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柳暗花明 北平城和平解放 山窮水盡 蔣介石黯然下野
關燈
小
中
大
向大校場機場而去。
那邊廂李宗仁、張治中、顧祝同、孫科、陳立夫、洪蘭友等人到得明故宮機場,還不知道蔣介石已經改變主意。
不料有機降落,下來的乃是程思遠與邱昌渭,二人見李在場,知道是怎回事了,忙把白崇禧等人的信件當面遞交,李宗仁匆匆拆閱道:&ldquo目前危機嚴重,千鈞一發,勢非确定名位,集中權力,不足以厲行改革,挽回軍事頹勢,故李副總統此次主持中樞大政,應适用憲法四十九條上半節之規定,繼任總統職位。
&rdquo 李宗仁大喜,念下去道:&ldquo擴大政府代表基礎,組織舉國一緻的内閣,&rdquo至此忽聞人聲喧嚷,李宗仁暗吃一驚。
左右報告蔣介石臨時易地起飛,李宗仁立刻由吃驚而緊張起來,他為了趕不上送行而着急,又氣又惱,快馬加鞭。
在車中繼續閱讀白崇禧等人來信,隻見上面說道: &ldquo擴大政府代表基礎,組織舉國一緻的内閣,以期耳目一新,迎接新的政治任務。
基此原則,應批準孫科辭職,并另推張治中組閣。
&rdquo &ldquo為促使長江下遊的中央軍與武漢方面的華中部隊緊密聯系,應力挽何應欽留京,予以統率全國陸海空軍的任務。
&hellip&hellip&rdquo &ldquo頭頭是道,頭頭是道。
&rdquo李宗仁對程思遠、邱昌渭二人道:&ldquo健生兄說得很對,隻是事與願違,這裡的情形不如理想,奈何?&rdquo 三人正在車裡傷腦筋,機場近了,卻見&ldquo美齡号&rdquo專機自跑道一鼓氣昂頭升起,氣脹着肚子,掠過上空,一閃而逝:蔣介石己經走了。
李宗仁等人有的氣惱,有的傷感,有的冷笑,有的痛哭,國民黨政府的領袖以事實證明,垮了! &ldquo這一垮永無擡頭之日。
&rdquo陳儀在機上淚承于睫,悲不自勝。
這個強硬反共的老頭兒自&ldquo二二八事變&rdquo下台以後,就同他的日本籍夫人遷居上海虹口,對台灣人民因&ldquo二二八&rdquo慘死無數,内疚之極,卻有口難言。
台灣人民為什麼如此仇恨蔣介石,以緻在内戰中一蹶不振?整天無所事事的陳儀,卻有了多多思索的機會。
個人的功名利祿是完了,中國的前途不該随之結束。
這道理似乎人人皆知,要能夠做到,卻又不很容易。
陳儀自問可以做到了,雖然在感情上不無凄然,但終于能夠勸蔣介石&ldquo提得起,放得下&rdquo了。
蔣介石已經陷入&ldquo提不起、放不下&rdquo的泥淖裡。
他知道就在專機的雙翼下,秦淮河畔,桃葉渡頭,他不可能再有機會追尋六朝金粉。
在孫吳、六朝,南唐、明初之後,他的末代王朝也告結束,成為曆史了。
明故宮、明孝陵、北極閣、雞鳴山、清涼山、雨花台、玄武湖、莫愁湖那些名勝古迹,将永遠還給老百姓手中,而不再遭人玷污了。
當然,蔣介石傷感的還不止此。
他偷偷地向窗外瞅一眼,隻見夕陽如血,一片模糊;李後主的聲音在耳邊哭泣:&ldquo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風閣龍樓連霄漢,瓊枝玉樹作煙蘿,幾曾識幹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播鬓消磨;最是倉惶辭廟日,教坊猶奏别離歌,垂淚對宮娥。
&rdquo 蔣介石哭了。
蔣介石帶着皇帝的夢,凄凄涼涼地在層層白雲中穿進穿出,幻境夢境,合而為一。
擺在面前的問題太多,幾乎每一件事情都極重要,但千頭萬緒,又不知從何下手。
&ldquo引退&rdquo前所不能解決的問題,目前是更難解決了。
感到陳儀和侍衛們都在瞅着他,蔣介石力持鎮靜,不落眼淚。
他想睡覺,可是思潮起伏,恁地也阖不上眼睛。
坐在背後的陳儀目擊這個末代皇帝的情景,不由想起鄭闆橋的《懷金陵》來: &ldquo淮水東頭,問夜月何時了?空照徹,飄零宮殿,凄涼華表。
才子總嫌杯酒誤,英雄隻向棋盤鬧;問幾家輸局幾家哀,都秋草。
流不斷,長江水;拔不倒,鐘山峭。
勝古樹荒塚,淡鴉殘血,碧葉傷心亡國柳,紅牆堕淚南朝廟。
問孝陵松柏幾多存?年年少。
&rdquo &ldquo美齡号&rdquo專機到達杭川,蔣介石對歡迎人員平時不感到什麼,這一次卻特别感到厭惡。
于是一概不理,驅車西湖,想用名勝古迹打發心頭憂愁,但這怎麼行?可是又不能不作滿不在乎狀。
他知道舉世人都
那邊廂李宗仁、張治中、顧祝同、孫科、陳立夫、洪蘭友等人到得明故宮機場,還不知道蔣介石已經改變主意。
不料有機降落,下來的乃是程思遠與邱昌渭,二人見李在場,知道是怎回事了,忙把白崇禧等人的信件當面遞交,李宗仁匆匆拆閱道:&ldquo目前危機嚴重,千鈞一發,勢非确定名位,集中權力,不足以厲行改革,挽回軍事頹勢,故李副總統此次主持中樞大政,應适用憲法四十九條上半節之規定,繼任總統職位。
&rdquo 李宗仁大喜,念下去道:&ldquo擴大政府代表基礎,組織舉國一緻的内閣,&rdquo至此忽聞人聲喧嚷,李宗仁暗吃一驚。
左右報告蔣介石臨時易地起飛,李宗仁立刻由吃驚而緊張起來,他為了趕不上送行而着急,又氣又惱,快馬加鞭。
在車中繼續閱讀白崇禧等人來信,隻見上面說道: &ldquo擴大政府代表基礎,組織舉國一緻的内閣,以期耳目一新,迎接新的政治任務。
基此原則,應批準孫科辭職,并另推張治中組閣。
&rdquo &ldquo為促使長江下遊的中央軍與武漢方面的華中部隊緊密聯系,應力挽何應欽留京,予以統率全國陸海空軍的任務。
&hellip&hellip&rdquo &ldquo頭頭是道,頭頭是道。
&rdquo李宗仁對程思遠、邱昌渭二人道:&ldquo健生兄說得很對,隻是事與願違,這裡的情形不如理想,奈何?&rdquo 三人正在車裡傷腦筋,機場近了,卻見&ldquo美齡号&rdquo專機自跑道一鼓氣昂頭升起,氣脹着肚子,掠過上空,一閃而逝:蔣介石己經走了。
李宗仁等人有的氣惱,有的傷感,有的冷笑,有的痛哭,國民黨政府的領袖以事實證明,垮了! &ldquo這一垮永無擡頭之日。
&rdquo陳儀在機上淚承于睫,悲不自勝。
這個強硬反共的老頭兒自&ldquo二二八事變&rdquo下台以後,就同他的日本籍夫人遷居上海虹口,對台灣人民因&ldquo二二八&rdquo慘死無數,内疚之極,卻有口難言。
台灣人民為什麼如此仇恨蔣介石,以緻在内戰中一蹶不振?整天無所事事的陳儀,卻有了多多思索的機會。
個人的功名利祿是完了,中國的前途不該随之結束。
這道理似乎人人皆知,要能夠做到,卻又不很容易。
陳儀自問可以做到了,雖然在感情上不無凄然,但終于能夠勸蔣介石&ldquo提得起,放得下&rdquo了。
蔣介石已經陷入&ldquo提不起、放不下&rdquo的泥淖裡。
他知道就在專機的雙翼下,秦淮河畔,桃葉渡頭,他不可能再有機會追尋六朝金粉。
在孫吳、六朝,南唐、明初之後,他的末代王朝也告結束,成為曆史了。
明故宮、明孝陵、北極閣、雞鳴山、清涼山、雨花台、玄武湖、莫愁湖那些名勝古迹,将永遠還給老百姓手中,而不再遭人玷污了。
當然,蔣介石傷感的還不止此。
他偷偷地向窗外瞅一眼,隻見夕陽如血,一片模糊;李後主的聲音在耳邊哭泣:&ldquo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風閣龍樓連霄漢,瓊枝玉樹作煙蘿,幾曾識幹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播鬓消磨;最是倉惶辭廟日,教坊猶奏别離歌,垂淚對宮娥。
&rdquo 蔣介石哭了。
蔣介石帶着皇帝的夢,凄凄涼涼地在層層白雲中穿進穿出,幻境夢境,合而為一。
擺在面前的問題太多,幾乎每一件事情都極重要,但千頭萬緒,又不知從何下手。
&ldquo引退&rdquo前所不能解決的問題,目前是更難解決了。
感到陳儀和侍衛們都在瞅着他,蔣介石力持鎮靜,不落眼淚。
他想睡覺,可是思潮起伏,恁地也阖不上眼睛。
坐在背後的陳儀目擊這個末代皇帝的情景,不由想起鄭闆橋的《懷金陵》來: &ldquo淮水東頭,問夜月何時了?空照徹,飄零宮殿,凄涼華表。
才子總嫌杯酒誤,英雄隻向棋盤鬧;問幾家輸局幾家哀,都秋草。
流不斷,長江水;拔不倒,鐘山峭。
勝古樹荒塚,淡鴉殘血,碧葉傷心亡國柳,紅牆堕淚南朝廟。
問孝陵松柏幾多存?年年少。
&rdquo &ldquo美齡号&rdquo專機到達杭川,蔣介石對歡迎人員平時不感到什麼,這一次卻特别感到厭惡。
于是一概不理,驅車西湖,想用名勝古迹打發心頭憂愁,但這怎麼行?可是又不能不作滿不在乎狀。
他知道舉世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