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且武
關燈
小
中
大
鄧艾小時候的夢想是帶兵打仗,“每見高山大澤,辄規度指畫軍營處所”,周圍的人都以為笑談。
就和陳勝當年說:“苟富貴,勿相忘”一樣,一個口吃的外來戶的孤兒,也想當将軍,自然在常人的眼裡是可笑的。
鄧艾之所以想當将軍,恰恰是因為他出身貧賤,在亂世,當将軍是威風八面的事情,屬于弱勢群體的鄧艾當然很神往。
更何況金戈鐵馬本就是男兒的志向呢? 司馬懿的賞識,給了鄧艾一展所學的機會,但是終究是個文官,和鄧艾的志向有些不符合,可能鄧艾也向司馬懿表達了自己的願望,因而被委派到蜀國的前線,“出參征西軍事,遷南安太守”。
到了嘉平元年,也就是高平陵政變過後,司馬懿派雍州刺史郭淮取代夏侯玄的軍事長官的職務,引起右将軍夏侯霸的疑懼。
夏侯霸逃奔蜀國。
鄧艾作為司馬懿的心腹也被派到前線挂職鍛煉。
鄧艾在白水遇到了他日後的大對頭姜維。
鄧艾是以南安太守的身份對麹城的蜀軍進行圍困的。
姜維引兵救援,結果被陳泰堅守牛頭山、郭淮抄蜀軍洮水的後路,被迫撤退。
郭淮帶兵去讨伐和姜維一起添亂的羌族,鄧艾說道:“賊去未遠,或能複還,宜分諸軍以備不虞。
”結果被留下來在白水北側防守。
不出三天,姜維果然帶着廖化回馬一槍。
姜維看到白水對面有魏國軍隊駐守,就讓廖化修橋來迷惑對方,打着自己奇兵去奔襲同在水北六十裡外的洮城的主意。
要是等魏國軍隊發現洮城被攻擊的時候,廖化正好可以利用造好的橋梁迅速追擊。
不過姜維對面的鄧艾,從作橋上看出破綻,因為蜀軍數量多于魏軍,而且是利用郭淮率領軍隊在外的機會,應該采取強渡的速戰,而不應該慢悠悠地在那裡修橋。
于是鄧艾主動回師洮城據守,将來偷襲的姜維檔在城外。
鄧艾因此被加封為讨寇将軍,賜爵關内侯,算是高級幹部了。
成為高級幹部的鄧艾不久就被調到城陽當太守,後來又衣錦還鄉到汝南當太守,繼而是兖州太守。
“艾所在,軍民并豐”,并上書司馬師:“國之所急,惟農與戰,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
然農者,勝之本也。
孔子曰:足食足兵,食在兵前也。
上無設爵之勸,則下無财畜之功。
今使考績之賞,在于積粟富民,則交遊之路絕,浮華之原塞矣。
”此刻的鄧艾基本上還是一個文臣。
到毋丘儉起兵的時候,鄧艾充當的是司馬氏的急先鋒,先在樂嘉造浮橋,後追文欽到丘頭。
因此也博得了司馬氏的信任,确立了司馬氏死黨的身份,進封方城鄉侯,去解被姜維圍困在狄道的王經。
解圍後鄧艾被正式封為安西将軍,假節,領護東羌校尉,成為一方封疆大吏的同時也正式開始了和姜維的軍事對話。
鄧艾當時是“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因為狄
就和陳勝當年說:“苟富貴,勿相忘”一樣,一個口吃的外來戶的孤兒,也想當将軍,自然在常人的眼裡是可笑的。
鄧艾之所以想當将軍,恰恰是因為他出身貧賤,在亂世,當将軍是威風八面的事情,屬于弱勢群體的鄧艾當然很神往。
更何況金戈鐵馬本就是男兒的志向呢? 司馬懿的賞識,給了鄧艾一展所學的機會,但是終究是個文官,和鄧艾的志向有些不符合,可能鄧艾也向司馬懿表達了自己的願望,因而被委派到蜀國的前線,“出參征西軍事,遷南安太守”。
到了嘉平元年,也就是高平陵政變過後,司馬懿派雍州刺史郭淮取代夏侯玄的軍事長官的職務,引起右将軍夏侯霸的疑懼。
夏侯霸逃奔蜀國。
鄧艾作為司馬懿的心腹也被派到前線挂職鍛煉。
鄧艾在白水遇到了他日後的大對頭姜維。
鄧艾是以南安太守的身份對麹城的蜀軍進行圍困的。
姜維引兵救援,結果被陳泰堅守牛頭山、郭淮抄蜀軍洮水的後路,被迫撤退。
郭淮帶兵去讨伐和姜維一起添亂的羌族,鄧艾說道:“賊去未遠,或能複還,宜分諸軍以備不虞。
”結果被留下來在白水北側防守。
不出三天,姜維果然帶着廖化回馬一槍。
姜維看到白水對面有魏國軍隊駐守,就讓廖化修橋來迷惑對方,打着自己奇兵去奔襲同在水北六十裡外的洮城的主意。
要是等魏國軍隊發現洮城被攻擊的時候,廖化正好可以利用造好的橋梁迅速追擊。
不過姜維對面的鄧艾,從作橋上看出破綻,因為蜀軍數量多于魏軍,而且是利用郭淮率領軍隊在外的機會,應該采取強渡的速戰,而不應該慢悠悠地在那裡修橋。
于是鄧艾主動回師洮城據守,将來偷襲的姜維檔在城外。
鄧艾因此被加封為讨寇将軍,賜爵關内侯,算是高級幹部了。
成為高級幹部的鄧艾不久就被調到城陽當太守,後來又衣錦還鄉到汝南當太守,繼而是兖州太守。
“艾所在,軍民并豐”,并上書司馬師:“國之所急,惟農與戰,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
然農者,勝之本也。
孔子曰:足食足兵,食在兵前也。
上無設爵之勸,則下無财畜之功。
今使考績之賞,在于積粟富民,則交遊之路絕,浮華之原塞矣。
”此刻的鄧艾基本上還是一個文臣。
到毋丘儉起兵的時候,鄧艾充當的是司馬氏的急先鋒,先在樂嘉造浮橋,後追文欽到丘頭。
因此也博得了司馬氏的信任,确立了司馬氏死黨的身份,進封方城鄉侯,去解被姜維圍困在狄道的王經。
解圍後鄧艾被正式封為安西将軍,假節,領護東羌校尉,成為一方封疆大吏的同時也正式開始了和姜維的軍事對話。
鄧艾當時是“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因為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