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棗記 第十一回 薩真人往酆都國 真人遍遊地府中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酆都國乃是個鬼國,在地之盡處。
薩真人是個生人,如何去得?蓋緣他遇了葛仙翁仙師,每日咒棗而食,既辟了其谷,身體輕便,履高山如平地,浮深水如陸路,故此去得酆都。
真人要去酆都作甚?他原先未學道時,為猾吏而陷死人命,做庸醫而謀殺人命,未曾救度,心歉歉不安,故此要往酆都國裡救度那一幹死人。
真人既去到那個所在,隻見陰風飒飒,黑霧漫漫。
見一個小城廓内有一青臉鬼使喝道:“甚麼生人敢進此關?”真人道:“這叫甚關?”鬼使道:“不會起眼看看?” 真人擡頭一看,上寫着“鬼門關”三個大字。
真人道:“我雲遊道人,要往酆都國一遊,鬼使可放我過去?”鬼使道:“你既是雲遊道人,我不接過關錢罷。
可過去,可過去。
”真人遂進了鬼門關。
鬼使卻見了王善形容古怪,手執鋼鞭,乃問道:“此何神道?不要來混擾我冥司。
”真人道:“此吾部下一将。
”鬼使道:“這不要夾帶奸細。
”真人道:“不敢。
”于是鬼使亦放王善過去。
真人既過了鬼門關,行不數裡,見一座樓台呵: 巍峨高聳通雲漢,檻設一橫白玉段。
獸鼎香雲襲禦衣,绛紗燈火明宮扇。
左邊猛烈擺牛頭,右畔峥嵘騾馬面。
接亡疊鬼轉金牌,引魄招魂垂素練。
喚作冥司總會門,閻君住的森羅殿。
真人在外面左觀右看,時十代閻君正聚于殿上議事。
是哪十代閻君?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閻羅王、泰山王、平等主、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牛頭馬面一見了真人,乃禀于閻君說道:“森羅殿前有一個道人左顧右盼,卻又是個生人,更帶着一個神道,不知是哪裡來的?”秦廣王道:“此必蜀西河薩真人也。
”宋帝王道:“尊王何以知之?”秦廣王道:“日前湖廣省城隍備述此人德行,此人佩參張天師符錄,奏名真人,法力高顯。
當初燒了廣福廟,真神王善跟他一十二年,欲報前仇。
見其并無過犯,因求着真人收錄為将,來此者必定是他,其神道乃王善也。
”遂命判官崔玉問之。
崔玉一見真人,乃相與稽了一個首,遂問道:“足下來此,願通姓名。
”真人道:“吾姓薩名守堅,蜀西河人也。
來此欲見閻君。
”崔環道:“此位神道何人?”真人道:“吾部将王善。
”判官道:“既如此,少待。
”遂回複閻君說道:“所來者果薩真人也。
”十代閻君遂命着判官請進。
真人一至殿下,十代閻君群然降階迎接。
真人與閻君相見禮畢,遂分賓主而坐。
秦廣王問道:“真人來此,有何見教?”真人道:“吾父吾母死在冥司,今貧道來此欲求一會。
”閻羅王道:“令尊令堂生前的素行無疚,今已轉輪于天堂國矣。
”真人又道:“貧道五十年前不曾修行時節,曾為醫為吏,不想到為醫時誤投些藥餌,為吏時舞弄些刀筆,曾陷了幾人性命。
今者特叩尊王,願施救拔,使這幹枉死之鬼不歸怨貧道。
”閻君道:“這一幹鬼而今倒不知轉輪出世也未?真人可自枉死城訪之。
”真人道:“煩命一使引導何如?”秦廣王道:“吾今令判官同行。
”于是真人辭别了閻君,下了森羅寶殿。
此且不在話下。
卻說崔玉判官引真人地府遊玩,王善相随。
隻見左壁廂有一座高台,約有二十餘丈高,左右兩條路,右邊的是上路,左邊的是下路。
台下有無數的人,上的上,下的下。
上去的有些憂心悄悄,下來的着實兩淚汪汪。
真人問于判官說道:“崔先生,那是甚麼台?”判官道:“真人有所不知,大凡人死時,頭一日在當坊土地廟裡類齊,第二日解到東嶽廟裡,見了天齊仁聖大帝,挂了号,第三日才到這酆都國裡。
到了這裡,他心還不死。
閻君有個号令,允許他上這高台望着家鄉,各人哭
薩真人是個生人,如何去得?蓋緣他遇了葛仙翁仙師,每日咒棗而食,既辟了其谷,身體輕便,履高山如平地,浮深水如陸路,故此去得酆都。
真人要去酆都作甚?他原先未學道時,為猾吏而陷死人命,做庸醫而謀殺人命,未曾救度,心歉歉不安,故此要往酆都國裡救度那一幹死人。
真人既去到那個所在,隻見陰風飒飒,黑霧漫漫。
見一個小城廓内有一青臉鬼使喝道:“甚麼生人敢進此關?”真人道:“這叫甚關?”鬼使道:“不會起眼看看?” 真人擡頭一看,上寫着“鬼門關”三個大字。
真人道:“我雲遊道人,要往酆都國一遊,鬼使可放我過去?”鬼使道:“你既是雲遊道人,我不接過關錢罷。
可過去,可過去。
”真人遂進了鬼門關。
鬼使卻見了王善形容古怪,手執鋼鞭,乃問道:“此何神道?不要來混擾我冥司。
”真人道:“此吾部下一将。
”鬼使道:“這不要夾帶奸細。
”真人道:“不敢。
”于是鬼使亦放王善過去。
真人既過了鬼門關,行不數裡,見一座樓台呵: 巍峨高聳通雲漢,檻設一橫白玉段。
獸鼎香雲襲禦衣,绛紗燈火明宮扇。
左邊猛烈擺牛頭,右畔峥嵘騾馬面。
接亡疊鬼轉金牌,引魄招魂垂素練。
喚作冥司總會門,閻君住的森羅殿。
真人在外面左觀右看,時十代閻君正聚于殿上議事。
是哪十代閻君?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閻羅王、泰山王、平等主、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牛頭馬面一見了真人,乃禀于閻君說道:“森羅殿前有一個道人左顧右盼,卻又是個生人,更帶着一個神道,不知是哪裡來的?”秦廣王道:“此必蜀西河薩真人也。
”宋帝王道:“尊王何以知之?”秦廣王道:“日前湖廣省城隍備述此人德行,此人佩參張天師符錄,奏名真人,法力高顯。
當初燒了廣福廟,真神王善跟他一十二年,欲報前仇。
見其并無過犯,因求着真人收錄為将,來此者必定是他,其神道乃王善也。
”遂命判官崔玉問之。
崔玉一見真人,乃相與稽了一個首,遂問道:“足下來此,願通姓名。
”真人道:“吾姓薩名守堅,蜀西河人也。
來此欲見閻君。
”崔環道:“此位神道何人?”真人道:“吾部将王善。
”判官道:“既如此,少待。
”遂回複閻君說道:“所來者果薩真人也。
”十代閻君遂命着判官請進。
真人一至殿下,十代閻君群然降階迎接。
真人與閻君相見禮畢,遂分賓主而坐。
秦廣王問道:“真人來此,有何見教?”真人道:“吾父吾母死在冥司,今貧道來此欲求一會。
”閻羅王道:“令尊令堂生前的素行無疚,今已轉輪于天堂國矣。
”真人又道:“貧道五十年前不曾修行時節,曾為醫為吏,不想到為醫時誤投些藥餌,為吏時舞弄些刀筆,曾陷了幾人性命。
今者特叩尊王,願施救拔,使這幹枉死之鬼不歸怨貧道。
”閻君道:“這一幹鬼而今倒不知轉輪出世也未?真人可自枉死城訪之。
”真人道:“煩命一使引導何如?”秦廣王道:“吾今令判官同行。
”于是真人辭别了閻君,下了森羅寶殿。
此且不在話下。
卻說崔玉判官引真人地府遊玩,王善相随。
隻見左壁廂有一座高台,約有二十餘丈高,左右兩條路,右邊的是上路,左邊的是下路。
台下有無數的人,上的上,下的下。
上去的有些憂心悄悄,下來的着實兩淚汪汪。
真人問于判官說道:“崔先生,那是甚麼台?”判官道:“真人有所不知,大凡人死時,頭一日在當坊土地廟裡類齊,第二日解到東嶽廟裡,見了天齊仁聖大帝,挂了号,第三日才到這酆都國裡。
到了這裡,他心還不死。
閻君有個号令,允許他上這高台望着家鄉,各人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