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須夢 第三回 蔡斌彥厭貧退親
關燈
小
中
大
禍不單行運未來,福無雙至且有災。
勸君休得多愁慮,有山不怕無燒柴。
卻說夢鶴被打之後,母子相抱而哭。
虧了他母親,與鄰裡辟-傭雇,食一餐,餓一餐。
養了數日,稍能行動,即到師友書館中謝詩。
見了洪袖中,說:“多謝兄盛心,做詩相慰。
愧弟襪線短材,有辱一一知已。
休笑,休笑!”袖中有誇之能之意,說道:“總是命運未亨,誰敢笑兄?昨日之詩,弟甚愛惜兄,未知兄既得否?”夢鶴道:“弟亦知是愛惜,但其中有蕩然深沉處,弟未曾覺悟,願兄勿吝雲泥開塞。
”袖中道:“弟這詩不隻矜憐兄,且願兄後日發達。
”夢鶴道:“多謝多謝。
敢問兄做詩學業是誰?”怞中道:“詩不過字要多寡相對,詞要長短相參,便盡了詩之能事,何必學業?弟皆聰明句也。
”夢鶴道:“兄差了。
俗雲:‘三年讀成舉子,十年學不成詩翁’。
詩非錦心繡口、曠達不羁之才,不能道隻字。
詩正未可容易輕之也。
”袖中怪其有藐他,遂拂然道:“論兄之才是欲壓倒元、白乎?”夢鶴:“弟不願自比楊汝士,兄亦安可自稱元、白乎?但朋友之義,有善相賞,有疑相祈,要願死後日推敲為佳。
”夢鶴知其無受益之心,禮意稍疏,遂拱了一拱,告别出門,袖中亦不眷戀他。
袖中竊自說道:“自病不能醫,延街賣嗽藥。
他自己把一書算尚做不成,還敢誇他才學,明明是奚落我了。
”遂抱恨在心不題。
正是: 奸人匿怨外相親,弄起禍胎有一因。
玉石相須各從類,才高難合庸流身。
他日,康夢鶴抑郁在家,悶悶不樂,含羞忍恥,出遊街市。
忽見一簇旌旗傘蓋,坐着一位官人,前呼後擁,乘馬而來。
夢鶴冷眼一觑,乃嶽丈蔡斌彥也,遂要躲親藏拙間,已被他屬目看見了。
蔡斌彥心中自思要問他又不便,乃揚鞭過身去,但眼中觀其衣衫藍褛,狀如喪家之犬,心内十分不快。
原來蔡斌彥因吊征山賊有功,除授湖廣指揮,現今又超升廣東都司,才給文憑,告假歸家。
卻說這斌彥,一武夫之流,那裡曉得什麼才子,不過趨炎避冷已耳。
見康夢鶴這等窮酸落落,歸來對他妻許氏說道:“你知康家貧辱之事乎?”許氏道:“自夫君别後,俺母子隻是閉戶勤針指,窗前觀古書,并不管一毫閑事。
但前日聞得行路人歎道:‘康其祥有這般豐采偉略,無故充為書役,于今被打,深可痛傷。
’未知其祥是何人?”蔡斌彥道:“其祥即是夢鶴的字。
我昨日去拜客,在街上遇着他,看他形體枯槁,衣冠破爛,不知羞恥,還敢在街市中搖擺。
這樣人,終非發達之器。
我今想了一計,喚家僮去請他來,把聘禮假做送他為家資,還他去别娶,你母子好同我一齊到任,我可在那任中選一個膏梁子弟匹配吾兒,亦不負吾兒一生受用,豈不是好?”許氏力勸道:“他亦是富貴兒子,今雖落薄,安知後日不富貴乎?當日成亦是君,今日要敗也是君,姻緣大事,那裡這等兒戲?”蔡斌彥道:“你不曉貧窮之艱苦,一日難度過一日。
今我把銀子與他生涯,庶免饑餓他,吾兒亦可得了一個佳婿,豈不是兩便?”平娘侍在母親身傍,聞他爹這等言語,粉頭低垂,蛾眉颦蹙。
既而兩頰通紅,正色說道:“兒聞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
既受了聘,千金不移,豈容變更?”蔡斌彥道:“婦有三從,在家從父。
你父主意是要你好處,吾兒苦什麼?”平娘道:“共姜其生死且不改,縱連理之枝可破,而比目之魚難分。
之死矢靡,鐵石之矢,隻何不諒兒乎?”蔡斌彥低首無言,心内思想,忽歎一聲說道:“悶殺我了!罷了,我自有道理,不過多以金帛酢他。
”正是; 冷暖頓殊深可憂,天時人事兩悠悠。
花枝失卻東皇主,雨雨風風那得休。
且說平娘,自幼從母教養,到十四五歲時,真果秀氣所鐘,天地陰陽不爽,有百分姿色,自有百分聰明,便知書能文,竟已成一個女流學士。
是以蔡斌彥愛寵他,不忍墜落貧賤之家,使之憔悴勞苦,誤了一世風光。
至明日,斌彥
勸君休得多愁慮,有山不怕無燒柴。
卻說夢鶴被打之後,母子相抱而哭。
虧了他母親,與鄰裡辟-傭雇,食一餐,餓一餐。
養了數日,稍能行動,即到師友書館中謝詩。
見了洪袖中,說:“多謝兄盛心,做詩相慰。
愧弟襪線短材,有辱一一知已。
休笑,休笑!”袖中有誇之能之意,說道:“總是命運未亨,誰敢笑兄?昨日之詩,弟甚愛惜兄,未知兄既得否?”夢鶴道:“弟亦知是愛惜,但其中有蕩然深沉處,弟未曾覺悟,願兄勿吝雲泥開塞。
”袖中道:“弟這詩不隻矜憐兄,且願兄後日發達。
”夢鶴道:“多謝多謝。
敢問兄做詩學業是誰?”怞中道:“詩不過字要多寡相對,詞要長短相參,便盡了詩之能事,何必學業?弟皆聰明句也。
”夢鶴道:“兄差了。
俗雲:‘三年讀成舉子,十年學不成詩翁’。
詩非錦心繡口、曠達不羁之才,不能道隻字。
詩正未可容易輕之也。
”袖中怪其有藐他,遂拂然道:“論兄之才是欲壓倒元、白乎?”夢鶴:“弟不願自比楊汝士,兄亦安可自稱元、白乎?但朋友之義,有善相賞,有疑相祈,要願死後日推敲為佳。
”夢鶴知其無受益之心,禮意稍疏,遂拱了一拱,告别出門,袖中亦不眷戀他。
袖中竊自說道:“自病不能醫,延街賣嗽藥。
他自己把一書算尚做不成,還敢誇他才學,明明是奚落我了。
”遂抱恨在心不題。
正是: 奸人匿怨外相親,弄起禍胎有一因。
玉石相須各從類,才高難合庸流身。
他日,康夢鶴抑郁在家,悶悶不樂,含羞忍恥,出遊街市。
忽見一簇旌旗傘蓋,坐着一位官人,前呼後擁,乘馬而來。
夢鶴冷眼一觑,乃嶽丈蔡斌彥也,遂要躲親藏拙間,已被他屬目看見了。
蔡斌彥心中自思要問他又不便,乃揚鞭過身去,但眼中觀其衣衫藍褛,狀如喪家之犬,心内十分不快。
原來蔡斌彥因吊征山賊有功,除授湖廣指揮,現今又超升廣東都司,才給文憑,告假歸家。
卻說這斌彥,一武夫之流,那裡曉得什麼才子,不過趨炎避冷已耳。
見康夢鶴這等窮酸落落,歸來對他妻許氏說道:“你知康家貧辱之事乎?”許氏道:“自夫君别後,俺母子隻是閉戶勤針指,窗前觀古書,并不管一毫閑事。
但前日聞得行路人歎道:‘康其祥有這般豐采偉略,無故充為書役,于今被打,深可痛傷。
’未知其祥是何人?”蔡斌彥道:“其祥即是夢鶴的字。
我昨日去拜客,在街上遇着他,看他形體枯槁,衣冠破爛,不知羞恥,還敢在街市中搖擺。
這樣人,終非發達之器。
我今想了一計,喚家僮去請他來,把聘禮假做送他為家資,還他去别娶,你母子好同我一齊到任,我可在那任中選一個膏梁子弟匹配吾兒,亦不負吾兒一生受用,豈不是好?”許氏力勸道:“他亦是富貴兒子,今雖落薄,安知後日不富貴乎?當日成亦是君,今日要敗也是君,姻緣大事,那裡這等兒戲?”蔡斌彥道:“你不曉貧窮之艱苦,一日難度過一日。
今我把銀子與他生涯,庶免饑餓他,吾兒亦可得了一個佳婿,豈不是兩便?”平娘侍在母親身傍,聞他爹這等言語,粉頭低垂,蛾眉颦蹙。
既而兩頰通紅,正色說道:“兒聞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
既受了聘,千金不移,豈容變更?”蔡斌彥道:“婦有三從,在家從父。
你父主意是要你好處,吾兒苦什麼?”平娘道:“共姜其生死且不改,縱連理之枝可破,而比目之魚難分。
之死矢靡,鐵石之矢,隻何不諒兒乎?”蔡斌彥低首無言,心内思想,忽歎一聲說道:“悶殺我了!罷了,我自有道理,不過多以金帛酢他。
”正是; 冷暖頓殊深可憂,天時人事兩悠悠。
花枝失卻東皇主,雨雨風風那得休。
且說平娘,自幼從母教養,到十四五歲時,真果秀氣所鐘,天地陰陽不爽,有百分姿色,自有百分聰明,便知書能文,竟已成一個女流學士。
是以蔡斌彥愛寵他,不忍墜落貧賤之家,使之憔悴勞苦,誤了一世風光。
至明日,斌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