
” 喬喬也又說:“明天早上我要是着急忙慌地去上學,忘了講給你聽是件什麼事兒呢?” “那你放學後,我主動問你!” “那就晚了,我這一件為難的事兒,一上學就要面對的呀!” “那你就快說,說完之後,滾回自己被窩去!” “那不行,我說完了,還得聽你的看法呢!你說完了你的看法,我才回我的被窩。
” “那你快說,快說!哎呀你,我打你屁股了啊!” 喬喬又撓他癢,聽話聲喬守義感到兒子是真的有點兒生氣了。
當爸的插言道:“喬喬,乖女兒,要懂事兒,啊?跟你哥說完事兒,就快回到自己被窩睡吧!” 其實喬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