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 荊州要沖

關燈
在南陽的隆中養望的諸葛孔明,自比管仲樂毅,可惜“時人莫之許也”,推許他的隻有崔州平、徐庶等一夥在野的知識分子,因此不是很計較劉備的地位。

    諸葛亮見到劉備的時候,把原先替劉表打算的戰略改了改,跟劉備一說,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這“隆中對”和當年魯肅告訴孫權的“酒桌對”是差不多的,尤其是核心——暫時别和曹操動手,曹操不好對付,柿子撿軟的捏,對付劉璋等老實頭,然後據險而守,等待曹操老死再說。

     諸葛亮一直是在撺掇劉備奪取荊州,劉備也有這個心,不然也不會一直和荊州的地方勢力勾勾搭搭,甚至介入劉表兒子劉琦和劉琮争奪繼承權的争鬥。

    由此可見,劉表有意将荊州讓與劉備的說法很靠不住,既然他不惜為了劉琮犯奪嫡立庶的規矩,如何肯為一個劉備來放棄自己的愛子劉琮呢? 等到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旌麾南指,劉表驚懼而死,劉琮投降。

    失去了戰略後方的劉備隻有逃走一途,臨走的時候不免要裹脅新野的老百姓,向東南直奔戰略要地江陵。

    三國時,中國的人口銳減,人是和黃金一樣的寶貝。

    不想曹操率領鐵甲軍,一日一夜強行軍三百餘裡,從南迂回邀擊劉備。

    五千曹操的鐵甲軍在當陽長阪大破劉備“衆十餘萬”的烏合之衆,劉備和張飛、趙雲、諸葛亮等引幾十騎向東北方向的漢津逃跑,被十幾萬老百姓阻隔的曹軍追之不及。

     至此,荊州要沖被曹操所占領。

    諸葛亮的“隆中對”眼看就要破産,劉備在盤算的是往哪裡跑。

    而不甘心自己的“酒桌對”就此泡湯的魯肅,帶着孫權的密信來到了劉備的敗軍之中,使劉備下定了投靠孫權的決心。

    魯肅帶上諸葛亮去孫權那裡把事情敲定。

     在樊口翹首以待的劉備,終于盼來了周瑜帶領的東吳水軍,想吃顆定心丸的劉備以犒勞為名宴請周瑜,卻遭到周瑜的拒絕,讓他想見面就到東吳的軍中。

    此刻的劉備想來是很懊惱的,不知道他想沒有想到自己當初對許汜:“如小人,欲卧百尺樓上,卧君于地”的湖海之士的豪氣。

    有求于人的劉備隻有低聲下氣地去見少年得志的周瑜,誰讓周瑜現在是他救命的稻草呢?在得知周瑜隻帶了三萬兵馬的時候,劉備更是百感交集,既擔心周瑜失敗,又想快意地看到這個不把他放在眼裡的青年将領吃虧。

    于是,劉備就在夏口采取觀望态度,在曹操赤壁兵敗後,這種猶豫的态度使他在追擊曹操方面大大落後于周瑜,搶荊州的地盤的速度上也大大地落後于東吳了。

    因此在荊州的失意士大夫對他進行投奔的時候,他竟然到了沒有地方進行安排的窘境,隻好上門去求孫權讓周瑜劃撥一塊地盤給他,順便當了東吳的上門女婿,冒險到東吳迎娶女權主義者孫尚香,完成了農民企業家娶女大學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