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替代的愛
關燈
小
中
大
心,決不能刺激他。
如果對他說‘你要好好的’,本人反而會顯得更勉強,導緻把自己逼到絕境。
還有,與死相關的話是大忌。
然而秀代卻…” 昨天在餐廳,她對綜子說因為法事回高知,說完就看着丈夫,用鼓勵的口吻說:“你好久沒有回去了,那邊一定都在等着你,……大家還是都在依靠着你啊。
” 接着在勝浦,荻冢喜一郎得知秀代驚擾綜子來找他,就越發顯得憂心仲忡。
秀代拉着丈夫的手腕,一邊上樓,一邊說:“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該如何是好啊!……” 秀代輕聲抽噎的聲音還留在綜子的耳際。
看到此情此景,真讓人覺得秀代是一位為了丈夫費盡心思、令人感動的好妻子。
兩人緊挨着走路的背影也讓綜子心生憐憫。
但是,警備官員的提問促使綜子回想一遍的時候,她卻開始發現其實秀代的一言一行起到了逆反作用。
“在她的心中會不會有這種想法在作祟:希望丈夫的精神狀态日趨惡化?” 伊東停住腳步,沉默片刻,用沉重的聲音自言自語道: “的确是這樣啊。
” “但是,假設她不一定是位賢妻,荻冢喜一郎在密室中死亡的事實也還是無可否認的。
” “是啊!……” 在海角的盡頭,仁立着坂本龍馬的銅像。
眼下就是桂浜—— 寬暢的海濱沙灘在泡沫的點綴下彎成一個弓形,混饨的濤聲響起。
前面沒有一座島,隻有太平洋的海嘯聲。
兩人沉默無語,伫立在海邊。
天空中流淌着微微發白的月光,而月亮卻不知躲藏在何處。
“什麼時候能來這裡?” 伊東果然這樣問了。
“嗯……還在考慮。
綜子在起浪的時候,垂下眼簾,回答完又說: “你在高知的工作還要繼續下去吧?” “聽說通常要三四年,如果早一點的話,也許再過一年左右就會變動。
接下來,也有可能在和歌山、京都、神戶……橫濱一帶的分局工作……” “我并不是說離不開東京,如果做了新聞記者的夫人,就應該有心理準備,随時随地可能要調職。
但是最近我們編輯部把大任務交給我,所以能不能再……至少,讓我在就職後有點成就感嘛。
” 綜子就職的食品公司的宣傳雜志有傳統的充實的内容,不僅有對公司的宣傳和公司報紙的新聞,也登載了題目固定的特輯和報告文學。
伊東走近綜子,站在她面前,把綜子擁入他那寬厚的胸膛。
“你想繼續工作,這個我很清楚。
如果結了婚再後悔就麻煩了,但是,我還是希望你能早點來。
” “……” “哪怕早一天也好……我總覺得等不到邊啊!……” 他的雙手越來越有力,緊緊地抱着綜子。
他的呼吸從頸部一直到發間。
海嘯聲在綜子的耳邊遠去了。
6 綜子在高知停留到16日,也就是星期天,下午乘飛機回東京。
乘船要花21個小時的行程,如果乘高知到東京的直航飛機兩個小時零五分就到了。
綜子在高知期間,沒有看到荻冢喜一郎事件的發展情況,報紙上也沒有連續的報道,但她還是從伊東那裡聽到了一些詳細的背景。
秀代今年32歲,五年前與比她大16歲的荻冢喜一郎結婚。
秀代是第一次結婚,但荻冢喜一郎的第一位妻子在兩年前就去世了。
他和前奏有一個女兒,已經出嫁。
荻冢喜一郎和秀代之間沒有孩子,也就是說,秀代在荻冢喜一郎死後,可以繼承大筆遺産。
雖說如此,依然難以否認荻冢喜一郎在密室中死亡的事實。
現場的剃須刀上隻有荻冢喜一郎的指紋。
至于在室内發現的兩把鑰匙,也沒有浮現出什麼疑點。
高知保安部也委托東京海上保安部對荻冢喜一郎的憂郁症進行調查取證。
結果是公司内部的職員和荻冢家的老傭人都說半年前他就定期在高元寺自家附近的河本精神科醫院看病,被診斷為憂郁症。
向河本精神科醫院院長核實時,他避開詳細回答,隻承認荻冢喜一郎定期來看病的事實。
根據這些證詞,荻冢喜一郎自殺的事實好像被強化了。
聽說遺體在高知進行火化,然後在東京舉行告别儀式。
在綜子回東京的那個星期天的晨報上,告别儀式的日期被刊登出來了,是9月19日下午2時,在青山殡儀館。
綜子決定去燒香。
她和秀代在事發後也沒有見過面,雖說彼此隻是一面之交,但畢竟綜子在荻冢喜一郎生前與他交談過,她可能是荻冢喜一郎除妻子以外最後見到的人。
19日星期三,太陽時而從雨雲間露出臉來,天氣十分悶熱,和綜子到達高知的那一天很像。
1時30分左右,綜子從辦事處來到青山。
在寬敞的殡儀館裡,四國擺放着不少花圈,别着黑紗的人們忙碌地來來往往。
荻冢喜一郎雖說是自殺,但葬禮很隆重。
綜子經過接待處,走進殡儀館。
裡面會堂的椅子上還人影稀疏,但是門廳裡已是人頭濟濟,大概是荻冢喜一郎公司的職員。
綜子走過放着祭壇的會堂,朝旁邊的走廊深處瞄了一眼,突然停住了腳步。
隻見秀代穿着喪服,面朝這邊站着,正和列席者模樣的一男一女打着招呼。
三人相互鞠了躬,那兩位客人很快就回到了門廳。
秀代雙眼低垂,用白手帕稍稍擦了擦臉,又用手指把兩鬓的短發夾到耳後。
這種美麗,讓綜子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雖說喪服可以使大多數女性看上去漂亮一點,但秀代本來就十分漂亮華麗的臉龐瘦了一圈,輪廓顯得愈加分明。
她低垂着白皙的臉龐,穿着合身的黑色和服,沉浸在憂傷中,但她卻豔麗得令人驚訝。
也許綜子正是對她流露出來的那種不可思議的豔麗而大吃一驚的。
這時,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從綜子身邊經過,走近秀代,兩人站着說話。
男子手裡拿着印刷品一樣的白紙和鋼筆,看上去像在和秀代商量着什麼。
這位年輕男子高個、濃眉,相貌中透出一種智慧,他利落地說着。
綜子終于想起來了,他就是在東京輪船碼頭為荻冢夫婦送行的男子。
那時他也是這樣和荻冢夫婦說話的,他把兩人送到乘船口,秀代好像叫他“棟田先生” 兩人的談話結束後,那男子剛要回去,秀代又把他叫住了。
他回過頭來,秀代把右手輕輕放在他的手臂上,擡頭看着他,不停地說着話,臉上浮現出依靠的神情。
這是綜子從未見到過的表情。
綜子用眼神注視着這個男子的背影,向接待處邊上的一位女士詢問道: “請問那位是誰?” “是秘書室長棟田。
” 女士回答。
一般的燒香結束後,綜子提前離開了殡儀場,匆匆趕往地鐵車站。
她換乘國鐵電車後在高元寺下車,向河本精神科醫院走去。
在派出所打聽後,馬上就明白醫院就在車站前的鬧市區和住宅區的交界處,是一幢開放式的灰色鋼筋混凝土兩層建築。
已經過了5時,候診室裡寂靜無聲。
綜子在接待處出示了公司的名片,說是為了取材料希望能與院長談一下。
接待小姐讓綜子稍等,拿了名片向裡走去。
很幸運,院長好像在醫院。
綜子突然訪問河本精神科,并沒有揣摩到秀代和棟田之間有什麼事,隻是窺視到了一些東西,在某種直覺的刺激下作出的決定。
也許隻憑印象就覺得他們之間存在疑點。
但是綜子心中總覺得秀代另有所愛。
如果秀代真的心有所屬,那不是可以說她為了得到财産強烈地希望丈夫死去嗎? 綜子來這裡的理由還不止這些。
自從今年春天部長自殺以來,綜子公司内部對于憂郁症的關注日趨高漲。
除此之外,據說還有中年職員因憂郁症休假,偷偷地定期去醫院看病。
在年輕力壯的一代中急劇增長的“憂郁”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心的事情。
現在還常有統計數據發表說是四五十歲年齡段的自殺率已超過二十幾歲的人。
所以宣傳雜志編輯部決定在下一期特輯中以此為題發表文章,帶頭的是綜子,她在“太陽花号”上遇到的活生生的事情為編輯部的這項工作提供了原動力。
反正她本來就決定要采訪河本院長。
綜子大約等了15分鐘,剛才的那位小姐把她請到“診察室”旁邊的小房間裡。
這是間挂着油畫的清潔的接待室。
裡面的門開了,一位披着白大褂的男子出現了,年齡五十五六歲,花白的頭發全部向後梳,給人一種寬容感,還有一雙溫柔的眼睛,長到臉頰一半處的鬓發使他的容貌帶上了西洋的氣質。
他對站起身的綜子說: “我是河本。
”便微笑着請她坐到沙發上。
綜子為突如其來的訪問而道歉,又就雜志的情況作了說明,然後開門見山地告訴院長準備把憂郁症的問題作為特輯的題目發表,她自己也很偶然地與荻冢夫婦同乘于“太陽花号”。
然而對此,院長卻表情平靜,沉默不語。
綜子從最近的憂郁症傾向開始提問。
“這種病例确實在增多,在中年人群中尤為明顯也是個事實,畢竟四十幾歲的人壓力大的比較多啊!” 他像在和病人說話一樣,用詳細解釋的口吻回答着。
“隻是最近增加的是原因比較清楚的精神性憂郁症,比如說升進憂郁症、轉移憂郁症……” “升進憂郁症?” “就是為了在公司内的地位有所上升,越來越感到責任重大,常常覺得自己不能達到目标。
轉移憂郁症就是好不容易建了新居,搬了家,卻無法适應新的環境。
家庭主婦是多發人群,孩子長大了,突然覺得隻留下自己,有這種想法的太太患憂郁症的也不少。
這種病例因為知道原因是很好治療的。
可以這麼說,容易治療的憂郁症在增多。
” “是不是有些性格比較容易得憂郁症?” “一般而言,責任感強、一絲不苟、讨厭懶惰空虛、希望過充實生活的勤勞者較多。
也有學者認為大部分日本人和日本社會機構本身就具有憂郁症的病發特點。
” 河本院長揉揉鬓角苦笑着。
“是不是說像已故的荻冢先生這樣的性格容易患憂郁症?” 院長一時緘口不言,看看綜子,說: “與特定患者有關的問題恕不回答。
根據醫師法,禁止洩露患者的秘密。
” 綜子吃了一驚低下了頭。
聽院長這麼說,看來他并不是不知道。
綜子很想詳細地問下去,她為自己無法控制的疏忽而感到羞愧,隻覺得臉頰發燙。
“——那麼,就隻問一般的情況。
通常你們對憂郁症患者進行怎樣的治療?” “首先是問診和診察,如果有必要的馬上住院,不用住院的就定期來醫院看病,繼續進行藥物治療。
” “讓病人服用抑郁藥之類的?……” “這個因患者而定。
有些病人是焦躁和憂郁狀态周期性循環的,有些則隻是憂郁。
對焦躁狀态的病人要給予抑躁藥,如果轉變成憂郁狀态了就要用别的藥,先觀察病人的情況再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幫助他們康複。
” “在這種情況下,要把患者家屬的話作為參考吧。
” “那是當然的。
因為患者中有人并不覺得自己處于異常的精神狀态,而且有工作的患者也不可能每天都來,和醫生接觸的時間畢竟有限,也有人會在家屬面前流露出不願和醫生說的話,所以從我們的角度講,是綜合本人的訴說和對照他的家屬所言再下判斷的。
” “家屬一定跟随照顧嗎?” “那不一定。
有人是單獨來的,也有人是在丈夫或夫人陪同下前來的,也有情況是由家屬詳細記錄下患者每天的情況,我們再對此開出藥方……” “在這種情況下,藥是不是由夫人保管?” 在“太陽花号”的餐廳裡,從包裡取出藥袋遞給丈夫的秀代的形象掠過綜子的腦際。
“這樣的夫婦并不少見。
” 院長平靜地點頭道。
“那焦躁狀态和憂郁狀态時的用藥是不同的吧?” “當然不同——簡單地說,如果大腦中一種叫做塞洛托甯的激素增加時,人就會變得焦躁不安,減少時人就會陷入憂郁狀态。
所以焦躁時,要服用減少這種激素的藥,也就是計量的精神安定劑。
相反憂郁時,則要服用增加這種激素的抑郁藥。
” “那麼,……舉個例子說,如果讓處于憂郁狀态的患者吃了抑制焦躁時的藥,會有什麼結果?” 綜子想輕松地提問,可聲音卻不自覺地變得僵硬了。
“這樣的話,就會越來越消沉。
” 院長笑着回答,接着像猛然明白了綜子的真意似
如果對他說‘你要好好的’,本人反而會顯得更勉強,導緻把自己逼到絕境。
還有,與死相關的話是大忌。
然而秀代卻…” 昨天在餐廳,她對綜子說因為法事回高知,說完就看着丈夫,用鼓勵的口吻說:“你好久沒有回去了,那邊一定都在等着你,……大家還是都在依靠着你啊。
” 接着在勝浦,荻冢喜一郎得知秀代驚擾綜子來找他,就越發顯得憂心仲忡。
秀代拉着丈夫的手腕,一邊上樓,一邊說:“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該如何是好啊!……” 秀代輕聲抽噎的聲音還留在綜子的耳際。
看到此情此景,真讓人覺得秀代是一位為了丈夫費盡心思、令人感動的好妻子。
兩人緊挨着走路的背影也讓綜子心生憐憫。
但是,警備官員的提問促使綜子回想一遍的時候,她卻開始發現其實秀代的一言一行起到了逆反作用。
“在她的心中會不會有這種想法在作祟:希望丈夫的精神狀态日趨惡化?” 伊東停住腳步,沉默片刻,用沉重的聲音自言自語道: “的确是這樣啊。
” “但是,假設她不一定是位賢妻,荻冢喜一郎在密室中死亡的事實也還是無可否認的。
” “是啊!……” 在海角的盡頭,仁立着坂本龍馬的銅像。
眼下就是桂浜—— 寬暢的海濱沙灘在泡沫的點綴下彎成一個弓形,混饨的濤聲響起。
前面沒有一座島,隻有太平洋的海嘯聲。
兩人沉默無語,伫立在海邊。
天空中流淌着微微發白的月光,而月亮卻不知躲藏在何處。
“什麼時候能來這裡?” 伊東果然這樣問了。
“嗯……還在考慮。
綜子在起浪的時候,垂下眼簾,回答完又說: “你在高知的工作還要繼續下去吧?” “聽說通常要三四年,如果早一點的話,也許再過一年左右就會變動。
接下來,也有可能在和歌山、京都、神戶……橫濱一帶的分局工作……” “我并不是說離不開東京,如果做了新聞記者的夫人,就應該有心理準備,随時随地可能要調職。
但是最近我們編輯部把大任務交給我,所以能不能再……至少,讓我在就職後有點成就感嘛。
” 綜子就職的食品公司的宣傳雜志有傳統的充實的内容,不僅有對公司的宣傳和公司報紙的新聞,也登載了題目固定的特輯和報告文學。
伊東走近綜子,站在她面前,把綜子擁入他那寬厚的胸膛。
“你想繼續工作,這個我很清楚。
如果結了婚再後悔就麻煩了,但是,我還是希望你能早點來。
” “……” “哪怕早一天也好……我總覺得等不到邊啊!……” 他的雙手越來越有力,緊緊地抱着綜子。
他的呼吸從頸部一直到發間。
海嘯聲在綜子的耳邊遠去了。
6 綜子在高知停留到16日,也就是星期天,下午乘飛機回東京。
乘船要花21個小時的行程,如果乘高知到東京的直航飛機兩個小時零五分就到了。
綜子在高知期間,沒有看到荻冢喜一郎事件的發展情況,報紙上也沒有連續的報道,但她還是從伊東那裡聽到了一些詳細的背景。
秀代今年32歲,五年前與比她大16歲的荻冢喜一郎結婚。
秀代是第一次結婚,但荻冢喜一郎的第一位妻子在兩年前就去世了。
他和前奏有一個女兒,已經出嫁。
荻冢喜一郎和秀代之間沒有孩子,也就是說,秀代在荻冢喜一郎死後,可以繼承大筆遺産。
雖說如此,依然難以否認荻冢喜一郎在密室中死亡的事實。
現場的剃須刀上隻有荻冢喜一郎的指紋。
至于在室内發現的兩把鑰匙,也沒有浮現出什麼疑點。
高知保安部也委托東京海上保安部對荻冢喜一郎的憂郁症進行調查取證。
結果是公司内部的職員和荻冢家的老傭人都說半年前他就定期在高元寺自家附近的河本精神科醫院看病,被診斷為憂郁症。
向河本精神科醫院院長核實時,他避開詳細回答,隻承認荻冢喜一郎定期來看病的事實。
根據這些證詞,荻冢喜一郎自殺的事實好像被強化了。
聽說遺體在高知進行火化,然後在東京舉行告别儀式。
在綜子回東京的那個星期天的晨報上,告别儀式的日期被刊登出來了,是9月19日下午2時,在青山殡儀館。
綜子決定去燒香。
她和秀代在事發後也沒有見過面,雖說彼此隻是一面之交,但畢竟綜子在荻冢喜一郎生前與他交談過,她可能是荻冢喜一郎除妻子以外最後見到的人。
19日星期三,太陽時而從雨雲間露出臉來,天氣十分悶熱,和綜子到達高知的那一天很像。
1時30分左右,綜子從辦事處來到青山。
在寬敞的殡儀館裡,四國擺放着不少花圈,别着黑紗的人們忙碌地來來往往。
荻冢喜一郎雖說是自殺,但葬禮很隆重。
綜子經過接待處,走進殡儀館。
裡面會堂的椅子上還人影稀疏,但是門廳裡已是人頭濟濟,大概是荻冢喜一郎公司的職員。
綜子走過放着祭壇的會堂,朝旁邊的走廊深處瞄了一眼,突然停住了腳步。
隻見秀代穿着喪服,面朝這邊站着,正和列席者模樣的一男一女打着招呼。
三人相互鞠了躬,那兩位客人很快就回到了門廳。
秀代雙眼低垂,用白手帕稍稍擦了擦臉,又用手指把兩鬓的短發夾到耳後。
這種美麗,讓綜子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雖說喪服可以使大多數女性看上去漂亮一點,但秀代本來就十分漂亮華麗的臉龐瘦了一圈,輪廓顯得愈加分明。
她低垂着白皙的臉龐,穿着合身的黑色和服,沉浸在憂傷中,但她卻豔麗得令人驚訝。
也許綜子正是對她流露出來的那種不可思議的豔麗而大吃一驚的。
這時,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從綜子身邊經過,走近秀代,兩人站着說話。
男子手裡拿着印刷品一樣的白紙和鋼筆,看上去像在和秀代商量着什麼。
這位年輕男子高個、濃眉,相貌中透出一種智慧,他利落地說着。
綜子終于想起來了,他就是在東京輪船碼頭為荻冢夫婦送行的男子。
那時他也是這樣和荻冢夫婦說話的,他把兩人送到乘船口,秀代好像叫他“棟田先生” 兩人的談話結束後,那男子剛要回去,秀代又把他叫住了。
他回過頭來,秀代把右手輕輕放在他的手臂上,擡頭看着他,不停地說着話,臉上浮現出依靠的神情。
這是綜子從未見到過的表情。
綜子用眼神注視着這個男子的背影,向接待處邊上的一位女士詢問道: “請問那位是誰?” “是秘書室長棟田。
” 女士回答。
一般的燒香結束後,綜子提前離開了殡儀場,匆匆趕往地鐵車站。
她換乘國鐵電車後在高元寺下車,向河本精神科醫院走去。
在派出所打聽後,馬上就明白醫院就在車站前的鬧市區和住宅區的交界處,是一幢開放式的灰色鋼筋混凝土兩層建築。
已經過了5時,候診室裡寂靜無聲。
綜子在接待處出示了公司的名片,說是為了取材料希望能與院長談一下。
接待小姐讓綜子稍等,拿了名片向裡走去。
很幸運,院長好像在醫院。
綜子突然訪問河本精神科,并沒有揣摩到秀代和棟田之間有什麼事,隻是窺視到了一些東西,在某種直覺的刺激下作出的決定。
也許隻憑印象就覺得他們之間存在疑點。
但是綜子心中總覺得秀代另有所愛。
如果秀代真的心有所屬,那不是可以說她為了得到财産強烈地希望丈夫死去嗎? 綜子來這裡的理由還不止這些。
自從今年春天部長自殺以來,綜子公司内部對于憂郁症的關注日趨高漲。
除此之外,據說還有中年職員因憂郁症休假,偷偷地定期去醫院看病。
在年輕力壯的一代中急劇增長的“憂郁”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心的事情。
現在還常有統計數據發表說是四五十歲年齡段的自殺率已超過二十幾歲的人。
所以宣傳雜志編輯部決定在下一期特輯中以此為題發表文章,帶頭的是綜子,她在“太陽花号”上遇到的活生生的事情為編輯部的這項工作提供了原動力。
反正她本來就決定要采訪河本院長。
綜子大約等了15分鐘,剛才的那位小姐把她請到“診察室”旁邊的小房間裡。
這是間挂着油畫的清潔的接待室。
裡面的門開了,一位披着白大褂的男子出現了,年齡五十五六歲,花白的頭發全部向後梳,給人一種寬容感,還有一雙溫柔的眼睛,長到臉頰一半處的鬓發使他的容貌帶上了西洋的氣質。
他對站起身的綜子說: “我是河本。
”便微笑着請她坐到沙發上。
綜子為突如其來的訪問而道歉,又就雜志的情況作了說明,然後開門見山地告訴院長準備把憂郁症的問題作為特輯的題目發表,她自己也很偶然地與荻冢夫婦同乘于“太陽花号”。
然而對此,院長卻表情平靜,沉默不語。
綜子從最近的憂郁症傾向開始提問。
“這種病例确實在增多,在中年人群中尤為明顯也是個事實,畢竟四十幾歲的人壓力大的比較多啊!” 他像在和病人說話一樣,用詳細解釋的口吻回答着。
“隻是最近增加的是原因比較清楚的精神性憂郁症,比如說升進憂郁症、轉移憂郁症……” “升進憂郁症?” “就是為了在公司内的地位有所上升,越來越感到責任重大,常常覺得自己不能達到目标。
轉移憂郁症就是好不容易建了新居,搬了家,卻無法适應新的環境。
家庭主婦是多發人群,孩子長大了,突然覺得隻留下自己,有這種想法的太太患憂郁症的也不少。
這種病例因為知道原因是很好治療的。
可以這麼說,容易治療的憂郁症在增多。
” “是不是有些性格比較容易得憂郁症?” “一般而言,責任感強、一絲不苟、讨厭懶惰空虛、希望過充實生活的勤勞者較多。
也有學者認為大部分日本人和日本社會機構本身就具有憂郁症的病發特點。
” 河本院長揉揉鬓角苦笑着。
“是不是說像已故的荻冢先生這樣的性格容易患憂郁症?” 院長一時緘口不言,看看綜子,說: “與特定患者有關的問題恕不回答。
根據醫師法,禁止洩露患者的秘密。
” 綜子吃了一驚低下了頭。
聽院長這麼說,看來他并不是不知道。
綜子很想詳細地問下去,她為自己無法控制的疏忽而感到羞愧,隻覺得臉頰發燙。
“——那麼,就隻問一般的情況。
通常你們對憂郁症患者進行怎樣的治療?” “首先是問診和診察,如果有必要的馬上住院,不用住院的就定期來醫院看病,繼續進行藥物治療。
” “讓病人服用抑郁藥之類的?……” “這個因患者而定。
有些病人是焦躁和憂郁狀态周期性循環的,有些則隻是憂郁。
對焦躁狀态的病人要給予抑躁藥,如果轉變成憂郁狀态了就要用别的藥,先觀察病人的情況再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幫助他們康複。
” “在這種情況下,要把患者家屬的話作為參考吧。
” “那是當然的。
因為患者中有人并不覺得自己處于異常的精神狀态,而且有工作的患者也不可能每天都來,和醫生接觸的時間畢竟有限,也有人會在家屬面前流露出不願和醫生說的話,所以從我們的角度講,是綜合本人的訴說和對照他的家屬所言再下判斷的。
” “家屬一定跟随照顧嗎?” “那不一定。
有人是單獨來的,也有人是在丈夫或夫人陪同下前來的,也有情況是由家屬詳細記錄下患者每天的情況,我們再對此開出藥方……” “在這種情況下,藥是不是由夫人保管?” 在“太陽花号”的餐廳裡,從包裡取出藥袋遞給丈夫的秀代的形象掠過綜子的腦際。
“這樣的夫婦并不少見。
” 院長平靜地點頭道。
“那焦躁狀态和憂郁狀态時的用藥是不同的吧?” “當然不同——簡單地說,如果大腦中一種叫做塞洛托甯的激素增加時,人就會變得焦躁不安,減少時人就會陷入憂郁狀态。
所以焦躁時,要服用減少這種激素的藥,也就是計量的精神安定劑。
相反憂郁時,則要服用增加這種激素的抑郁藥。
” “那麼,……舉個例子說,如果讓處于憂郁狀态的患者吃了抑制焦躁時的藥,會有什麼結果?” 綜子想輕松地提問,可聲音卻不自覺地變得僵硬了。
“這樣的話,就會越來越消沉。
” 院長笑着回答,接着像猛然明白了綜子的真意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