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行讷言
關燈
小
中
大
鄧艾是魏延的同鄉,是義陽棘陽人,就是現在新野縣東。
鄧艾鄧士載也是個孤兒,不知道當初劉備裹脅的荊州百姓裡有沒有他們母子,反正那時他才三歲左右。
後來曹操兵敗赤壁,将荊州部分民衆北遷,鄧艾母子也随之被遷徙到汝南。
孤兒兼外來戶的鄧艾有口吃的毛病,被人們稱為鄧吃,有人說用期期艾艾形容口吃就來源于鄧艾,其實很可能鄧艾的名字是起自口吃的毛病,中國的民俗就是賤名好養活。
這毛病似乎到他成為将軍的時候還沒有好。
以至于司馬昭有一次拿他開玩笑,說艾艾,共有幾艾啊?鄧艾用《論語》裡的“鳳兮鳳兮,何德之衰”為對答,說接輿說的隻有一個鳳,他說的自然就是有一個“艾”。
看來他的口吃不是很嚴重,就是着急的時候會帶出來。
鄧艾從小為人放牛,怎麼說也是個貧雇農出身,孤兒寡母容易被人欺負。
曾經他想改掉這個與口吃有關的名字,就取以前太丘長陳寔碑文:“文為世範,行為士則”,打算改名叫鄧範,字士則。
史書上說“後宗族有同者,故改焉”,其實就是他同宗裡後來有富戶高門覺得這名字好,叫他給讓出來,和魯迅的學生柔石原先叫趙平福,因鄉紳覺得自己的兒子用更合适而改名“平複”一樣,鄧艾也就隻能讓出來,明顯地是三等公民。
可能鄧艾寫得一手不錯的文章,或者幹活很賣力,以至于盡管因為口吃不能夠當幹佐,還是能夠當“稻田守草吏”的小官。
不知道是不是後世生産小組的小組長,一種費力不讨好的職位。
孟子說:“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自古能為人所不能者,多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苦難對常人來說是堕落的理由,對于天才來說是鍛煉的爐火。
鄧艾口吃,故此少玩伴,能夠用心攻讀,有更多的時間冥想;鄧艾地位卑賤,故此能夠意志堅強,胸懷濟世的抱負。
同郡的一個年長的官員看小鄧艾可憐,每次分配的時候都多分給他些,可能還有些額外的饋贈,鄧艾卻從來沒有當面謝過。
蓋因鄧艾不單是一個很高傲的人,也是一個很深沉的人。
等到他官拜汝南太守,衣錦還鄉後,他要報答這位當初真誠幫助他的長者,不料此人已經去世,鄧艾派人祭祀之外,重金報答此人的母親,并“舉其子于計吏”。
鄧艾不尚虛詞,很君子,他的感激有自己的表達方法,卻又不是一般人所能夠理解的。
鄧艾的知己是司馬懿。
機遇使他遇到了司馬懿,司馬懿此人對鄧艾的知遇是鄧艾一生所不能夠忘記的,這就是為什麼在日後的政治動蕩中他始終站在司馬氏一邊,為什麼在司馬昭下旨意逮捕他的時候,他不舉兵造反,而是束手就擒。
士為知己者死,可能諸葛亮還未必有鄧艾的愚忠。
而司馬懿對鄧艾的知遇也确實
鄧艾鄧士載也是個孤兒,不知道當初劉備裹脅的荊州百姓裡有沒有他們母子,反正那時他才三歲左右。
後來曹操兵敗赤壁,将荊州部分民衆北遷,鄧艾母子也随之被遷徙到汝南。
孤兒兼外來戶的鄧艾有口吃的毛病,被人們稱為鄧吃,有人說用期期艾艾形容口吃就來源于鄧艾,其實很可能鄧艾的名字是起自口吃的毛病,中國的民俗就是賤名好養活。
這毛病似乎到他成為将軍的時候還沒有好。
以至于司馬昭有一次拿他開玩笑,說艾艾,共有幾艾啊?鄧艾用《論語》裡的“鳳兮鳳兮,何德之衰”為對答,說接輿說的隻有一個鳳,他說的自然就是有一個“艾”。
看來他的口吃不是很嚴重,就是着急的時候會帶出來。
鄧艾從小為人放牛,怎麼說也是個貧雇農出身,孤兒寡母容易被人欺負。
曾經他想改掉這個與口吃有關的名字,就取以前太丘長陳寔碑文:“文為世範,行為士則”,打算改名叫鄧範,字士則。
史書上說“後宗族有同者,故改焉”,其實就是他同宗裡後來有富戶高門覺得這名字好,叫他給讓出來,和魯迅的學生柔石原先叫趙平福,因鄉紳覺得自己的兒子用更合适而改名“平複”一樣,鄧艾也就隻能讓出來,明顯地是三等公民。
可能鄧艾寫得一手不錯的文章,或者幹活很賣力,以至于盡管因為口吃不能夠當幹佐,還是能夠當“稻田守草吏”的小官。
不知道是不是後世生産小組的小組長,一種費力不讨好的職位。
孟子說:“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自古能為人所不能者,多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苦難對常人來說是堕落的理由,對于天才來說是鍛煉的爐火。
鄧艾口吃,故此少玩伴,能夠用心攻讀,有更多的時間冥想;鄧艾地位卑賤,故此能夠意志堅強,胸懷濟世的抱負。
同郡的一個年長的官員看小鄧艾可憐,每次分配的時候都多分給他些,可能還有些額外的饋贈,鄧艾卻從來沒有當面謝過。
蓋因鄧艾不單是一個很高傲的人,也是一個很深沉的人。
等到他官拜汝南太守,衣錦還鄉後,他要報答這位當初真誠幫助他的長者,不料此人已經去世,鄧艾派人祭祀之外,重金報答此人的母親,并“舉其子于計吏”。
鄧艾不尚虛詞,很君子,他的感激有自己的表達方法,卻又不是一般人所能夠理解的。
鄧艾的知己是司馬懿。
機遇使他遇到了司馬懿,司馬懿此人對鄧艾的知遇是鄧艾一生所不能夠忘記的,這就是為什麼在日後的政治動蕩中他始終站在司馬氏一邊,為什麼在司馬昭下旨意逮捕他的時候,他不舉兵造反,而是束手就擒。
士為知己者死,可能諸葛亮還未必有鄧艾的愚忠。
而司馬懿對鄧艾的知遇也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