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年

關燈
(戊子)二十一年大明萬曆十六年 春正月 1月1日 ○朔乙酉,兩司啓請趙憲削去仕版,答曰:「但當置之而已,不足與較。

    」弘文館上箚,請罪如兩司,答曰:「予雖不敏,固非一憲所動。

    渠亦豈可必其說之得行乎?第其心術,正欲傳其疏辭也。

    予焚其疏,乃焚其心也。

    若以焚疏爲非,則予當甘心受責,後當爲戒。

    若縷縷相較,與之對辨,則恐反爲朝廷之羞,徒傷大體,非予所喜也。

    當更加留念。

    」〈三司之論,皆指憲爲妖怪沽名。

    〉 ○京江自廣津,至海口,水赤濁如血者數日。

     ○北兵使李鎰巡到慶興,遣虞候金遇秋,領四百騎,乘氷渡江,曉襲楸島叛胡,斬三十三級。

    繼發吉州以北諸鎭兵二千餘騎,會寧府使邊彥琇、穩城府使楊大樹、富寧府使李之詩爲將領,潛師渡江,夜襲時錢叛胡,焚二百餘家,斬三百八十餘級,蓋討鹿島之罪也。

     ○以權克智爲大司憲,李海壽爲忠淸監司,李好閔爲弘文修撰。

     二月 2月1日 ○朔甲寅,謝恩使兪泓還自京師,得頒賜《會典》成書,竝捧勑來宣。

    泓至燕京,呈文禮部,乞得《會典》成書,禮部以未經睿覽難之。

    泓與一行員役等,詣請懇迫,至叩頭出血,涕泣固請。

    尙書沈鯉爲之感動,具本題請,天子可之。

    特賜本國付卷,又降勑宣諭,書雲:「陪臣至誠懇請,玆特徑賜。

    」雲。

    泓出關時,主事馬維銘,以詩賀之。

    上延勑于郊外,告廟大赦,禦殿受賀。

    敎書曰:「承天子寵光,永灑汚穢之恥。

    與國人同歡,爰推渙汗之恩。

    萬物鹹休,一邦再造。

    顧惟眇躬,叨守丕基,痛先系之受誣,何安乎衣錦食稻?悶逆名之冒僞,難改乎孝子慈孫。

    惟降勑之屢勤,奈成書之未覩?予心將疑將信,望宸極而逡巡。

    王言如絲如綸,帶寶訓而流布。

    源流歸正於玉籍,忠憤荷褒於金章。

    自列聖二百年,籲呼之疏奏幾切?環東土數千裡,斁絶之倫紀始明。

    念玆同歡亨泰之辰,必有非常曠蕩之典。

    昭告旣遍於廟社,惠澤宜霈於臣民。

    」 ○命賞兪泓官階。

    超秩爲崇祿,判府事,賜奴婢、土田,從行子大述竝進官。

    上引見面慰曰:「卿血誠籲呼,竟得完書,使三韓民物,無父而有父;無君而有君,蕭、曹、衛、霍之勳,未足爲比也。

    」 ○以兪泓爲禮曹判書,俄陞左贊成。

     三月 3月1日 ○朔甲申,群臣以改宗系、光前烈,請上尊號,而不許。

     ○上見主事馬維銘詩,令館閣諸臣,和韻以進,上自和一章。

    〈宗祊今始正,莫謂是予誠。

    列祖功曾積,諸臣悃幾營。

    恩沾同大造,歌競及流鶯。

    願守區區志,千秋戴聖明。

    註雲:「群臣欲加徽號,故末句及之。

    」〉以示群臣。

    且敎曰:「兪泓之是行也,艱關萬裡,殫盡一心,手捧綸音,親擎寶典。

    變禽獸之域爲禮義之邦,是吾東方再造,箕疇復敍之日也。

    可使其詩,泯沒於後乎?予爲是懼,爰命詞臣,各次其韻,詞臣反歸功於予,失其旨也,予亦不可無言。

    夫詩以言志,不以辭害意可也。

    」 ○式年殿試,取金時獻等三十三人。

     夏四月 4月1日 ○朔甲寅,領議政盧守愼,以老疾乞遞,章十九,上乃許。

     ○以尹國馨爲副提學。

    時以宗系辨誣,大臣諸宰伏閤,請上尊號,上不許。

    國馨因進講入侍啓曰:「群臣請上尊號,而殿下固讓不許,其爲盛美,反有光於受號。

    」上納之。

    國馨又與同僚,上箚請益崇謙,以示不居之美,又言:「早建儲貳,以定宗社之計。

    」議雖不行,識者洽然稱之。

     ○舊例,國有廷請,則史官亦上疏同辭以請。

    時,尹昉爲檢閱議以:「執筆上殿,職耳;與百僚廷請,非職也。

    」由是,史官不廷請。

     五月 5月1日 ○朔癸未,復以盧守愼爲領議政。

    守愼出謝未久,連上章乞遞,上親批答曰:「見卿乞解之章。

    予非不悉卿懇,亦非不信卿言。

    第今國家危敗之勢,甚於卿病。

    卿豈可惟念身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