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關燈
小
中
大
,說道:“自古識時務者為俊傑,爾主失德,胡後亂政,朝中士大夫莫不喪沮。
今吾主提仁義之師,決掃烽煙,師出而百姓箪食壺漿,莫敢逆命。
今壽陽拱服,李憲封侯。
爾獨不思壽陽百萬之兵,我略施妙用,誅戮殆盡。
你今結連數郡,蕞爾小醜與我争衡,何異驅羊而入虎口,蝼蟻之撼泰山。
若能悔過,投戈棄甲,歸順大梁,不失爵士,可自思之,莫待後悔。
”段威聽了大怒罵道:“村野匹夫,誰與你咬文嚼字,數白論黃,且吃我一斧!”說罷掄動蘸金大斧照頂劈來,柳慶遠忙避入陣中。
馮道根看見大喝道:“無名小卒,不得無禮!”一馬沖出。
二人接着一場好殺。
但見: 愁雲慘淡,旭日無光。
将軍馬上逞精神,步下兒郎催戰鼓。
段威闆斧紛纭上下,不離其身;道根畫戟交加左右,全憑心力。
這個劈來叮當響亮,那個刺去叱咤之聲。
這一個安心扶魏主,那一個赤膽為梁王。
今在陣前相鬥處,難分孰生孰先亡。
二人在陣上大戰了四十餘合,段威手中散亂,漸漸難支,忙招呼衆将助戰,魏将便一齊上來。
柳慶遠亦使人分頭接戰。
兩下混殺多對,各有傷損,方鳴金歇息。
柳慶遠忙升帳,聚衆将說道:“我今在陣前見魏軍立有十三寨,臨敵将士顧瞻,是卻不過段威征調而來。
我知其心不一,必須出奇兵破之。
若破得一寨,餘必奔潰矣。
”遂喚王茂、陳剛、呂僧珍、曹景宗吩咐道:“吾觀魏兵西北四寨,路徑幽僻,今夜必無準備。
你四人各帶本部軍馬,銜枚疾走,劫奪四寨,我自使人接應。
”四将受令,各準備士卒。
守至更餘,便一齊悄悄離了本營,望西北四寨而來。
果然這條路徑是通琅邪建陵,不通梁地,魏将不甚防守,大家睡熟。
王茂、陳剛等到了,果見四下悄然,更籌錯亂,益信軍師神見,一齊大喜,遂分兵各攻一寨。
一齊喊殺,連天炮聲動地,一擁殺入寨中。
魏兵卒俱從睡夢中驚醒,忽聽見梁兵劫寨,一時心膽皆裂,黑暗中各逃性命,走不及的,盡被殺傷。
其餘九寨聽見四寨已失,俱驚慌亂竄起來,望城中逃走。
段威正引兵來救,忽被柳慶遠催動大軍分了九路,一齊遏殺。
段威抵擋不住,又見各寨俱逃,隻得也自逃奔。
梁兵将殺到天明,殺得魏兵屍橫血淌,器械滿道,早殺至義陽城中。
城中守将王通見事不諧,遂舉城納降。
柳慶遠入城安撫。
一時十三城皆來納款。
柳慶遠受降,正欲進兵,再往别處,早遠近四境守将聞知十三城納降,遂紛紛的遣人赍了降書降表,到柳慶遠軍中獻納。
柳慶遠見了衆城歸附,大喜,說道:“得免生靈,皇上之福也。
”遂準其降。
又不一日,各郡守将皆來拜見。
相見畢,柳慶遠因說道:“爾諸将既識天意,納款梁朝,皆是一殿之臣,我豈可泯滅盛事。
今梁主頓師駐跸壽陽,爾等不可不去朝賀,面見天子,我當引見,不失封爵也。
”衆郡守聽了俱各大喜。
柳慶遠料理數日,遂傳令班師。
後人閱史至此,有詩贊道: 君正臣賢将士強,師稱仁義自堂堂。
果然不費幹戈力,五十餘城一旦降。
柳慶遠帶領衆降将,率領三軍望壽陽而回。
不日已到,将軍馬屯在城外。
次早,柳慶遠先帶了各處的投降表章,入城來見梁主。
朝見畢,奏道:“臣蒙陛下遣臣侵伐魏地,今壽陽遠近地土城郭,盡皆來歸,幸不辱命,此皆皇上威福所至也。
”說罷獻上表章。
梁主忙接過降表看去,前後共來降城五十餘城,因大驚大喜,說道:“賢卿出師奏捷,如此之速,真不啻呂望、孫吳矣。
”柳慶遠謙謝,又奏道:“今臣帶領各城郡守朝見陛下,因未奉明旨,不敢進朝,俱在午門外伺侯。
”梁主聽了大喜道:“此蓋世功勳也。
”着人在南郊築台。
不日台成,梁主登辇擺駕,同着文武百官齊出南郊。
梁主登台,隻見大小郡守将士一齊執簡當胸,俯伏山呼:“願吾主萬歲,萬歲,萬萬歲!”拜畢,各呈上地土疆界,糧草金帛,男女戶口冊籍。
梁主見了大喜道:“朕得一壽陽,而五十二城拱服來朝,豈不是奇逢也。
”你道是那五十二城,上寫的是: 雎陵、荊山、琅邪、建陵、檀丘、狄城、甓城、黎槳、司吾、曲陽、鄭城、東陽、下蔡、山桑、龍亢、古當塗、陰陵、徐城、義城、符離、石梁、相城、宿預、祝其、郯城、下相、舒城、金鬥、南陵、枞陽、香城、缃陵、汝陰、臨淮、廣安、僮城、沭陽、南彭、懷文、南間、秦墟、東海、九江郡、馬圈、南鄉、新蔡、榮陽郡、臨海、小劍、朗陵、鲖陽、曲木。
梁主見了五十二城守将俯伏拜賀,滿心歡喜,遂傳旨每人進爵三級,各賜回本地照舊供職,俟得功之日再加封賞。
衆臣大喜,拜謝而還。
梁主又與柳慶遠,将軍中将士論功升賞,大赦民間,百姓大悅。
梁主在壽陽欣欣得意。
一日視朝畢,對群臣說道:“古來天子以遂狩四方,觀風問俗。
朕今到此,不可不巡幸一番。
”隻因這一巡幸,有分教:妃子失偶,訪遍空門。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今吾主提仁義之師,決掃烽煙,師出而百姓箪食壺漿,莫敢逆命。
今壽陽拱服,李憲封侯。
爾獨不思壽陽百萬之兵,我略施妙用,誅戮殆盡。
你今結連數郡,蕞爾小醜與我争衡,何異驅羊而入虎口,蝼蟻之撼泰山。
若能悔過,投戈棄甲,歸順大梁,不失爵士,可自思之,莫待後悔。
”段威聽了大怒罵道:“村野匹夫,誰與你咬文嚼字,數白論黃,且吃我一斧!”說罷掄動蘸金大斧照頂劈來,柳慶遠忙避入陣中。
馮道根看見大喝道:“無名小卒,不得無禮!”一馬沖出。
二人接着一場好殺。
但見: 愁雲慘淡,旭日無光。
将軍馬上逞精神,步下兒郎催戰鼓。
段威闆斧紛纭上下,不離其身;道根畫戟交加左右,全憑心力。
這個劈來叮當響亮,那個刺去叱咤之聲。
這一個安心扶魏主,那一個赤膽為梁王。
今在陣前相鬥處,難分孰生孰先亡。
二人在陣上大戰了四十餘合,段威手中散亂,漸漸難支,忙招呼衆将助戰,魏将便一齊上來。
柳慶遠亦使人分頭接戰。
兩下混殺多對,各有傷損,方鳴金歇息。
柳慶遠忙升帳,聚衆将說道:“我今在陣前見魏軍立有十三寨,臨敵将士顧瞻,是卻不過段威征調而來。
我知其心不一,必須出奇兵破之。
若破得一寨,餘必奔潰矣。
”遂喚王茂、陳剛、呂僧珍、曹景宗吩咐道:“吾觀魏兵西北四寨,路徑幽僻,今夜必無準備。
你四人各帶本部軍馬,銜枚疾走,劫奪四寨,我自使人接應。
”四将受令,各準備士卒。
守至更餘,便一齊悄悄離了本營,望西北四寨而來。
果然這條路徑是通琅邪建陵,不通梁地,魏将不甚防守,大家睡熟。
王茂、陳剛等到了,果見四下悄然,更籌錯亂,益信軍師神見,一齊大喜,遂分兵各攻一寨。
一齊喊殺,連天炮聲動地,一擁殺入寨中。
魏兵卒俱從睡夢中驚醒,忽聽見梁兵劫寨,一時心膽皆裂,黑暗中各逃性命,走不及的,盡被殺傷。
其餘九寨聽見四寨已失,俱驚慌亂竄起來,望城中逃走。
段威正引兵來救,忽被柳慶遠催動大軍分了九路,一齊遏殺。
段威抵擋不住,又見各寨俱逃,隻得也自逃奔。
梁兵将殺到天明,殺得魏兵屍橫血淌,器械滿道,早殺至義陽城中。
城中守将王通見事不諧,遂舉城納降。
柳慶遠入城安撫。
一時十三城皆來納款。
柳慶遠受降,正欲進兵,再往别處,早遠近四境守将聞知十三城納降,遂紛紛的遣人赍了降書降表,到柳慶遠軍中獻納。
柳慶遠見了衆城歸附,大喜,說道:“得免生靈,皇上之福也。
”遂準其降。
又不一日,各郡守将皆來拜見。
相見畢,柳慶遠因說道:“爾諸将既識天意,納款梁朝,皆是一殿之臣,我豈可泯滅盛事。
今梁主頓師駐跸壽陽,爾等不可不去朝賀,面見天子,我當引見,不失封爵也。
”衆郡守聽了俱各大喜。
柳慶遠料理數日,遂傳令班師。
後人閱史至此,有詩贊道: 君正臣賢将士強,師稱仁義自堂堂。
果然不費幹戈力,五十餘城一旦降。
柳慶遠帶領衆降将,率領三軍望壽陽而回。
不日已到,将軍馬屯在城外。
次早,柳慶遠先帶了各處的投降表章,入城來見梁主。
朝見畢,奏道:“臣蒙陛下遣臣侵伐魏地,今壽陽遠近地土城郭,盡皆來歸,幸不辱命,此皆皇上威福所至也。
”說罷獻上表章。
梁主忙接過降表看去,前後共來降城五十餘城,因大驚大喜,說道:“賢卿出師奏捷,如此之速,真不啻呂望、孫吳矣。
”柳慶遠謙謝,又奏道:“今臣帶領各城郡守朝見陛下,因未奉明旨,不敢進朝,俱在午門外伺侯。
”梁主聽了大喜道:“此蓋世功勳也。
”着人在南郊築台。
不日台成,梁主登辇擺駕,同着文武百官齊出南郊。
梁主登台,隻見大小郡守将士一齊執簡當胸,俯伏山呼:“願吾主萬歲,萬歲,萬萬歲!”拜畢,各呈上地土疆界,糧草金帛,男女戶口冊籍。
梁主見了大喜道:“朕得一壽陽,而五十二城拱服來朝,豈不是奇逢也。
”你道是那五十二城,上寫的是: 雎陵、荊山、琅邪、建陵、檀丘、狄城、甓城、黎槳、司吾、曲陽、鄭城、東陽、下蔡、山桑、龍亢、古當塗、陰陵、徐城、義城、符離、石梁、相城、宿預、祝其、郯城、下相、舒城、金鬥、南陵、枞陽、香城、缃陵、汝陰、臨淮、廣安、僮城、沭陽、南彭、懷文、南間、秦墟、東海、九江郡、馬圈、南鄉、新蔡、榮陽郡、臨海、小劍、朗陵、鲖陽、曲木。
梁主見了五十二城守将俯伏拜賀,滿心歡喜,遂傳旨每人進爵三級,各賜回本地照舊供職,俟得功之日再加封賞。
衆臣大喜,拜謝而還。
梁主又與柳慶遠,将軍中将士論功升賞,大赦民間,百姓大悅。
梁主在壽陽欣欣得意。
一日視朝畢,對群臣說道:“古來天子以遂狩四方,觀風問俗。
朕今到此,不可不巡幸一番。
”隻因這一巡幸,有分教:妃子失偶,訪遍空門。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