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 官渡破袁紹

關燈
為聽說去烏巢的曹軍不多,進而判斷攻打烏巢是曹操的詭計,因此右翼的軍隊防備着徐晃部,沒有動,不然以他的兵力分兵兩路完全是夠的,可能他用來攻打曹操營寨和救援糧倉的還不到全部人馬的一半。

    很快,他就看到了自己聰明的後果,沒有了鼻子的淳于越逃回來了,袁紹軍心大恐。

    攻打曹操營寨的張郃也畏罪率部投降。

    一向少謀無斷的袁紹很不恰當地當機立斷了一把,帶上兒子袁譚棄軍逃亡,讓曹操追都來不及。

     曹操之所以追都來不及,是實在沒有想到袁紹這樣笨,因為就算烏巢的糧食被燒,張郃等投降,袁紹的軍隊還不至于連三天的存糧都沒有。

    當時的袁紹如果是一個鎮定的指揮員的話,完全有可能帶領軍隊撤退到黃河以北,就算有些損失也不至于全軍覆沒。

    一個将軍打了敗仗不要緊,怕就怕打了敗仗就兵敗如山倒,全面崩潰。

     事後曹操給漢獻帝寫的奏章裡寫道:“得斬紹大将淳于瓊等八人首,遂大破潰。

    紹與子譚輕身迸走。

    凡斬首七萬餘級,辎重财物巨億”袁紹的主力至此喪盡,對曹操從戰略進攻的态勢轉入了戰略防守。

    官渡之戰是曆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對于曹袁雙方的兵力到底懸殊多大和曹操到底後來坑殺了多少降卒,是兩個很有争議的問題。

    應該說曹操的奏章裡隻有多報,不會少報,因此斬首七萬的數字是應該包括坑殺的數字的,那麼以張郃率領的投降部隊占袁軍小一半的話,官渡袁紹軍應該絕對不超過十五萬人,可能在十二萬人左右。

    史書上均記載烏巢守軍為一萬人,曹操奔襲烏巢的人馬應該不少于一萬人而不是通常記載的五千人,不然不可能在袁紹的袁軍和烏巢守軍形成合擊之前拿下烏巢。

    加上曹洪的守軍和徐晃部,則在官渡地區參與決戰的曹軍至少在五萬以上。

    雙方軍隊比例應該在一比二和一比三之間。

    而根據後來張郃在曹操手下得到重用,而沒有自疑,基本上可以肯定,随張郃一起投降的袁軍應該不在被坑殺之列。

    張郃部下的袁軍也應該沒有參與坑殺。

    結合幾次戰役,非戰鬥死亡的袁軍士兵應該在四萬左右,也就是被曹軍坑殺的俘虜數。

    曹軍坑殺袁軍可能倒不是後世說的沒有糧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被坑殺的袁軍加上張郃降軍的數量可能要超過曹軍,冷兵器時代是讓人數少的曹軍很畏懼的事情。

     袁紹在出征的時候順便把曹操集團裡和他勾勾搭搭的投降信也帶來了,不知道是不是準備将來打下許昌後,論功行賞,照名單發兌現獎。

    這回因為他跑得匆忙,沒有來得及帶走以便留下革命的種子,信都落到了曹操手裡。

    曹操卻沒有按黑名單搞大清洗,而是顯示了一下大度,看都沒有看就都給燒了。

    倒不是因為年初董承衣帶诏案殺人殺多了,而是距離五十而知天命已經不遠的曹操,明白世上趨炎附勢的是大多數,現在他已經成了最有勢力的人,這些人會真心誠意地依附他。

    随後慶功的曹軍得到留守處曹仁傳來消息,劉備在汝南的反革命颠覆活動很有起色,又策反了龔都,曹仁派去的将軍蔡陽陣亡,曹操趕緊回軍去滅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