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鄭畋大戰朱全忠

關燈
畋見朱溫,遂大罵:“反賊早早回兵,休來尋死!”溫怒持槍來迎,兩馬相交,鬥上一百餘合,不分勝敗,日已沉西,鳴金收軍,兩馬并回。

    鄭畋回至營中見帝,畋曰:“臣與朱溫戰上一百餘合,不分勝負,吾來日必定擒之。

    ”帝曰:“且自将息,來日再議。

    ”卻說朱溫回至寨内,恨氣未消,帶酒而言:“明日定擒僖宗,以獻吾主。

    ”言未絕,隻見屏後轉出一佳人,近前聲言不可。

    溫視之,乃玉蠻英也。

    溫曰:“汝有何言。

    ” 銮英曰:“僖宗乃妾之兄也,天下已被汝衆奪去,何故定要擒之?”溫曰:“汝乃女流之輩,有何識見?僖宗,草創昏君,大齊,真命之主,無德讓有德,自古皆然,斬草若不除根,恐後複發矣。

    ”銮英曰:“君言謬矣,唐之天下,子孫相承一十七世,反言草創,黃巢隻一匹夫,起于強寇,稱為真主,此何理也?豈不聞古人有雲:‘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汝若改邪歸正,棄賊扶唐,實為良久之計,将軍請熟思之。

    ”溫聽言沉吟半晌,欣然悟曰:“汝言是也,吾意已決!”遂吩咐手下,收拾旗幟,準備降唐。

     卻說次日,鄭畋複來搦戰,隻見溫素體戎裝,身無寸鐵,手執降旗,大叫:“唐将休得放箭,吾來降唐。

    ”畋曰:“既然如此,吾當帶汝見駕。

    ”畋以此事來奏帝曰:“斯人終是為盜,豈容納之。

    ”田令孜曰:“目今用人之際,既有降兵,不可不納。

    ”帝即從之,遂宣召至阙下,拜叩已畢。

    帝見溫形容古怪,實有驚恐之意。

    問:“汝是何人?”溫曰:“臣是黃巢部将,姓朱名溫,奉巢命來追聖駕,實該萬死,臣今不敢有違天命,特來願充前部,同破巢賊。

    ”帝曰:“誠如是,社稷生靈之福也!”溫奏曰:“臣啟陛下,近日臣因掃宮,見禦妹玉蠻英,将身赴井,實臣救之,現在營中,請陛下聖鑒。

    ”帝聞奏愕然,半晌無言,自覺滿面羞慚。

    田令孜曰:“此人有大功,合配禦妹為妻,陛下遲疑乎?”帝欣然從之,随封溫為汴梁節度使,更賜玉帶一條。

    時帝嫌溫容貌醜陋,名字又惡,因賜名全忠,令以溫字改之。

    溫心暗喜,已知字意乃人王中心四字,頓首謝恩而出。

    溫領人馬上汴梁去訖。

     卻說鄭畋保駕進西祁州,帝即日升殿,改元中和元年,群臣朝賀已畢,帝仰面大哭。

    畋跪曰:“今日入城登殿,且一路平安,乃喜事耳,大哭何也?”帝曰:“朕哭高祖耳!”畋曰:“高祖崩已久矣,陛下此哭何意?”帝曰:“朕想高祖、太宗,東蕩西除,南征北伐,苦争血戰,混成一統天下,傳流一十七世,今被巢賊所侵,社稷危在旦夕,朕有何顔見高祖于地下乎?”言罷又哭。

    畋曰:“失天下,乃天運循環使之然也!近日西祁州街市童謠雲:庚子年來日月枯,唐朝天下有如無,山中果木重重結,巢臼鴉飛犯帝都,世上逆流三尺血,蜀中兩見駐鸾輿,若要太平無士馬,除是陰山碧眼鹕。

     逸狂詩雲: 畋論童謠慰帝情,應知劫數報分明。

     敬天法祖加修省,異日還堪緻太平。

     以此論之,正應天運有變,‘庚子年來日月枯’,陛下立乾符元年,至乾符二年是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