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心中為鶴川服喪将近一年。
我一旦開始了孤獨的生活,很容易就習慣了,幾乎和誰都是噤若寒蟬,我重新懂得:對我來說,這種生活是最不需要努力就能達到的。
我也失去了對生的焦灼。
逝去的每一天都是非常愉快的。
學校圖書館成為我唯一享樂的場所,我在這裡沒有讀有關禅的書籍,而是随手翻閱一些翻譯小說和哲學的書。
我有所顧忌,就不在這裡列舉這些作家和哲學家的名字了。
我多少也受到他們的影響,我承認後來它們成為我的行為的因素,但我甯願相信行為本身是我的獨創,因為我首先不願意把我的行為歸咎于接受某種既成哲學的影響。
從少年時代起,我不被他人所理解,這成為我的惟一的自豪,如上所述,我沒有遇到企圖讓别人理解我的一切作為的表現上的沖動。
我總是企圖使自己不需要任何斟酌就能明晰,這是否來自想理解自己的沖動呢?實是令人懷疑。
因為這種沖動是根據人的本性,成為在自己與他人之間架起的橋梁。
金閣的美所給予我的陶醉,使我的一部分變得不透明。
這種陶醉從我身上奪走了其他的所有陶醉,為了對抗它,我心須另外依靠我的意志,确保我明晰的部分。
這樣,别人姑且勿論,對我來說,明晰才是我自己,反過來就是說,我并不是那種擁有明晰的自己的人。
……這是進入大學預科的翌年,即1948年春假的事。
一天晚上,老師出門了。
我沒有朋友,獨自散步以消磨難得的自由時間。
我走出寺廟,鑽出了大門。
大門外側有一道環寺廟的水溝,水溝旁立着一塊告示牌。
這本是長年看慣了的告示牌,可我閑來無事,猛然回頭讀着月光照映着的牌上的文字。
`` 注意事項`` 一、不得擅自變更已獲許可情況下的其他現狀; 二、不得有影響及其他保存物的行為; 以上事項,務請注意,違者将依國法處罰。
内務部 1928年3月五日`` 告示牌上寫的,顯然是有關金閣的注意事項。
可是上面的抽象語句,說不定是在暗示着什麼呢。
我隻覺得不變不壞的金閹同它毫不相幹,此類告示牌應立在别處。
也許這告示牌公估計到将出現不可理解的行為,或者不可能的行為。
立法者一定是為了概括這種行為而不知所措。
為了要處罰非狂人無法策劃的行為,事前應該如何恫吓狂人呢?大概需要寫些隻有狂人才能讀明白的文字吧…… 我思考着這種沒有價值的事情時,一個人影從大門前的寬闊馬路上朝這邊走了過來。
白天的遊客早已走光,隻有月光下的松樹以及來往于電車道上的汽車的前燈閃光,占據了這一帶的夜。
我突然認出人影就是柏木。
我是從他的走路姿勢辨認出來的。
于是,漫長的一年來我所選擇的疏遠,被擱置起來了。
我隻顧回想過去被他治愈的事而聊表謝意。
是啊。
從第一次與他見面時起,他就用他那雙醜陋的X型的腿,用他那毫不客氣的傷人的語言,用他那徹底的自白,治愈了我的殘疾的思想。
應該說,那時候我才領悟到自己第一次以同等的資格與别人相互交談的喜悅,才體味到我陽縣于和尚、結巴這種堅固的意識底層、這種近似做了缺德事而獲得的喜悅。
與此相反,我與鶴川交往,上述的任何一種意識都被抹掉了,而且經常是如此。
我以笑臉迎接了柏木。
他身穿制服,手拿一個細長的包袱。
“你這就出門嗎?”他問道。
“不……” “見到你太好了。
其實嘛……”柏木坐在石階上,解開了包袱皮,露出了兩管散發着暗淡光澤的尺八荒,“前些日子,老家的伯父去世了,作為遺物,我要了這管尺八。
可是我還有一管,是以前向伯父學習時伯父送給我的。
看起來,作為遺物的這管尺八是很名貴的。
但是,我還是喜歡我用慣了的。
我有兩管,沒有多大用場,我想送給你一管,也就把它帶來了。
” 我從未曾接受過别人的禮物,不管怎麼樣,接受禮物還是值得高興的。
我拿在手上看了看。
隻見尺八前面有四個孔,後面一個孔。
柏木接着說: “我學的是琴古流派。
難得月色這麼宜人,我想,可能的話,就在金閣上吹它幾曲,于是就來了,還可以順便教教你……” “現在可以,因為老師外出了,老大爺磨磨蹭蹭,還沒打掃完。
打掃完畢,他就會把金閣的門關上的。
” 柏木的出現方式很是唐突。
他提出月色宜人,想在金閣上吹尺八,也是很唐突的。
所有這一切都背叛了我所了解的柏木的形象。
盡管如此,對于我單調的生活,可以起到震動的作用。
僅此,我也是高興的。
我手裡拿着他送給我的尺八,引領他走進了金閣。
這天晚上,我和柏木彼此談了些什麼,已經記不太清楚了。
我想大概也不會談什麼了不起的内容吧。
首先,柏木絲毫無意談到他平索挂在嘴邊的奇特的哲學和帶毒的反論。
也許他這是為了向我展示我所想像不到的地的另一個側面,才專程前來的吧。
這個隻對美的冒渎感興趣的、好挖苦人的柏木,确實讓我看到了他纖細的另一個側面。
他對美所持的理論,遠比我更為精密。
對于這種理論,他不是用語氣,而是用姿态、眼神、吹奏尺八的曲調和伸向月光中的前額來表達。
我們倚在第二層潮音洞的欄杆上。
坡度緩緩的挑橹下的深深的廊沿,是由其下方的八根典雅的天竺式肘托木來支撐的,它伸向投有月影的地面上。
柏木首先吹奏了《源氏車》小曲,我震驚于他的娴熟技巧。
我模仿他将嘴貼在吹孔上,卻吹不出聲音來。
他教我先用左手握住尺八上方,然後将下巴顔地壓下,然後他仔細地教我如何張開貼在吹孔上的嘴,如何将大薄片似的風送進吹孔裡
我一旦開始了孤獨的生活,很容易就習慣了,幾乎和誰都是噤若寒蟬,我重新懂得:對我來說,這種生活是最不需要努力就能達到的。
我也失去了對生的焦灼。
逝去的每一天都是非常愉快的。
學校圖書館成為我唯一享樂的場所,我在這裡沒有讀有關禅的書籍,而是随手翻閱一些翻譯小說和哲學的書。
我有所顧忌,就不在這裡列舉這些作家和哲學家的名字了。
我多少也受到他們的影響,我承認後來它們成為我的行為的因素,但我甯願相信行為本身是我的獨創,因為我首先不願意把我的行為歸咎于接受某種既成哲學的影響。
從少年時代起,我不被他人所理解,這成為我的惟一的自豪,如上所述,我沒有遇到企圖讓别人理解我的一切作為的表現上的沖動。
我總是企圖使自己不需要任何斟酌就能明晰,這是否來自想理解自己的沖動呢?實是令人懷疑。
因為這種沖動是根據人的本性,成為在自己與他人之間架起的橋梁。
金閣的美所給予我的陶醉,使我的一部分變得不透明。
這種陶醉從我身上奪走了其他的所有陶醉,為了對抗它,我心須另外依靠我的意志,确保我明晰的部分。
這樣,别人姑且勿論,對我來說,明晰才是我自己,反過來就是說,我并不是那種擁有明晰的自己的人。
……這是進入大學預科的翌年,即1948年春假的事。
一天晚上,老師出門了。
我沒有朋友,獨自散步以消磨難得的自由時間。
我走出寺廟,鑽出了大門。
大門外側有一道環寺廟的水溝,水溝旁立着一塊告示牌。
這本是長年看慣了的告示牌,可我閑來無事,猛然回頭讀着月光照映着的牌上的文字。
`` 注意事項`` 一、不得擅自變更已獲許可情況下的其他現狀; 二、不得有影響及其他保存物的行為; 以上事項,務請注意,違者将依國法處罰。
内務部 1928年3月五日`` 告示牌上寫的,顯然是有關金閣的注意事項。
可是上面的抽象語句,說不定是在暗示着什麼呢。
我隻覺得不變不壞的金閹同它毫不相幹,此類告示牌應立在别處。
也許這告示牌公估計到将出現不可理解的行為,或者不可能的行為。
立法者一定是為了概括這種行為而不知所措。
為了要處罰非狂人無法策劃的行為,事前應該如何恫吓狂人呢?大概需要寫些隻有狂人才能讀明白的文字吧…… 我思考着這種沒有價值的事情時,一個人影從大門前的寬闊馬路上朝這邊走了過來。
白天的遊客早已走光,隻有月光下的松樹以及來往于電車道上的汽車的前燈閃光,占據了這一帶的夜。
我突然認出人影就是柏木。
我是從他的走路姿勢辨認出來的。
于是,漫長的一年來我所選擇的疏遠,被擱置起來了。
我隻顧回想過去被他治愈的事而聊表謝意。
是啊。
從第一次與他見面時起,他就用他那雙醜陋的X型的腿,用他那毫不客氣的傷人的語言,用他那徹底的自白,治愈了我的殘疾的思想。
應該說,那時候我才領悟到自己第一次以同等的資格與别人相互交談的喜悅,才體味到我陽縣于和尚、結巴這種堅固的意識底層、這種近似做了缺德事而獲得的喜悅。
與此相反,我與鶴川交往,上述的任何一種意識都被抹掉了,而且經常是如此。
我以笑臉迎接了柏木。
他身穿制服,手拿一個細長的包袱。
“你這就出門嗎?”他問道。
“不……” “見到你太好了。
其實嘛……”柏木坐在石階上,解開了包袱皮,露出了兩管散發着暗淡光澤的尺八荒,“前些日子,老家的伯父去世了,作為遺物,我要了這管尺八。
可是我還有一管,是以前向伯父學習時伯父送給我的。
看起來,作為遺物的這管尺八是很名貴的。
但是,我還是喜歡我用慣了的。
我有兩管,沒有多大用場,我想送給你一管,也就把它帶來了。
” 我從未曾接受過别人的禮物,不管怎麼樣,接受禮物還是值得高興的。
我拿在手上看了看。
隻見尺八前面有四個孔,後面一個孔。
柏木接着說: “我學的是琴古流派。
難得月色這麼宜人,我想,可能的話,就在金閣上吹它幾曲,于是就來了,還可以順便教教你……” “現在可以,因為老師外出了,老大爺磨磨蹭蹭,還沒打掃完。
打掃完畢,他就會把金閣的門關上的。
” 柏木的出現方式很是唐突。
他提出月色宜人,想在金閣上吹尺八,也是很唐突的。
所有這一切都背叛了我所了解的柏木的形象。
盡管如此,對于我單調的生活,可以起到震動的作用。
僅此,我也是高興的。
我手裡拿着他送給我的尺八,引領他走進了金閣。
這天晚上,我和柏木彼此談了些什麼,已經記不太清楚了。
我想大概也不會談什麼了不起的内容吧。
首先,柏木絲毫無意談到他平索挂在嘴邊的奇特的哲學和帶毒的反論。
也許他這是為了向我展示我所想像不到的地的另一個側面,才專程前來的吧。
這個隻對美的冒渎感興趣的、好挖苦人的柏木,确實讓我看到了他纖細的另一個側面。
他對美所持的理論,遠比我更為精密。
對于這種理論,他不是用語氣,而是用姿态、眼神、吹奏尺八的曲調和伸向月光中的前額來表達。
我們倚在第二層潮音洞的欄杆上。
坡度緩緩的挑橹下的深深的廊沿,是由其下方的八根典雅的天竺式肘托木來支撐的,它伸向投有月影的地面上。
柏木首先吹奏了《源氏車》小曲,我震驚于他的娴熟技巧。
我模仿他将嘴貼在吹孔上,卻吹不出聲音來。
他教我先用左手握住尺八上方,然後将下巴顔地壓下,然後他仔細地教我如何張開貼在吹孔上的嘴,如何将大薄片似的風送進吹孔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