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年

關燈
不念國之危病?此所以寧拂卿意,誠有所大不忍也。

    不然,許卿一二年閑秩,優遊頤養,有何所難,而纔遞旋復,有若兒戲,而不暇計乎?聞卿行步不便,不必出謝。

    古之時,大臣有國家大計,命乘肩輿以入。

    今予亦聽卿臥閤,有問輒對而已。

    」 ○幸成均館,謁聖試士,取黃愼等十一人。

     六月 6月1日 ○朔癸醜,領議政盧守愼告病十二狀乞遞,始遞,授判中樞府事。

     秋七月 7月1日 ○朔壬子,知敦寧府事安自裕卒。

    自裕以乙巳士流,與安命世最相親厚。

    命世遭禍,自裕坐累中廢者十年。

    今上朝久處三司,或參銓佐。

    爲人狷介切直,於人少許可,不與人嬉笑昵語,同列皆憚而苦之。

    爲臺諫彈駁,庶官不職者,無所顧忌。

    雖親友、子姪,朝夕親密者,一不敢幹以私。

    立朝五十餘年,一未嘗爲子弟求官。

    雖銓官問之,謂吾子姪不材,不合做官,終不擧論。

    朝無黨援,座無賓客,老復耳聾,面壁閉門。

    而一日上臺,則彈論疊出,人怪其何自以有聞也。

    上以其有廉靖之節,眷注特加,進階以褒之。

    至是卒。

    無子。

     八月 8月1日 ○朔壬午,以金誠一爲宗簿寺僉正。

    誠一秩滿還鄕,至是還朝,俄遷議政府舍人。

    時,朝廷已有南北之說,以偏斥西人爲北;參用彼此爲南。

    誠一剛介人,或以爲,當主偏斥之論,及入朝則曰:「異己者,未必皆小人;同己者,未必皆君子。

    無論彼此,任賢而捨不肖可也。

    」 九月 9月1日 ○朔辛亥,右議政鄭惟吉卒。

    年七十四。

    惟吉字吉元,號林塘,光弼之孫也。

    有才華、風度,早歲蜚英,爲世所推,而性和裕不嚴。

    當權奸之世,無所表異,士論以此輕之。

    晩復登庸,數遭攻摘,而上眷不衰,以功名終。

    子昌衍踵爲卿相,門戶之盛,爲國朝最。

     冬十月 10月1日 ○朔辛巳,以李山海爲右議政。

     ○以柳成龍爲刑曹判書兼兩館大提學。

    成龍避徐益疏辭之嫌,乞歸養退居,累召不起,今始還朝。

     十一月 11月1日 ○朔庚戌,以刑曹判書金命元爲京畿監司,金曄爲慶尙道巡察使,以尹根壽爲漢城府右尹,俄遷工曹參判。

    根壽坐黨置散,有銓曹堂上,擬工曹參判末望,首望李輅受點。

    李潑大怒,責正郞柳根曰:「爾執筆參銓,何以尹根壽書諸望狀耶?」根曰:「李輅無才德、無資歷,略無可取,而尙得首擬。

    尹根壽豈不合於其末乎?」潑曰:「爾不曉事甚矣。

    李輅工曹參判,乃其本分,不過止是也,尹根壽得復右職,則其人,豈但做工參而止者乎?」其後根壽竟拜工參,潑不能奪。

     十二月 12月1日 ○朔己卯,以吳億齡爲應敎,李好閔爲修撰,李恒福、李德馨爲吏曹正郞。

    是時名士,皆以時論緩猛爲品第,異論者得罪,自守者無名。

    惟李恒福、李德馨等,特以文華材敏,被上眷遇,人莫敢間。

    吳億齡、柳根等,皆以文名登顯要,洪麟祥亦以經學受知。

    此數人雖在時名中,不苟爲黨比幹進,故公論稱之。

     ○日本國使平義智、玄蘇來聘。

    秀吉旣殺橘康廣,令義智來求信使通好。

    義智者,日本大將平行長女壻也,爲秀吉腹心。

    對馬州太守宗盛長,世守馬島,服事我國。

    時,秀吉去宗氏,代以義智,詐言:「義智乃島主之子,熟諳海路,欲導信使之行,故遣來。

    」而實欲探試窺覘也。

    僧人玄蘇及平調信從之,玄蘇謀士,調信勇將也。

    以吏曹正郞李德馨爲宣慰使,儐接入京。

    義智年少鷙悍,他倭畏服,俯伏膝行,不敢仰視。

    久留東平館,必邀信使與俱,朝議依違不決。

    先是,損竹島之役,捕得倭口,言:「我國邊氓沙乙火同者,叛入倭中,導倭爲寇。

    」朝廷憤之。

    至是,議者言:「宜令日本,刷還叛民,然後議許通信,以觀誠否。

    」上從之。

    乃使館客諷之,義智曰:「此卻不難。

    」卽遣平調信,歸報其國,使悉捕朝鮮人之在國中者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