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關燈
小
中
大
,旋了幾個轉身,望着那滾油鍋内,撲通一聲,丢将下去。
郗後吓得渾身麻木,緊閉雙目,大叫一聲:“死也!”剛丢鍋邊,忽然鍋中湧出兩朵蓮花,将郗後的上下托起半空,不落在抽鍋之内。
驚得衆鬼連聲叫奇,忙将郗氏撮下地來,那兩朵蓮花倏忽不見。
此時十王俱已看見,也大驚大駭,齊下位來說道:“他有何德行因緣,卻有西方妙品蓮花擁護,使地獄之刑不能加其身。
”忙叫:“判官何在?”早有崔判官疾趨上前。
十王道:“你可查他生前有何善果,而獲此瑞征。
”崔判官領旨,走到自己衙中,将生死簿颠倒翻看,但見郗氏惡迹甚多,普事甚少,一時再查不出。
崔判官甚是心焦,忽見門外一個土地走來,笑嘻嘻對着崔判官拱手說道:“老掌簿不必心焦,要查郗氏根源須來問我。
”遂将前緣始末細細說明。
崔判官聽了大喜,忙将花草簿中揀看,才見有這麼一段緣因,是奉佛旨降生東土,受感胎氣迷卻本來冤孽,變換果報,卻得人超生,完成正果。
細細看明,便不敢停留,别過土地,忙收簿子呈送十王。
十王見了方才明白,知有後報,一齊說道:“既是如此,快叫鬼卒将郗氏扶起穿上衣服。
” 此時郗後已吓得三魂杳杳,七魄悠悠,隻咬牙閉目,自分下了油鍋,做成一個油炙餅兒炒皮脆骨了,不期全然無恙,因開眼流淚哭道:“這般受苦誰知我,方悔從前作惡多。
”隻見十王開言說道:“前有往因,後有果報,久後自知,你今不須啼哭。
”遂分付鬼卒将郗氏領到變形殿去,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不可違誤。
衆鬼卒齊聲答應,即将郗後領出殿來。
郗後再回頭看那殿宇,那裡還有,隻有一團陰氣凝結,隻吹得身上八萬四千毛孔一根根直豎起來。
郗後隻得跟着鬼卒走了半晌,忽見前面又是一城。
郗後忙問道:“這又是甚麼城池?我今決不進去了。
”鬼卒道:“這是枉死城,我們雖不進去,卻要在城外走過。
快走一步,悄悄過去罷。
”郗後又問道:“你今引我到那裡去?”鬼卒道:“引你去看看家鄉,然後完你的公案。
”郗後聽見家鄉二字,一時愁變為喜,便忙忙急走。
剛到城邊,忽城中趕出百十餘人,亂叫亂嚷道:“不要放走郗氏,留下他還我們的命來!”郗氏聽罷忙定睛看時,俱是蓬頭散發,身體不全,血污的一班宮女,是被他用非刑打死的。
郗後見了大驚,慌忙要躲,卻被衆女子上前圍住罵道:“你生前為後,富貴有權,由得你作惡。
今在陰司卻逞不得威勢,我們被你無端屈殺,不得超升,在枉死城中受了連年之苦,幸得如今在閻君面前告準,許我們索命,可速速還我命束萬事全休,若道半個不字,我們一人一口,啖盡了肉,嚼碎了骨,還不饒你哩!”說罷遂一齊撲來。
鬼卒喝道:“你們不得無禮,我奉閻君之命起解郗氏,誰敢擅傷?他今犯罪雖深,要去尋人解釋,解釋之後,你們都有好處。
”衆女鬼聽了便不敢動手,隻是哭哭啼啼,不肯退去。
鬼卒隻得扯衆女在旁,低低說了幾句,衆女鬼方笑嘻嘻說道:“長官之言不可不昕,隻叫郗氏得了好處不要忘了我們。
”郗氏聽了連忙點頭應承。
這些女子方又進城去了。
郗後方才放心。
走過了城池,前面一座高山十分險惡。
因又問道:“這山是甚麼山?”鬼卒道:“是蒿裡山。
”郗後道:“這山我不敢走,轉過去罷。
”鬼卒道:“上了這山,就見家鄉了。
”郗後沒奈何,隻得一步步晃上山來。
走了多時,方到了山頂,隻見現出一座高台,上懸着“望鄉台”三字。
郗後忙上台一看,早遠遠望見就是自己宮中,隻見梁主領着他三個女兒以及皇子宮妃,在那裡擺羹設飯,化紙燒錢。
梁主哭哭啼啼捶胸頓足。
郗後見了歡喜非常,恨不能趕上相見一番。
隻恨光景雖在眼前,卻遠隔着幽冥恒河三千世界,不覺一陣心酸,傷懷苦楚,不勝大哭道:“當時同歡同樂同伴侶,今日你在東來我在西。
”郗後哭了多時。
衆鬼催促道:“快去幹我們的正事。
”遂又扯着郗後爬山越嶺,走了半日方才下山崖。
卻又見一座殿宇。
郗後看見殿門上懸着“變形殿”三字,郗後不解其意。
這幾個鬼卒便先走入殿中,報知變形大王,細細說知發來之事。
變形大王忙着鬼卒引進郗氏。
郗氏走進,隻見殿前許多男男女女,老老幼幼,俱脫衣露身。
旁邊列着許多飛禽走獸,鱗介昆蟲,不住的往來亂走。
又堆着許多皮毛甲殼。
郗後見了正不知是何緣故,隻聽得上面坐着的這個大王高聲喝道:“既奉閻君之命,填冤補孽發下郗氏,鬼卒們不早動手,更待何時!”說聲未完,衆鬼卒一齊趕來,如鷹拿燕雀,早将郗氏按倒在地剝盡身服。
拿着一張似龍非龍,似蛇非蛇,鱗足完全的皮兒,往郗氏身上從頭直蓋到腳下。
又将郗氏左推右滾,就如揉面的一般揉了一會,又扯了一會,竟将郗氏變成了巴鬥來粗細,頭角猙獰,鱗甲完備,千尺餘長的一條大蟒蛇
郗後吓得渾身麻木,緊閉雙目,大叫一聲:“死也!”剛丢鍋邊,忽然鍋中湧出兩朵蓮花,将郗後的上下托起半空,不落在抽鍋之内。
驚得衆鬼連聲叫奇,忙将郗氏撮下地來,那兩朵蓮花倏忽不見。
此時十王俱已看見,也大驚大駭,齊下位來說道:“他有何德行因緣,卻有西方妙品蓮花擁護,使地獄之刑不能加其身。
”忙叫:“判官何在?”早有崔判官疾趨上前。
十王道:“你可查他生前有何善果,而獲此瑞征。
”崔判官領旨,走到自己衙中,将生死簿颠倒翻看,但見郗氏惡迹甚多,普事甚少,一時再查不出。
崔判官甚是心焦,忽見門外一個土地走來,笑嘻嘻對着崔判官拱手說道:“老掌簿不必心焦,要查郗氏根源須來問我。
”遂将前緣始末細細說明。
崔判官聽了大喜,忙将花草簿中揀看,才見有這麼一段緣因,是奉佛旨降生東土,受感胎氣迷卻本來冤孽,變換果報,卻得人超生,完成正果。
細細看明,便不敢停留,别過土地,忙收簿子呈送十王。
十王見了方才明白,知有後報,一齊說道:“既是如此,快叫鬼卒将郗氏扶起穿上衣服。
” 此時郗後已吓得三魂杳杳,七魄悠悠,隻咬牙閉目,自分下了油鍋,做成一個油炙餅兒炒皮脆骨了,不期全然無恙,因開眼流淚哭道:“這般受苦誰知我,方悔從前作惡多。
”隻見十王開言說道:“前有往因,後有果報,久後自知,你今不須啼哭。
”遂分付鬼卒将郗氏領到變形殿去,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不可違誤。
衆鬼卒齊聲答應,即将郗後領出殿來。
郗後再回頭看那殿宇,那裡還有,隻有一團陰氣凝結,隻吹得身上八萬四千毛孔一根根直豎起來。
郗後隻得跟着鬼卒走了半晌,忽見前面又是一城。
郗後忙問道:“這又是甚麼城池?我今決不進去了。
”鬼卒道:“這是枉死城,我們雖不進去,卻要在城外走過。
快走一步,悄悄過去罷。
”郗後又問道:“你今引我到那裡去?”鬼卒道:“引你去看看家鄉,然後完你的公案。
”郗後聽見家鄉二字,一時愁變為喜,便忙忙急走。
剛到城邊,忽城中趕出百十餘人,亂叫亂嚷道:“不要放走郗氏,留下他還我們的命來!”郗氏聽罷忙定睛看時,俱是蓬頭散發,身體不全,血污的一班宮女,是被他用非刑打死的。
郗後見了大驚,慌忙要躲,卻被衆女子上前圍住罵道:“你生前為後,富貴有權,由得你作惡。
今在陰司卻逞不得威勢,我們被你無端屈殺,不得超升,在枉死城中受了連年之苦,幸得如今在閻君面前告準,許我們索命,可速速還我命束萬事全休,若道半個不字,我們一人一口,啖盡了肉,嚼碎了骨,還不饒你哩!”說罷遂一齊撲來。
鬼卒喝道:“你們不得無禮,我奉閻君之命起解郗氏,誰敢擅傷?他今犯罪雖深,要去尋人解釋,解釋之後,你們都有好處。
”衆女鬼聽了便不敢動手,隻是哭哭啼啼,不肯退去。
鬼卒隻得扯衆女在旁,低低說了幾句,衆女鬼方笑嘻嘻說道:“長官之言不可不昕,隻叫郗氏得了好處不要忘了我們。
”郗氏聽了連忙點頭應承。
這些女子方又進城去了。
郗後方才放心。
走過了城池,前面一座高山十分險惡。
因又問道:“這山是甚麼山?”鬼卒道:“是蒿裡山。
”郗後道:“這山我不敢走,轉過去罷。
”鬼卒道:“上了這山,就見家鄉了。
”郗後沒奈何,隻得一步步晃上山來。
走了多時,方到了山頂,隻見現出一座高台,上懸着“望鄉台”三字。
郗後忙上台一看,早遠遠望見就是自己宮中,隻見梁主領着他三個女兒以及皇子宮妃,在那裡擺羹設飯,化紙燒錢。
梁主哭哭啼啼捶胸頓足。
郗後見了歡喜非常,恨不能趕上相見一番。
隻恨光景雖在眼前,卻遠隔着幽冥恒河三千世界,不覺一陣心酸,傷懷苦楚,不勝大哭道:“當時同歡同樂同伴侶,今日你在東來我在西。
”郗後哭了多時。
衆鬼催促道:“快去幹我們的正事。
”遂又扯着郗後爬山越嶺,走了半日方才下山崖。
卻又見一座殿宇。
郗後看見殿門上懸着“變形殿”三字,郗後不解其意。
這幾個鬼卒便先走入殿中,報知變形大王,細細說知發來之事。
變形大王忙着鬼卒引進郗氏。
郗氏走進,隻見殿前許多男男女女,老老幼幼,俱脫衣露身。
旁邊列着許多飛禽走獸,鱗介昆蟲,不住的往來亂走。
又堆着許多皮毛甲殼。
郗後見了正不知是何緣故,隻聽得上面坐着的這個大王高聲喝道:“既奉閻君之命,填冤補孽發下郗氏,鬼卒們不早動手,更待何時!”說聲未完,衆鬼卒一齊趕來,如鷹拿燕雀,早将郗氏按倒在地剝盡身服。
拿着一張似龍非龍,似蛇非蛇,鱗足完全的皮兒,往郗氏身上從頭直蓋到腳下。
又将郗氏左推右滾,就如揉面的一般揉了一會,又扯了一會,竟将郗氏變成了巴鬥來粗細,頭角猙獰,鱗甲完備,千尺餘長的一條大蟒蛇