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什錦拼盤 何應欽組閣 花樣翻新 陳辭修”主台“

關燈
話說張治中剛一開口,就碰了蔣介石的一鼻子灰。

    蔣介石用拍台拍凳來歡迎客人:&rdquo我現在已下野,身為平民,不該受到非法幹涉;我下野是可以的,但亡命卻不可能!&ldquo 張治中隻好苦笑道:&rdquo我們這次來,隻是為了政府的和平代表團将有北平之行,特來請示。

    &ldquo 蔣介石漲紅着面孔道:&rdquo我不管什麼和平不和平,&ldquo他顯然針對着李宗仁:&rdquo你們應該知道我的個性,我是從來不受壓迫的。

    比方我原定在今年元旦宣告下野,因為有人散布流言,加以威脅,我就故意留下來以示不屈。

    後來大家都不出聲,我才悄悄地走開了。

    我現在出國并無困難,但不接受任何方面的壓力。

    &ldquo 張、吳二人見風色不對,隻好轉變話題。

    蔣介石卻問;&rdquo敬之組閣,說要邀文白入閣,談過了嗎?&ldquo 張治中道:&rdquo大不可能吧,我弄不來。

    &ldquo蔣介石再問:&rdquo顔惠慶、邵力子、章士钊幾位能入閣嗎?敬之說已經分頭同他們接洽了。

    &ldquo 張治中心頭好笑,心想這位自稱平民的先生,既不通過任何手續直接逮捕了浙江省主席陳儀,又同意何應欽組閣并替他邀角,這種&rdquo平民&ldquo也太滑稽了。

    他答道:&rdquo詳細情形不太清楚,不過邵、章二位曾經說過,他們是曾經去過北平的人,如果在這個時候入閣,極可能引起人家誤會,以為他們所以肯往返奔走,原來是為了積蓄政治本錢,他們說無論如何也不能入閣。

    &ldquo 張治中等在溪口住了三夭,第四天見蔣情緒較好,便找到适當機會委婉說明來意,惟不便說出請蔣出國問題。

    隻是說:&rdquo在南京、上海,廣州等地,大家認為政府職權應該保持完整,方足以集中力量,應付危局,因此大家也希望總裁有所吩咐&hellip&hellip&ldquo 蔣介石聞言不語,冷冷一笑。

     空氣凝凍起來。

    好久好久,蔣介石才恨恨、前後矛盾地說:&rdquo你們要知道,在這五年之中,我已決定不再過問政治,即今生今世不再過問政治。

    我今後隻埋頭整理黨務,以求恢複黨的革命精神,重建黨的革命力量!&ldquo 張治中愕然無語。

     &rdquo我!&ldquo蔣介石重重地說:&rdquo我做參謀長是成功的,但做主管官隻有一半的成功。

    我過去做過總理的參謀長,現在不妨做做李代總統的參謀長。

    李代總統的成功,也就是我的成功,也就是本黨的成功,三民主義的成功。

    &ldquo &rdquo成功成功成功!&ldquo張治中腦袋裡塞滿了苦味的糖果。

    目前分明擺滿了失敗的果實,但蔣介石卻用不着邊際、冠冕堂皇的高調,企圖開出漂亮的花朵。

     那是不可能的。

     但如要蔣介石明确表示同李宗仁之間權限的調整,那也是不可能的。

     &rdquo這個,&ldquo張治中作最後的努力:&rdquo這個局勢現在已經很清楚一一&ldquo蔣介石不等他說完便截斷道:&rdquo我們是不行,但比他們在延安時還好得多!太原守到如今還沒給攻下,長江天塹你說該守多久!&ldquo 張治中無言。

     &rdquo西南呢?&ldquo蔣介石邁前一步:&rdquo海南島呢?&ldquo他再邁前一步:&rdquo有這麼大的地方還沒完,我們憑什麼不同他們幹!&ldquo他的面孔幾乎緊挨着張治中的鼻子:&rdquo何況南京還沒完!&ldquo 張治中連苦笑都不可能了。

     &rdquo記住我的話!&ldquo蔣介石虛火上升,滿臉暗紅:&rdquo娘希匹什麼叫做和談?和談就是拖!拖!拖到哪天是哪天,拖到哪年是哪年,拖到我們的新軍練成,大舉反攻。

    叫他們同我來和談吧!&ldquo 張治中一身大汗,鼓起勇氣、嗫嚅而言道:&rdquo話是這樣說,全國上下的那種和平氣氛總得考慮考慮。

    &ldquo 蔣介石大叫:&rdquo你也不相信我嗎?文白!&ldquo 張治中感到沒什麼可談的了,也就顧左右而言他。

    不料有人對他說道:&rdquo文白兄,中華民國别斷送在老兄手裡才好!&ldquo 張治中一怔,反問,&rdquo這是什麼意思?&ldquo那人道:&rdquo對共匪屈服,就是斷送中華民國。

    &ldquo張治中淡淡一笑,再問,&rdquo如果不向對方屈服,我們也不必贊成和談,老兄以為如何?&ldquo那人道:&rdquo是啊,可是我們不但不反對和談,而且贊成和談,拖它幾個月,這就成了!&ldquo張治中浩歎道:&rdquo老兄以為對方會同意這樣做嗎?&ldquo一一于是張治中溪口之行,也就不了而了。

     那邊廂何應欽卻在密鑼緊鼓,積極組閣,并且随時報告溪口,不敢怠慢。

    十四日那天,陳光甫、錢新之、顔惠慶等到林森中路何家,答複詢問,謝絕入閣。

    何應欽再去找章士钊和江庸,也都謝絕了。

    接見徐堪,探訪孫科、張君劢。

    左舜生、李璜、林可鞏、谷正綱、彭昭賢,一直找不到好辦法,心中着急。

    當夜趕回南京,新聞記者們一擁上前,先賀他組閣,再把逐個問題一一盤問,這使何應欽汗流浃背,不知怎麼答複才好。

     &rdquo請問何院長,今後政府最大的中心問題是什麼?&ldquo &rdquo穩定經濟與争取和平兩件事。

    &ldquo &rdquo請問何院長,共軍能否過江?&ldquo 何應欽答道:&rdquo我想不出。

    &ldquo &rdquo今後的整軍問題怎樣施行?&ldquo 何應欽苦笑道:&rdquo這得等待和平實現之後,因為雙方軍隊都得整編。

    &ldquo &rdquo民、青兩黨答應入閣了嗎?&ldquo &rdquo已同張君劢、左舜生、李璜談過,大緻沒問題。

    &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