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 荊州要沖

關燈
劉備的第八個上司劉表,不但是正宗的皇親,而且是東漢末年正宗名流,與汝南陳翔、範滂、魯國孔昱、勃海苑康、張儉、南陽岑晊等人号稱八友。

    這裡面的範滂、張儉可是第一流的名士,晚清維新黨人譚嗣同著名的那首絕命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裡的張儉就是這位東漢名士。

    漢靈帝時候,大捕黨人清流,張儉竄身草莽,因為天下知名,每每有人冒着破家的危險來保護他,其中就有那位聖人之後孔融。

    劉表可能因為是正宗皇親,倒沒有成為通緝犯。

    在大将軍掾的任上做得很穩當。

    漢靈帝死後,劉表做到了荊州刺史的肥缺,屬于是累官不失州郡的正常升遷,就跟現在國企裡你隻要是個全日制本科生,最終一個工程師是跑不了的一樣。

     此刻的劉表很有些後悔,當初以老官僚的眼光看重了四世三公的袁紹,對于贅閹遺醜的曹操不是很看好。

    在官渡之戰的時候,劉表因為江東和他有殺父之仇的孫氏牽制,加上對當年的愣頭青曹操有點懼怕,并沒有出兵夾擊許昌。

    官渡袁紹慘敗對這位老官僚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正好劉備來投奔,他就把劉備安排在新野駐軍,算是建立了和曹軍的緩沖區。

     劉表對劉備的意見就是利用,但不是重用,以劉表的名士出身,對劉備的幫會出身,骨子裡是有着一種看不起的。

    名士不是各地都有,商人卻是各地都有,亂世裡的和劉備一樣的豪強之輩也是很多。

    荊州在劉表手下不得意的人,很多和劉備倒是臭味相投。

    于是在新野形成了一個以劉備為中心的圈子。

    對于這,劉表是警覺的,劉表的同類荊州得勢的士大夫蒯徹等人對劉備不止是警覺,而是深惡痛絕。

    劉備在荊州是在野派的領袖,是執政派的死敵,因此經常有人在劉表面前說他的不是。

     在曹操對袁紹殘部進行作戰的時候,劉備在博望坡曾經利用夏侯惇的輕敵冒進,取得了一場戰鬥的勝利。

    在曹操進讨烏桓的時候,劉備向劉表提議趁機襲擊許昌,劉表作為老官僚,一方面不願意冒險,一方面出于對劉備的戒心,并沒有答應。

     關于諸葛亮,當是劉備在破夏侯惇之後尋訪的。

    三顧茅廬固然是因為劉備在荊州窮極無聊,不使自己真的在安逸的生活中堕落,找些事來做做。

    另外一方面,劉備也是想改變自己幫會分子的形象,如同現在越是自己文憑不行的企業領導,越喜歡在招聘的時候把文憑放在第一位。

    可能當初劉備也想如現在一些企業家娶個女大學生什麼的,通過肉體的關系來提高自己的文化。

    但是當時他還不具備那方面的吸引力,要知道女大學生找土财主叫貪财,找有足夠金錢和勢力的就叫慧眼識珠。

    劉備就隻好找知識分子的朋友了,就是知識分子中如蒯越等當權派也不會搭理他。

    至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