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學士集巻十五

關燈
(明)陶安撰 ○引 送楊廷玉引 于湖昔有賢令,楊姓,長沙人。

    善理政,副慶逺安撫使。

    地當嶺南要害,蠻夷土俗,怒則戰争,遂撫循其民。

    夫以楊侯才徳,僅官小邑遐徼,其子辟帥曹而早世,天之報施,若不得其平也。

    予既歎楊侯之賢,憫其子之不顯,而思識其孫。

    今廷玉之來也,吾安能不恱乎? 甞受業于梅溪李氏。

    李以博學望湖南,故其成立也異,才徳不墜其世守,宛然令器也。

    天之報施,不速于近而悠于逺,将以昌楊侯之父子者昌其孫,曷甞不得其平哉。

    廷玉留于湖,訪前人故迹,道經當塗,泝長江南歸荊湘,予友徐仲善集詩餞别,告予曰:“廷玉歸省母,将蔭席入官,子宜有以榮其行”。

    予惟省親,孝先于愛也,蔭仕,孝移于忠也。

    一舉而二善,存是為引。

     送曹秀才引 溧水之境,據太湖之隅。

    城郭介山阜間,金陵當其北,姑孰限其西,非冠蓋徃來之沖。

    産茲土者,雖讀書抱藝,能亦隠而弗彰。

    茍厭其邑郁,不北之金陵,則西之姑孰焉。

    金陵憲台所莅,溧之求仕進而徃者為多,若問學則從遊于姑孰,前後至者踵相蹑也。

     溧人曹子實儒族也,甞侍其祖官浙東,歸未幾而至姑孰。

    姑孰文獻舊邦,多賢士寓公。

    子實翺翔乎其間,觀感日深,請益日不倦,仁義道徳之言,藹乎其日聞。

    詞章記覽,日每有増。

    暇則日從賓客遊觞詠咲談,文義日益盛,故皆樂與其進焉。

    嗟夫,世俗急仕進,緩于求學,舍己為人,本末失宜,可憫也。

    孔子曰:“學也,祿在其中矣㈠”。

    因其歸,書以遺之,尚克底于成哉。

     旁批:㈠《論語衛靈公篇》 送申振之引 大名申振之由憲司典牍為獄曹于姑孰,人謂振之通才,憲司要途,獄曹細職,舍所宜處,俯從乎細,惡足以盡其才乎。

    是不然,篑九仞之山,必始于下。

    航萬裡之海,必始于近。

    國家恤刑麗禁典者,視以寛厚,廪焉是給,醫焉是療,此獄職所由設也。

    姑孰訟簡,狴犴蕭然。

    振之餘暇必思法何為而可行,刑何為而可惜,善何為而可勸,惡何為而可懲,缧绁何為而非其罪,桎梏何為而非正命與夫革心禁暴之方,資其用于他日者,要亦求之于素也。

    積其歲月,升吏溧水州,由州又升憲司不難。

    則所謂篑山而航海者,實此乎始,孰謂不足以盡其才也哉。

     送谷美之引 甚矣才之難得也。

    所貴乎才者,能适用于時耳。

    今封疆千裡,郡府統治事,若蠭午㈠吏曹,持案牍,研律法,以佐其官,責不重乎? 金陵谷美之生長富族,輕财好施予,慕者多客其門,由是家資無赢餘。

    當道薦為姑孰郡史。

    明于政體,陳說可否,當理弗茍,乃适用之才也。

    予因其事而驗之,蓋不以富累其心者,則亦不累乎貧也。

    美之前時未甞驕侈自盈,及為吏而貧,又豈窘戚不能自安乎哉。

    積而能散,其不貪也審矣。

    求盡是道,在儒者猶不多見,乃于美之見之。

     今調廣信,嚢橐蕭然。

    是行也,不變平日所守,遇事有方,雖處繁劇,亦優為矣。

    于乎,尚慎厥終,久大斯可期也。

     旁批:㈠蠭午,《史記項羽本紀》:“今君起江東,楚蠭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為能複立楚之後也”。

    紛然并起貌。

     送劉生引 莫難耕于硗确,力倍則可以有秋。

    莫難濟于湍激,力恊則可以挽舟。

    君子務學不計材質之敏鈍,力之笃而不畏其難,則可以趨于成也。

    聖門傳道唯參也魯㈠,而有得才辯明颕者弗與,豈其材質不敏哉,學有力不力焉爾。

     東平劉生從予學未久而去,請一言為别。

    嗚呼,材質天所賦也,學力已所緻也。

    梏于其質,視學為難,豈予所望于生者?彼硗确之可耕,湍激之可濟,亦在人力為而已矣。

    狃于安而憚其勞者,怠也。

    甘于退而沮其進者,畫也。

    無是二者,力笃于學,使義理充溢于中,光華宣暢于外,庶幾其有成也。

    予師也,故規之以辭,爾其聽省毋忽哉。

     旁批:㈠參也魯,《論語先進》。

     送李國用引 學校之政必先于教養,教養之具必資于金谷,直學司金谷出納,茍用當其才,分守而公處,學政可期于修矣。

    士夫之論重教養而賤金谷,朝省之制,由直學而升教官,位無崇卑,以盡職為賢爾。

    孔子大聖,委吏猶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