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沉重的春天,這個春天我們将投入命運之戰……我越來越明白自己還有朱亞一些人在做什麼。

    我們的單薄的肩頭要承擔起沒法想象的沉重。

    我們在保護一片平原、一片土地,它是我的母親、好多好多人的母親……這個擔子怎麼落在了我的身上?也許冥冥中有誰選中了我。

    我好像聽到了那場決定命運的對話: “讓他去吧——就是他了。

    ” “他太年輕了。

    ” “可是他知道那是片什麼平原。

    就是他了。

    ” 我就這樣被推到了前沿。

    我真不幸;不,我真幸福。

    可是我現在開始緊張了,手心裡全是汗水。

     春天在逼近。

    往常,每個春天即将來臨時都讓我興奮。

    眼看着一個世界在煥發生機,誰也不能不為之動容。

    我對于自然界的任何一點微小的改變都有敏感的反應,總是能夠不失時機地迎接初春的第一縷陽光。

    看着開始出動的一隻小小的灰甲蟲,我會長久地用目光追随它,預想着它将怎樣翻過前邊那個小土壩。

    當糙葉樹悄悄地展開了毛茸茸的小葉片時,我緊縮了一個冬天的心也漸漸得到了舒展。

    快了,柳樹快要泛出淡青,那種羞澀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小柳莺又要躍動起來……我們的這個研究所也會飛起一兩隻小柳莺,它們有黑綠色的羽緣,有堅硬小巧的喙,有秀美圓潤的小額頭。

    誰也逮不住它們。

    它們在窄小的空隙裡飛動自如。

    它們在一個個隔開的空間裡無聲地穿梭移動,遇到人立刻銷聲匿迹。

    那隻最豐滿的大柳莺穿了牛仔褲,從一個枝桠蹦到另一個枝桠,要捉它除非有一整面捕鳥網。

    我對這個将要來臨的春天有了難言的心緒。

    不是高興,也不是沮喪,而是一種特殊的緊張和由此帶來的某種興奮。

    我預感到今後這樣的春天會不斷地經曆,像以前那樣的純潔明淨、使人煥發生氣的春天一去不再回返了。

     裴濟所長又找我談話。

    我仍然未能免除那絲緊張。

    平時不常見到他,他不知待在了哪兒。

    對他的神秘感無法消除,我相信不少人都會有類似的感受。

    這回我坐到大寫字台旁的一把木椅上,一眼就注意到了那對閃着陶瓷光亮的眼睛。

    他慢聲細語,像在撫慰談論對象。

    我無法不感到某種溫暖。

     “……這次下去,要對朱副所長多照料一些,你年輕,他有病,老同志了。

    野外作業習慣嗎?” “習慣。

    ” “那好的……這次勘察工作很重要,關系到國際信譽呢。

    這個開發項目在整個北方都是數一數二的。

    我們會尊重科學規律的。

    有人說我們這次隻是提供個數據,實際上項目早就定了,很錯誤。

    有條件就上,沒有也隻得放棄,實事求是講了多少年,難道還要懷疑這個嗎?我們的結論隻能在調查研究之後……” 我在這沉穩有力的語氣中有些感動了。

     結束談話時他轉身從櫃子裡拿出了兩本書,裝幀得極漂亮,原來是他新近再版的地質學普及讀物。

    很厚,有分量。

    他簽了名,又寫了一句話:實事求是。

     我謝了所長。

     我得想法把它們擺到那個小書架上。

    陶明教授的所有書我都有,它們有些舊,而且紙質、裝訂都不太好。

    這厚厚兩冊新書放在它們旁邊,它們的打扮立刻顯得有些寒酸。

    我不得不把新書挪開——但放到哪兒都顯得太亮了,周圍的書不是太舊,就是太粗糙……而且它的印數那麼高,這也是極其反常的。

    我知道陶明教授遺下的兩部書稿至今沒能出版,主要障礙就是難找一個不怕賠錢的出版社。

    朱亞直到現在還在為導師的這個事奔跑。

    沒有結果。

    朱亞自己的著作也印不出來,他後來幹脆不存奢望了。

     春天馬上就要來了。

    怎麼辦呢?我們怎麼辦呢? 我腦子裡一閃過“我們”這個詞兒身上就戰栗了一下,“我們”是指哪一些人?我代表了誰?誰又需要我去代表?或者我把自己自覺地歸于了某一類人嗎?都沒有,我起碼是沒有明确地想過這些……我想,“我們”大概仍然是指我們這個家族……是的,就是它在壓迫着我,讓我感到了這個春天的可怕的沉重。

    我在選擇和權衡,腳踏在一條線上。

    這個春天啊,快快過去吧,消逝吧,快些化為一瞬飛走吧。

     3 在半島那個城郊的基地上,朱亞的情緒明顯高漲起來。

    這究竟是因為擺脫了機關上的沉悶空氣,還是來到大自然中的緣故,誰也不知道。

    好像隻有我知道有什麼沉沉的東西正無形地圍攏了他。

    他與所有人不同的是:不談往事。

    他好像隻對眼前正做的事情有無窮的興趣。

    我從來沒有問起他的過去,怕引起他的痛苦。

    過去,即往昔的回憶,對于不同的人分量是完全不同的。

    我過早地懂得了這一點,很不幸。

     黃湘這一次也要住在這一排排簡陋的平房中了,聽說上次他領幾個人駐紮在城裡,被所長批了一通。

    他毫不掩飾地把怨恨發洩到朱亞身上,說:“如果他不回去彙報,誰又能在乎這種事呢!”他的理解非常特别,他認為誰在哪個基地是明擺着的,又不是秘密,問題是讓領導“在乎”了。

    他認為隻有朱亞具備這個能力。

    他分明是懷疑朱亞回去治病那一次把他告了。

     朱亞聽到類似的話很淡,隻是吐出兩個字:無聊。

    然後就着腰,興奮地看着春天翻動碧波的海面,小聲吟哦什麼。

    他的稀疏的頭發讓人為之心寒。

    頭頂前邊差不多沒了。

    臉色不僅發青,現在還有些灰暗,已經毫無光澤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對朱亞說了這麼一句:“蘇圓提出要到我們基地來玩。

    ” 朱亞擡頭看着我,停了一刻才回答說:“那好啊。

    她是随便說說吧。

    ” 夜裡我們聊天,因為黃湘又去城裡辦事了,我的屋子沒人來騷擾。

    朱亞從懷中掏出一個照片,我看到了一位可愛的姑娘的肖像。

    她圓臉龐,微胖,幾十年前的服裝,發型也是那時的。

    她的唇角留着一絲頑皮的笑,鼻子翹得重了一些。

    眼睛真美。

    我說:“好!” 他告訴我這個姑娘當時隻有十七歲。

     我不問下去。

    他很高興,所以他不緊不慢地說了:“是我在野外作業時認識的。

    她普通得像一棵草,像那裡滿山的鐵線蕨。

    她說要跟上我,天南海北都行。

    她就是山腳下那個小村的姑娘,沒讀幾天書,從小跟在媽媽身邊種麥子、拔草、繡花。

    她用半夜工夫給我繡了一雙鞋墊,上面是花鳥,誰舍得墊在腳下。

    後來我作業完了,回了城……” 他到處翻,原來找香煙。

    他從來沒吸過。

    黃湘的抽屜裡有,他燃了一枝,大吸一口又揉滅:“我在城裡找了個機關女幹部。

    她迫切地追求進步。

    人很正氣,也很好。

    我們一起過了這麼多年,她給我生了三個孩子,不過我病了。

    她覺得我所幹的這一切,即我的事業,是不太值得重視的。

    我想讓她重視一點點,隻一點點就行,她就努力地重視。

    不過她從來沒有重視過……” 我從未見過他的愛人和孩子。

    有人說他的家屬不喜歡這個城市,就隻得他自己來回跑了。

    現在他年紀大了,成了一頭病駱駝。

     “我後來才知道,不是她不好,是我沒有選擇自己的同類。

    這個照片上的姑娘和我是一類。

    可惜明白過來也晚了,晚了三十年。

    這姑娘的名字叫‘小水’。

    ” “小水!” “對。

    你說小水多好。

    ”他歎着,收起照片,蜷在小床上。

     黃湘回城時我讓他告訴蘇圓:她不是要到基地來看看嗎?歡迎,朱亞說的……他走後我才說不出的後悔——我真輕率。

    我不該讓那樣一個人捎口信。

     一個星期之後黃湘回來了,離基地老遠朱亞就看見了,說兩個人拎着包,其中一個好像是女的。

    我聽了心跳立刻加快了,可跑出一看涼了:那女的絕不是蘇圓。

    他們嘻嘻哈哈地走近了,女的原來又是上次造訪過基地的那個雜爛小報的記者。

    她大着嗓門向我們問好,拍打朱亞的肩膀:“老科學家!”多麼放肆。

    黃湘在旁邊說:“她這一回可真要報道我們了,這一回動真的了。

    ” 這一下夜晚就熱鬧起來了。

    女記者喜歡串門,說是采訪,實際上是胡扯。

    她埋怨這裡不能洗澡,問我們怎麼這麼能挨啊!“城裡啊,如今是瘋了,越是小城市越瘋。

    在那裡晚上還用這麼着?看錄像、跳舞點歌……在帳篷裡放黃色錄像,常客是老頭兒和姑娘小夥子。

    中年人不稀罕,中年人忙,是吧黃總?” 黃湘被叫成“黃總”,我百思不得其解。

    對方卻愉快地接受了,答話:“看常了也沒意思……” “看常了一點意思也沒有。

    ” “一點沒有。

    ” 女記者亮晶晶的眼睛盯住朱亞:“打撲克怎麼樣?‘抓豬拱羊’?” 朱亞說不會。

     面對着這種打擾,我有一種難言的痛楚。

    我一點也不懷疑,黃湘壓根兒就沒有想過邀請蘇圓的事兒。

    這個春天哪,那浪湧一樣開放的洋槐花簡直處于瘋迷癡癫狀态。

    從基地左側的叢林開始,一團團一簇簇的白花連綿了幾十公裡,一眼望不到邊,一直向着東北方向蔓延。

    這是一場白色的燃燒,火勢逼人。

    無論是誰都無法忽略它的存在,那強烈的氣味把一切生命都熏染得沉醉了。

    這香味可以讓人遺忘,讓人留戀讓人感激,卻又不知為什麼……蜂群旋着,在花叢的間隙、上空盤轉舞動,像被一枝奇特的魔棒引動着。

    蝴蝶翩翩,有綠的、紅的,還有墨黑的。

    它們柔情脈脈地觸摸着這個春天。

     這片荒原補償了我的童年。

    我用不着再三尋找,用不着四下張望,一步就可以踏于悄無聲息的靜谧。

    在這兒,我可以面對着一株新生的苦艾草輕聲訴說。

    無邊的原野,無邊的寬容。

    多少生靈走過我的身邊,它們擡起迷惑的眼睛看看我,惟恐打擾地走開了。

    金黃的迎春花旁是一株青生生的毛榛樹,再一旁是光滑的、氣宇軒昂的白楊。

    春花謝了,接着是夏果秋桃,野草莓染紅了一群群孩子的嘴。

    彩色的鳥在頭頂鳴叫,不遠處的稀疏蘆棵中站立着一隻潔白的鹭鳥。

    灰喜鵲粗糙的呼叫使鹭鳥愣了一瞬,它擡着長頸四下看着。

    “嗚嘟!嗚嘟!”不遠處回應它目光的,是一隻誰也叫不上名字的鳥兒在啼。

    “嗚嘟!嗚嘟!”我忘記了一切,情不自禁地學着它的聲音。

    在我的模仿中,一霎時叢林寂靜,但也隻是一小會兒,四野裡突兀地響起一片不約而同的野物的讪笑——它們大笑着,毫不掩飾地大笑:哈哈哈哈…… 事過二十年了,我耳旁仍能逼真地響起它們的笑聲。

    我真想在此時把那種笑聲學給朱亞聽聽。

    這是永遠不再存留的平原和叢林的笑聲,今天也許隻能靜靜地傾聽一點回響——像現在這樣,一動不動地看着它,看着群群蜂蝶旋轉。

    我想着這裡的明天,真是不寒而栗。

     我看着朱亞,大概僅僅是為了相互安慰一下吧,就把裴濟在臨行前的談話複述了一遍:他鼓勵我們尊重科學、實事求是。

    朱亞像是沒有聽到。

    我的複述起到了相反的效果,他顯得更加沉重了。

     “多麼漂亮的槐花海!”朱亞歎息說,“真是漂亮極了……從這裡往東、往北,幾十平方公裡都是如此!”他的手劃了一下——他又忘記了這兒正是我的故地。

     我故地春天的形象如同冬天,冬天是白雪壓在枝頭上,壓在落葉和沙土上……我的這片平原常常幻化為一隻肥美的、純白的小羊,它在跳躍,咩咩歌唱,尋找生母和親人,它從昨天叫到今天,跳到今天,突然迎面來了一隻大手,它沾滿了黑色油污,不容分說地抓住了它的脖頸,将其死死地按住。

    它一動也動不了,它隻是“咩咩、咩咩”地呼叫…… 朱亞每天工作到深夜,我一直陪伴他。

    所有新繪出的圖表他都要一一核準,本來這個分工是黃湘來做。

    我說找老黃吧,他說黃湘來這兒不是幹這個的。

    究竟是幹什麼的,我也不便多問。

    我們依然常常在深夜沿海邊走走,遙望着斜對面那座城市。

    燈火在水面上搖動,直搖到腳下。

    “看上去,特别是夜間看上去,它真美。

    白天走進街道上就完全是另一種感覺了。

    很可惜……”朱亞說。

     在他說這話的第二天,恰好我們一起進城有事。

    “去看看博物館吧。

    ”我們從辦事的地方出來後朱亞說。

    時間還早,如果随便轉轉,當然去博物館有點意思。

    不過這裡的博物館是解放前一家煙草公司的院落改建的,那建築的氣質不讓人喜歡。

    城裡幾個好院落都毀得不成樣子——最好的院落怎麼總是這樣的結局呢。

     朱亞看得很仔細,有時湊得很近,戴上眼鏡又摘下。

    其實他已經多次來這裡了。

    我平時倒要盡可能地回避着這個地方,因為這兒的某種氣息令我難過。

     走在人影稀稀的院落裡,我顯得心緒不甯。

    這讓朱亞一眼就看出來了,他擡頭“嗯”一聲。

    我回過神來,他又重新去看那些文物了。

    “這個陶罐呀,修複有問題……”他蹲下了。

    我毫不在意地走開……院落的那一邊就是過去曲府的地盤了,可惜幾經折騰已經面目全非。

    一開始那兒改成了兵營,再以後它的一部分又辟為拘留所,高牆上圍了鐵網,邊角有瞭望塔;最後因為現代街道規劃,大部分舊房子都拆了。

    可是我仍然能準确地指認它的中心位置。

     幾年前我曾悄悄跑到這兒來,憑吊和懷念。

    再後來又是遠遠地躲開。

    它一點也不能給我愉快,一點也不能……朱亞圍着那隻陶罐打轉時,我早已匆匆地走了一圈,目光不時地往牆外搜索。

    那個地方蓋了一幢高大而拙劣的灰樓,一看就知道模仿了東歐的建築——很早以前的那種……挺喪氣。

     在博物館的西牆近鄰,我被一株探過牆來的油亮葉子給吸引住了。

    它細細的枝莖很長,可能是主幹被牆擋住了,因此看去它像一棵斜生的小樹。

    它很倔犟,也很激動地看着我。

    我盯視着它,極力回想這是怎麼回事。

    後來我的心口一緊,終于明白它看不見的主幹肯定是被砍斷了,它是從原來那樹幹的半腰或柢上生出來的……我四下裡端量,啊,原來這博物館不知什麼時候擴建了,它的牆已經推進了曲府原來的地段。

    這正是那些被毀掉的白玉蘭,是它的枝杈! 一棵棵高大的樹木都沒有了。

    不過它還是生出來,活下去。

    它是那些大樹的枝桠。

    春天,它放出的濃郁的香氣如同幾十年前一樣…… 4 曲予對闵葵說:“我們飛出來了。

    可是我心裡不會饒恕,不會……” 闵葵依偎在男人身上——她顯得那麼小,像一隻剛長成不久的布谷鳥。

    這一路上她都依偎着,已經把驚駭的雙眼閉上了。

    當它重新睜開時卻溢滿了驚喜和歡樂,早晨的陽光透過舷窗,勾勒出她小巧而清晰的輪廓。

    她頭上因為負傷而剪去的巴掌大的一片毛發還沒有長起,她就用一塊花頭巾包了。

    曲予偏要給她揪下來,眼神奇怪地看着那結好的疤痕。

    他可能驚異于她旺盛的生命力吧。

    “絕不能饒恕。

    ”他說。

     “可她是你的媽媽啊!” “她是。

    可她想一槌把你打死,這是真的。

    ” 闵葵不停地吻他,這樣吻了一路。

    早晨,她在陽光下好好看了看他的臉,覺得真是無可比拟的英俊。

    她的手動了動他的鼻子,他睜開了眼:“我在想她那一刻的心情。

    她為什麼會這麼狠呢?” “不知道。

    也許她嫌我醜——嫌我……她的手還是輕了點兒,留給了我一條命。

    我聽說有的大院裡丫環勾引上少爺,又不能割舍,主人就捏點藥面把丫環毒死了。

    她老家來尋人,就說背着包袱回家了……” 曲予咬着牙關。

    他不吭一聲。

     “少爺!”她突然叫道。

     他責備的目光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