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偵查
關燈
小
中
大
江津子的行動,集中于這張時程表。
她完全沒有被第三者看見的時間,隻有孩子去鄰家後的六分鐘,以及她購物回來發現屍體奔到鄰家之間的兩分鐘而已。
此外的時間,不是在家與食品店來回的路上,便是在店中購物的時間。
行兇發生于孩子出門之後,十分顯明。
木曾問她女兒時,她也說:“陌生的叔叔來家跟媽媽說話。
我到隔壁看電視以前,曾坐在暖爐邊看叔叔。
叔叔笑着稱贊我是乖孩子。
” 六分鐘——木曾閉上眼睛。
在此短短時間,江津子做完殺人、洗手、處理兇器、攜帶購物袋出門等事。
無論怎樣去想,她隐藏及處理兇器的時間,最多隻有一兩分鐘的時間。
食品店與住宅間的來回時間又如何?合計起來也隻有六分鐘。
當然也可以推測在路上處理兇器。
但也必須考慮會被人看見。
更何況這些天來,天氣寒冷,路面凍得很堅硬。
由購物回來至發現屍體去鄰家報訊的時間,推側大約兩分鐘。
以兩分鐘的空白——在這樣短的時間内,能做到兇器的完全隐藏嗎? 搜查陣容分成兩路,一在屋内,一在路上執行徹底的搜尋工作。
巷子兩側的上班族居民,也積極出來協助。
幾隻燈泡由家裡接出,把路面照得如同白天一樣地光亮。
各家住宅裡外都做檢查。
尋寶一般熱衷的人們,把目光投注到每一塊地方。
現場的搜查,更是嚴密無比。
八疊榻榻米連接成的教室不用說,屋裡的每個房間,都成為搜索對象。
連江津子丈夫生前留下的書籍,都一一抽出檢查。
一位鑽入到榻榻米地闆下的刑警,嘀咕道:“我在家裡大清掃時,都沒有如此辛苦過。
” 廁所有兩間,一間歸家庭使用,另一間則供學鋼琴的兒童專用。
幸而,今天上午市衛生隊剛來抽取過水肥,減輕了搜查員不少頭痛。
打開鋼琴蓋,有些自暴自棄地亂敲鍵盤的山野刑警道:“木曾,這樣找都沒有發現,兇器可能不在這附近。
” “在,”木曾斷然答道,“江津子的行動範圍受到局限,時間上也不可能帶到遠處。
” “在偵探小說裡,”山野笑着說,“便有兇器消失的巧妙設計。
比如,冰兇器,也就是用冰刃的銳利刺殺。
刺入的兇器因體溫溶解而消失……當然還有利用鳥兒銜走那樣辛苦的設計。
” “胡說八道!”木曾一口否決。
因為泷井主任剛打來電話說:由被害者棉毛衣和襯衫貫穿的痕迹,推測兇器為刃幅一點五公分,刃長十公分左右之單刃小刀。
他也認為現實的犯罪裡,那有冰刀的可能。
并且據說被害者衣服上,還留有小刀止環部分之明顯痕迹。
“到此地步,隻好由分局搬來金屬搜查器了。
”山野以安慰口氣提議。
“也隻好如此,剩下的隻有屋頂了。
” “如果也找不到的話,江津子涉嫌的看法便不能成立了。
” “為什麼?” “剛才你說過,江津子的行動範圍受到限制,兇器必是存在。
必定存在的東西若不存在,不就證明她不是犯人了嗎?” “嗯。
”木曾咬下嘴唇。
這是個嚴峻的質問。
她頑強否認,兇器找尋又不得結果,的确非設定另外有嫌犯不可。
可是,那個時刻,進入這條小巷又走出的可疑人物,不存在也是相當明顯。
這是根據巷口兩端居民的證言。
首先,香煙店中年老闆娘如此道:“生意上關系,我一直坐在這暖爐邊面對門外。
因為,傍晚時許多下班的人會來買煙。
江津子從店前彎過時也向我打過招呼。
她的回程我也看到。
她披一件好漂亮的披肩。
在那一段時間,我都一直看着門外。
如果有陌生人出入巷子,我應該注意到……” 店鋪前面路燈照得很亮,她也坐在面對巷口一覽無遺的位置。
這個證言,十分具有可信度。
小巷子另一端的角間是果菜店。
六點前後,賣菜的老闆正在巷路上燃燒廢物木箱。
他如此說:“大概五點半左右,我看到那個叫須賀的人,因為我注意到一個陌生人走入巷子。
穿茶色西裝,不錯。
除了他之外,都是熟人……六點半以前,我想沒有一個不認識的人從這裡走出……” 總而言之,兇殺案前後,除了小巷住民以外,沒有人走入巷子。
這是江津子涉嫌的有力證據。
同時與兇器未能尋獲相連結時,也成為推翻她涉嫌的堅強反證。
因為江津子同時也不能走出巷子去隐藏兇器。
兇器——木曾交叉粗臂沉思。
這件兇殺案,最大焦點在于兇器。
江津子在空白的六分鐘裡,是如何去利用的呢? 分局長走進會議室來說:“雖然各位都很疲倦,我們還是需要開會,讨論今後的偵查方針。
因為時間已晚,大家邊喝茶,盡量簡單提出意見。
” 刑警們離開暖爐,各就各位坐下來。
木曾也合上小冊,坐到泷井主任的旁邊。
此時,懸在木曾心中的是稍稍的不安。
然而,唐突地一個臉孔又掠過他的視野。
那是江津子的女兒,加代子的幼小表情。
木曾又再度地感受到毫無理由的焦慮感。
——為什麼,那個孩子的臉,會執拗地在我眼前出現?
她完全沒有被第三者看見的時間,隻有孩子去鄰家後的六分鐘,以及她購物回來發現屍體奔到鄰家之間的兩分鐘而已。
此外的時間,不是在家與食品店來回的路上,便是在店中購物的時間。
行兇發生于孩子出門之後,十分顯明。
木曾問她女兒時,她也說:“陌生的叔叔來家跟媽媽說話。
我到隔壁看電視以前,曾坐在暖爐邊看叔叔。
叔叔笑着稱贊我是乖孩子。
” 六分鐘——木曾閉上眼睛。
在此短短時間,江津子做完殺人、洗手、處理兇器、攜帶購物袋出門等事。
無論怎樣去想,她隐藏及處理兇器的時間,最多隻有一兩分鐘的時間。
食品店與住宅間的來回時間又如何?合計起來也隻有六分鐘。
當然也可以推測在路上處理兇器。
但也必須考慮會被人看見。
更何況這些天來,天氣寒冷,路面凍得很堅硬。
由購物回來至發現屍體去鄰家報訊的時間,推側大約兩分鐘。
以兩分鐘的空白——在這樣短的時間内,能做到兇器的完全隐藏嗎? 搜查陣容分成兩路,一在屋内,一在路上執行徹底的搜尋工作。
巷子兩側的上班族居民,也積極出來協助。
幾隻燈泡由家裡接出,把路面照得如同白天一樣地光亮。
各家住宅裡外都做檢查。
尋寶一般熱衷的人們,把目光投注到每一塊地方。
現場的搜查,更是嚴密無比。
八疊榻榻米連接成的教室不用說,屋裡的每個房間,都成為搜索對象。
連江津子丈夫生前留下的書籍,都一一抽出檢查。
一位鑽入到榻榻米地闆下的刑警,嘀咕道:“我在家裡大清掃時,都沒有如此辛苦過。
” 廁所有兩間,一間歸家庭使用,另一間則供學鋼琴的兒童專用。
幸而,今天上午市衛生隊剛來抽取過水肥,減輕了搜查員不少頭痛。
打開鋼琴蓋,有些自暴自棄地亂敲鍵盤的山野刑警道:“木曾,這樣找都沒有發現,兇器可能不在這附近。
” “在,”木曾斷然答道,“江津子的行動範圍受到局限,時間上也不可能帶到遠處。
” “在偵探小說裡,”山野笑着說,“便有兇器消失的巧妙設計。
比如,冰兇器,也就是用冰刃的銳利刺殺。
刺入的兇器因體溫溶解而消失……當然還有利用鳥兒銜走那樣辛苦的設計。
” “胡說八道!”木曾一口否決。
因為泷井主任剛打來電話說:由被害者棉毛衣和襯衫貫穿的痕迹,推測兇器為刃幅一點五公分,刃長十公分左右之單刃小刀。
他也認為現實的犯罪裡,那有冰刀的可能。
并且據說被害者衣服上,還留有小刀止環部分之明顯痕迹。
“到此地步,隻好由分局搬來金屬搜查器了。
”山野以安慰口氣提議。
“也隻好如此,剩下的隻有屋頂了。
” “如果也找不到的話,江津子涉嫌的看法便不能成立了。
” “為什麼?” “剛才你說過,江津子的行動範圍受到限制,兇器必是存在。
必定存在的東西若不存在,不就證明她不是犯人了嗎?” “嗯。
”木曾咬下嘴唇。
這是個嚴峻的質問。
她頑強否認,兇器找尋又不得結果,的确非設定另外有嫌犯不可。
可是,那個時刻,進入這條小巷又走出的可疑人物,不存在也是相當明顯。
這是根據巷口兩端居民的證言。
首先,香煙店中年老闆娘如此道:“生意上關系,我一直坐在這暖爐邊面對門外。
因為,傍晚時許多下班的人會來買煙。
江津子從店前彎過時也向我打過招呼。
她的回程我也看到。
她披一件好漂亮的披肩。
在那一段時間,我都一直看着門外。
如果有陌生人出入巷子,我應該注意到……” 店鋪前面路燈照得很亮,她也坐在面對巷口一覽無遺的位置。
這個證言,十分具有可信度。
小巷子另一端的角間是果菜店。
六點前後,賣菜的老闆正在巷路上燃燒廢物木箱。
他如此說:“大概五點半左右,我看到那個叫須賀的人,因為我注意到一個陌生人走入巷子。
穿茶色西裝,不錯。
除了他之外,都是熟人……六點半以前,我想沒有一個不認識的人從這裡走出……” 總而言之,兇殺案前後,除了小巷住民以外,沒有人走入巷子。
這是江津子涉嫌的有力證據。
同時與兇器未能尋獲相連結時,也成為推翻她涉嫌的堅強反證。
因為江津子同時也不能走出巷子去隐藏兇器。
兇器——木曾交叉粗臂沉思。
這件兇殺案,最大焦點在于兇器。
江津子在空白的六分鐘裡,是如何去利用的呢? 分局長走進會議室來說:“雖然各位都很疲倦,我們還是需要開會,讨論今後的偵查方針。
因為時間已晚,大家邊喝茶,盡量簡單提出意見。
” 刑警們離開暖爐,各就各位坐下來。
木曾也合上小冊,坐到泷井主任的旁邊。
此時,懸在木曾心中的是稍稍的不安。
然而,唐突地一個臉孔又掠過他的視野。
那是江津子的女兒,加代子的幼小表情。
木曾又再度地感受到毫無理由的焦慮感。
——為什麼,那個孩子的臉,會執拗地在我眼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