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關燈
正德藏舟渡侯景梁王拜佛困台城 詞雲: 父子不親親逆賊,自應死有餘辜。

    潛舟江上暗招呼。

    帝星尚無有,王位已先無。

     年少英雄明萬裡,奈何老去糊塗。

    大都怕死信浮屠。

    百思求知慧,泥土隻如愚。

     右調《臨江仙》 話說蕭正德見梁主年老,英雄之氣全無,好善之心日長,正欲乘時而動,奪取兄弟六通之位,棄梁而自立。

    忽得了侯景之書,許共圖大事,立他為帝,便不勝大喜,約以内應外合。

    回書之後,日望侯景起兵。

    不一日有密報到來,報侯景引兵渡江,他恐梁主遣了别人,侯景一時不能渡江,遂入朝見梁主說了一番盡忠報國之言。

    梁主聽了大喜不疑,即授以兵符印信,勅他總攝京師外衛,兵馬屯于丹陽郡。

    正德奉旨,一時外衛兵馬盡屬他管。

    欲乘此就要殺入台城,又恐一時不能即破,又與謀士商議了一番,畢竟要等侯景兵來會合方得萬全。

    便遣水軍朱角暗集船隻,隻說裝載蘆葦,軍中應用,付以令箭,若地方官阻滞者,即以軍法處死。

    朱角便帶了一百餘号大船,揚帆過江,藏入蘆葦之中。

    過不半日,正值侯景兵到,沿江尋覓船隻,朱角見了忙棹小船上岸與侯景說知:“奉臨賀王命,備船迎請将軍渡江,早定建康。

    ” 侯景得船大喜,使軍将俱在蘆葦中各各上船,等到夜間,恰遇順風,将船一齊統出,頃刻而至。

    守江軍士在黑夜中忽見江面有船行走,便一齊架起炮石,望着江中打來。

    朱角使人高叫道:“我等是奉臨賀王殿下旨意,過江裝載軍資,自有鈞牌,着地方官不得攔阻,如違,軍法施行。

    ”這守兵見說是臨賀王軍令,又見是建康人聲音,便停了箭炮說道:“既有軍令,可着一人上來照驗放行。

    ”朱角與侯景見岸上有炮弩,略緩,便一齊攏岸,一面口中叫“快來照驗”,一面侯景與諸将奮身上岸連砍數人,大叫道:“河南王全軍過江矣!”便一齊砍殺。

    守兵忽聽見是侯景之兵,早吓得魂飛魄散,俱從黑夜中逃生。

    采石守将正在指揮兵卒盤诘,忽聽得喊殺連天,不時報到,守将驚慌,便棄了采石逃走。

    侯景遂據了采石,連夜分兵襲取姑孰。

    姑孰城破,執太守文成侯蕭甯。

    次日報到建康,臣民驚駭。

    太子綱忽然急忙來見梁主說道:“逆賊侯景領兵渡江,已據采石,已破姑孰,不日即窺我建康,朝野震駭。

    乞父王賜授方略以禦之。

    ”梁主聽見默然了半晌方說道:“此乃汝事,何更問我。

    今内外之軍,悉以付汝。

    ”太子領命,遂到尚書省指揮諸将,閉守内外城門,嚴禁出入。

    此時尚不知正德的反情,遂遣正德去守朱雀門,甯國公大臨守新亭,太府卿韋黯守六門。

    又修好城池宮門,以防不測。

     卻說侯景得了采石、姑孰,便整饬軍馬,宰牛犒師。

    分付諸将道:“吾觀南人輕銳柔弱,利于結陣,扣戰弓矢實非其長,且戰騎亦少。

    我今北人,弓馬純熟,隻須用己之長而制其短,無有不勝之理。

    ”遂将兵馬分了五軍,每一軍中用五百弓弩射手在前,射定陣腳,勿使南人輕進。

    又于每軍用鐵騎五百排作連環,橫沖直擊。

    分付諸将道:“由此而入建康,攻無不克矣。

    今成功在即,富貴同享,願諸将戮力。

    如有不遵,軍法治之。

    ”衆将聽了盡打拱道:“大王軍令,敢不遵從。

    ”侯景聽了大喜,又操練一番,即拔寨而行。

    一路上長弓短弩,劣馬奔馳,所到之處,不容梁兵立陣搦戰。

    即用弓矢、鐵騎按法蹂躏。

    果然梁兵梁将不曾防備,一時不敢抵敵,紛紛敗逃。

    侯景之兵長驅大進,勢如破竹。

    梁兵皆莫敢撄鋒對敵。

    不日到了慈湖,飛報入朝,軍民大駭。

    太子又以揚州刺史大器都督城内諸軍事,以羊侃為軍師,南浦侯推守東府城,西豐侯大春守石頭城,始興太守元貞守白下。

    分遣已定,又征取諸寺觀庫藏錢糧,以克軍饷。

    庚戌日,侯景兵至闆橋,遣徐思玉入城求見梁主,以觀城中消息。

    徐思玉至城,梁主使人召見于内庭。

    徐思玉奏道:“臣有機密事,乞陛下屏去左右敢細陳。

    ”梁主聽了欲遣開近臣。

    有舍人高善寶大聲說道:“徐思玉從賊中來,情僞難測,安可使其獨在殿庭條對!”朱異道:“徐思玉豈刺客耶?”徐思玉忙用手入懷,取出侯景表啟,内言朱異等弄權,乞帶甲入朝,除君側之惡。

    梁主見了坦然微笑,進将來啟與朱異看。

    朱異見了吓得面如土色,隻得俯伏奏道:“微臣之心,惟陛下鑒之也。

    ”梁主道:“朕心無,彼雖忘恩,朕豈少義。

    今既以此為辭,朕不得不賞犒其軍,使千載之下當有公論。

    ”遂勅中書古人賀季主書,郭寶亮赍了牛米酒肉,同徐思玉犒勞侯景軍于闆橋。

    賀季對侯景說道:“将軍今日之舉出自何名?”景瞋目視之,大聲說道:“欲為帝耳。

    ”身後轉出王偉說道:“朱異、張绾等亂政,實除奸臣也。

    ”侯景聽了,自知失言,便留下賀季在軍中,獨遣郭寶亮回去。

    徐思玉告以城中慌駭及正德暗催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