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五回 衆叛親離 蔣王朝氣數已盡 過河拆橋 老“聞人”油已擠幹
關燈
小
中
大
,我是不能負責的了。
外面有傳說,說我不想走開,别有用心。
不想走開倒是真的,理由我講過了,我一動,走的人就不少,對政府不利,何況我身體實在不行。
至于别有用心,那是有人把我估計錯了,共産黨來不來,在我都無所謂,我的身體、我的學生,對共産黨有什麼用呢?&rdquo蔣介石見他弦外有音,不悅道:&ldquo共産黨會殺了你!&rdquo杜月笙一怔,暗自歎氣,匆匆告辭道:&ldquo現在什麼都不管了,我走就是。
&rdquo蔣介石想想不妥,忙說:&ldquo我讓他們送點盤纏來,不枉我們相交一場。
&rdquo于是分手。
寶樹雲輪原定二十九日啟錠,但到三十日中午十二時才開;五月二日下午四時半到九龍倉碼頭,近六點船才靠岸,六号鐵閘門口和附近擠滿了滿口上海話的接客者,喧鬧和起重機聲混成一片,杜月笙想吐。
他對家人憤然道:&ldquo一定要我走開,等于要我少活幾年,我有哪一點對不起他,非要趕盡趕絕!你們記着;隻要我還有一口氣,絕不到台灣,你們不可忘記!&rdquo說罷喘個不休。
家人見他實在辛苦,由随行醫生向船長交涉,獲得同意,放下吊橋,讓杜家一行先出碼頭,然後再把吊橋扯起。
香港居民已知道這一陣會有人來,但這些旅客中,倒不一定是為了害怕共産黨才奔走他鄉,其中不乏害怕國民黨在上海解放前,青黃不接時奸淫擄掠的有錢人,而象杜月笙這種客人,卻另有原因:蔣介石還想利用他的&ldquo名&rdquo。
香港的新聞記者更放不過這位&ldquo海上聞人&rdquo,隻見香港若幹金融界人士獲得警方通融,登船迎接杜月笙,他們把他攙扶下輪,後面跟着杜太太、杜維新、媳婦、女兒、兩個孫子和一個醫生。
九個人中,除了兩位杜太太各抱一個孩子,餘人手裡都有一兩件東西,如銀質小痰孟,金色小茶壺,兩個皮制藥箱,一個嚴密封鎖的中号皮箱等。
杜月笙身穿灰色薄絨長衫條紋布褲、黑布鞋、藍線襪;頭戴灰色呢帽,從吊橋到碼頭,由碼頭到小輪,始終由人扶着,臉上露出非常吃力的表情,杜家一行未受行李檢查,就在六号碼頭乘小火輪HO-RON号渡海到香港。
上小船後,杜月笙氣喘得更厲害,新聞記者們想問些什麼,他表示實在太累,無法說話。
海上風大,杜家幾個人連同随從一字兒排開把他圍在中間,另有人為他揉胸捶背,一路上杜月笙咳個不停,不斷喝他小茶壺裡的參湯,新聞記者們知道這不可能做假,杜月笙已經很衰弱,經不起風浪了。
&ldquo請問,&rdquo一個新聞記者低聲問他一個随從:&ldquo杜先生既然如此模樣,何必這麼辛苦呢?&rdquo 随從道:&ldquo那我也沒法說。
杜先生身體好一些,再招待你們吧。
&rdquo 杜月笙聞言睜目,疲乏而痛苦地說:&ldquo你們想問我為什麼到香港來,是嗎?&rdquo &ldquo不錯,是的。
&rdquo &ldquo你們不必問,&rdquo杜月笙道:&ldquo也不必寫新聞。
我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
來香港隻是為了易地養病,什麼事也不管,什麼事也不做,&rdquo他凄然道:&ldquo我已經老了。
&rdquo 一個國民黨報紙記者追着問:&ldquo杜先生對共産黨問題怎麼看法呢?&rdquo 杜月笙疲乏地答道:&ldquo我早說過,我什麼事也不管,什麼事也不聞不問,什麼黨派我都管不着,也沒有意見。
&rdquo說罷喘氣閉目養神,不再發言。
維多利亞海峽風平浪靜,但飽經風浪的杜月笙反而緘默起來,這使蔣介石聞訊焦急,他認為杜月笙不表示反共就等于反蔣。
在千頭萬緒之中,蔣介石對杜月笙的态度問題訂下了這麼一個原則,他吩咐兒子道:&ldquo他沒什麼用了,我不怕他!可是他的徒子徒孫,家人親戚,一定要想辦法弄到台灣,表示對我忠貞不二!那批人不能靠他隻有靠我,他的門人非聽我的話不可!&rdquo &ldquo亞伯,&rdquo蔣經國道:&ldquo目前事情太多,杜先生的問題不必操心了。
如露行迹,反而不妙,他對我們到底出過不少氣力。
&rdquo 蔣介石道:&ldquo過去的我不管,現在最重要!老杜他居然不去台灣,&rdquo他以拳擊桌:&ldquo他反正活不了幾年,死後也要叫他到台灣,看他逃得了逃不了!&rdquo 正是;&ldquo強人&rdquo後面有&ldquo強人&rdquo,&ldquo土匪&rdquo背後有&ldquo大盜&rdquo。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外面有傳說,說我不想走開,别有用心。
不想走開倒是真的,理由我講過了,我一動,走的人就不少,對政府不利,何況我身體實在不行。
至于别有用心,那是有人把我估計錯了,共産黨來不來,在我都無所謂,我的身體、我的學生,對共産黨有什麼用呢?&rdquo蔣介石見他弦外有音,不悅道:&ldquo共産黨會殺了你!&rdquo杜月笙一怔,暗自歎氣,匆匆告辭道:&ldquo現在什麼都不管了,我走就是。
&rdquo蔣介石想想不妥,忙說:&ldquo我讓他們送點盤纏來,不枉我們相交一場。
&rdquo于是分手。
寶樹雲輪原定二十九日啟錠,但到三十日中午十二時才開;五月二日下午四時半到九龍倉碼頭,近六點船才靠岸,六号鐵閘門口和附近擠滿了滿口上海話的接客者,喧鬧和起重機聲混成一片,杜月笙想吐。
他對家人憤然道:&ldquo一定要我走開,等于要我少活幾年,我有哪一點對不起他,非要趕盡趕絕!你們記着;隻要我還有一口氣,絕不到台灣,你們不可忘記!&rdquo說罷喘個不休。
家人見他實在辛苦,由随行醫生向船長交涉,獲得同意,放下吊橋,讓杜家一行先出碼頭,然後再把吊橋扯起。
香港居民已知道這一陣會有人來,但這些旅客中,倒不一定是為了害怕共産黨才奔走他鄉,其中不乏害怕國民黨在上海解放前,青黃不接時奸淫擄掠的有錢人,而象杜月笙這種客人,卻另有原因:蔣介石還想利用他的&ldquo名&rdquo。
香港的新聞記者更放不過這位&ldquo海上聞人&rdquo,隻見香港若幹金融界人士獲得警方通融,登船迎接杜月笙,他們把他攙扶下輪,後面跟着杜太太、杜維新、媳婦、女兒、兩個孫子和一個醫生。
九個人中,除了兩位杜太太各抱一個孩子,餘人手裡都有一兩件東西,如銀質小痰孟,金色小茶壺,兩個皮制藥箱,一個嚴密封鎖的中号皮箱等。
杜月笙身穿灰色薄絨長衫條紋布褲、黑布鞋、藍線襪;頭戴灰色呢帽,從吊橋到碼頭,由碼頭到小輪,始終由人扶着,臉上露出非常吃力的表情,杜家一行未受行李檢查,就在六号碼頭乘小火輪HO-RON号渡海到香港。
上小船後,杜月笙氣喘得更厲害,新聞記者們想問些什麼,他表示實在太累,無法說話。
海上風大,杜家幾個人連同随從一字兒排開把他圍在中間,另有人為他揉胸捶背,一路上杜月笙咳個不停,不斷喝他小茶壺裡的參湯,新聞記者們知道這不可能做假,杜月笙已經很衰弱,經不起風浪了。
&ldquo請問,&rdquo一個新聞記者低聲問他一個随從:&ldquo杜先生既然如此模樣,何必這麼辛苦呢?&rdquo 随從道:&ldquo那我也沒法說。
杜先生身體好一些,再招待你們吧。
&rdquo 杜月笙聞言睜目,疲乏而痛苦地說:&ldquo你們想問我為什麼到香港來,是嗎?&rdquo &ldquo不錯,是的。
&rdquo &ldquo你們不必問,&rdquo杜月笙道:&ldquo也不必寫新聞。
我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
來香港隻是為了易地養病,什麼事也不管,什麼事也不做,&rdquo他凄然道:&ldquo我已經老了。
&rdquo 一個國民黨報紙記者追着問:&ldquo杜先生對共産黨問題怎麼看法呢?&rdquo 杜月笙疲乏地答道:&ldquo我早說過,我什麼事也不管,什麼事也不聞不問,什麼黨派我都管不着,也沒有意見。
&rdquo說罷喘氣閉目養神,不再發言。
維多利亞海峽風平浪靜,但飽經風浪的杜月笙反而緘默起來,這使蔣介石聞訊焦急,他認為杜月笙不表示反共就等于反蔣。
在千頭萬緒之中,蔣介石對杜月笙的态度問題訂下了這麼一個原則,他吩咐兒子道:&ldquo他沒什麼用了,我不怕他!可是他的徒子徒孫,家人親戚,一定要想辦法弄到台灣,表示對我忠貞不二!那批人不能靠他隻有靠我,他的門人非聽我的話不可!&rdquo &ldquo亞伯,&rdquo蔣經國道:&ldquo目前事情太多,杜先生的問題不必操心了。
如露行迹,反而不妙,他對我們到底出過不少氣力。
&rdquo 蔣介石道:&ldquo過去的我不管,現在最重要!老杜他居然不去台灣,&rdquo他以拳擊桌:&ldquo他反正活不了幾年,死後也要叫他到台灣,看他逃得了逃不了!&rdquo 正是;&ldquo強人&rdquo後面有&ldquo強人&rdquo,&ldquo土匪&rdquo背後有&ldquo大盜&rdquo。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