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爻教戒之辭惟此為最少大傳謂其上易知豈非事之已成乎【一作蓋其事勢已成也】 讀文獻公揲蓍說 盧君校正揲蓍之說【一本作校定耶律公蓍說】曲折艱深辭意隐晦及探其所以去取之由則有甚可疑者如舊說一爻變究以四齊之而不合乾坤六子之率及自為說乃以八齊之一法而兩其數其為不同也甚可怪況四齊八齊之後尤不能【一無能字】見靜變徃來之實雖能茍合其率而不知實不相似也且初揲必令多少之數均是分二之後不挂一而挂二也既違大傳又悖先儒其不敢以為然也審矣因演八卦靜變徃來之數雲 為幹而靜者八千【一本自注雲諸卦大抵靜者最多而一爻變者次之二爻變者又次之三爻變者為最少】 一爻變而之巽之離之兊者皆四千八百 二爻變而之艮之震之坎者二千八百八十三爻皆變而之坤者一千七百二十有八【一無有字】計三萬二千七百六十有八【正合十五畫卦之數立方除之得三十二并坤卦則六十四矣六子皆仿此本無正合至仿此止下雲坤與六子同】 為坤而靜者二萬一千九百五十二 一爻變而之震之坎之艮者三千一百三十六二爻變而之兊之巽之離者四百四十八 三爻俱變而之幹者六十四【爻以老動而隂性本靜故在坤而變者為極少】 計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一本無此】 為震為坎為艮而靜者皆一萬五千六百八十一爻變而之坤者皆七千四百有八而震之兊離坎之兊巽艮之離巽者皆二千二百四十 二爻變而之幹者皆三百二十而震之坎艮坎之震艮艮之坎震者皆一千三百四十四 三爻皆變而為巽為離為兊者皆一百九十二右三卦亦皆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一本無此數】 為巽為離為兊而靜者皆一萬一千二百 一爻變而為幹者皆一千六百而巽之艮坎離之艮震兊之坎震者皆六千七百二十 二爻變而為坤皆四千【阙】 三十二而巽之離兊離之巽兊兊之離巽者九百六十 三爻皆變而為震為艮為坎者皆五百七十六右三卦亦皆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一本無此數卻有八卦靜變之數計二十六萬二千一百四十四凡一十八字】 諸卦之數大率靜者最多而一爻二爻變者次之【一本作一爻變者次之二爻變者又次之】三爻俱變為最少蔡氏曰一竒二耦對待者隂陽之體陽三隂一一饒一乏者隂陽之用故四時春夏秋生物而冬不生物天地東西南可見人之瞻視亦前與左右可見而背不可見也不然則以四十九蓍虛一分二挂一揲四則為竒者二為耦者二而老陽得八老隂得八少陽得二十四少隂得二十四不亦善乎聖人之智豈不及此而其取此而不取彼者誠以隂陽之體數常均用數則陽三而隂一也觀此則盧君之得失可見戊申八月庚辰識于家塾用驗他日學之進否 論隂陽消長 凡隂陽消長皆始于下故得下則長失下則消自始長而至長極凡八消自始消而至消盡凡八長蓋消之中複有長焉長之中複有消焉長中之消其消也漸微消中之長其長也亦漸微故一【複】長而至三【益】三複消而為二【震】二長而至四【無妄】四複消而為二【明夷】二長而至四【家人】四複消而為三【豐】三長而至五【同人】五複消而為二【臨】二長而至四【中孚】四複消而為三【歸妹】三長而至五【履】五複消而為三【泰】三長而至五【小畜】五複消而為四【大壯】四長而不消遂至于極也雖然此姑論六畫者然也積而至于九至于十二以至于無窮則所謂純陽純隂者正猶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其細微之極非特不可取而得亦不可視而不可見也是知天下古今未有無陽之隂亦未有無隂之陽此一物各具一太極一身還有一乾坤也孟子謂萬物皆備于我者是已苐未得一元之數沿而下之以見吾生亦未得吾生之數泝而上之以見其元安得如康節邵先生者從而問之至元三年十一月二十有一日謹記時寓燕京崇天觀中 長 一三  二四  二四  三五 一四  三五  三五  四極 消 五三  四二  四二  三一 四二  三一  三一  二盡 中州名賢文表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