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須夢 第十二回 變一策打走光棍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莫道閨中計不深,閨中白壁誰能侵。
飾忠匿怨空用力,外善内奸徒用金。
寄語文章勤苦讀,莫将佳句等閑吟。
當年若墜庸夫手,視死如生不負心。
卻說康夢鶴,船至半江,被風吹覆,共十八人皆沉水底,惟康夢鶴如萍之浮水面,被風飄泊,一心昏迷蒙昧,一身如死如夢,任他波流,恍若睡在船中,不覺泊于一山嶼許沙壩上。
翻身一起,張眼一視,嗟嗟,但見浩浩蕩蕩,橫無際涯,茫茫杏杏,絕無人煙,忽仰天歎道:“此何地也?想必猶是夢中,來尋我妻蔡平娘也,得無此處是泉台路乎?如今叫我要往那處尋起?”又道:“我怎麼遍身這等濕透?若是露水,不過半身濕而已。
”想了一想,道:“是了,我昨夜押解在船裡,大抵是船被狂風吹沉,流落到此。
但我看這山嶼,盡是深江大海環圍四面,卻怎了?必是我命不該水裡死,要在山上餓死我是真。
罷了,我且将這衣服披在這風裡吹幹,好穿起來。
”坐在那石岩下參禅,做了一個活佛。
誰知這幾天果然狂風興作,船隻不到,連餓三日,餓得真是可憐。
時有一詞為證,詞曰: 嗚咽口裡喉,愁聞水聲潺潺。
瞑瞬眼中睛,斜見山色斓斓。
金銷玉減,無奈窮愁戀。
廢寝忘餐,那恨深灣。
顧不得花殘月缺,忍不得肚饑身艱。
露水沾惹,雲石同闆。
身非夷齊。
何以坐餓首陽山?相是逃了台城,要見陽襄尊顔。
幸得一日,風恬浪靜,适有商船要回漳州,揚帆搖橹,順水而來。
康夢鶴耳無聞,目無見,昏昏昧昧,倒在岩下甘泉邊。
且喜商人将船泊在山腳,二人上來,要索幹草去起火炊飯。
得到甘泉裡吃水,看見死人在那裡,近前一視,認得是康夢鶴。
那康夢鶴聞有人在身邊說話,張眼來看,說道:“救我,救我!”那商人道:“你莫不是康夢鶴麼?”夢鶴道:“正是。
”那商人道:“你為何在此?”康夢鶴把手指口,說不能言。
那商人知其餓得苦了,遂把康夢鶴抱起來,二人相邦,負到船裡,用些飯湯灌入,漸漸把清粥與他吃。
至第二日,乃一一說出一篇冤枉艱苦,滿船聽了,無不歎傷駭異。
至第五日抵漳,即送他下船。
夢鶴感他救命之恩,稱謝不已,臨别問船家姓字,遂一一記在心中,說道:“弟日後得志之日,自當重報。
”正是: 臨險不險,臨危不危。
天地鐘英一大器,推遷自有人來持。
卻說康夢鶴下船恩母與弟,未知是在監中,或解落廣東去了?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到了自家門首,聽得裡面哭聲,夢鶴寸心如割,再進入會乃是母親和胞弟在這裡哭,他沉船死了。
忽見他回來,不勝歡喜。
夢鶴道:“母親不必哭,兒在此。
兒聞母親與弟禁在監中,怎得出來?”陳氏道:“官府說吾兒沉船死了,是以放俺母子出監。
吾兒于今那裡得活?”夢鶴道:“母親請坐,待兒慢慢說來。
”即将遊學雇考至沉船事情,自始至終,一一說了一遍。
陳氏聽了,歡喜兒子活了性命,又聽得平娘回生,将信将疑,似奇似巧,喜慰交集不題。
且說霞漳諸朋聞其祥回業,皆來相探,詢其遊學來曆,惟鄭判軀用銅銀陷害他,不敢來見。
那洪袖中聽得夢鶴有一樁婚姻事,恨無聘金難得成就,心竊自思,以為我來去請他吃酒,細問他因由,亦好來去娶一個嬌妻。
及至次日,即辦了酒,去請夢鶴,說道:“久别社兄,渴慕駕旋,今幸榮歸,大慰鄙懷,敬備蔬酌,為兄作軟腳局,希同責臨勿卻。
”夢鶴道:“弟命薄多蹇,種種莫訴,死中歸來,僅存蕭條微軀而已。
今無可為口,又辱寵召,愈增愧顔,若承兄命,能無贻羞二三知己乎?”洪袖中道:“不過使運未能,何羞之有?兄若見拒,是棄小弟于門牆之外矣。
”夢鶴見其難以推辭,乃同他去。
夢鶴歎道:“這酒都不該吃。
”洪袖中笑道,“酒不該吃,連飯出不該吃了?”康夢鶴道:“果然有之,弟連餓三天,無勺水入口。
”洪袖中道:“足證天降大任之際也。
敢問社兄遊學功名事體何如?”康夢鶴道:“弟之功名,所如皆不合,及要回家,蒙朋友送路費五兩,被一奸賊偷去,且偷去也罷,又起無良心,去告害弟。
”洪袖中道:“那人什麼名姓?在那裡住?”康夢鶴道:“在府城内大街上,姓姚名安海。
”洪袖中道:“這個可恨可惱。
敢問社兄,有遇婚姻好事麼?”康夢鶴道:“弟有一奇逢佳人,他父
飾忠匿怨空用力,外善内奸徒用金。
寄語文章勤苦讀,莫将佳句等閑吟。
當年若墜庸夫手,視死如生不負心。
卻說康夢鶴,船至半江,被風吹覆,共十八人皆沉水底,惟康夢鶴如萍之浮水面,被風飄泊,一心昏迷蒙昧,一身如死如夢,任他波流,恍若睡在船中,不覺泊于一山嶼許沙壩上。
翻身一起,張眼一視,嗟嗟,但見浩浩蕩蕩,橫無際涯,茫茫杏杏,絕無人煙,忽仰天歎道:“此何地也?想必猶是夢中,來尋我妻蔡平娘也,得無此處是泉台路乎?如今叫我要往那處尋起?”又道:“我怎麼遍身這等濕透?若是露水,不過半身濕而已。
”想了一想,道:“是了,我昨夜押解在船裡,大抵是船被狂風吹沉,流落到此。
但我看這山嶼,盡是深江大海環圍四面,卻怎了?必是我命不該水裡死,要在山上餓死我是真。
罷了,我且将這衣服披在這風裡吹幹,好穿起來。
”坐在那石岩下參禅,做了一個活佛。
誰知這幾天果然狂風興作,船隻不到,連餓三日,餓得真是可憐。
時有一詞為證,詞曰: 嗚咽口裡喉,愁聞水聲潺潺。
瞑瞬眼中睛,斜見山色斓斓。
金銷玉減,無奈窮愁戀。
廢寝忘餐,那恨深灣。
顧不得花殘月缺,忍不得肚饑身艱。
露水沾惹,雲石同闆。
身非夷齊。
何以坐餓首陽山?相是逃了台城,要見陽襄尊顔。
幸得一日,風恬浪靜,适有商船要回漳州,揚帆搖橹,順水而來。
康夢鶴耳無聞,目無見,昏昏昧昧,倒在岩下甘泉邊。
且喜商人将船泊在山腳,二人上來,要索幹草去起火炊飯。
得到甘泉裡吃水,看見死人在那裡,近前一視,認得是康夢鶴。
那康夢鶴聞有人在身邊說話,張眼來看,說道:“救我,救我!”那商人道:“你莫不是康夢鶴麼?”夢鶴道:“正是。
”那商人道:“你為何在此?”康夢鶴把手指口,說不能言。
那商人知其餓得苦了,遂把康夢鶴抱起來,二人相邦,負到船裡,用些飯湯灌入,漸漸把清粥與他吃。
至第二日,乃一一說出一篇冤枉艱苦,滿船聽了,無不歎傷駭異。
至第五日抵漳,即送他下船。
夢鶴感他救命之恩,稱謝不已,臨别問船家姓字,遂一一記在心中,說道:“弟日後得志之日,自當重報。
”正是: 臨險不險,臨危不危。
天地鐘英一大器,推遷自有人來持。
卻說康夢鶴下船恩母與弟,未知是在監中,或解落廣東去了?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到了自家門首,聽得裡面哭聲,夢鶴寸心如割,再進入會乃是母親和胞弟在這裡哭,他沉船死了。
忽見他回來,不勝歡喜。
夢鶴道:“母親不必哭,兒在此。
兒聞母親與弟禁在監中,怎得出來?”陳氏道:“官府說吾兒沉船死了,是以放俺母子出監。
吾兒于今那裡得活?”夢鶴道:“母親請坐,待兒慢慢說來。
”即将遊學雇考至沉船事情,自始至終,一一說了一遍。
陳氏聽了,歡喜兒子活了性命,又聽得平娘回生,将信将疑,似奇似巧,喜慰交集不題。
且說霞漳諸朋聞其祥回業,皆來相探,詢其遊學來曆,惟鄭判軀用銅銀陷害他,不敢來見。
那洪袖中聽得夢鶴有一樁婚姻事,恨無聘金難得成就,心竊自思,以為我來去請他吃酒,細問他因由,亦好來去娶一個嬌妻。
及至次日,即辦了酒,去請夢鶴,說道:“久别社兄,渴慕駕旋,今幸榮歸,大慰鄙懷,敬備蔬酌,為兄作軟腳局,希同責臨勿卻。
”夢鶴道:“弟命薄多蹇,種種莫訴,死中歸來,僅存蕭條微軀而已。
今無可為口,又辱寵召,愈增愧顔,若承兄命,能無贻羞二三知己乎?”洪袖中道:“不過使運未能,何羞之有?兄若見拒,是棄小弟于門牆之外矣。
”夢鶴見其難以推辭,乃同他去。
夢鶴歎道:“這酒都不該吃。
”洪袖中笑道,“酒不該吃,連飯出不該吃了?”康夢鶴道:“果然有之,弟連餓三天,無勺水入口。
”洪袖中道:“足證天降大任之際也。
敢問社兄遊學功名事體何如?”康夢鶴道:“弟之功名,所如皆不合,及要回家,蒙朋友送路費五兩,被一奸賊偷去,且偷去也罷,又起無良心,去告害弟。
”洪袖中道:“那人什麼名姓?在那裡住?”康夢鶴道:“在府城内大街上,姓姚名安海。
”洪袖中道:“這個可恨可惱。
敢問社兄,有遇婚姻好事麼?”康夢鶴道:“弟有一奇逢佳人,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