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窮變節盼黃金續命 憤填膺借濁酒澆愁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袁世凱因民黨人物亡命到日本的不少,恐怕留下這種禍根,将來乘時竊發,為害不勝防止,便想了一個釜底抽薪之計。
他知道亡命客的内容,腰纏富足的,恐怕人家需索,都杜門不出,窮苦的亡命客莫想見得着他們的影子。
窮逼得無奈,一個個怨天恨地,翻悔不該跟着他們鬧,鬧得于今衣食無着,有家難歸身。
袁世凱便利用這當兒,打發一個三等走狗,攜帶巨款到東京來,收買這些窮苦亡命客。
這三等走狗是誰呢?說起來大大有名,乃是《水浒傳》上蔣門神的灰孫子,生長在四川地方,平日很歡喜哼兩句皮黃,行止舉動,又是個小醜樣兒,旁人便拿他比作上海戲館裡唱開口跳的楊四立。
他卻也居之不疑,自稱為小四立。
久而久之,便去了小字,加上他的姓,于是鼎鼎大名的蔣四立就現了世了。
此次奉了袁皇帝的聖旨來收買亡命客。
可憐這些窮苦小子,一個個正餓得眼睛發花,得了這消息,哪裡還能顧得名節?惟恐蔣四立不要,發誓願寫證書,都争先恐後。
蔣四立起先一個人辦理,後來人多了,一天忙着接見,便請了他二個同鄉姓陳的來幫辦,生意非常發達。
有幾個湖南的志士本是躲在上海的,因聽說東京有這麼一回事,就連夜跑到東京來,求着蔣四立要投降。
此時蔣四立因為美不勝收,遂改定章程,限了幾項資格。
跑來的志士資格不合,沒有考得上,氣忿得逢人便發牢騷,說立刻就要回去運動革命。
這話傳到蔣四立跟前去了,笑得蔣四立眼睛都沒了縫。
光陰易過。
蔣四立正在收買上緊的時候,北京的籌安會發生。
蔣四立也想在東京設立一個籌安分會,和一般投降的志士商議,志士都甚贊成。
便定了雙十節的那日,在日比谷松本樓開成立會。
何以偏偏的定了雙十節的那一日呢?卻有個道理。
因為他這會,隻好在袁世凱勢力範圍之下,明目張膽的鬧,在日本終覺有些害怕。
雙十節這日,民黨的人十九要去赴紀念會。
好事點兒的學生,也必去湊熱鬧。
大家都去忙紀念會去了,便沒有人來幹涉他的籌安會了。
人不知鬼不覺的,偷着将籌安會成立了,豈不好嗎?所以特定了這日。
這日吳大銮到過了紀念會,同許先生回到大冢。
許先生喜笑道:“今日的盛會,在東京留學界,近年來是沒有的,足見人心不忘共和。
這種會最足表示我們國民的傾向。
今日日本人很注意的。
我前幾日提議發起這會的時候,黎謀五先生對我說,就怕到的人不多,現出種冷靜樣子來,給外國人看了,或因此改變對我國的方針,那就關系我共和的存亡了。
我當時心中也有些拿不穩。
直待到會的來了一千以上,我才把這個心放下。
”吳大銮點頭道:“有先生和黎謀五先生出來主持,我就知道到會的一定不少。
不過我對于今日的會,仍是悲觀,不曉得先生的意思怎樣?”許先生道:“你以為悲觀的在哪一點?會中自然也有可以作悲觀的。
”大銮道:“先生演說之後,接着登台的不是曾參謀嗎?他說為人隻要不怕死,什麼事都容易成功。
如果國民大家不怕死,袁世凱的嚴刑峻法也奈不何。
這道理自然不錯,但是曾參謀自己最怕死。
逃亡到日本來的時候,在湖北被偵探誤認他作康少将,把他拿了。
他吓得淚流滿面,一點人色都沒有。
他那位太太更是哭得死去活來。
後來把他放出來了,在長江輪船上,躲在火艙裡,還怕不妥。
換了火夫的衣服,隻管鑽在煤堆裡面,不住的拿着煤往臉上擦。
同逃的鄒東瀛、曾廣度雖也躲在火艙裡,然都站在風筒底下吹風,并沒有更換衣服。
見他狼狽得不堪,教他不要擦煤灰了,他連氣都不敢出,隻連連的搖手,要鄒、曾二人不要說話,怕有人聽見。
他這怕死也就未免怕得太厲害了。
但是這猶在人情之中。
還有一次,他和他太太住在小石川台町的時候,夜間安安穩穩的睡了。
忽從夢中驚醒了,聽得警鐘響,一數是四下,即吓得爬起來。
推醒他太太,衣也不及穿整齊,一手提着個緊要皮包,一手拖着他太太,不問東西南北,往外就跑。
最好笑的他太太的腳小了,跑不動,他便将他太太寄放在警察署裡,他自己提着皮包,發了狂似的找了一個旅館,回到警察署,接他太太到旅館裡住了一夜。
次日出來打聽自己的家燒了沒有,哪曉得
他知道亡命客的内容,腰纏富足的,恐怕人家需索,都杜門不出,窮苦的亡命客莫想見得着他們的影子。
窮逼得無奈,一個個怨天恨地,翻悔不該跟着他們鬧,鬧得于今衣食無着,有家難歸身。
袁世凱便利用這當兒,打發一個三等走狗,攜帶巨款到東京來,收買這些窮苦亡命客。
這三等走狗是誰呢?說起來大大有名,乃是《水浒傳》上蔣門神的灰孫子,生長在四川地方,平日很歡喜哼兩句皮黃,行止舉動,又是個小醜樣兒,旁人便拿他比作上海戲館裡唱開口跳的楊四立。
他卻也居之不疑,自稱為小四立。
久而久之,便去了小字,加上他的姓,于是鼎鼎大名的蔣四立就現了世了。
此次奉了袁皇帝的聖旨來收買亡命客。
可憐這些窮苦小子,一個個正餓得眼睛發花,得了這消息,哪裡還能顧得名節?惟恐蔣四立不要,發誓願寫證書,都争先恐後。
蔣四立起先一個人辦理,後來人多了,一天忙着接見,便請了他二個同鄉姓陳的來幫辦,生意非常發達。
有幾個湖南的志士本是躲在上海的,因聽說東京有這麼一回事,就連夜跑到東京來,求着蔣四立要投降。
此時蔣四立因為美不勝收,遂改定章程,限了幾項資格。
跑來的志士資格不合,沒有考得上,氣忿得逢人便發牢騷,說立刻就要回去運動革命。
這話傳到蔣四立跟前去了,笑得蔣四立眼睛都沒了縫。
光陰易過。
蔣四立正在收買上緊的時候,北京的籌安會發生。
蔣四立也想在東京設立一個籌安分會,和一般投降的志士商議,志士都甚贊成。
便定了雙十節的那日,在日比谷松本樓開成立會。
何以偏偏的定了雙十節的那一日呢?卻有個道理。
因為他這會,隻好在袁世凱勢力範圍之下,明目張膽的鬧,在日本終覺有些害怕。
雙十節這日,民黨的人十九要去赴紀念會。
好事點兒的學生,也必去湊熱鬧。
大家都去忙紀念會去了,便沒有人來幹涉他的籌安會了。
人不知鬼不覺的,偷着将籌安會成立了,豈不好嗎?所以特定了這日。
這日吳大銮到過了紀念會,同許先生回到大冢。
許先生喜笑道:“今日的盛會,在東京留學界,近年來是沒有的,足見人心不忘共和。
這種會最足表示我們國民的傾向。
今日日本人很注意的。
我前幾日提議發起這會的時候,黎謀五先生對我說,就怕到的人不多,現出種冷靜樣子來,給外國人看了,或因此改變對我國的方針,那就關系我共和的存亡了。
我當時心中也有些拿不穩。
直待到會的來了一千以上,我才把這個心放下。
”吳大銮點頭道:“有先生和黎謀五先生出來主持,我就知道到會的一定不少。
不過我對于今日的會,仍是悲觀,不曉得先生的意思怎樣?”許先生道:“你以為悲觀的在哪一點?會中自然也有可以作悲觀的。
”大銮道:“先生演說之後,接着登台的不是曾參謀嗎?他說為人隻要不怕死,什麼事都容易成功。
如果國民大家不怕死,袁世凱的嚴刑峻法也奈不何。
這道理自然不錯,但是曾參謀自己最怕死。
逃亡到日本來的時候,在湖北被偵探誤認他作康少将,把他拿了。
他吓得淚流滿面,一點人色都沒有。
他那位太太更是哭得死去活來。
後來把他放出來了,在長江輪船上,躲在火艙裡,還怕不妥。
換了火夫的衣服,隻管鑽在煤堆裡面,不住的拿着煤往臉上擦。
同逃的鄒東瀛、曾廣度雖也躲在火艙裡,然都站在風筒底下吹風,并沒有更換衣服。
見他狼狽得不堪,教他不要擦煤灰了,他連氣都不敢出,隻連連的搖手,要鄒、曾二人不要說話,怕有人聽見。
他這怕死也就未免怕得太厲害了。
但是這猶在人情之中。
還有一次,他和他太太住在小石川台町的時候,夜間安安穩穩的睡了。
忽從夢中驚醒了,聽得警鐘響,一數是四下,即吓得爬起來。
推醒他太太,衣也不及穿整齊,一手提着個緊要皮包,一手拖着他太太,不問東西南北,往外就跑。
最好笑的他太太的腳小了,跑不動,他便将他太太寄放在警察署裡,他自己提着皮包,發了狂似的找了一個旅館,回到警察署,接他太太到旅館裡住了一夜。
次日出來打聽自己的家燒了沒有,哪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