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負隅頑抗 邱清泉團團亂轉 走投無路 杜聿明身陷重圍
關燈
小
中
大
作夢!&rdquo
&ldquo那我們&hellip&hellip&rdquo
&ldquo全線突圍!和共軍決一死戰!&rdquo
杜聿明嘴裡很硬,心裡早虛了,他已經作好了最壞的準備。
夜深人靜時,他給家裡人寫了封一信(萬一不成,還可作為遺書),信中叙述了他困難的處境:&ldquo此次撤退,畢生難忘。
人逾四十萬,車輛一萬多,辎重行李,拖累過重。
而軍眷婦孺,礙事更甚。
萬餘汽車中因需運輸各級軍官眷屬,緻徐州大量汽油在撤退時無法攜帶,甚至坦克戰車中均有婦孺,大軍轉移如難民行列;而數千文員之混雜其中,也使部隊形形色色,不成部隊,此可歎者一也。
&rdquo奉命自徐撤退後,第一日行軍僅走四十華裡,翌日又奉命回守徐州;軍事行動貴乎神速,如此大規模之行軍既無法得心應手,更難以保守機密,終為敵所乘,此可歎者二也。
&ldquo我軍既回徐州,複擊退敵軍數次小規模進攻,以為會師有望,不料翌晨又奉命撤退,軍容之亂,出走之衆,汽油之缺,人心之慌,一言難盡。
而取道迂回,路面損壞,環境生疏,士氣鬥志,更難形容。
蕭縣附近終遭猛烈襲擊。
退守魯樓乃陷嚴重包圍,我處處被動,無法還手,遑論出擊,此可歎者三也。
&rdquo極峰令堅守待援,不宜輕舉妄動;但迄未獲援,水盡糧絕,五日後敵在我十四方公裡周圍築成長壕,縱深兩丈,插翅難飛;冰雪凝陣,其堅如鐵;劃地為牢,動彈不得,蒼蒼者天,命豈該絕?此可歎者四也。
&hellip&hellip&ldquo 杜聿明正寫到這兒,忽聞營外鼓噪,暗叫不好。
出得營來,隻見黑漆漆的夜空中,不遠處白光數道,照得片片雪花亂舞,寒氣襲人。
忙問&rdquo什麼事!&ldquo參謀說共軍在長壕附近樹立大木牌,寫明:&rdquo想活命的人沿壕過來,放下武器,便會招待;願留願去,悉聽尊便。
總而言之,不打内戰。
&ldquo 杜聿明連忙下令:&rdquo快查!&ldquo随後接着回報:&rdquo幾十人過去了,那邊有吃的!&ldquo 之後再報:&rdquo幾百人過去了,那邊有吃喝!&ldquo 之後又報:&rdquo幾千人過去了,那邊&hellip&hellip&ldquo 還沒等杜聿明的突圍計劃兌現,沉寂了十幾天的解放軍發動了聲勢浩大的總攻。
第七十軍軍長高吉人負了重傷,李彌兵團司令部的所在地被對方突破,邱清泉兵團的南北陣地也被攻占,陣地越縮越小,李彌、邱清泉跑來勸聿明一道突圍,杜聿明說,&rdquo這不是讓他們一網打盡嗎?&ldquo于是決定分頭突圍。
杜聿明帶着副官衛士等十幾個人,乘着黑夜朝賈砦莊走去&hellip&hellip 杜聿明等人能否突出重圍?這裡暫且不表。
卻說第十三兵團司令官李彌帶着一支部隊,剛突到青龍集口上,便迎面碰上解放軍的一支隊伍,李彌心急、慌忙朝死屍堆裡一爬,又順手把血污塗抹在臉上,裝作死了的摸樣,這一手果然高明,騙過了一些解放軍的眼睛,等這隊解放軍過去,他又跳了起來,他連蹦帶跳,連滾帶爬,黎明時總算逃出戰場。
孑然一身,四顧蒼茫,悲從中來,惶恐萬分。
見前面有個三家村,阒無人煙,心想那絕非共區,不妨前去看看,有沒有吃的,能不能換套便服。
待進入民房,卻又十分失望。
那幾家村民在幾天前就給南京餓兵搜索過了,屋宇破敗,什物零亂,破破爛爛的便服倒有一些,吃的卻遍索不獲。
李彌餓得心慌,忽然想起農家掘地窖藏山芋等物的習慣,不妨試試,頓時全身又有了氣力。
在幾間房子前後左右挖了好久,終算掘出了一些地瓜之類,就随便抹抹,蹲在泥地上大吃起來。
正吃得津津有味,忽地聽得門外腳步聲,李彌大驚,急忙飛奔入内,朝黑黝黝的卧房一鑽,躲在門後,呼吸幾乎停止了。
&rdquo好象沒有人。
&ldquo外面有人說。
&rdquo進去瞧瞧!&ldquo另一個聲音說:&rdquo可能有官兒逃到這裡躲起來,路很近呢!&ldquo 李彌一聽涼了半截,果然是解放軍來了。
他已無路可逃,便往床下一鑽。
不料帶翻了床底一隻馬捅,大概有好幾天沒有洗刷過,糞尿潑了一地,臭得李彌幾乎昏厥過去,一頭一臉,滿身是屎不敢出聲,連嘔吐都得忍着,聽腳聲漸近,一枝卡賓槍把房門一頂一推,來者厲聲喝道: &rdquo出來!繳槍不殺!&ldquo 稍停,幾個解放軍便以戒備的步伐直入房中,卻給密不通風,黑漆一團,臭氣沖天,阒無人迹的情況退到門外,經過短暫讨淪,認為不可能有人藏匿,老百姓給國民黨軍隊吓跑了或者抓走了,這些空屋應該讓它好好留着,于是代為關門,拴門,繼續到别處搜索去了。
李彌,就是這樣僅以身免,在路上用一條&rdquo小黃魚&ldquo換了套便服逃向上海的。
邱清泉的情況就有不同,他已經追随黃伯韬于地下,做了不值得的犧牲。
&rdquo又去掉了四十萬人馬!&ldquo蔣介石聞訊不言不語,雙目無光,雪人溶化似的癱軟在沙發上,似乎再也起不來了。
正是:嚴冬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麼?本錢快吃光了,關門還會遠麼?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夜深人靜時,他給家裡人寫了封一信(萬一不成,還可作為遺書),信中叙述了他困難的處境:&ldquo此次撤退,畢生難忘。
人逾四十萬,車輛一萬多,辎重行李,拖累過重。
而軍眷婦孺,礙事更甚。
萬餘汽車中因需運輸各級軍官眷屬,緻徐州大量汽油在撤退時無法攜帶,甚至坦克戰車中均有婦孺,大軍轉移如難民行列;而數千文員之混雜其中,也使部隊形形色色,不成部隊,此可歎者一也。
&rdquo奉命自徐撤退後,第一日行軍僅走四十華裡,翌日又奉命回守徐州;軍事行動貴乎神速,如此大規模之行軍既無法得心應手,更難以保守機密,終為敵所乘,此可歎者二也。
&ldquo我軍既回徐州,複擊退敵軍數次小規模進攻,以為會師有望,不料翌晨又奉命撤退,軍容之亂,出走之衆,汽油之缺,人心之慌,一言難盡。
而取道迂回,路面損壞,環境生疏,士氣鬥志,更難形容。
蕭縣附近終遭猛烈襲擊。
退守魯樓乃陷嚴重包圍,我處處被動,無法還手,遑論出擊,此可歎者三也。
&rdquo極峰令堅守待援,不宜輕舉妄動;但迄未獲援,水盡糧絕,五日後敵在我十四方公裡周圍築成長壕,縱深兩丈,插翅難飛;冰雪凝陣,其堅如鐵;劃地為牢,動彈不得,蒼蒼者天,命豈該絕?此可歎者四也。
&hellip&hellip&ldquo 杜聿明正寫到這兒,忽聞營外鼓噪,暗叫不好。
出得營來,隻見黑漆漆的夜空中,不遠處白光數道,照得片片雪花亂舞,寒氣襲人。
忙問&rdquo什麼事!&ldquo參謀說共軍在長壕附近樹立大木牌,寫明:&rdquo想活命的人沿壕過來,放下武器,便會招待;願留願去,悉聽尊便。
總而言之,不打内戰。
&ldquo 杜聿明連忙下令:&rdquo快查!&ldquo随後接着回報:&rdquo幾十人過去了,那邊有吃的!&ldquo 之後再報:&rdquo幾百人過去了,那邊有吃喝!&ldquo 之後又報:&rdquo幾千人過去了,那邊&hellip&hellip&ldquo 還沒等杜聿明的突圍計劃兌現,沉寂了十幾天的解放軍發動了聲勢浩大的總攻。
第七十軍軍長高吉人負了重傷,李彌兵團司令部的所在地被對方突破,邱清泉兵團的南北陣地也被攻占,陣地越縮越小,李彌、邱清泉跑來勸聿明一道突圍,杜聿明說,&rdquo這不是讓他們一網打盡嗎?&ldquo于是決定分頭突圍。
杜聿明帶着副官衛士等十幾個人,乘着黑夜朝賈砦莊走去&hellip&hellip 杜聿明等人能否突出重圍?這裡暫且不表。
卻說第十三兵團司令官李彌帶着一支部隊,剛突到青龍集口上,便迎面碰上解放軍的一支隊伍,李彌心急、慌忙朝死屍堆裡一爬,又順手把血污塗抹在臉上,裝作死了的摸樣,這一手果然高明,騙過了一些解放軍的眼睛,等這隊解放軍過去,他又跳了起來,他連蹦帶跳,連滾帶爬,黎明時總算逃出戰場。
孑然一身,四顧蒼茫,悲從中來,惶恐萬分。
見前面有個三家村,阒無人煙,心想那絕非共區,不妨前去看看,有沒有吃的,能不能換套便服。
待進入民房,卻又十分失望。
那幾家村民在幾天前就給南京餓兵搜索過了,屋宇破敗,什物零亂,破破爛爛的便服倒有一些,吃的卻遍索不獲。
李彌餓得心慌,忽然想起農家掘地窖藏山芋等物的習慣,不妨試試,頓時全身又有了氣力。
在幾間房子前後左右挖了好久,終算掘出了一些地瓜之類,就随便抹抹,蹲在泥地上大吃起來。
正吃得津津有味,忽地聽得門外腳步聲,李彌大驚,急忙飛奔入内,朝黑黝黝的卧房一鑽,躲在門後,呼吸幾乎停止了。
&rdquo好象沒有人。
&ldquo外面有人說。
&rdquo進去瞧瞧!&ldquo另一個聲音說:&rdquo可能有官兒逃到這裡躲起來,路很近呢!&ldquo 李彌一聽涼了半截,果然是解放軍來了。
他已無路可逃,便往床下一鑽。
不料帶翻了床底一隻馬捅,大概有好幾天沒有洗刷過,糞尿潑了一地,臭得李彌幾乎昏厥過去,一頭一臉,滿身是屎不敢出聲,連嘔吐都得忍着,聽腳聲漸近,一枝卡賓槍把房門一頂一推,來者厲聲喝道: &rdquo出來!繳槍不殺!&ldquo 稍停,幾個解放軍便以戒備的步伐直入房中,卻給密不通風,黑漆一團,臭氣沖天,阒無人迹的情況退到門外,經過短暫讨淪,認為不可能有人藏匿,老百姓給國民黨軍隊吓跑了或者抓走了,這些空屋應該讓它好好留着,于是代為關門,拴門,繼續到别處搜索去了。
李彌,就是這樣僅以身免,在路上用一條&rdquo小黃魚&ldquo換了套便服逃向上海的。
邱清泉的情況就有不同,他已經追随黃伯韬于地下,做了不值得的犧牲。
&rdquo又去掉了四十萬人馬!&ldquo蔣介石聞訊不言不語,雙目無光,雪人溶化似的癱軟在沙發上,似乎再也起不來了。
正是:嚴冬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麼?本錢快吃光了,關門還會遠麼?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